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樂采薇心情日記
讀書時,看到“薇”這個字,卻不知它是何物,雖然它的名氣是那樣的大。望文生義地想,它是不是常見的薔薇花呢?以至于自己嘗了嘗薔薇的嫩葉,木渣渣的。后來查資料時看到:“薇,巢菜,又名野豌豆。”看著書中的圖片,一片片橢圓形的對葉,會心一笑———原來是它!
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才對“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其中有一篇文章寫道:“薇,野豌豆,粒小不堪,惟苗可茹,名翹搖,見菜部。翹搖,言其莖葉柔婉,有翹然飄搖之狀,故名。”原來,“薇”又可以稱之為“翹搖”。
蘇東坡曾說:“菜之美者,蜀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謂之元修菜。”查東坡所說的元修菜,出自于其贈巢元修的詩《元修菜》,即巢菜,東坡易其名為“元修菜”顯然是玩笑。他在序中稱:“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詩中開篇便說“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顯而易見是大量種植,又有“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在我看來全然是對翹搖的寫實,后面則將巢元修種植巢菜之功與“張騫移苜蓿,馬援載薏苡”相提并論,東坡居士這樣寫,大概有他自己的意思吧!
然而,孩提時的我并不知道這些,因為在我們那里根本沒有大量種植薇的。薇,或許只能算是一種常見的雜草罷了。四月間,麥子竄得很高了,薇多生于麥田之中,走到里面,撥開看,常常可以看到攀附在麥桿上幾莖柔柔的藤蔓,葉極小,呈長卵形,叢叢對生,開一種紫紅色的.花,粉嫩嫩的,很好看。翹搖的嫩頭應當可以炒食,可汆湯,但在我記憶里家鄉人根本不食此物,所以味道如何至今未曾嘗過。翹搖結子時如微型豌豆,但狹長些,熟時殼作黑色,將熟未熟時半黑半青,可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在湖邊聽來,那聲音清脆而悠揚,如同一縷輕風拂過水面,飄過綠油油的麥田,直至天際。
當麥子漸漸變黃,天上時不時地會傳來子規鳥的啼叫,聲音凄涼,兒時聽來,總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好像失落了什么。這感覺在后來讀到《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時,無意間竟頓悟了。
家鄉的翹搖籽因其黑而小,采了是可以吃的。人們常說把它做成粉最佳,可能僅僅次于綠豆,但比豌豆、蠶豆粉都要好。雖然常聽這樣說,然而自己卻從來沒有吃過,看來今年一定得彌補上這個小小的遺憾。
人間四月天,漫步鄉間,一起去采薇吧!
【四月天,樂采薇心情日記】相關文章:
采薇翻譯 采薇全文06-19
詩經采薇采薇的意思01-11
《采薇》課文12-18
采薇散文09-26
采薇詩歌07-28
《采薇》 賞析06-09
《采薇》全文05-29
采薇學案05-27
采薇譯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