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學生清明節小報
又一個清明節到,天空應時的下起雨。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三年級學生清明節小報,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學生清明節小報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里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里,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筑起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但千千萬萬個不愿做奴隸的人又站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斗爭到最后一刻,流盡最后一滴鮮血!
為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你們的崇高,有你們的無私,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真正的春天到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翻開歷史的長卷,一幅幅泛黃的圖畫映入我的眼簾,我懷念起名留千史的'烈士。我將在清明節到來之前,前往烈士陵園,靦懷這一群永垂不朽的千古英雄。
作為大隊長的我站在隊伍的最前端,舉著鮮艷和光榮的“大隊旗”,帶著少先隊員的象征——“紅領巾”驕傲地來到公交車站乘坐汽車。
在車上,我好奇地和幾位文采很好的同學聊起來。我好奇地問:“掃完墓之后,寫一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好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車很快到終點站。
下車,我帶領著全校師生走向烈士陵園。我一直都在想:“我的祖父是否在里邊。”我的祖父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黨員,曾經跟著偉大領袖——主席上刀山下火海,翻過高大的大山,越過波瀾洶涌的大河,以吃樹皮,吃草根來維持生命,為中國的紅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踏入烈士陵園后,我發現一塊石碑上刻著一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們不由自主地停住腳步,整齊的排成一列。
校長說道:“人死不能復生,讓大隊委員上來講話。大家熱烈歡迎。”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說:“人必有一死,有的人死重于泰山,有的人死輕于鴻……”說完以后,我們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義勇軍進行曲》
掃墓開始,我們把自己編織的小花扎在墓碑旁邊,然后我們又唱起《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這嘹亮的歌聲唱響全中國,全世界。我們向全世界證明,中國這頭雄獅已經逐漸醒來。我們不會忘記中國那段屈辱的歷史,更不會忘記那些英勇獻身的烈士。
作為中國未來的花朵,我想,我只有努力學習,發奮圖強,才能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出微薄之力。
烈士們,愿你們在天上見到中國的崛起,為中國驕傲,自豪!
掃墓結束……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于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蕩秋千。
蕩秋千是古代的一種習俗。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紀念 教民稼穡 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采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贊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后,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解掌握。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著泥濘的山路,踏著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著爺爺的墓碑。找到,找到!“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我的雙眼。我撫摸著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這下您不覺得孤獨吧!”
我懷著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后的衛生打掃一遍,為爺爺獻上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爸爸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著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為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著說:“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什么,為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么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后,您因勞累過度,得重病,最終離開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哪怕雨水淋濕我的頭發,泥漿沾滿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么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著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仿佛看到爺爺燦爛的笑臉,聽著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著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
再見,爺爺,我們要走,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三年級學生清明節小報】相關文章:
清明節小報內容04-07
關于清明節的小報04-07
清明節的小報內容04-02
清明節小報(精選12篇)04-09
清明節小報黑白材料04-07
清明節小報全字09-10
清明節小報內容匯總04-10
清明節手抄小報內容04-03
清明節電子小報背景內容04-08
清明節祭英烈電子小報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