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采薇》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常識
2.結合注釋,了解《采薇》大意。
3.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中的思鄉之情、愛鄉之意,初步感受《詩經》的藝術魅力。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及表達情感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聞《詩經》
1、播放古箏曲《陽光三疊》。
導語:三千年前的一個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在一條荒蕪、崎嶇的古道上,一位戍邊多年、解甲退役的征夫正行走在返鄉的路途中。他又饑又渴,身后邊關漸遠,身前鄉關漸近,此時的他百感交集。今天我們就一起回到兩千年去的那條古道,走近戍邊人,走近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去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感悟《詩經》的藝術魅力。
(二)、了解《詩經》
??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因此,又稱為“詩三百”。《詩經》中的詩當初都是配樂的歌詞, 按當初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是《詩經 小雅》中的一首。
(三)、誦讀感知,初識《采薇》
1、結合注釋,自由誦讀。
提示節奏: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拍。
2、教師范讀詩句。
3、學生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四)、疏通詩句,走進《采薇》
1、談話:同學們,歌是一種最古老的文學形式,它用語言在我們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傳達著一種內在的情感,而中國古典詩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凝練的語言去激發讀者無限的想像力。《采薇》這首詩一共六章,我們課本節選的是第六章前四句。
2、播放第六章的文字和圖片,引導學生體會歸家之哀。
引語:冬雪霏霏,泥濘的道路上,戰士終于踏上了歸途滿面風塵,又饑又渴。
播放圖片,配畫外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當年我離開故鄉,楊柳依依惜別。“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現在我踏上歸途,只有漫天的飛雪。
指導朗讀:這組鏡頭的應該用怎樣的情感來讀呢?學生個別讀、齊讀。
3、引語:古人常用詩句表達思鄉之情,教師引誦,學生接讀。(此環節也可讓學生交流學過和自己積累的思鄉詩)
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寫下此夜曲中聞折柳––
杜甫在《春望》中寫下烽火連三月––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寫下春風又綠江南岸––
(五)、再品詩句,美哉《采薇》。
1、同學們,我們書中節選的這四句,晉人謝玄把它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大家覺得好在哪里?
2、學生討論交流。
3、預設:
(1)借景抒情
學生畫出詩中寫了哪些景色?
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學過的哪些詩里也寫到了楊柳呢?(學生展開思考并個別發言。)
同學們,為什么那么多送別詩中都會出現“楊柳”呢?請大家大膽猜測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學生談原因。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補充介紹“折柳”的文化內涵。
再讀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師: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又不愿直接表達的時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達,這些物品、景物就叫意象。
詩中一是春天的柳枝,二是寒冬的飛雪。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紛飛來表現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讓那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
小結:拳拳赤子心,悠悠故鄉情,走過千山萬水,走不出魂牽夢縈的故鄉。《采薇》一詩,在題材上可稱為邊塞詩的鼻祖,征人思鄉,也成為了后代邊塞詩的重要主題。
如今世隔千年,但這緩緩的吟唱超越了時空的隧道,依舊向我們訴說著人類那亙古不變的思鄉愁緒。
五、唱響課堂,和歌《采薇》。
教師唱《采薇》,學生欣賞并跟唱。
六、拓展交流,傾心《詩經》
1.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詩經》內容分類的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詩經》中的名句。
3.交流《詩經》對后世的影響。
【《詩經 采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經采薇教學設計07-11
《詩經·采薇》教學設計06-13
詩經.采薇 教學設計07-27
《詩經·采薇(節選)》教學設計08-19
詩經采薇教學09-19
詩經采薇賞析_詩經采薇賞析04-15
詩經 《采薇》05-29
《詩經·采薇》04-14
詩經采薇教學實錄05-06
詩經采薇原文賞析 詩經采薇原文及翻譯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