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華誦經典誦讀手抄報

時間:2024-06-29 17:42:02 板報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華誦經典誦讀手抄報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多年悠久的歷史,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傳統經典,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下面我們來看看中華誦經典誦讀手抄報,歡迎閱讀借鑒。

  國學經典誦讀的句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

  2、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出自《戰國策》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

  4、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出自《詩經風相鼠》

  5、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論語》

  6、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出自《論語》

  7、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出自《老子》

  9、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出自《增廣賢文》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出自《論語》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

  12、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出自《孝經。天子章》

  1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出自《竹石》

  1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大學》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

  1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大雅抑》

  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出自《后漢書》

  1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出自《左傳》

  19、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出自《荀子》

  2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出自《禮記》

  2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出自《論語》

  2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出自《淮南子說林訓》

  2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

  2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出自《莊子》

  26、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自《荀子》

  2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論語》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

  30、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出自《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31、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孔子家語·六本》

  3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出自《孟子》

  3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

  35、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出自《戰國策》

  3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出自《離騷》

  3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出自《論語》

  3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論語》

  39、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

  40、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出自《進學解》

  41、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出自《孔子家語》

  4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出自《對聯》

  4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

  4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自《論語》

  4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論語》

  4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出自《師說》

  47、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左傳》

  4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

  49、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出自《明日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自《論語》

  5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出自《宋朱熹觀書有感》

  5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孟子》

  5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傳》

  5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出自《三國志》

  5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詩經小雅鶴鳴》

【中華誦經典誦讀手抄報】相關文章:

閱讀中華經典的手抄報內容10-21

中華傳統文化手抄報素材10-11

讀誦地藏經有什么功德07-07

木蘭詩經典誦讀08-29

木蘭詩誦讀07-04

經典誦讀詩歌內容09-15

集體誦讀經典詩歌05-14

雷鋒手抄報簡單的手抄報素材02-29

中華經典詩詞06-19

古文誦讀《長恨歌》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