- 《赤壁賦》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赤壁賦》
引導語:小編整理了《赤壁賦》的信息化教學方案,供大家借鑒參考與學習,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赤壁賦》。
一、 導入
《赤壁賦》是蘇軾于“烏臺詩案”獲釋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所作。元豐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兩次游覽黃州城外的赤壁,寫了兩篇游記,后人習慣稱前一篇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稱后一篇為《后赤壁賦》。這里所選的是前一篇。其實,蘇軾所游的并非三國時周瑜大破曹軍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魚東北的赤壁。作者在這里只是觸景生情,采用當時的傳說,借題發揮,以抒發自己被貶謫后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
二、交流課前預習
1、正音正字。
2、總結積累:一詞多義、 通假字 、古今異義、 活用 、特殊句式 、成語典故等。
3、作者及“烏臺詩案”。
三、誦讀指導
本文是一篇“賦”,不是純粹的散文,但也不是詩歌,不是散文詩。“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文心雕龍• 詮賦》)它是由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的帶有韻腳的散文,卻又飽含著濃濃的詩意。與漢魏時期的賦相比,本文繼承傳統,又不遵循老路。沒有過多地堆砌辭藻,比起作者本人的其他文章來,文采顯然要豐富得多。本文有許多押韻的字和對偶句,誦讀時要注意語音的輕重緩急,讀出文章的音韻美。
基本方式是:先由教師范讀全文或學生齊誦全文,然后逐段指導學生練習誦讀。可從用韻、句法、層次思路等方面進行指導,以提高記誦的速度。
第一段指導要點:
1、韻腳。前半段無韻,后半段的韻腳依次是“間”“天”“然”“仙”。
2、句法。“舉酒屬客”“少焉”為散句,其余皆為駢句或近乎駢句,如“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斷,為兩個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個“而”(駢體文中有些虛詞只有輔助作用,常不計入),也可視為寬對。
3、層次思路。首句點題,“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寫景、議論的依托。次寫泛舟所見景象,而以風、水、月為主,為下文“蘇子曰”一段張本;寫景虛實相生,先實后虛,虛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樂”字。
第二段指導要點:
1、韻腳。有兩組:第一組是“光”“方”;第二組是“慕”“訴”“縷”“婦”。
2、句法。這段開頭是散句,次用楚辭句法(與《九歌》中“桂棹兮蘭槳”“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聲嗚嗚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駢句。
3、層次思路。“樂”字承上。由“樂”而“歌”,歌詞暗寫蘇子胸襟,為下文“蘇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寫簫聲,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蘇子“問客”。
第三段指導要點:
1、韻腳。有五組:第一組是“稀”“飛”“詩”;第二組是“昌”“蒼”“郎”;第三組是“東”“空”“雄”;第四組是“鹿”“屬”“粟”;第五組是“窮”“終”“風”。
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陳述句“順流而東也”和三個反問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駢句。“方其”“況吾與子”是統領字,不計。
3、層次思路。蘇子問乃承上啟下語。“客曰”一段有兩層意思:前一層由三“問”組成,先因望月而問“孟德之詩”,次因望地而問“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問“而今安在哉”──這是主要的一問,為下文寫“悲”做鋪墊。后一層轉而說到自己,先著眼與曹公對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從中來;后寫幻想不能實現,并以“托遺響于悲風”作結,呼應上文“何為其然也”。
第四段指導要點:
1、韻腳。有四組:第一組是“往”“長”;第二組是“瞬”“盡”;第三組是“主”“取”;第四組“月”與“竭”,“色”與“適”交叉押韻。
2、句法。以散句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風……用之不竭”這一段用駢句。
3、層次思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說明“變”和“不變”的道理,客知其“變”而不知其“不變”,因而生“哀”與“羨”;知其“不變”,則何哀何羨?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與清風之無主,可以自娛,以“而吾與子”照應上文“況吾與子”。
第五段指導要點: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結,最后兩句意味雋永,主客“自在”之態躍然紙上。
四、研習探討
研習第一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問:
1、本段的層次怎樣劃分?
明確:
可分三層。
第一層,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筆法,如一首詩歌前的小序。
第二層,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后句敘事,是月出之前的情況。
第三層,第五—七句,先寫景后敘事,是月出之后的情況。
2、本段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境界?
明確:本段展示了一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 然物外的境界。
3、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明確:以喜悅為主。
研習第二段
疏通文字后提問:
1、本段可分幾層?
明確:
可分兩層。
第一層寫作者的歌聲。
第二層寫客人的簫聲。
2、本段刻畫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本段刻畫了一個主客之間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明確: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表達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5、本段的“悲”從何體現?
明確: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簫聲中體現。
6、作者是怎樣描寫簫聲之悲的?
明確:借助夸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明確:轉折過渡。
五、課后作業
1、預習3、4、5節,疏通文字。
2、課外自讀《后赤壁賦》,將《赤壁賦》和《后赤壁賦》比較閱讀。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赤壁賦》】相關文章:
《赤壁賦》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11-03
《赤壁賦》信息化教學設計08-22
《赤壁賦》教學設計方案09-04
小學語文信息化赤壁賦教學設計07-24
赤壁賦原文及對赤壁賦教學的反思11-09
《赤壁賦》的教學設計09-18
赤壁賦教學設計08-06
《赤壁賦》教學反思06-24
《赤壁賦》教學反思07-25
赤壁賦教學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