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清明節手抄報資料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究竟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清明節手抄報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清明節手抄報資料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后來民間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中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8天就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就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歷上的日期就是固定的,由于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歷就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歷,它還結合了陰歷,即以月相29.5天為周 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歷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就是要由國家頒布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歷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就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就是15天就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就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復雜一點的推算就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就是寒食,106天就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歷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就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就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就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就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 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這就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就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于載籍。后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間掃墓。
由于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節的后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后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作文
當前,網絡祭祀在社會上越來越流行。
網絡祭祀不如陪家人回想共同記憶
作為一種新興的祭祀方式,網絡祭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不僅免去旅途勞碌之苦,還可以隨時隨地寄托自己的哀思。
不過,叢中還是提醒大家注意是否達到聯絡家庭感情的目的。有些年輕人和家里的老一輩在交流上存在很多問題,如果沒有看到這些問題的實質,而是拘泥于清明節本身的祭祀形式并沒有什么意義。
“網上祭祀首先要看自己的父輩對這樣的方式是不是認可,如果家人不認可,那可能并不是家庭感情的維系,甚至可能出現感情的疏離。很多父輩也許會想,如果自己過世了,難道孩子對自己的思念僅僅是動動鼠標這么簡單嗎?”
叢中表示,共同記憶是清明節祭祀的實質,也是維系家庭感情的紐帶,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回家,不如多陪父母電話聊天,說說以前的事情。“我們內心對清明節的訴求,其實更多的是在共同記憶,共同記憶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一家人在一起緬懷一位親人,家庭的感覺首先應該表現在對這個人的共同回憶中,而家人在心理上的認同感也通過對過去的回憶而得到加強。所以年輕人如果真的不能回家,與其去刻意追求祭祀的形式,不如很簡單地給家里打個電話,陪父母說說自己小時候對于祖輩的一些記憶。這樣既緬懷了自己的親人,又溝通了家庭的感情,還能釋放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的不良情緒。”
清明節寄語
1、清明節,小長假,憂愁煩惱都放下;去踏青,去旅游,健康安全記心頭;出遠門,衣帶足,吃飽睡好精神足;多休息,多放松,甜蜜快樂放心中。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清明節了,緬懷已逝先人,掃掃墓,燒燒紙;關愛周圍親朋,多走動,常聯系。祝你清明節快樂!
3、清明節,用幸福的火燒掉煩惱紙,用快樂的風吹走霉運的煙,用吉祥的雨澆灌財運的苗,用健康的鏟鏟除傷感的草,愿你生活幸福快樂,祝清明節好運連連。
4、煩惱有限,快樂是無限滴;收獲有限,追求是無限滴;成就有限,理想是無限滴;時間有限,祝福是無限滴;清明到,愿你把握有限人生,收獲無限快樂!
5、清明節雨紛紛,莫要悲傷傷自身;心中惦念親人情,莫讓哀傷擾生活;送上祝愿愿珍重,身體健康要照顧;保持樂觀心態好,未來生活多精彩。
6、雨絲編織的鏡頭,柳輕飄,煙裊繞,紅花凋;清明鐫刻的印記,步履悄,歡顏少,思念渺。塵緣難了,暮暮朝朝,踏青祭祖,漫步芳草,將先賢慰告,愿明天更好。
7、鶯飛草長,我們的情誼也隨之加深。并不為桃花的落盡,而隨之減少。在春風里飄蕩的風箏,代表著我的思念,清明節,我們并沒有把彼此遺忘。
8、思念就像是一條不盡的河流,像一片溫柔輕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陣陣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裊裊的洞簫。清明節給你送上美好的祝福,祝福你天天開心!
9、春風吹拂柳吐絲,百花綻放含羞笑。一年清明又來到,掃墓祭奠人如潮。山清水秀風光好,物是人非哭嚎啕。紙錢飛舞化蝶繞,一杯濁酒情義捎。但愿天國都安好,保佑親人生活幸福多歡笑!
10、清明節來到,掃墓不可少,祭奠祖先,人人到,做個孝子孫,倍倍顯得親,永遠不忘懷,同心去祭拜,清明踏青后,朋友去郊游,一起樂悠悠。
【二年級清明節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4-07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4-03
清明節手抄報模版資料04-01
清明節手抄報資料內容04-03
關于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4-03
清明節手抄報的內容資料04-07
兒童清明節手抄報資料11-10
簡單的清明節手抄報資料04-03
2024年關于清明節的手抄報資料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