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對后世的影響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詩人巧妙融合歷史人物與傳說,創造出來一個回旋婉轉的動人故事,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此詩更是對于后世諸多文學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
傳統文化是一種富有張力的文化,能夠穿越漫長的時間和紛繁復雜的社會時代,以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影響著后世。白居易的《長恨歌》自誕生以來,一直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始終為文學領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一、《長恨歌》概述
眾所周知,《長恨歌》作為一首長篇敘事詩,其所描述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在這首長篇敘事詩當中,作者采用較為精煉的語言和巧妙的抒情手法,敘述了一場愛情悲劇。盡管唐明皇與楊貴妃都是當時權傾一時的人物,但是詩人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并沒有拘泥于歷史,而是將歷史與民間傳說結合在一起,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出一個婉轉動人的故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長恨歌》是白居易所有作品當中最為杰出的一個,也是最為與眾不同的一個,其最為明顯的價值體現在,我國古典詩歌當中抒情詩和敘事詩之間的緊密結合。在敘事過程當中,詩人不斷使用想象和虛構的手法,將情、景、理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二、《長恨歌》對后世的影響
(一)對我國文學的影響
白居易本身就是一個對于我國文學影響較大的詩人,因為從很多后人文學作品的題名、詩詞用典以及情節結構方面,我們都能夠隱隱約約看到白居易所帶來的影響。以《紅樓夢》為例,首先,從《紅樓夢》的詩詞曲賦來看,第17至18回,惜春的《文章造化》(匾額)當中提到:“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云中。”此句話主要引用的是白居易《長恨歌》當中的“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這一句,當然,關于這一句的引用,并無其他的深意,只是引用其中的辭藻與意境,以此來描繪出一個飄然的情景。又如在《紅樓夢》第50回當中,描述哀悼之意的時候,所引用的就是《長恨歌》當中的“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在《長恨歌》當中,這兩句主要形容的是楊玉環死后的場景。將其用于《紅樓夢》當中起到了一定的預示作用,預示著寶玉與黛玉二人無法終成眷侶的悲劇。其次,從結構方面來看,《紅樓夢》也較多引入了《長恨歌》的元素。在《長恨歌》當中,詩人在描寫情感的時候,具有一種立體性的特征,不僅有外表上的層層鋪墊,還有內在的心理因素,甚至還包含了兩人離別之后的相思與懷念,長恨綿綿。在《紅樓夢》當中,關于情感的描寫不僅繼承了《長恨歌》當中較為明顯的特點,還靈活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從意識到潛意識層面上對于人物情感心理來進行挖掘。
(二)對日本文學的影響
從日本的奈良時代開始,就存在著大量的遣唐使進入我國,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加深,中國詩人直接影響到日本的文學,而對于日本漢文學乃至整個日本古代文學影響最大的詩人也當屬白居易。從白居易的人生經歷上來看,盡管其具有一定的政治熱情,但是伴隨著挫折的不斷涌來,使其斗志漸漸消退。平日里,他更傾向于借酒消愁,所以很多作品都是有感而發,在感傷詩作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長恨歌》,在這首詩歌當中,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來了濃濃的感傷與絕望。并且日本人正是極為欣賞白居易詩作當中的自然融合與心物一體的特點,尤其是那種充滿了沉郁傷感的基調,這與日本人的心性以及“物哀”的審美情趣極為契合。所以在后來的'日本文學創作當中,多有效仿白居易,寄情與詩酒當中,放縱自娛,以此來得到精神上的解脫,更多的則是心理的慰藉,譬如說在平安時代的《源氏物語》和《枕草子》等作品當中,都極為清晰地反映出來了這種狀態。此外,與其他詩人的作品相比較,白居易的詩作更為通俗易懂,直白而流暢,更加容易理解和模仿。并且白居易在詩作創作的過程當中,也在很多時候吸引了民間的語言,所以創作出來的詩歌才具有較強的通俗性的特征。從《長恨歌》的鑒賞書籍能夠看出來,離開了腳注,人們依舊能夠明白詩中所描述的內容。和李白的詩歌相比,白居易的詩歌更如下里巴人,所以得到眾口傳唱。尤其是對于日本人來說,當時畢竟他們剛剛接觸漢語,對于漢語結構與語法的掌握十分有限,能夠達到李白與杜甫水平的日本人少之又少,所以相比之下,白居易更受其喜愛,其詩作對于日本人的影響也更為深遠。
三、結語
總的來說,作為我國文學史上影響較大的一位詩人,白居易所留下的經典作品有很多,而《長恨歌》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長篇敘事詩,對于后世文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現代人而言,應當汲取該詩的精華所在,不斷傳承發展。
【白居易《長恨歌》對后世的影響】相關文章:
《觀滄!穼笫赖挠绊11-14
《觀滄海》對后世的影響08-07
觀滄海的意思和對后世的影響01-17
文天祥《過零丁洋》對后世的影響12-18
《觀滄!泛笫烙绊懫饰07-12
白居易的長恨歌12-30
白居易的《長恨歌》12-14
白居易的 《長恨歌》11-27
《長恨歌》(白居易)05-10
長恨歌--(白居易)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