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
白居易的詩文流傳很廣泛,對于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的肯定,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評價。
文學成就
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是繼杜甫之后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他曾自己編輯自己的著作,名為《白氏長慶集》(或《白氏文集》),共七十五卷,現存七十一卷。白居易對文學創作非常地投入,少年時認真地投入學習,甚至到影響健康,提早出現衰老的癥狀。他曾以詩仙、詩魔自比,形容自己對詩歌創作的投入。
不同于其他大多數的詩人,白居易在世時他的作品就已經得享盛名,廣泛流傳于各地、各階層,是唐代詩人中作品在生前流傳最廣的一位。他的作品也流傳至日本、新羅等地。在早期的日本,《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學漢化的最重要依據。
理念
白居易認為文學是反映自己人生哲學(道)的工具。而依自己的現況,又可分為“兼濟”、與“獨善”兩類。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類,而他本人特別重視兩類詩文:其一是作為“兼濟”工具的諷諭詩,其一是則是反映自己“獨善”心志的閑適詩。并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胡適歸納白居易基本主張:“可說是為人生而作文學!文學是救濟社會,改善人生的利器;最上要能‘補察時政’,至少也須能‘泄導人情’;凡不能這樣的,都‘不過嘲諷雪,弄花草而已’。”白居易的詩歌理念與元稹一致。陳子昂與李白古詩作品、以及杜甫寫實作品,對元、白的詩歌理念可能有很大的影響。
對于白居易的文學主張,劉大杰認為白居易“作了大膽的批判和正確的評價。”胡適肯定白居易以詩歌造成輿論而改善時政的意圖,但也認為白居易的詩歌理論有過于狹隘的缺陷。白居易對前人詩作,也因他的文學理論,而出現相沖突的評價。例如《與元九書》里,認為晉宋是“六義寖微”的時代,而有“以淵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園”的批評;然而白居易不但有《效陶潛體詩十六首》的詩作,也曾明確地表示仰慕陶淵明的為人。
詩歌
他的詩歌現存近三千首。
諷諭詩
主條目:新樂府運動
白居易最為重視的是諷喻詩,其創作意旨是用詩歌補時政之不足。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等,詩歌理論的實踐,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規諫之辭,是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的代表作:
秦中吟?買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秦中吟》是貞元、元和年間,白居易在長安,看到當時種種不公義的社會現象,有感而發,而寫下的詩篇。這些詩,一事一題,一題一議,不僅反映當時社會問題,也呈現了白居易對這些議題的看法。白居易寫作諷諭詩,受到杜甫很大的激勵,《秦中吟》便可以體現杜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句對白居易的影響。以第十首《買花》為例,這首詩具體描繪出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最后六句,用對比的手法,諷刺買花者的奢侈豪華,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窮人的同情。
賣炭翁 苦宮市也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重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疋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希望用詩歌補政治上的不足,《新樂府》“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可說是白居易詩歌理論最具體的呈現。《新樂府》作于元和四年,其寫作標準是:開頭破題,在結尾時凸顯全詩要旨;用辭淺顯,使人容易明了;用語直接而銳利,使人警惕;敘事可靠可信;體例流暢而可以傳唱于歌曲之中。為了達到上述效果,白居易在創作《新樂府》時,可能采用了許多當時的俗文學作品。但《新樂府》詩也存在著從理念出發,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胡適認為《新樂府》標示著白居易已經超出杜甫的影響而獨樹一格,是白居易的“理解與天才融合為一”的作品;然而胡適也認為《新樂府》各篇良莠不齊,五十篇中,佳作有《上陽白發人》、《新豐折臂翁》、《道州民》、《縛戎人》、《西涼伎》、《杜陵叟》、《繚綾》、《賣炭翁》、《鹽商婦》等篇。
以《賣炭翁》為例,序為:“苦宮市也”,揭露朝廷以宮市方式強行劫奪百姓資財;開頭六句生動刻畫出主角年紀、職業及燒炭的勞苦;“可憐”二句寫老翁生活上兩難的獨特矛盾心理;“翩翩”四句,用“翩翩”“把”“稱”“回”“叱”“牽”等字,生動刻劃出太監的蠻橫;最后四句寫名為買賣、實為搶奪的宮市實質,僅用“半疋紅紗一丈綾”的代價,就算是償付了千余斤炭的價金了。
閑適詩
閑適詩是白居易在公余之暇獨處、或因病而閑居時寫作,用以陶冶性情,反映其“知足保和”人生哲學的詩歌。此類詩歌相當受白居易本人的重視,然而較不見重于世人。以《自吟拙什因有所懷》為例: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 懶病每多暇,暇來何所為?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詩中反映了白居易作詩的情境、對自身作品的評語、所欣賞的古詩人(陶潛、韋應物)、以及與元稹的交情。
感傷詩
感傷詩是指因外界事物,有感而發,所寫成的詩歌。白居易的感傷詩中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長恨歌》,是一個將歷史典故融于感性藝術中,以富層次韻味的抒寫筆法,所描繪出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前半篇寫實,后半篇穿插虛構的情節和幻想的仙境。全詩語言聲調優美,抒情和敘事交融一體,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白居易將這首詩歸為“感傷”類,歷代均認為這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詩中融合了許多歷史典故(包括漢武帝與李夫人、衛子夫、陳皇后等),可能還受到《目連救母變文》與《歡喜國王緣》等文章的影響。長恨歌是白居易流傳最廣的作品。在白居易生前就已經廣為人所傳頌,歷千年依舊在人口中,廣為流傳,且影響許多后來的作品,如:元朝王伯度《天寶遺事諸宮調》、元朝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清朝洪昇《長生殿》、現代劇作家曾永義的《楊妃夢》等,甚至影響了日本的文壇如《源氏物語》、《枕草子》等作品。
由于《長恨歌》的知名度高、話題敏感,且白居易并未明確揭示全詩主題,歷代解讀此詩也有許多評價與爭論。例如張戒、周紫芝、張祖廉等,或從禮教出發,認為長恨歌描繪愛情的內容太俚俗、輕薄。沈括、范溫、張戒、楊慎、趙翼認為長恨歌記載唐玄宗、楊貴妃的史實有錯誤。而薛雪與周紫芝意見不同,王楙不同意張戒的批評。此外如趙翼、王國維對全詩給予很高的評價。
雖然白居易曾說過:“今仆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仆之所輕。”然而他也寫過:“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的詩句,陳寅恪據此認為白居易自詡《長恨歌》為其“壓卷之杰構”。
《琵琶行》描繪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內,一次在長江上送客,聽到一位來自長安的女伎演奏的琵琶,所勾引出的貶謫寂寥之情。琵琶行特別成功之處有兩點:一是對比京城女伎與自身貶謫的雙雙痛苦經歷,而道出人人皆知、卻未能言之的全詩主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其次是對琵琶聲音的描寫,借由生動的形象比喻、以及環境的渲染、人物的感受等,使人有置身于音樂之中的感受。
歷來多認為《琵琶行》是與《長恨歌》相提并論的杰作,胡適甚至認為《琵琶行》的成就高于《長恨歌》。
雜律詩
由元稹為白居易所編次的《白氏長慶集》的歸類可知,雜律詩泛指未能歸類為“諷諭”、“閑適”、“感傷”三類的詩歌。這類詩歌常是因遇到某些時空情境、或事物,讓作者發于一笑、一吟,因而隨性地寫出的詩歌,常用作與朋友們彼此舒懷的工具。由于“諷諭”、“閑適”、“感傷”三類全屬古體詩,白居易所作近體詩全數被歸類為“律詩”。這些“律詩”可能可以進一步分類。以《江樓夕望招客 》為例:
江樓夕望招客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杭州的夏天,欲邀友人至望海樓作客而寫。一、二句寫遠望之景。三、四句寫近望之景。五、六句采比喻的手法,用“雨”描寫“風聲”、用“霜”描寫“月色”,借用“雨”“霜”的清涼意象,引出七、八句的“消暑”,作為邀請友人的理由。蘇軾對“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聯相當贊賞,認為可以做白居易優秀作品的例證。
散文
白居易與元稹的散文,在唐朝、五代曾享有盛名,當時文譽尚在韓愈之上。后來元、白的文名不顯,有幾個原因:一是因為北宋古文運動倡導推崇韓愈;其次則是元、白詩名太盛,而掩蓋了其文譽。
白居易的《與微之書》、《與元九書》反映了元稹與白居易的交情。《與元九書》且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文獻之一,其文字流暢生動、情感真摯、說理邏輯性強,具有獨特風格。《游大林寺序》、《草堂記》、《冷泉亭記》等,清新雋永,對后來的小品文創作有重大的影響。白居易曾任知制誥,他響應當時元稹對詔、誥等官方文體的改革,以古文書寫,是古文運動的響應者。其他如白居易為應科考而擬作的賦、《百道判》,曾是當時士子爭相模擬的對象,他的《策林》也是為了應科考而作,金朝時徒單鎰翻譯《策林》為女真文字,是最早譯為女真文字的漢人典籍之一。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相關文章:
白居易的主要成就06-26
柳宗元文學成就12-24
李商隱文學成就03-24
杜甫的文學成就05-08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的詩歌成就07-17
紅樓夢的文學的成就01-30
分析蘇軾的文學成就06-10
《離騷》作者的文學成就04-16
將進酒的文學成就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