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采薇》的課文講稿

時間:2024-11-26 12:21:47 采薇 我要投稿

《采薇》的課文講稿

  《采薇》是一首描寫戍卒出征還歸的詩,是歷來為人稱頌的名篇。下面是課文講稿,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說教材

  《采薇》是語文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選自《詩經.小雅》,描寫了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思鄉之苦的戍邊士兵在歸家途中的所思所想,這首詩雖然沒有《關雎》《蒹葭》等名氣大,但也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充分體現了《詩經》“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豐富學生的古典詩歌文化常識,提高他們的詩歌鑒賞能力。

  根據新課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以及初二學生詩歌鑒賞能力較弱的現狀,我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了解《詩經》文化常識,反復誦讀,疏通文意。

  能力目標:品味詩歌獨特的語言美、音樂美;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目標:把握戍邊士兵思念家鄉以及厭倦戰爭的復雜情感。

  教學重點:反復朗誦,賞識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說教法及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采用誦讀法、提問點撥法進行教學。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如果學生一味死讀書,不求甚解,最后仍是“過目皆忘”。這就需要我們為師者在教學過程中多一點實質性的、能讓學生受用不盡的讀書方法指導。如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提問點撥法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藝術價值、現實中的戰爭、民歌題材進行探究,體現語文課堂的人文性。

  (二)說學法

  將在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領學生如何學習詩歌,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誦讀,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及審美感受能力。將疏通文意和理清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說教學流程

  本課計劃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了解《詩經》常識

  生活中少不了詩,少不了歌,在我們這個小地方也有客家山歌,請大家欣賞兩首。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里,詩歌長河的源頭又在哪里?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去尋找。

  你是一條旺盛的河流

  2600多年來邊唱邊走

  多少人翹首追溯你神秘的源頭

  哦 到春秋 再到西周

  “風”——土風民謠,淳樸自然

  “雅”——諸侯朝會,貴族歡宴

  “頌”——宗廟祭祀,樂舞翩翩

  直陳、比喻、托物抒情

  你的語言是賦、比、興

  因了你,“風騷”成為文學的雅稱

  你就是《詩三百》

  人們還恭敬地稱呼你《詩經》

  (二)、自主學習

  朗讀要求:初讀正音,把握節奏,要讀得字正腔圓。再讀解意,把握行式,要讀得韻味深長。吟唱詩歌,品賞詩情,要唱得情深意切。

  自主學習一:請從以下活動中任選一個完成。

  一、自主完成。用現代漢語通順地翻譯全詩。

  二、小組合作。把這首詩譯為現代詩,語言流暢,能押韻更好。

  三、交流活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作的內容與表達的情感。

  自主學習二:詩歌美好的詩情畫意讓人沉醉,走出詩歌,讓我們以探究的眼光,去尋覓本詩美的根源。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發現詩歌中的美詞美句,體會篇章的美。

  (三)、提問點撥:

  問題1:感情基調?悲傷

  問題2:為什么在歸家途中還要悲傷?

  材料:宋之問:“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解析:詩人被貶在外,家人音訊全無,終于踏上歸家之途。一方面欣喜若狂,另一方面擔心家人為自己所累,團圓之夢成為泡影,越接近家鄉越是擔憂。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

  答案:歸家喜悅因為對家人、自身命運的擔憂而變得無比沉重。

  路途艱難,又饑又渴的現狀。

  回憶過去,痛定思痛。

  問題3:如何表現士兵的哀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以景寫情,情景交融 意象:楊柳 、冬雪

  (2)對比

  以樂景寫哀,以以往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心的悲痛。

  (3)大雪交加,行道艱難,饑渴難耐,情景凄涼,語調低沉、蒼涼。

  (四)聯系現實

  如果文中的戍卒穿越時空來到今天,遇見從伊拉克戰場歸來的美國士兵,他們會有怎樣的一番對話?

  (五)作業:

  一是朗讀背誦課文;

  二是搜集本地民歌——客家山歌,與課文比較,體會《詩經》民歌的源遠流長。

  四、說板書設計

  設計思路是舉綱張目,以線串珠,就是在清理文章綱目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綱與目及目與目是怎樣聯結起來的,讓文章思路變成了學生思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背誦、理解、深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說教學反思

  參與本課堂學習的學生為初二學生,對《詩經》了解較少,沒有學習過《詩經》中任何一篇,古文知識也相對薄弱,因此對本文的教授我定位于誦讀欣賞,不要求過多糾纏于某一詞一句的辨析,只要求大致解意,能夠從讀準、讀美、可唱的層面解讀本詩。對詞、句、篇章,也只是從聲音美、形象美、情感美方面淺層次探究。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走進文本,發現美、感受美,在不斷追尋美的過程中激發愛母語、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拓展閱讀:詩經采薇的創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有關《采薇》這一首詩的背景,歷來眾說紛紜。據毛序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實,真正的經典,無一例外都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它曾經如此真切細微地屬于一個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屬于每一個人。所以,縱然這首詩背后的那一場戰爭的烽煙早已在歷史里淡去,而這首由戍邊戰士唱出來的蒼涼的歌謠卻依然能被每一個人編織進自己的生命里,讓人們在這條民歌的河流里看見時間,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對《采薇》,與其觀世,不如觀思;與其感受歷史,不如感受生命。

【《采薇》的課文講稿】相關文章:

課文《采薇》講稿10-08

《采薇》課文08-09

采薇課文翻譯09-09

課文《采薇》解讀07-09

采薇課文解讀08-30

《采薇》課文賞析09-10

采薇課文原文08-19

采薇課文譯文06-22

課文《采薇》教案05-15

采薇課文教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