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名詞解釋
【解釋】: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dú)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釋義】:孔子在司寇職位上審理訴訟案件時,判詞若有可以和別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獨(dú)自決定判詞。至于撰作《春秋》,他認(rèn)為該寫的就寫,該刪的就刪,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議一字一句。弟子們聽孔子授講《春秋》時,孔子說:“后代了解我憑的是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憑的是這部《春秋》。”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曲折的文字。
春秋釋義
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春秋”作為一個重要的先秦年代,來源于:魯國史官把當(dāng)時各國報導(dǎo)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孔子依據(jù)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記歷史事實(shí)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fā)展時期相當(dāng),所以歷代史學(xué)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zhàn)國前夕,總共2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