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的特點
山地,屬地質學范疇,地表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
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里;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里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
山地的形成
山地的形成,通常是地殼擠壓形成褶皺與拉張形成斷層(地壘,兩側下降使其相對上升)前者如喜馬拉雅山、安第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多數高山,后者如泰山、華山。
侵蝕通常只使山地變平(有的沒全平,而成渾圓狀)。但有時出現因長期侵蝕而形成堅固處成山,但那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