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長恨歌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4-11-24 00:25:05 長恨歌 我要投稿

長恨歌的教學反思

  在人教社課標版高中語文教材系列中,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作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單元的定本出現的,意在藉此促使學生根據對詩人的心靈歷程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和對詩歌文本整體的把握,去領悟詩歌的情感和意旨,《長恨歌》教學反思。執教本課之后,略有所思,文以識之。

長恨歌的教學反思

  一、四分文本通其意

  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木蘭辭》、《孔雀東南飛》等長篇敘事詩,特別是被要求全詩背誦過白居易的同類之作《琵琶行》,對這種具有感傷色彩的敘事詩不會陌生。閱讀敘事詩,便不得不把握詩歌的敘事線索,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長恨歌》表現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按照李楊愛情產生和發展、變化和轉折、升華、神化四個主要過程的時間順序,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有力突出“長恨”主題。

  在備課時我按照三分法切分了文本結構,即“漁陽鼙鼓動地來”至“魂魄不曾來入夢”的馬嵬事變前后事件為一獨立部分,敘述貴妃玉殞、君王失落的情節,此部分前后各為一部分。然而實際教學出現了一段美妙的小插曲,我根據既定想法讓學生細讀并討論了馬嵬事變前后事件這一部分,希望學生能領悟玄宗對貴妃由色的迷戀向情的眷念的升華,沒想到學生不僅感受到了馬嵬事變的緊張和事過境遷玄宗的感傷,還進一步提出,以“歸來池苑皆依舊”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可單獨劃分為一部分。接下來便精彩了:師生探討了這種劃分的可行性并達成了肯定的一致意見,我順勢讓學生把這新的第三部分,即描述太極宮中的寂寞玄宗對佳人的思念的一部分改寫為一首第一人稱視角的抒情詩。學生既興味盎然又淺斟低唱,一些即時之作活脫脫刻畫了一位失勢孤獨的皇帝,傳達了對戀人無限的懷念和對自己深切的傷悼。課堂節奏由此一抖,抖出了一股靈動之氣。課后我還請同學們推舉一名同學為大家執筆完成一份集體作業:按照元雜劇四折一楔子的結構模式,寫一出以《長恨歌》為基本參照的劇本,定稿之后大家共同修改完善,作為一學期全班同學的學習成果匯報。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四分法真的非常有道理,很符合白氏描寫李楊愛情悲劇的初衷。如果說玄宗在馬嵬事變時驚魂未定,那么回到京都后便不僅僅是“甫定”了。這一時期,他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貴妃,恰足以突顯對其的真摯感情。惟其情愈真,恨才愈顯深長。單列為一部分,更利于感知白氏對玄宗心情的直接反映和側面描摹。

  二、焚琴煮鶴怎如喂馬劈柴

  詩歌是美的世界,是精神的呢喃,雖說好詩需要多讀,但我感覺,總是這般師范讀、指名讀、生齊讀,似乎有些千篇一律,味同嚼蠟,教學反思《《長恨歌》教學反思》。即便是在反復朗讀中熟習了詩歌的節奏、韻律,可怎也找不到情感的脈動。一首經典的詩歌被機械地讀出來,真好比焚琴煮鶴,暴殄天物。

  教法上我要跳出講解詩歌的窠臼,學法指導上我希望能引導學生品味詩歌。如果再執教《長恨歌》,我準備把“以意逆志”的思路深入滲透到朗讀的過程中,在設定過程和方法目標時就有所體現。

  桐城派劉大櫆《論文偶記》中有一段談讀散文的思路,或許可以為詩歌朗讀作一個注腳:

  “在讀古人文字時,便設以此身代古人說話,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爛熟后,我之神色即古人之神色,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合我喉吻者,便是與古人神氣音節相似處,久之自然鏗鏘發金石聲。”

  神氣音節擬古人而發,這觀點多妙!白居易將自己詩作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列《長恨歌》于感傷一類。《長恨歌》本身就是一首表現李楊堅貞愛情、描寫二人死別后綿長相思的作品,籠罩著深沉的感傷色彩。如果能陪伴學生通讀詩歌,并結合背景分析主題后,再引導學生像白氏一樣,以旁觀者的身份由事及情,嗟嘆吟詠詩歌章句,該是何等的清遠灑脫!學生將不僅僅完成這一首詩的情感體認,更將由此一點一滴的訓練和引導,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表現去讀完整本書的詩歌,讀通整本書的詩歌。

  三、要留困惑在人間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時,曾舉出自己的一則教法。他在講述古代、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事件時,有些內容故意留著不講完,讓學生借助以前學過的知識去進行獨立解釋。這種選擇較深刻地影響了我,我在執教《長恨歌》時,也有意忽略了白居易早年的思想狀態和價值取向、李楊愛情在中晚唐的詩性書寫等內容,不是不提,而是只順口說幾句相關詩句,足夠讓思維積極的同學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些內容對理解全詩主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然而我偏偏不強調,不展開。很多詩本來就難有“達詁”,詩歌主題朦朧些,多義些,引導學生分析時含蓄些,或許可以如毛姆所說的,有了爭議更可以保持“不朽”。葉兆言不是開玩笑地說過嘛,“對于中國的古典詩人來說,詩不朦朧,根本就玩不起來”。

  一些學生似懂非懂的詩句和語言文學類的專業名詞偶爾從教師口中蹦出來,跳躍在教室中,也許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回想以前用幻燈片補充相關信息的日子,認真的學生一見到陌生知識點和名言警句等就抓緊時間抄寫下來,感覺非常可憐。面面俱到的語文課似乎形成了枯燥的語文學習,如果換一種方式,在重點明確突出的課堂上,留一些不解和困惑給學生,讓他們產生一定的印象從而在課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時地反芻,生活化的語文課也將能夠更穩妥地得到實現。

  原載《文學教育上》2015年第8期

【長恨歌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恨歌教學反思09-26

《長恨歌》教學反思09-09

長恨歌教學反思09-04

長恨歌教學反思5篇09-24

《長恨歌》教學反思5篇07-11

《長恨歌》教學反思(5篇)10-01

長恨歌教學反思4篇07-15

長恨歌教學反思(4篇)09-07

長恨歌教學反思7篇08-21

長恨歌教學反思(7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