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白居易造福于民的故事

時間:2024-10-02 17:41:10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造福于民的故事

  白居易,字樂天,唐朝時期太原(今屬山西)人,他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詩人,還是一位敢直言、愛百姓、廉潔自律的清官。他的品行一直為后人所稱道。

白居易造福于民的故事

  傳說,他任陜西周至縣縣尉時,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因為一塊田地爭論不休,最后跑到縣衙打官司。趙鄉紳把一條大鯉魚的魚肚中塞滿了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把一個大西瓜中也塞滿銀子送來。收到兩份“重禮”后,白居易吩咐次日公開審案。廳堂之上,張暗示:“我的理(鯉)長,我是愚(魚)人”;趙暗示:“我的理大(西瓜),我是瓜(西瓜)人。”白居易怒拍堂木:“今天,先判你二人‘買衙賄官’之罪,每人重責四十大板!”然后,立即派人把他們行賄的鯉魚和西瓜取來,當眾抖出其中的銀子,民眾一片嘩然。杖刑完畢,白居易喝斥道:“今日責打,就是要你們今后奉公守法,老實做人。這些行賄的銀子,我看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吧!”并當堂宣示:“自古衙門面向南,理在后邊錢在先。本縣改衙面向北,錢路堵衙理通天!”從此,白縣尉清廉秉公,愛民如子的名氣,很快在全縣傳開。

  白居易任左拾遺(諫官)時,忠于職守,不畏權貴,他屢次上書唐憲宗,反對宦官專權、結黨營私,批評腐敗的吏治,指出憲宗皇帝的過失,反映人民疾苦。

  河東節度使王鍔大肆搜刮民財獻給皇上邀功,唐憲宗決定提拔王鍔為宰相,滿朝文武多是敢怒不敢言,白居易卻挺身而出進諫說:“王鍔苛刻百姓,所得財寶獻給皇上。今若授以宰相,天下人一定會說是因為他經常向您進獻財物才當上宰相的。如此一來,上行下效,豈不朝綱大亂。”憲宗雖然很欣賞白居易的才華,但見他屢次犯顏直諫,心中不滿,又加上他得罪了宦官,于是貶他為地方官。

  白居易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他任江州、蘇州、杭州等刺史時,更是利用一切機會,為百姓謀福。他上書免除了受災地區百姓的稅賦并賑濟災民,所到之處,都有惠政留下。如在杭州任刺史時,白居易親率州民修筑了西湖白沙堤,解決了當地的水旱災害問題,并使沿堤的千畝農田得到灌溉。人們為了紀念其功德,將其所筑之堤命名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他離任時,百姓站滿了運河兩岸,官員和百姓哭喊著隨船送行了十多里。他在《別州民》一詩中記下了這感人的場景:“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白居易嚴于律己,廉潔儉樸,始終如一。一次,他看到家中的兩塊石頭,感到自己還是做了錯事。原來,白居易到杭州天竺山時,在山上發現兩片山石玲瓏可愛,便順手把它們帶回家。現在想來,如果每個游人都象自己,帶兩片喜愛的石頭下山,如此天長日久,天竺山將變成什么樣子?自己認為沒有帶走杭州一丁點兒東西,難道這石頭不是杭州的東西嗎?他越想越不能原諒自己,悔恨萬分,忍不住提起筆來,作了一首自我檢討的詩: “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為兩片石頭自責,其為官之清白,令人感佩。

  白居易因政績斐然,后被任為刑部侍郎、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等。他執法如山,為民伸冤,深受百姓擁戴,真正做到了“官清民自安”。

  他一生寫下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抒發報國之志的詩篇,與李白、杜甫同被譽為中國詩壇的三大巨星,成為享譽全世界的文化名人。白居易認為,詩歌必須擔負起“補察時政”的歷史使命,并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從而達到“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目地。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才能寫出有感染力的詩歌。他的詩連不識字的老人、兒童都能聽懂,贏得了廣泛的讀者。據說他每寫一詩,必對老嫗讀之,老人不明白就改寫,被傳為詩壇佳話。

  “上天無親,惟德是輔。”上天是不會偏袒任何人的,是福是禍,完全在于自己的品行;凈化心靈,修身養德,應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而為官者,則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官者品德高尚,方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恪盡職守,為民造福。

【白居易造福于民的故事】相關文章:

白居易《別州民》閱讀練習及答案03-10

白居易的故事16個08-30

白居易與名字的故事06-27

少年天才白居易的故事09-03

詩王白居易的故事09-26

有關白居易勤學苦讀的故事06-05

白居易和杜甫之間的故事08-09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故事10-25

白居易小時候歷史故事09-13

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的故事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