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邊城》情感內涵的多重解讀
《邊城》里的感情的矛盾是全書最有探討意義的地方。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邊城》情感內涵的多重解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關于《邊城》情感內涵的多重解讀
〔摘要〕沈從文的《邊城》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純美的湘西世界圖景,這個藝術化的世界是作者潛意識情感的投射,寄寓了作者愛與美的人生理想,更是苗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但這個理想世界卻如此脆弱,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慢慢走向幻滅,走向凄涼,而作者又不甘心精神家園的陷落,又不斷進行苦苦追尋,在矛盾的沉浮中尋找希望。
〔關鍵詞〕湘西世界;理想;悲涼;追尋
在《邊城》中,我們看到的景物就如一幅山水水墨畫,青山如黛,溪水如練,白塔相映,渡船陪伴,這樣如畫的山光水色涵養了大自然的兒女,人物就如山村隱士、上古遺民,淳樸自然,了無心機。其中翠翠是作家著力塑造的人物: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和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大多數人的共識是:這是自然的女兒,是造物的杰作,是純凈的水晶,是溫軟的明珠。她的愛情如家門口溪水般純凈,不含任何世俗利害的渣滓,又如隨風而逝的白云般縹緲,無法抓在自己手中。
應該說翠翠的一切心理和行為都是處于本真狀態下的,是未開化或是小女孩的自然狀態,并不是一個成熟的女人,也只有這樣純真的小女孩才適合在這樣的世外桃源之中生活。
和翠翠一樣,生活在茶峒的山民都是如此單純質樸,與茶峒古鎮的風景和諧統一、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個如世外桃源般優美的“湘西世界”。
縱觀沈從文的作品,我們看到他著重營造一個詩意朦朧的“湘西世界”。沈從文小說獨具地方特色。他的題材、人物、自然景色、風土人情、語言,無不涂上“湘西”的標記。題材是湘西社會日常生活中攝取的;人物是湘西農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這種
詩意的美景的營造,并不是簡單的對現實的模仿,而是已經經過作者感情投射,再次創造出來的藝術化的湘西世界。
而沈從文最初寫的湘西世界,采用的不是《邊城》這種寫法,他在描寫湘西的生活場面時,經常是夸大湘西那個環境的恐怖色彩,作品中有一種很強的張力,那種粗暴、野蠻,是一種血性的力量。可《邊城》卻發生了逆轉,并且從此以后沈從文便形成了詩意朦朧的風格,湘西世界儼然優美的田園風光。它的湘西世界確實是優美的,景物優美純凈如世外桃源,人物純樸善良如赤子。
陳思和認為,當《邊城》出現時,沈從文要給都市的讀者提供一種湘西世界的想象圖景。因而這不是真實的世界,是作家想象和設定的,“對小說家來說,他探索了一個虛幻的過去,一個他自己創造的過去,他‘所設想的真理’,在那個被創造出來的歷史中有著自己的根據。”
“一個小說家打算創造一個虛幻
的經驗,完全編造的,充滿表現力的東西,它比任何現代問題都更為重要,這就是:人類的情感,人類生命的性質。”[2]334所以,這個湘西世界已經不再是那個現實中的湘西世界,已經比那個自然狀態的湘西世界容納了更多的語義和內涵。它承載著作家的情感,是作家創造出來表現那些不可言傳的感性經驗的藝術符號。這個藝術符號投射出多重的情感內涵:
一、愛與美的人生理想
蘇珊·朗格認為,藝術家為原型創造了某種形式,創造出一種自身就具有某種意義的形式。《邊城》就是一個為現實原型創造出來的具有某種意義的形式。它把藝術家對人類情感的洞見傳達出來。
《邊城》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藝術的湘西世界正是承載作家情感的藝術符號,那么這個形象所具有的生命活力的意義又是什么呢?我們還要回到《邊城》的意象本身。
《邊城》的主要意象可歸為:景物:青山、綠水、白塔、渡船,人物:翠翠、爺爺、大老、儺送。最主要的是發生在人物身上的愛情故事。并最終構成一個渾然天成的湘西世界。這些意象都給人以美的感受,
在這個世界中作家著力塑造的就是翠翠,翠翠在與僅有的男性的接觸中萌生出愛意,就任由自己的心思,愛上了當地掌水碼頭團總的二兒子(二老)儺送,甚至在聽到了團總想要與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親家的話之后,絲毫沒有將這個消息與自己的婚事聯系在一起,在她的天真純潔的心靈,她的愛不與任何世俗相聯系,因此,在作者眼中,她的愛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關系的最為高尚也最富有詩意的愛。
而據沈從文說,翠翠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是有三個來源的,但是翠翠又不是那幾個女孩子,到翠翠,已經是含蘊很久的珍珠了。是沈從文理想中的女神。沈從文就曾說過,他一生中有三個女人,一個是丁玲,一個是張兆和,一個便是翠翠。翠翠已經是純凈自然的符號象征。
同樣,《邊城》中其他主要人物也都散發著迷人的光輝。團總的兩個兒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儺送同時都愛上翠翠,但他們并沒有自相殘殺,當天保知道翠翠愛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動退出了競爭。
這個世界,這里的人物,都給人愛與美的感受,這當然和作家的感性認識有關。沈從文自己曾說:“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的理想建筑。這廟里供奉的是‘人性’”。這是一段經常被研究者引用的話語。可以見出他寫作《邊城》時的情感態度。
讀過《湘行散記》的人都知道:沈從文這個“二哥”對“三三”的感情是多么真摯,多么熾熱,多么純凈,這種愛也延伸到包括《邊城》在內的許多作品中。“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我們會發現這段詩恰恰是對《邊城》這個夢境,這個至善至真至美的夢境的最好注腳。這同樣可以在沈從文身上找到感情根源。1934年1月湘行途中,沈從文在給年輕的妻子張兆和的一封家書里含淚寫道:
我因為天氣太好了一點,故站在船后艙看了許久水,我心中好像徹悟了一些,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中得到了許多智慧。……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地愛著!……我看到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鸕鶿向下流緩緩劃去,看到石灘上拉船人的姿勢,
我皆異常感動且異常愛他們……我希望活得長一點,同時把生活完全發展到我這份工作上來。我會用自己的力量,為所謂人生,解釋得比任何人皆莊嚴些與透入些!……我覺得惆悵得很,我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于我自己,便成為受難者了,這時節我軟弱得很,因為我愛了世界,愛了人類。
《邊城》是在同年4月19日完成的,作者對世界、對人類的無限深情,在此基礎上的對愛與美的追求正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作家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與他一起體味他自己對那些熟悉的事件或事物狀態的特殊經驗方式。于是,在《邊城》等描寫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實與夢幻,人生和自然,交融到一起。
二、人生無處話凄涼
《邊城》是美的,但《邊城》也是悲的。茶峒古鎮,小溪潺潺流過,溪邊一座白塔,塔下一戶人家,家里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只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這生活無形中就構成了一幅圖畫,這幅圖畫也正是苗族古老的湘西文明的象征。但是這意象的美麗味道卻沉淀了真實的恢弘滄桑,沉寂凄婉的悲壯。
晉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我們描繪的可是豐衣足食、其樂融融的世外桃源。沈從文也有文《桃源與沅洲》說: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園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3]他并不是在摹寫純美自然,也不是在創造世外桃源,而是有所寓意,在優美的背后自有一種強大的張力,讓我們感受到這不僅僅是景物的描繪,愛情的失落,還有另外一份難以釋懷的情感。
那就讓我們來看這里的凡夫俗子的命運:翠翠的母親與一個軍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親從她剛誕生起就遠去。年輕時的母親不就是現在的翠翠?從小相伴翠翠的是黃狗,爺爺,渡船,渡口以及對母親依稀回憶。她沒有希冀,只是在混沌中打發著歲月。然而當遇到過渡的是新娘,翠翠必爭著做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的攀緣纜索讓船緩緩過去。花轎到岸啦,翠翠必站在小山頭,目送這些遠去,方回轉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邊。獨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頭上裝扮新娘子。這是人性的自然、健康狀態。
然而翠翠卻是敏感脆弱,孤獨憂傷的。倘使爺爺死了…吊腳樓上的曲聲與這幽怨的心思相對應。
倘使爺爺死了,會有戶人家等著她嗎?翠翠不做聲,心中只想哭,可是沒理由可哭。祖父再問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親…老人說了一陣,沉默了…翠翠夢見在夢中被一個人的歌聲浮起來,上懸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但夢想沒有實現,翠翠的愛情破滅了。爺爺死了,她仍與黃狗來弄渡船。翠翠雖然沒有死去但卻更加悲涼,整個人只在一幅平靜滄桑的圖畫中,給人無以承受的悲愴,無以承載的重量。
到了冬天,那個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白塔的坍塌,天保和祖父的相繼死去,儺送的出走,翠翠的夢醒,都是自然狀態的消失,是理想世界的幻滅,是古老的湘西文明的流逝。其實“凄涼”的何止他一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每一個抱著至善至真至美之夢的人都會在追夢的路上為夢的破滅而倍感凄涼。
沈從文在一九三六年校注《邊城》時,說讀完一遍就覺得“心中很凄涼”,又說:“美麗總令人憂愁,然而還受用。”
所以沈從文先生感嘆:“你們能欣賞
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蘊藏的熱情卻忽視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后隱伏的悲痛也忽視了。”
三、在幻滅與追尋中沉浮
蘇珊朗格說:媒介具有不止一種表現意義,它剝去了原先所具有的一切非本質的物質軀殼。[4]201這樣一來,它的意味就比原來更加豐富,更加深刻和更加微妙。《邊城》也是如此,它的意味還有更加深沉的情感內涵。
縱觀沈從文的身世,我們就知道,他自離開湘西世界之后,就始終處于與都市生活的對抗中,而與都市對抗的對手就是印象中的湘西世界,而當沈從文寫《邊城》時他已經被都市接受,但他表面似乎是已經融入了都市生活,以大學教授的身份出入各種學術殿堂,但他對都市的疲弱、虛偽、欺詐仍是格格不入。不管他是否寫了一些歌頌都市青年的作品,甚至一些美化都市的評論,他仍然是連著那個故土家園:湘西。他死后,他的骨灰就灑在故園。
應該說,沈從文和廣大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是一樣的。放逐是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悲劇命運,漂泊是歷代良知文人共有的生存狀態。而一旦走向這樣的道路對精神家園的依戀和追索就成為他們共同的命運。從湘江邊自沉的屈原開始,中國文人就始終對自己的家園有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鄉土意識非常濃厚,無論身在何處,都想葉落歸根,家園也成為放置靈魂的神龕。這種傳統已經潛移默化地積淀在一代代中國人的血液里,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性格。這種性格品質在漂泊狀態中更是突出。但在去與留的兩難選擇中,無論是被迫也好,還是自愿也好,他們又都選擇了離去,遠離了故土,便造成一種審美的距離,涂上了作家的情感色彩,因而這個故鄉就不再是原生態的現實,而是一種理想家園的象征。那里才有他理想的人性,那里才和自己息息相通。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研究沈從文的專家王曉明對沈從文的作品曾有一段評論:他的確可以說是一個不擅長憑空虛構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自己的親歷或耳聞作底版,可你如果真把他對自己的許多描述當做實事,卻又是上他的當了,那分明有許
多是他編造出來的呢。王曉明的《沈從文:“鄉下人”的文體與“土紳士”的理想》對沈從文的“兩個世界”的矛盾統一有過精辟的論述,對我們進一步認識《邊城》作者的精神世界很有啟發。
為什么這個小說叫做《邊城》?汪曾祺認為:“‘邊城’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說這是個邊地小城。這同時是一個時間概念,文化概念。‘邊城’是大城市的對立面。這是中國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種事情”這正是湘西世界淳樸民風與現代都市的市儈之氣的強烈沖突,是一種夢幻與現實的沖突。《邊城》所寫的那種生活確實存在過,但到《邊城》寫作時,已經不復存在。《邊城》是一個懷舊的作品,一種帶著痛惜情緒的懷舊。《邊城》是一個溫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隱伏著作者的很深的悲劇感。
《邊城》所寫的那種生活確實存在過嗎?我想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確實在沈從文的頭腦中存在過”這正是沈先生的精神家園,理想世界,他總是帶著強烈的渴望遙望那個理想的空間,那里有美麗的景色和美好的人性,是他精神理想皈依的樂園。湘西世界是理想的精神家園的象征。但這個精神家園就如人的童年一樣只能留存在回憶中,這個美好的人性也終究要破滅,就如那白塔一樣會毀滅坍塌;就如那朦朧純美的愛情會擦肩而過;就如那位擺渡老人會埋入荒草;就如那流逝的河水一去不返。
但也正如王曉明的評價所說:沈從文真是一個復雜的作家。在閱讀他作品的過程中,我接連不斷地獲得各種彼此矛盾的印象。《邊城》就是一個虛幻的經驗,是作者感受到的世界,他所要表現的有小說家個人的情感幻夢的破滅,還有作為文人的他對精神家園的追索。它給人的不是悲傷,而是希望。
《邊城》的結尾就很有特點,在沉痛的憂傷中,又給人以縹緲希望。種種人生的不巧造成的悲劇,種種心機造成的誤會,是不是應該在理想的精神家園消失呢?這是一個懸置的疑問,一個不盡的追索。沈從文不希望自己的精神家園陷落,卻想挽住那逝去的流水落花,因而其中的悲哀更加難以言表。
為了超越現實生活的沉憂,為了看到地平線后那輝煌的遠景,他不斷經受著矛盾情感的沖撞,在這種幻滅和追尋的沉浮中,引領我們到達哲思的彼岸。
一、說教材:
《邊城》選編在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是小說單元,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是高中小說學習的起始點,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沈從文被譽為現代中國的“風俗畫家”,著名作家汪曾祺對沈從文有過一句評語:“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他高呢?”。在《邊城》里,通過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醇厚的世俗人情,通過男女之愛、祖孫之情、兄弟之親、睦鄰之意生動的表現了他心中的纏綿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反映了“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小說是以人物刻畫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通過《祝福》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通過小說三要素來鑒賞小說,特別是三要素中人物里的肖像描寫和對話描寫,在這篇小說的學習中,教師將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指導,這對學生今后鑒賞和把握小說起著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沈從文及作品特點。
2、結合課文進一步理解和學習小說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特別是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
(二) 能力目標:
1、學習小說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方法。
2、通過分析小說環境 心理和對話描寫,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 、美讀課文,提高學生對含蓄語言的感悟能力。
(三) 德育目標: 感悟真 善 美,親情與愛情。
教學重點:
1、理解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把握翠翠形象
2、通過翠翠的情感變化來理解爺爺對翠翠在感情上的呵護
教學難點:
理解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把握翠翠形象以及小說所蘊涵的人性美與人情美。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我也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根據情況采用了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方式。
此外適當的預習作業也能讓課堂討論不流于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以上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
講解時讓學生在預習后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劃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并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外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之間的內在關聯。
2、指導頌讀法和討論法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p21頁祖孫兩的對話,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這段對話是如何展現人物性格的,體現了爺爺對翠翠哪方面的疼愛與呵護,并結合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線讓學生總結爺爺對翠翠的愛體現在哪幾方面。在留了預習作業的基礎上完成的,這樣可以避免走形式,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不同觀點可以碰撞和交流)
3、教師點撥(注意發現學生問題并及時解決)
比如通過批改預習作業我發現學生們對翠翠的“凄涼”和“哭”的理解不太好,所以我就要著重啟發講解。
三、說學法
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加強學法指導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對象所采取的研究態度。”具體而言,就是引導學生在激趣和質疑中學會學習,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根據以上依據,學法如下:
1、反復揣摩,合作研究,感悟提升。
我們知道,評價、鑒賞能力是語文諸能力層級中的最高層級,在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中對評價、鑒賞能力的考查已經成為高考的一個熱點。在小說的評價、鑒賞中,理解關鍵詞語對理解文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篇小說中讓學生通過美讀體會情感,反復揣摩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再加上適當的有效的討論。不僅能有助于學生理解這篇小說的抒情特色,又能夠通過翠翠情感變化所勾勒的故事情節中體現的外公對孫女的愛憐,翠翠對儺送的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兄弟之間誠摯的手足之情,來把握小說對人情美 人性美的歌頌。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打開鑒賞這篇小說之門的金鑰匙。
2、美讀課文(包括分角色朗讀主要對話,體會人物情感。)
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鮮明地體現著人物的性格特征。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實,思想的實際表達為語言。”所以抓對話理解對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有著重要的作用。開頭讓女生美讀,有助于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世界。
3 、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
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四、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分為以下教學環節:
(一) 導入新課(創設意境)
1 播放一些湘西風情的圖片,使學生對小說中刻畫的獨特而美麗的景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給學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2 介紹沈從文及其作品風格,介紹《邊城》的寫作背景,給出“邊城”的解題(從時間、文化上考慮)
理論依據: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導入情境的創設,是激趣的第一個重點,也是創設學習氛圍的重要環節。
(一) 介紹整個小說的情節
這篇課文是節選的,知道整個故事情節有助于把握情節之間的聯系和理解文意。
(三)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在預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課文,概括各節的具體內容。因為這篇小說屬于節奏比較緩慢的抒情小說,讓學生熟悉情節是理解課文內蘊關鍵。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翠翠形象
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及其內在的關聯,這種關聯其實構成了一條翠翠感情變化的線索,讓學生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這些情感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凄涼”—“胡思亂想”—“哭起來”—“神往傾心”—“頂美頂甜”—“吃了一驚”—“沉默”—“吹不好”—“柔軟”
設問讓學生揣摩情感:
1、翠翠為什么心中有些“凄涼”?(抓凄涼的含義:寂寞冷落)
2、翠翠為什么“胡思亂想”想離開祖父,想讓祖父著急呢?
3、祖父不理會她真是她“哭起來”的原因嗎?
4、翠翠為什么會聽母親的愛情故事聽的“神往傾心”,會覺得是“頂美頂甜”的夢呢?(“虎耳草”的寓意?)
5、翠翠“吃了一驚”,“吹不好”蘆管說明了什么?
通過設問讓學生理清了翠翠心理變化的這條線,這其實是純情翠翠的愛情由朦朧變清晰的過程。
通觀全文總結翠翠的形象:
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其關懷備至。對于愛情羞澀又真摯,后來儺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來。是一個理想化、純美化的形象。
(2)、爺爺形象
小說以翠翠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翠翠的情感變化離不開爺爺,表面上看,祖孫兩在生活上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其實更重要的是爺爺在精神上感情上非常理解呵護翠翠。文章中有多處體現,讓學生找出來:
1、講翠翠父母的故事——告訴翠翠應該怎樣去愛
2、去城里打聽卻不告訴翠翠——給她余地,不影響翠翠的選擇
3、第三節對話——爺爺十分尊重翠翠的感情,把提親的事當笑話講。(這部分找學生分角色讀去體會,老師點撥)
4、翠翠心亂了,吹不好蘆管,爺爺給她吹,吹的她心都軟了。——理解翠翠的心
5、當儺送出走,翠翠確不知情,翠翠讓爺爺唱歌,爺爺唱的事儺送唱的歌翠翠就又摘了一把“虎耳草”。——心疼翠翠,其實是一種復雜的感情。
我們通過翠翠的這條感情線索,看到了爺爺對翠翠在愛情上那么無微不至的呵護,生怕有一點點對孫女的影響,這種來自心靈的愛護是那么的讓人感動。
爺爺形象總結:
中國傳統美德的典范,勤勞,善良,對孫女愛憐備至,特別是為翠翠愛情,默默的操心擔憂,對其心靈呵護倍至。
(3)天保儺送兄弟
兩個人都深愛著翠翠,他們的愛情“決斗”方式確是最淳樸的唱歌,當天保知道自己歌比不過,翠翠喜歡的是儺送時,自己選擇了孤獨的離開,成全兩對有情人,但他最后卻死于意外,而儺送因為哥哥的死內疚,也選擇了離開。
(五)主題:
全文通過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來展現了純真女翠翠的愛情由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紅線一頭是爺爺對翠翠愛情心靈上的呵護,另一頭是線索所關聯的情節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純樸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經意中,譜寫了一曲充滿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詩篇。
在課文講解結束后放映了電影《邊城》,這樣能更好的去體會人物的情感,并真正去理解小說的主題。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有些學生觀看完后感動的流了淚。
【關于《邊城》情感內涵的多重解讀】相關文章:
解讀朱自清散文《背影》的多重主題09-13
對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題的解讀11-19
《背影》表達的情感內涵10-06
朱自清《背影》表達的情感內涵10-03
試析朱自清《背影》表達的情感內涵09-13
關于《邊城》的讀書心得范文12-08
《長恨歌》的多重主題11-13
關于《邊城》教案四篇04-26
關于《邊城》的讀書心得(7篇)12-09
關于《邊城》的讀書心得7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