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背影》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內容分析:
全文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通過對幾年前回家奔喪、浦口分別、別后思念的情景的敘述,特別是通過對凝聚著父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苦難經歷的“背影”的描寫,充分體現了父子之間深厚真摯的感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情,是感受親情的好文章
學情分析:
《背影》是第二單元以“愛”為主題的代表課文之一,通過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到“愛”的博大力量尤其是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往往很容易忽視父母對我們的愛,課文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化解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讓學生可以更舍身處地了解自己的父母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背影的線索作用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3、感受深切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當優美的音樂緩緩想起,想必同學們都不會感到陌生熟悉的歌中有一個熟悉的身影,生活中我們把他叫作“父親”也許是因為父親少了母親般細膩溫情的呵護,生活中他們對兒女的愛往往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其實細想想,不是他們沒有去愛,而是我們沒有細心去感受罷了歌詞中唱到“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這足以說明父親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濃濃深情一起走進朱自清的《背影》,來感受一下他們之間的父子深情,希望能給你以啟示
(二)作者簡介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快速的瀏覽一遍)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1916年中學畢業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毛澤東曾贊揚過朱自清的骨氣,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三)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想要體會作者在文章中向我們傳達的感情,我覺得第一步應該從整體上對文章的內容有個初步的把握下面同學們就根據問題的提示,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去朗讀一下文章,希望你能成為那個滿載而歸的人)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
我最不有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當時見面時的背景如何?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a、祖母死了 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3、作者是通過“背影”這一特殊角度來表達“父愛”的,那么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出來
<1> 惦記背影 (思念父親)
<2> 刻畫背影 (望父買橘)
<3> 惜別背影 (父子分手)
<4> 再現背影 (別后懷念)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每個背影都牽動著作者情感的脈搏,在文中起到了很好的線索作用,即“背影作線,貫串始終”,咱們平時在寫文章時可以學習運用這種寫法來表現中心)
(背影作線,貫串始終)
(四)賞讀探究,合作交流:望父買橘
1、賞讀這一部分,根據提示選擇你認為最合適的方式來分析、體會這濃濃的父子深情
提示:
(1)感情基調的把握
基調指的是課文的基本情調,把握基調,就是把握朗讀課文的整體感,要讀出作者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如:我認為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調來朗讀這段文字,因為……)
(2)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文段是通是什么來刻畫人物形象的,原文哪個地方有所體現)
(3)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我認為文中什么詞句運用的好,因為……)
(4)特定環境下人物的情感體現
(可選擇父親或我的表現來分析)
參考性答案:
(1)感情基調的把握(舒緩、深沉)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感情,教師給學生展示“望父習橘”這個片段的視頻朗讀
【百度搜索】“望父習橘”視頻朗讀
(2)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3)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如:①“蹣跚”、“探”、“攀”、“縮”、“傾”寫出了父親步履維艱、行動不便父親年紀大了,但為了給兒子買幾個橘子,不顧掉下月臺的危險,艱難的“攀”著、“縮”著,“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份濃濃的愛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呢?
②根據對前面背景的了解,我們知道當時父親面對禍不單行,家境慘淡的現狀,外貌描寫中提到的“黑”、“深青”從一個側面也表現了這一點說明他的境遇極為糟糕在如此情況之下父親還親自來送我,表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最樸實的愛
(4)特定環境下人物的情感體現
如:①父親給我買橘回來“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段時間父親的心情并不輕松,加上身體又不好,而為了消除兒子心中的不安,便故意裝出輕松的樣子來安慰兒子買來橘子,父親覺得盡到了照顧兒子的責任,感到了極大的欣慰和滿足
②以前對于父親的表現,我心里曾經暗笑他迂(第五段),而此時此刻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面對父親為我做出的這一切,我被他深深的愛子之情感動了,是感動的淚
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其實在文中不止提到“我”的一次流淚,同學們找一找,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流淚”,這里的淚又該如何理解呢?
a: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b: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面對家庭的不幸,我流出了悲哀的淚水)
c: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離別時面對父親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想起父親在如此艱難的境遇下為我做出的一切,我不禁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現在同學們再滿懷深情地把“望父買橘”這一情節集體朗讀一遍,注意感情的把握
為了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咱們再來品味這樣一個細節
(五)品味細節,感受深情
父親去車站給兒子送行的過程中說過幾句話,找出來細細品味它們所傳達出的感情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不要緊”是就他自己而言,再忙也無關緊要;“他們去不好”是就兒子而言,別人去送難以放心,還是自己去好兒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父親愛兒子,遠遠超過了愛護自己)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怕兒子車上口渴,不顧自己年老體弱,親自去為兒子買橘子同時還擔心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關心兒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4>進去吧,里邊沒人
(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里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兒子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么都為兒子著想)
(在父親的眼中,兒子永遠都是個孩子,父親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簡短樸實的話語中,無不透露著他對孩子的憐惜、體貼、依依不舍的情感)
(通過父親對兒子一點一滴的付出,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是疼愛兒子的;同樣,通過體會兒子那眼中流出的淚水,我們也能體會到兒子是憐愛父親的,文章的字里行間無不透射出他們之間濃濃的父子之情這也就是文章主題所在)
(六)生活鏈接,情感遷移
聯系實際想一想,其實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何嘗又不是這樣做的呢?而更多時候我們內心所反饋出的卻是對父母行為的一種排斥和厭惡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篇流傳很廣的小文章看完后,說說你的感受
《變化的爸爸》
4歲:我爸無所不能
5歲:我爸無所不知
6歲:我爸比你爸聰明
8歲:我爸并不是無所不知的
10歲:我爸長大的那個年代跟我們非常不一樣
12歲:喔,好吧!自然的,爸對這件事毫無所知
14歲:別太在意我爸,他是一個老古板
21歲:他?我的天!他的陳腐實在是無藥可救
25歲:爸對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邊這么久,實在是應該知道 !
30歲:也許我該問問老爸是怎么想的?畢竟他經驗豐富
35歲:除非我和爸爸談過,否則我不做任何事
40歲:我想知道爸爸是怎么來處理這件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擁有整個世界的經驗
50歲:如果爸爸還能在這兒讓我和他討論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價我不能欣賞他
的聰明真是再糟糕不過的!
(人生路漫漫,親情相陪伴擁有之時,要懂得珍惜,別等失去之后,只剩悔恨內疚的回憶別讓這幾世修來的緣分,轉瞬即逝,別讓自己的年少無知,揮霍在寶貴的青春歲月!)
(七)練習鞏固,感情升華
父母的愛其實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你早上出門時放在你書包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愛卻很偉大,我們應該感恩回報:大家不妨試著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熱茶,在餐桌上給父母夾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余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觀察他們的反應,并記下你的感受,寫在日記本上
教師寄語:
有一種愛,它是無言的,又是嚴肅的,在當時往往無法細訴,然而,它會讓你在過后的日子里越體會越有味道,像茶,平淡而親切,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它就是那寬廣無邊的父愛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一個不懂得享受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回報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同學們,不要再把年少無知當作我們可以對愛麻木不仁的理由,不要等到我們失去了愛的時候才懂得去珍惜,既然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愛,我們就應該有責任讀懂愛、感受愛、回報愛(配合著歐陽菲菲的《感恩的心》這首曲子,把課堂氛圍推向高潮)
附板書設計:
<1> 惦記背影 (思念父親)
<2> 刻畫背影 (望父買橘) 父親疼愛兒子
<3> 惜別背影 (父子分手) 兒子憐愛父親
<4> 再現背影 (別后懷念) 父子情深
(背影作線,貫串始終)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語言的感悟和品味是文章學習的最大切入點,我在教學中注重通過學生的品味、領悟和體驗,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生活中有句俗語叫“不下田,怎會耕田”,要讓學生學會獨立學習,就要給他們自由馳騁的天空針對于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中遵循“以學代教”的原則,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尋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有一方自我展示的平臺這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思想上由被動變主動,學生的智慧在短短的課堂45分鐘得以充分施展,能力提升的同時,情感也得以升華同時互聯網的“百度搜索”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讓孩子們真正愛上了學習
【《背影》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背影教案與教學反思素材09-16
《背影》優質課教學設計08-15
背影教學設計優質課06-06
《背影》的教學反思07-11
《背影》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7-30
《背影》教學反思文本11-13
《背影》教學反思范本10-24
關于背影教學反思07-15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2-01
散文《背影》教學反思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