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風家訓小故事
家風家訓小故事1
柏拉圖有句名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更注重的是教育孩子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
一天,我剛下班回家,兒子就象小鳥一樣撲到我身邊,說:“媽媽,今天我和爸爸在放學回來的小路上看見地上有一個包。爸爸說:‘我們先把包撿起來,等失主來認領。如果不來的話,就交給警察。’”果然,一會兒一個阿姨走過來了,說包是她的.。但爸爸沒有給她,而是叫她說出包里有些什么東西,她都說出來后,爸爸才把包還給他。那個阿姨走的時候,還特意謝了我呢。”看著兒子一臉自豪的樣子,我朝他伸了一個大拇指。身教重于言教,事情雖小,但我相信只要每件小事都能妥善處理,孩子的將來一定不一樣。
有禮貌,尊重關愛他人,是我從兒子懂事起就對他提出的要求。一次,在超市門口正好碰到“陽光之家”的智障兒童在義賣他們親手制作的手工小掛飾,卻少有人問津。兒子心生憐憫,立刻說:“媽媽,我們去買點,幫幫他們。”我領著兒子走到攤位前買了一堆小掛飾。離開義賣點后,我對兒子說:“你買東西的時候,看到那些智障兒童的表情了嗎?”兒子點了點頭說:“我看到他們開心的笑了”。“是呀,你看到了他們笑,但你知道嗎?因為他們和正常人不同,所以心里是很自卑的。但他們看到自己制作的掛飾有人喜歡,還買走了,這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他們笑不是因為賺錢了,是因為他們作品得到了別人的肯定。你說去幫幫他們,我覺得我們不光幫助他們賺到了錢,更重要的是還幫助他們獲得了認可和尊重,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存在價值的。人不分高低貴賤,聰明愚鈍,每個人都要尊重他人,也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兒子聽后認真地點了點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只有家風如雨,幼苗才能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小故事2
家風是寫出來掛在墻上呢?是在父親母親的話語里呢?還是打小兒就藏在了心里呢?一個詞,一句話,一段家庭的回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風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家規是一種嚴格的祖訓,自古以來,家家家戶都有立家風家規的傳統和習慣。那么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呢? 不由得想起從小爺爺在我耳邊的吩咐:“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
那是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下課了我從抽屜里拿出書包打算放學回家,卻意外地發覺抽屜里頭似乎有一樣東西,拿出一看,是一塊很精致的手表,手表的表盤中間還有很可愛的卡通形象,看著就讓人好喜愛,不由得有點動心了。我瞻前顧后了一下,同學們也都在忙著整理自己的東西,沒有人留意到我,我下意識將手表攥在了手心里,應當沒有人會看到吧,它是誰的?為什么會在我的抽屜里?是下午活動課其他班級的同學落下的嗎?要是發覺丟了會很焦急吧……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可愛和精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我偷的,是它自己在我的抽屜里的,對,想到這里,我的心噗噗地跳地更快了,它歸我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很得意地向爺爺展示我的“戰利品”,我卻突然看到了爺爺凝重的表情,“這不是你的東西,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不屬于你的肯定要還回去。”爺爺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穿透我的心,看的我不由得低下了頭。
這一幕雖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是只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它又會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爺爺意味深長的話語和深邃穿透的眼神時刻烙印在我的心頭,“做人肯定要誠懇守信,這樣才能頂天立地!”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將牢記并始終秉承下去。
家風家訓小故事3
馮玉祥將軍在日常生活中,不允許講派頭、擺闊氣,就是對子女的婚姻大事。他也提倡“平民化”。1947年中秋節,馮玉祥夫婦鄭重地對女兒馮理達及其男友羅元錚說:“今天是中秋佳節團圓日,你們就結婚吧!”這天,他們四人正乘一輛舊式小汽車外出。途中,汽車停在公路旁,“婚禮”開始了。沒有洗禮,沒有潔白的婚紗,沒有瑰麗的花冠,更沒有優美的婚禮進行曲。當遠處的教堂傳來深沉渾厚的鐘聲時。他們拉了過路的一對美國青年充當證婚人,馮將軍親自為女兒女婿拍了“結婚照”。之后,他們又繼續開車上路了。當夜,馮將軍送給新人的唯一禮物是一副對聯:“民主新伴侶,自由兩先鋒。”這便是當時聞名中外的馮玉祥將軍的`干金小姐的婚禮!這種平民化的生活。不但沒有損害他的臉面,反而贏得了世人的尊敬,更為重要的是,這使他的子女走上了成材之路。
二兒子馮武國在國外留學,畢業回國后,他就急忙趕到山西汾陽去見父親。那天,馮武國身穿西裝,腳蹬皮鞋,滿面笑容地來到父親馮玉祥面前。馮玉祥坐著不動,把二兒子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后,說:“你真的學好了嗎?”馮武國回答說:“嗯。”馮玉祥一下子站了起來,指著馮武國說:“早呢,你這是耗子坐秤盤———自稱自大!”馮武國聽后,漲紅了臉說:“爸爸,我有什么不是,請您指點。”馮玉祥說:“你看你這身著裝,再看看我們的窮苦大眾。”停了停,馮玉祥又語重心長地對馮武國說:“兒啊,你要脫下西裝、皮鞋,到牛棚里去熏一下,聞聞牛屎味,才能知五谷香呀!”馮武國聽后,立即脫下了西裝、皮鞋,換上了大青布便裝,穿上了布鞋。
后來,馮武國率隊抗日,英勇作戰,以身殉國,不負馮將軍的教誨。
家風家訓小故事4
說起家風家訓,我覺得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算是比較嚴格的啦,以前就聽爸爸說起我們姓孔的老一輩的大家庭中,各種禮儀規矩比較多,可能是受孔子文化的影響吧。
首先孝順是我們家中比較注重的一點,從小爸媽就教導我們要孝敬長輩、老人,并且他們也是以身作則,爸媽對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料關愛有加,在村子里聽說也是孝順有名。對于長輩的話我們要言聽計從,絕不當面頂嘴、反駁,有時候看見別的同學跟父母無所顧忌的開玩笑,也覺得有點羨慕,可是我們家是不允許的,我也從未看見爸爸跟爺爺奶奶開過玩笑,甚至過多的廢話都沒有。
其次,禮儀也是我們家要求比較嚴格的,見到客人要笑臉相迎打招呼,端茶、倒水、讓座等最基本的必須做好,爸媽還要求我們凡事要學會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急別人之所急。爸媽對我們的服裝也有要求,必須干凈整潔,不能邋遢,家中環境必須干凈。吃飯坐下時,要求全員到齊,長輩先吃才能動筷子,夾菜時不能亂翻只能夾自己旁邊的。接受別人的禮物或幫助要說謝謝。
再次,要擁有一顆愛心和感恩的心也是我們家風家訓很重要的一點,父母教育我們要有愛心,樂于助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感恩是一個人品質的體現,人生之路懷感恩心,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飲水思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的感謝,銘記在心,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老師同學給予的幫助我們也應該懷感恩之心,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鼓勵等。
我認為一個好的家風家訓是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搖籃,因為畢竟人從出生之中就在家這個環境中生存,家的環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各方面素質,在家有家風家訓,在校有校風校訓,我們都應遵守這些規矩,在規矩之中自由自在的生長壯大。
家風家訓小故事5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筑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于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平和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范。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強調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么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墻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
強調同時,梁啟超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沒忘了夸一夸女婿、兒媳。
家風家訓小故事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于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酷愛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打牌,對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煉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系。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家風家訓小故事6
勤儉是棵草,節約是朵花。勤儉節約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重中之重。我們每個人應該責無旁貸。勤儉節約曾是我們的傳家寶,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不能讓勤儉節約與我們的孩子們漸行漸遠。
作為家長,我們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在我家衛生間里放了個水桶,每個人洗好臉后水都倒在這個水桶里,我們用收集起來的水沖馬桶,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女兒受我們的影響,每次洗完臉總是把水倒進桶里,有時由于站的`位置角度的關系倒水時會濺出來,這時她就會走近點彎下腰倒水,生怕水灑在水桶外浪費了。
勤儉節約,低碳生活。有時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家里的冰箱出現異味時,以往我會去超市買專用的除臭劑,不僅花銷大,而且失效后又會變成了垃圾。而現在,我會跟孩子一起把剝下來的柚子皮洗凈揩干,放入冰箱內,幾天后,打開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這可是天然的環保型清新劑噢,比起去超市里買專用的除臭劑既實惠又環保。現在我家的孩子儼然成了環保小大人,每次吃柚子的時候都會急著先把柚子皮剝下來收集好,用作除臭劑,一年下來也能節省不少呢。
家風家訓小故事7
商賈之家的家風是“誠信經營”,軍人之家的家風是“報效祖國”,書香之家的家風是“認真讀書”,那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家的家風。
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我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咸蛋,咸蛋的.蛋黃最好吃!看著蛋白,我撇了撇嘴,隨手要把它扔進垃圾桶。這時,奶奶說起話來了:“你干什么呢?”“蛋白不好吃,我把它扔掉。”“蛋白不好吃你就把它扔了,浪不浪費呀!”奶奶的聲音越來越高,我趕忙將蛋白一股腦塞進嘴里。“做一個咸蛋,要花很多心思,你這么扔了,是對養鴨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腌蛋人的不尊重!”奶奶語重心長地說道。我趕緊不吱聲了。
又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別動,這是什么?”奶奶夾起一粒米問我。“米粒呀!”我不解地說。“米粒?這不是普普通通的米粒!這是農民用八顆汗珠換來的一顆米粒!你看看你,浪費了多少!”說著,奶奶把桌上的米粒都夾進了自己的碗里。“過日子,不要浪費!以前我這樣講給你爸爸聽,現在我講給你聽,你要記住!”奶奶告訴我。我一邊聽著,一邊不住地點頭。
看著電視節目上五花八門的關于家風的答案,我想:我家的家風應該就是“節儉”吧!別看這兩個字少,包含的道理可多著呢!節儉,小家才會富裕;節儉,大國才會強盛!
家風家訓小故事8
踏實做事、誠信待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我就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雖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讓奶奶頤養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干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樂于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和哥哥,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我們家現在是老年活動室。在我眼里,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農活都會做,農閑之際他會外出打工賺錢,在70年代較貧困時期父親的勤奮保障了我們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的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際關系復雜、私欲都較重。因為老爺和舅舅去世的早,作為老二的母親,沒有學習的機會,帶大2個妹妹、四個侄子。做繁
重的勞力是媽媽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是她全部的家當,也是遭大伯家一輩子白眼的理由,但母親用她善良、有愛心的處事作風,不計前嫌的做好女兒、兒媳的.贍養義務。最后在姥姥病重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把姥姥接到了我家。她說: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而且他們喜歡我,看見我就很開心,一天不去就會站在路口等待……姥姥一輩子沒看好母親,但最后侍奉左右的卻是母親。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侍奉公婆、贍養父母貴在平時用心。因此,我們現在外地上班;對在家的父母,我經常打電話問候,每星期看望一下,逢年過節,會買份禮物和家常菜,和愛人一起,為母親做飯,靜心聽聽她們的故事和嘮叨,給她洗洗衣服、曬曬被子;我們的一點點孝心都會激發老人無限的滿足感,跟人炫耀兒女對自己的好。看到老人開開心心的生活著,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家風格言:百善孝為先
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崔榮芹
家風家訓小故事9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么什么是家規呢?
家規、家訓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也是所說的家風。體現著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
家風也是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
家訓家規也就是古時一個家族的家法。
先曬曬我家的家規:
1、百善孝為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
遵從父母教導,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語氣親切。
2、要尊敬師長,見到老師、長輩、熟人要主動熱情打招呼,不可視而不見或見而避之;
3、熱愛祖國,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具有更強大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4、儀表端莊,站如松、立如鐘、走如風,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5、在公共場合要保持舉止文雅,談吐得體,不可大聲喧嘩或嬉戲打鬧;
6、養成謙虛誠實的優良品格,要腳踏實地,不可弄虛作假,任何時間、任何理由,都不準說謊;
7、戒驕戒躁,不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8、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要獨立完成,認真做事不可草率了事,今日事今日畢,不可無故拖延;
9、定時進餐,過時不許進食。不許吃零食及其它諸如漢堡包等垃圾食品;
10、家庭就餐應遵從“長者先,幼者后”的 原則,不可無視父母、長輩和客人而自己先行就坐進餐。吃多少盛多少,不可浪費糧食。
11、積極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盡可能分擔父母的憂愁,理解父母的感受;
12、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有錯就改,學會自我批評;
13、要明辨是非、愛憎分明,積極向自己周圍的人宣揚正能量,為創建和諧社會加把勁;
14、團結同學,助人為樂,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15、每學期開學前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在父母的監督下嚴格執行,及時完成計劃不可無故拖延。
16、堅持課前認真預習的好習慣,課堂上帶著問題認真聽講,
做好筆記,課后認真復習;
17、 學習上要知難而進,勇于探索、樂于探索疑難問題,不恥下問,把攻克難題當作一種樂趣。
18、不可玩物喪志。除周末、假期可以有條件有限制地看電視和使用電腦以外其它時間不得看電視、玩電腦。
19、嚴守社會公德,遵守社會秩序,愛護公物,不亂丟垃圾,做環保衛士;
20、要志存高遠,鍥而不舍,自強不息,永不言敗。
21、發現家庭成員中有違反家規的言行時要互相提醒,及時糾正錯誤。
本人出生于70年代初,小的時候家里就有一些不成
文的家規,比如:家中來客人了,吃飯時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為習慣所以覺得很自然。
現在的小孩如果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就因為來了客人而不允許其上桌用餐會覺得委屈的,甚至會憎恨起無辜的客人。
這不能怨孩子,父母應該自責,“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看你如何教育。
家規家訓最好從孩子小的時候抓起,從娃娃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待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后再去教育,讓他們改正就很有難度了。
記得當兒子還小的時候(大概四歲吧),一家三口回老家過春節。吃飯的時候,我將一塊魚籽用筷子夾給了父親,然后將另一塊夾給了母親,兒子端著碗在旁邊眼巴巴地等著,卻沒能如愿,滿臉的不解和失望,我只是裝作沒看見。
在自己家里吃飯的.時候,無疑這些東東都是他的了,事后給兒子講了“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孩子聽后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第二年再次回家過年,因為開飯的時間有點晚,家中幾個一起玩的孩子都覺得餓了,看到飯桌上擺著做好的幾道菜就想大快朵頤,被兒子攔住了,“讓爺爺先吃”邊說邊跑到爺爺的身邊說:“爺爺你就先吃一口吧,我們都餓了,您先吃一口我們幾個就可以吃了”,大人們聽了都笑著稱贊說:“這孩子真懂事!”我就是這樣在生活中通過一件件小事將家規家訓無形地滲透給孩子,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理解并遵守家規,成為一個敬老孝親、愛國奮進的好學生、好青年。
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可能成為家規的載體。
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向前發展。相信在這些良好家規的影響和教育下,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一定是輝煌的、燦爛的。
【家風家訓小故事】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小故事03-13
家風家訓的小故事11-23
家風家訓小故事精選16個05-10
家風家訓小故事共10篇07-12
家風家訓故事08-24
我們的家風家訓的故事05-12
家風小故事04-15
家風小故事[必備]04-30
(熱門)家風小故事08-30
優秀家風小故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