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手抄報素材
導語:讀書是我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讀書改變著我們的人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關于簡單又漂亮讀書的手抄報圖片,歡迎閱讀!
讀書方法
1、閱讀的現狀
大多數人閱讀后都會有不記得書中內容的困惑,甚至感覺過目即忘。而我曾經在《杠桿閱讀術》中看到過一個結論:
閱讀完一本書后,我們從書里吸收到的內容,最多不會超過20%。
當然,這還只是吸收的比例,而轉化成為運用書中知識的比例,就更加低了。
因此,這篇文章,將從如何提升吸收及運用的比例,兩個層面,為大家總結提升閱讀質量的方法。
對書籍進行分級
在開始正文前,需要事先說明一點:
本文所描述的閱讀方法屬于深度閱讀,并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使用這樣的方法進行閱讀。
基于這一點,建議大家在閱讀前,將自己的書進行分級,我一般分為三個等級:
1、第一級是和專業、技能關系非常密切的書籍。
這一類的書,我都會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進行閱讀。
2、第二級次于第一級,是對我的成長和提升有一定幫助的書籍。
閱讀這一類書時,我只是做常規的勾畫,并導出筆記保存在印象筆記中。
3、第三級屬于休閑讀物,比如一些熱心的文學作品、自傳等。
這些書我一般是利用碎片時間閱讀。
基于這個目標,在對一本書進行深度閱讀時,我們需要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2、閱讀前
大多數人在閱讀一本書時,都是毫無準備的翻到第一頁便開始閱讀。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閱讀一本專業書籍,是非常錯誤的——
你應該在閱讀前做一些準備:
1、通過目錄和序言找出核心內容和主線。
首先,翻開書的目錄和序言,仔細看一遍,嘗試理解本書的核心內容,并根據目錄在腦子里繪制出一條這本書所講述內容的主線。
2、制定閱讀計劃。
其次,根據對目錄的理解,我們應該為這本書制定一個簡單的閱讀計劃.
比如,一本300頁的專業書籍,共有八個章節,我需要在一周內讀完,那么,分配到每一天,應該讀多少頁,或者,每一天需要讀到哪個章節才能結束。
甚至,我們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預估一下閱讀完這本書,需要花費多少個番茄時間。
3、對希望從書里獲取的知識點有一個預期。
這一點即是讀書時代老師所說的“帶著問題閱讀”。雖然,這時記錄的一些問題在書中可能找不到解決方案,但帶著問題,在閱讀時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在閱讀后,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可以閱讀這個主題的更多書籍。
做好這些準備好,再開始享受神圣的閱讀和學習時間吧!
3、閱讀中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按照在閱讀前規劃的閱讀進度進行閱讀,在閱讀時,我們需要重點做兩件事:勾畫和記錄要點。
勾畫
無論是閱讀紙質書還是電子書,都需要將書中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勾畫出來,這是大部分人都會做的操作。
而在閱讀紙書時,我會把有勾畫的那一頁進行折角,便于以后查找。
關于這一點,很多人會有異議,這部分人通常是極度的愛書人士,不希望書有任何磨損。
但是,書的最大價值就是為我所用,不能讓自己方便閱讀和使用的愛書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懂得如何善用一本書,才是真正的愛書。
記錄要點
會記錄要點的閱讀者實在是少數!而只要做好這一步,就能將閱讀的質量提升一倍。
在閱讀時,我會把書的要點記錄在本子上,所有的要點以章節進行劃分。
所謂記錄要點,并不是單純的把書中的目錄和粗體重點抄一遍,而應該按照自己的理解,提煉出書中的重要內容框架,即要點。
這個框架,應該以能夠幫助自己回憶起整本書的重點內容為目標。
在記錄這個框架時,不需要寫太多文字,最好是一些能夠提示自己的關鍵詞,這時如果記錄得太詳細,反而會影響后面的回顧環節,只需要記錄下自己能夠看懂的關鍵詞即可。
此外,如果所閱讀的書籍需要做詳細筆記,推薦使用康奈爾筆記法,在筆記內容(Content)區域記錄下詳細筆記,并在摘要(Summary)區域記錄下前面所說的要點。
杜絕使用電子設備
值得提醒的是,在整個閱讀環節中,絕對不要使用電腦、iPad之類的電子設備進行記錄。
曾經我自己也認為在閱讀時,使用電子設備直接做思維導圖會非常方便,但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這非常不可取:
使用電子設備輔助閱讀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干擾,打斷閱讀。
在書和電子設備之間頻繁切換,效率非常低。
閱讀算是思考行為的一種,使用電子設備并不利于思考。
因此,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筆記本,用于在閱讀過程中做筆記,是最讓人心曠神怡的事。
4、閱讀后
閱讀完一本書后,好的善后工作可以將閱讀質量提升兩倍,甚至是指數級提升。
在閱讀完一本書上后,我們應該完成兩件事:總結和分享。
總結
總結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憑記憶和要點筆記繪制思維導圖
按照自己的理解,并對照在閱讀中自己記錄的要點,將書的脈絡及重點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
在執行這一步時,不要翻開書進行回顧,先按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
這時制作的思維導圖,可以使用電腦完成。
2.對照書籍完善思維導圖
在依靠記憶和理解的第一版思維導圖制作完成后,再對照著書的目錄、勾畫過的內容進行完善。
3.進行總結、撰寫書評
不僅僅是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后就結束了,還應該對整本書進行總結。
利用兩個番茄時間,寫一篇簡單的讀后感,甚至寫成一篇書評。
關于總結和書評,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我從這本書中收獲了什么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內容
書中的哪些觀點和技巧,可以用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總結完成后,在筆記軟件里統一保存起來。
分享
相信完成上面的步驟后,你的閱讀質量將得到數倍的增長。要想進一步提升,你還需要完成分享的過程。
對一項內容的理解,前文所述的總結是第一層級,更深層次的層級,你可以選擇寫成文章分享,甚至是對他人進行口頭分享。
文章分享
對于喜歡碼字的我來說,將每一個想法寫成文章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少新點子誕生,我相信你也能在寫文章的過程中,爆發你的小宇宙。
寫好的文章,你可以在寫作平臺分享,甚至建立自己的公眾號,分享自己的閱讀過程。
口頭分享
這是吸收一個知識點的最佳方式。
你能夠講出來,一定是建立在對這個知識點的深度理解基礎之上。并且,在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思緒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
經歷了以上的分享過程后,慢慢的,你會發現書中的內容,已經潛移默化地被你運用起來……
結語
本文所描述的閱讀方法,屬于嘗試閱讀,對我來說,大概只有20%的書會用到這樣的閱讀方法。
因為閱讀一本好書,我們需要能夠更好的理解,因此,會花相對較多的時間。
因此,在閱讀時,大家需要去權衡這本書的價值,是否值得你深度閱讀。并且,文中所述的方法,在閱讀不同的書時,需要適當進行刪減。
最后,希望大家在享受閱讀的同時,將閱讀的價值最大化。
【拓展】五字訣讀書法:
一種讀書的程序,即通過翻看、閱讀、提問、背誦和溫習五個步驟來讀書。這一過程可簡稱為“看、讀、問、背、習”五字訣。翻看,就是根據學習的要求,首先瀏覽一下內容梗概,了解這本書是否為自己所需。閱讀,就是將所需之書較快地粗讀一下,了解書的主要論點,然后,認真仔細地閱讀,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書的內容。提問,指閱讀后通過思考發現問題并努力解決。背誦,指反復誦背達到熟練,這是鞏固讀書效果的可靠辦法。溫習,指經常復習減少遺忘,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審查性閱讀法:
美國著名學家阿德勒和多留恩在他們的著作《怎樣閱讀一本書》中提出了審查性閱讀法、分析性閱讀法和綜合性閱讀法三種閱讀方法。所謂審查性閱讀就是先對要要閱讀的圖書進行快速的瀏覽和預習,將內容加以歸類,明確圖書的結構和基本內容,確定該書是否值得一讀。審查性閱讀要回答的問題是,這本書屬于哪一類?全書基本內容是怎樣的?它的結構順序怎樣?作者靠什么深化他的觀點和理解主題?然后做出回答這些問題的筆記。這種筆記主要涉及書的結構,而不是它的主題和細節。
分析性閱讀法:
所謂分析,指分析書的主題和題材,說明全書各部分的多樣性與統一性,以及邏輯上的內在聯系,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的學習方法。通過分析性閱讀,能對書的主題觀點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論述。在分析性閱讀中所做的筆記是概念性的筆記,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讀者的概念。通過閱讀,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追蹤閱讀法:
一種追蹤問題、探索真諦的學習方法。其具體運用就是:循“題”而讀,挈“題”索知,覓“題”參照,抱“題”探究。(1)循“題”而讀,指用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做引導,推動閱讀的步步深入。(2)挈“題”索知,指針對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及時找對口書刊閱讀,直到獲得滿意答案為止。(3)覓“題”參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一本書中索取問題,然后參照同類和相關的書進行閱讀;另一種是將書中論述的問題與實地、實物相參照。(4)抱“題”深究,當發現書中尚未解決的問題時,要追蹤問題,深入研究,進而又懂得書上沒有的東西。
結構式讀書法:
在學習一本書時,注意體察書中各單元之間的有機聯系,善于勾畫出各單元之間的聯絡線索。這樣學完之后就能沿著這條線索把全書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是結構式閱讀。其步驟如下:(1)整體把握,把書從整體上打量一番,了解全書的基本結構。(2)簡讀,以較快的速度通讀全書,及時列出專題并記錄在卡片上。(3)列出結構圖,簡讀完畢,根據卡片記錄,列出結構圖。(4)詳讀,根據結構圖安排詳度。
朗讀:
出聲的一種閱讀。這種閱讀方法由于發出聲音本身又是一種有關刺激物,因此朗讀時,不僅視分析器、運動分析器在活動,而且聽分析器也在活動,并且產生有聲言語反饋。按照各種分析器協同活動規律,朗讀能提高學習效果。另外,由于出生聲朗讀,還能排除周圍無關刺激的干擾,從而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
閱讀與背誦結合法:
區別于單純的重復閱讀法的一種讀書方法。指閱讀一遍或兩遍,就試背一次,再閱讀一遍,再試背一次,直到能完全背誦為止。
快速閱讀法:
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大約從20世紀40年代起,快速閱讀作為一種閱讀方法在西方開始加以研究。實驗證明,人們閱讀一個字,并不需要對每一筆劃、每個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憑整體形象就能辨認。對于詞和句子也是一樣,只要其中幾個主要的字映于大腦,大腦就能憑經驗將它們聯成意思,快速閱讀要掌握的要領是:
(1)要默讀,不要音讀,力戒倒回去重讀;
(2)擴大視讀廣度,把逐字逐句讀改為逐行逐段讀;
(3)從順次閱讀到跳躍閱讀,將那些過渡性的話語,引證的材料,推論的過程等無關緊要或早以熟知的內容,整行、整段地跳過去,只尋找主要論點,新鮮的見解,爭論的焦點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4)要多掌握詞匯;
(5)經常有意識地學習,養成習慣,循序漸進,逐步加快。
預測閱讀法:
也稱超前思考法或懸測讀書法。面對自己比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題目的文章或書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內容,而是悉心研究題目,然后閉目靜思,設想這個題目由自己來寫會分作幾章幾節,組織怎樣的結構體系,對其中的重要觀點又將從從哪方面入手,組織哪些材料來論述,并將自己的設想寫下來,然后再拿它與原文對照,看哪些地方不謀而合,哪些地方意見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對不謀而合處,稍加瀏覽便可,對意見相左處,要推究誰正誰誤,原因何在。對不得其解處,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觀點,還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這就是預測閱讀法。這樣讀書能強化對書中思想內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處和知識的薄弱環節,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精讀法:
一種讀書的方法,與粗讀法或泛讀法相對,指在大致了解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對需要掌握的要點認真、反復進行閱讀,以達到精確記憶。
泛讀法:
一種讀書方法,也稱粗讀法或瀏覽法,與精讀相對應。陶淵明所說的“讀書不求甚解”也屬于此法。對于有些書,閱讀時,不需要或暫時不需要掌握全部內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閱讀就全面掌握內容)。比如泛讀一本英語書,可以跳過生詞、難句,不用象精讀那樣見生詞就查字典;第一次閱讀象《易經》這樣難啃的書,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隨著知識面和閱歷的擴展,以后每閱讀一次,都會增加一些理解。
過廣泛的瀏覽,可以擴大知識量和知識面,使對瀏覽過的材料有了大致印象,等以后需要時,再根據印象查閱各種資料,使以后的學習活動更有目的性;通過瀏覽還可以網羅知識,待以后一一整理,建立廣泛的知識聯系。為以后的學習活動和解決問題打下基礎。泛讀和精讀結合,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朱子讀書法:
朱子即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國古代學習理論的集大成者。他不僅直接教導學生,還整理編著教材,一生沒有放棄過教育活動。他非常注重讀書治學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說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學有學法。離開了具體的方法,教師則“無以教”,學生則“無以學”。關于讀書之要,他提出了“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原則,對后來極有影響。他的學生把他的讀書方法歸納為“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漸進,指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學習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熟讀精思,指讀書要遵循記憶與思維相結合的原則。虛心涵泳,指讀書要仔細認真,反復研磨,反復體會。切己體察,指讀書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視書外的功夫。著緊用力,指讀書要抖擻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氣。居敬持志,指讀書要有專靜純一的心境和堅定久遠的志向。朱子讀書法對于今天的人們仍是足資借鑒的。
【讀書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讀書手抄報素材08-10
語文關于讀書的手抄報素材05-23
雷鋒手抄報精選素材03-04
雷鋒手抄報素材02-29
數學手抄報素材01-22
國慶手抄報素材09-25
雷鋒手抄報素材02-29
雷鋒的手抄報素材02-29
雷鋒的手抄報的素材03-06
雷鋒手抄報的素材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