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三年級
清明節是什么?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下面我們為你帶來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三年級
清明節手抄報篇一
清明節三大誤區
清明是個悲傷的節日
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清明其實既是個悲傷的日子,又是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進入耕種時節。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幾天的寒食節里的祭奠內容收納進來,人們開始祭奠先祖。同時,清明還把農歷三月上巳節中的春嬉等習俗收納進來,發展了郊游踏青、戶外體育娛樂等活動,成為一個綜合性節日。”民俗專家布和朝魯介紹。
掃墓非得清明當天
祭奠先人是清明節的主題之一,掃墓則是人們緬懷先人的重要形式。不過,清明節掃墓本來就不該在清明當天進行。布和朝魯說:“掃墓的時間,最好是在節前10天或節后10天農歷的單日進行。中國文化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單日掃墓寄托了親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當天,則是僧人掃墓的時間,僧人在這一天表達自己不能為祖先傳宗接代的歉意。”
掃墓必須燒紙
很多人在清明節掃墓時習慣燒紙,這也是一個誤區。很多專家都認為,這種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傳統的祭奠形式。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最原始的祭掃辦法是‘掛壓灑’。就如話劇《茶館》最后一幕那樣,把紙錢向空中揚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磚頭壓住一張紙錢,表示后繼有人。”阿爾泰說,“現在較好的辦法是買一束鮮花祭奠先人,祭拜過后將花瓣撒在墓前。”
清明節手抄報篇二
各民族清明節
中國有25個民族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臺灣清明節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歷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后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臺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后,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后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后因臺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三年級】相關文章:
法制手抄報圖片03-25
雷鋒的手抄報圖片07-06
春天的手抄報圖片08-20
關于秋天圖片手抄報10-11
數學手抄報內容圖片08-26
關于法制的手抄報圖片06-19
初中數學手抄報圖片07-15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06-15
關于法制手抄報圖片大全10-27
小學數學手抄報圖片大全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