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穹頂之下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穹頂之下》
《穹頂之下》 篇1
很久以來就非常敬重這位美麗的央視記者,佩服她敢于直面社會最危險最黑暗的行為和一些最尖銳的社會現象,繼而和它們作斗爭,全然不顧個人安危,敢于說真話,在這個噪雜的社會用她最大的聲音呵斥了諸多無恥或者麻木的靈魂!她是新聞界鮮有的有擔當,真正具有新聞傳播職業素養的媒體人,這種精神這種責任感不能不讓我們贊嘆!
片子長達一百多分鐘,以女兒生病她辭職在家照顧女兒展開,“在照顧女兒的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越來越強烈”。霧霾嚴重時,擔心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氣中,因此一直把女兒關在家里不敢讓她外出,她害怕有一天女兒會問“為什么老把我關在家里”、“霧霾是什么”,因而啟動了霧霾調查。為了這個調查,她自費百萬,歷盡千辛萬苦,頂著巨大壓力,輾轉奔波多個國家……她的這種偉大的母愛之情以及由母愛產生的對全社會的博愛之情,不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
忘了自己從何時起,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習慣性的拉開窗簾遠眺一下,看看視野有多遠,清不清楚,是不是有霧霾;臨出門前我總是習慣性的看看手機里空氣質量預報,顯示“良”的日子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或是重度污染,從沒出現過“優”,因此出門戴口罩也成了常態,雖然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當空氣重度污染時,說實話真的不想出門,但是沒辦法,得上班。每到此時,多么想自己是西游記里神通廣大的孫猴王,一口氣把霧霾吹走;或者特別期盼冷空氣到來(雖然我很怕冷),因為每次冷空氣過后,我們總會享受最多一天半的藍天白云(多次觀察的結果)。在霧霾常態化的今天,僅僅一天半的藍天白云也是奢侈。
霧霾的危害早就耳聞,但是看完紀錄片后更震驚于它的危害之深、可怕之處。看得觸目驚心,看得心痛沉重!柴靜從對中外權威專家的訪談、對科學問題的.細致分析、對專業數據的通俗解讀以及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元視角的運用…把復雜的科學數據和專業術語解讀的透徹易懂,一目了然。總體上,比較深刻地揭示出霧霾問題的原因及對策。希望此片能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深刻認識!我也會為環保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今天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豐富的條件下,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么的重要。曾記得每逢過年過節總會收到身體健康之類的祝福語;我也總會把“身體健康”放在祝福語的首位發送給親朋好友,足以說明健康的重要性。而一些明事理的人們恰恰以“霧霾”的方式在破壞著健康,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境。這是多么悲哀和無知啊!為了眼前利益變得鼠目寸光、甚至是貪婪殘暴!不得不令人發指!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畢竟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著同樣的空氣。雖然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如果每個人都為環保做一份貢獻,加起來就會形成大能量。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另一方面,政府也應做好監督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讓那些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尋求眼前利益的現象和行為沒有容身之處。
真心希望紀錄片《穹頂之下》能喚起這片土地上大多數人的良知與覺醒,讓我們同呼吸,共命運。
《穹頂之下》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穹頂之下踐行環保。
近日,部分錫城大媽霧霾天仍堅持不懈地跳廣場舞,結果導致咳喘發作紛紛病倒。首先,我希望大媽們能早日康復。同時,我驚訝人類已無法阻止的廣場舞竟然"duang"的一下被霧霾打敗了!霧霾到底是何方妖孽?如此厲害!
霧霾,其實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是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不是污染。霾是指因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渾濁現象,會造成大氣污染,其核心物質是灰塵顆粒。霧和霾常常相伴而生,有時可以相互轉換,所以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會危害交通安全、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等方面。霧霾時,空氣中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生。冬季遇霧霾天氣時,若遇空氣污染嚴重可能形成毒霧,嚴重威脅人的健康。如長期吸入,嚴重者會死亡。
為了抵抗霧霾,網上流傳著各種防霾的方法。譬如,用柚子皮做防霾口罩,還有甚者,竟然將香煙過濾嘴插到鼻孔里防霾,且不說這些方法是否有用,如此"重口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那么,怎樣做才能有效防霾?霧霾天氣不開窗,等到霾散日出時再開窗換氣。盡量減少出門,取消晨練,出門最好戴口罩,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裸露的皮膚。平常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橙子、百合等具有潤肺功效的食物。有位同學聽了跟我說:"韓老師,為了防霾我以后不喝可樂,天天喝冰糖雪梨飲料。"其實,水才是最好的飲料!多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補鈣,霧霾天沒有太陽曬會影響人體產生維生素D。這里我還要講一下專業用嗓防護,專業用嗓人士如各位教師,在霧霾天氣更容易出現咽喉問題。建議霧霾天氣盡量減少用嗓,我最近在學腹語。保持室內的溫濕度,可以喝一些菊花、枸杞茶。
除了自我防護,我們還能為空氣做點什么?下周一我們將迎來"3·23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老師、同學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看到藍天了。讓我們以氣象日為契機,積極行動起來,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支持防霾行動。穹頂之下、踐行環保,"無錫藍"終有一天會永駐天空。謝謝大家!
《穹頂之下》 篇3
小小的PM2.5居然會引發人體呼吸道,肺部甚至心臟的各類疾病,它是我們隱形的敵人。面對敵人的強大勢力,僅靠我們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們能夠做的也許只是從自身做起,但是更要將霧霾帶來的危害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這樣才能共同抵抗這個“強敵”。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父母為孩子撐起一片天。我們可以想想,在休閑時光抬起頭來看看,有多久沒有看到過藍藍的天。我們幾乎都可以說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樣的話,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呢?我們需要新鮮的空氣,藍色的家園,我們不想再看到污濁的氣體飄蕩在空中,不想讓地球籠罩在霧霾之下不見天日,我們可以和柴靜一樣對自己身邊的惡劣環境做出抗議,盡到我們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向上抬頭,所見之物,便是穹頂,它就像一層保護膜,安詳的覆蓋在地球的上空。柴靜作為一位母親,用她的視角,描述了她眼中的霧霾,她的所想所問。她以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向我們詮釋了這場“白色災難”。……這真的觸目驚心!
《穹頂之下》 篇4
整整兩天的時光,我發現我的朋友圈被柴靜的消息刷屏,和她有過兩次論壇講座的交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賞她的新聞節目,央視極少數能讓人看得下去的新聞節目,讀過她的《看見》。雖然沒來得及看她的《穹頂之下》,但還是很愿意支持轉發,昨晚看到幾個群里面的爭論,看到有消息說有關部門要“和諧”她作品的消息,一直忙碌沒有時間看的我,深夜凌晨兩點到四點連夜看她的作品。
我感到非常震撼,不需要什么大制作,也不好界定這是紀錄片還是新聞片,我只是看到一份認真,和有專業性的調查,那里面有我的故鄉哈爾濱,有我生活過的北京,有我現在生活著的上海,我甚至沒有想到,河北、唐山、乃至下有天堂的杭州居然都被霧霾污染成這個樣子。
我看到環保部門無力作為,企業、行業標準規則的荒誕無奈,看到諾大的`發展大國付出如此巨大的環境代價,看到每個個體生命,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無論你有錢、沒有、有權、沒權,不是同呼吸、共命運嗎?我也看到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轉發黑她的材料,又是拾人牙慧的咀嚼別人的私生活,讓我深感這樣文字的無恥。一個國家,如果說在政治改革上沒有共識,但是我想在環保問題上應該有共識,誰的健康不受影響呢?不值得認真的對待解決嗎?
柴靜做了一個大時代之下,一個女人的擔當,一個專業新聞人的擔當。新年都說有新政,問題清楚的提出來了,看為政者的擔當。我看到一個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同立場的人還在爭論,有人繼續拋出險惡的陰謀論,懷疑她的動機與行動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我看到有人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話,很是精彩,抄錄下來:“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IE去照亮別人。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了自己的茍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可以卑微如塵,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想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我們最起碼能吶喊那么兩聲,是那些勇于在黑夜里前驅的真的猛士,不憚于在黑夜里前驅。
《穹頂之下》 篇5
其實,應該不乏我這種人:我們無比愛這個世界,同時也希望這個世界是愛我們的。我們愛藍天空,我們愛新鮮的空氣。但太多事情真的也不是我們能夠瞬間控制的,為此我們會難過,會懊悔,會感慨,因為自己的力量太小;也會無奈,因為太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卻選擇視而不見。
而今天,她出現了。她沒有沉浸于對這種部分大眾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悲傷和無奈情緒中,而是選擇站起,用自己的力量帶動有關人員,抽絲剝繭,逐一排查,發現并提出國家法律和制度上存在的多種問題。
我為一個無私的新聞工作者敢于在公眾面前提出這種議題的行為,感到欣慰和驕傲。因為,當下深化改革的國家,真正缺少的并不是改革所需要的技術和金錢,真正缺少的是敢于將扎根于社會制度的毒瘤赤裸裸攤開于公眾和社會的人。這種力量是振奮人心的,同時又是溫暖的'。我們應該為她的勇敢感到驕傲,也應該為她在國家沒有采取明確行動之前覺醒社會大眾意識的行為表示感恩。
如果她不做這件事情,也許她不用花大量時間和金錢來出差于各種城市和國家,也許她只是在家里和女兒先生聊聊天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她選擇了站起來,消耗了精力體力來完成這件事,并且號召公眾來參與到環境保護之中。這就是她的偉大之處。
我想,我們雖然沒有能力和才華能像她做到如此,但也能在施工有揚塵時提醒下工人們加上除塵罩,在油煙濃重的中餐館中提醒業主安裝排氣裝置,在做飯時比起煤炭選擇更潔凈的天然氣,在兩公里以內的出行中選擇公交車自行車或步行等等。
空氣,我們同在呼吸;環境,我們同在生存。
保護環境,不僅是愛自己,也是愛家人,愛別人,愛我們的祖國。
《穹頂之下》 篇6
就在兩會籌備之際,柴靜將她的調研資料都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關注。也就在20xx年初的臘八節,她站在了星光影視園的演講臺上,面向觀眾和攝像機背后的大眾,心情起伏地講述著霧霾是什么、它從哪里來、我們怎么辦不需要任何講稿,那些想要說的話,已經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線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億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訪、一組組的對比、一個個的案例、一串串的數字,令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人們休戚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實在緊迫的問題。
拜訪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調研污染空氣的企業、事主及其背后的執法困境,柴靜用了數百個數據、幾十張圖表,為我們撥開霧霾背后的層層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這些問題的監管執法又很難落實。沒有嚴懲不貸的.手段,就難有改進和創新,就會讓金山銀山和礦山毀掉青山綠水和藍天。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擔當曾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關心每個人健康,帶給每個人希望,這不是女神是什么。
當然,個人調研畢竟并不專業,難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內在的關聯性還不直接,一些系統的解決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啟蒙引導的科普作用,讓人們對霧霾、空氣乃至水源清潔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倍加關注。有關注就會有監督,有呼吁便能有進步,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往往能決定至少是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我們衷心期待著互聯網的公民行動精神,能夠盡早盡多地從線上走到線下,能夠從一人一事一時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變。
據柴靜自述,促使她展開霧霾調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兒沒出世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因此她決定辭職,打算用相當一段時間照顧孩子,并幫助更多的孩子尋找霧霾的真相。柴靜這種因為心底有愛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確讓人感動,不過,我們不禁思索這樣的調查報告的撰寫者為什么是柴靜我們更加希望下一次這樣的報告不再是公益性質的個人調查,不再是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柴靜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黑匣子,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看見”,也需要讓更多的高層聽見,正如人民網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新的《大氣防治法》正在醞釀,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的權力將被加強,也許能就此長出“銅牙鐵齒”。然而,我們不應就此靜默等待,而應立即采取行動,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作為個體,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縱觀歷史,許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發于每個微乎其微的努力匯聚起來的力量。公眾監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低估的,因為它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網絡覆蓋如此廣泛的今天,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我們豈能懶于作為從公權力部門抓起,落實各項法規,重拳懲治不作為的部門、鉆空子的企業、無視法的個人;從身邊改起,與有污染的企業、有揚塵的工地、冒黑煙的車輛、排油煙的飯店作堅決的斗爭;從自己做起,少燒煤爐子、少開私家車、少買排碳量大的企業產品包括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書賺來的百萬稿費拍攝和制作了這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以及由此引發人們對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能源體制改革話題的升級式討論,也是一個喚醒人們麻木神經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若是人人都這么毅然決然地捍衛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人類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穹頂之下》 篇7
今天,我觀看了《穹頂之下》,柴靜為我們講述了在各個地方霧霾對于我們的損害。
我從中得知對人們造成傷害的其實是那些隱藏在霧霾體內的致癌物,它們先從我們的.鼻孔進入,再到咽喉,再到我們的肺部,一些致癌物就趁機跳入血管,使我們血管變窄,最后到達心臟,產生心梗。
真是太可怕了!而這些致癌物的源頭就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煤,汽車排放出的尾氣,被污染的小河等等,而且竟然有那么多工廠排放物超標,我們的主管部門干什么去了?唉,這種環境還要惡劣多久?
先不說外國,我們自己生產的煤年產量36億噸,這是多大一筆數字,洗煤,洗了不到一半的煤,我就不明白,燒這么多煤干嗎?你燒了就燒了,也洗不了那么多,要我看,能洗多少就燒多少。
我們再說說杭州,有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什么意思呢?就是蘇州和杭州像天堂一樣美,要我看不是這樣,杭州每年霧霾污染超標200倍,可以想象那是一幅怎樣的場景:車前面有人舉著火把引路,公交車找不到車站,來來往往的救護車等等,我看那句俗語應該改改啦!
在此,我呼吁人們:趕快行動吧!不要再因為一己私利而損害別人了,不要執迷不悟了,好嗎?
《穹頂之下》 篇8
我們的思維邏輯是不是出了問題,首先環保問題不是哲學問題、是人類生存問題,不用辯證的去看,因為你總得喘氣吧?
其次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關注環境保護,減少自己的污染排放,你管不了垃圾掩埋,但可以自己分分類,至少電池不亂扔吧,你管不了油品控制,可以邁開腿少開車。至少不大晚上擾民飆車吧?你戒不了煙,也可以盡量少抽。至少抽的時候盡量不影響大家吧?難道因為做不到就不去做嗎?咱如果連這種意識都無法培養,那中國幾十年后絕對不可能是倫敦、洛杉磯。作品中的數字肯定是片面的,作品也有渲染感情的手段;但她的數據沒有虛假的,她的觀點不是錯誤的!你中石化的老總敢站出來說不用環保無須治理,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事兒就沒了,環境就自愈了?就業發展貧困這都不是我們不去保護環境的借口,我們不是皇帝不用考慮如何治理、我們需要發出必須治理的呼求就可以了。
最后人不會輕易放棄既得利益所以馬上柴靜本人會被質疑作為一個記者她比我們更清楚自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但她依然選擇完成這樣一個作品。她的確說服了我,作為一個接受過教育、作為一個不再年輕的80后、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這106分鐘打動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環境治理這場人與人、人與自己的戰爭無論哪一方取得勝利,這片作品都會被記起。所以我佩服她的勇氣和才華,03非典后這個瘦弱的女子再一次震撼了我。有人會說不是能源行業、站著說話不腰疼,那你錯了,經濟不是個體、下行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誰也逃不掉。都有個先后輕重,現在喊冤?撈錢時候也是你們最狠最快,挨打的時候你也得走前面。
我不會去考究她本人開不開車抽不抽煙,也沒功夫管國外腫瘤死了多少人,更不會關心哪個領導和她褲腰帶以下的那點兒傳聞。我想做的只有改毛病、少開車、不浪費、垃圾分類、嘗試戒煙,培養自己和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生活習慣,不去選擇嚴重危害環境的謀生手段。我不再去理會自己這樣做對大氣治理有沒有用,但明善惡、分對錯,我自己得這樣去做!
《穹頂之下》 篇9
《穹頂之下》問世后,我斷斷續續的看,看到今天才把這部紀錄片看完,覺得內心有說不出的滋味。每天坐在辦公室窗前,就能看到三條平行的交通線:省道、高速公路、火車道,原來覺得國家發展如此之快,交通如此便利,心里充滿欣慰和感激。直到現在,此時此刻看完這部《穹頂之下》,我再看看窗外,公路上跑著的一輛輛路虎霸道、一輛輛重型卡車、鐵路上一列列拉煤的車廂,我說不出話,心里一酸:榆林的親人們你們好嗎?西安的親人們你們好嗎?黃陵的親人們你們好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陜北人,我熱愛這片土地,更為著陜北這些年的飛速發展而感到驕傲;作為一名在西安讀了四年大學的畢業生,我為我省能有如此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感到自豪;作為一名曾經在黃陵工作過的企業員工,我為我能在這個地方工作過并且擁有那么多“親人”而感到欣慰。可是現在相比起他們的雍容華貴、飛速發展來說我更擔心他們的健康。
看完影片,我很佩服柴靜,花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去拍攝這些視頻圖片和數據資料,下了這么大的決心去講說報道。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的增長迫切需要的情況下必然就會忽視了環境保護問題。就拿陜北來說,習李政府自上任以來,加大反腐力度和整治環境問題,陜北的經濟便開始下滑,其實這是與全國經濟甚至全世界經濟相一致的,大環境不好。可是很多人過慣了幾年前的“好日子”,便開始怨聲四起,整天抱怨城里沒有能賺錢的活兒了、生意逢做必賠,其實自己認真去想想,好多人都是抱著一兩口就能吃個大胖子的心態去賺錢,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無奸不商就真正的體現了出來。弄虛作假比比皆是,好多商人鉆著法律的空子做著昧良心的生意,欺騙消費者。拿車來舉例子,中國90%的車輛都在造假,該加的東西沒有加,不該減去的都減去,賣價依然還是那么高,樣子確是越來越好看,安全系數、環保系數卻不增反減。女朋友出國兩年,期間回來說老外都喜歡買二手車,中國人為什么要買新車,其實以前我覺得是中國人的`虛榮心在作祟,可是慢慢我發現中國的許多二手車真的買不了,本來諸多方面質量就有問題,變成二手車之后當然無人問津了!再拿建設來說,別的我不是很懂,但是之前我做過置業顧問,目前陜西省好多建設項目都存在違法修建、違法銷售的問題,先建設先投產先賺錢,手續慢慢補嘛!看著一棟棟美麗的大樓平地而起,可是華麗的背后呢?
再拿企業來說,我曾經在企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地理環境優越,雖然在山溝溝里,卻也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在鐵路公司的舍友回來說經過焦化廠的時候總是聞到刺鼻的味道,再看看街道上一層層煤渣,這一座座幾千年的山峰和樹木能打得過工廠和煤礦嗎?
看影片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幕:抽查加油站的時候,加油站老板說:你們有這個義務卻沒有這個權利……這是何等的心痛!現在反腐工作進展順利,乃至于有些記者和無知群眾利用當前形勢,無厘頭的攻擊政府執法人員,讓大家人心惶惶,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去真的執法真的管理。好多評論說處理一些問題上國家的部分法律不明確,沒有相關規定,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可是光靠著這些部門的監管、法律的約束,我們的諸多問題就能解決嗎?我們要是不提高每個人的素質,人人都只顧賺錢不顧其他,再健全的法律也能讓人鉆了空子,掙到黑心錢。
《穹頂之下》 篇10
昨天,沉寂1年的柴靜,帶給我們《穹頂之下》,很震撼,也感到挺悲哀。終于知道柴靜為啥要去美國生孩子,為啥要移民了。的確,她已經移民了,她沒必要這樣做,但她還是用她的稿費和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了,所以她是偉大的。而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現在也特別能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只要寶寶健康平安,其他真的無所謂。
柴靜和小崔做了一樣事,個人出資,費時費力,苦口婆心的向全國人民講道理,只不過一個人說的是霧霾,另一個是說轉基因。倆人勇氣可嘉,說了話做了事,還是被五毛狗狂噴,為啥?跟風的人的確很多,滿嘴愛國,卻只做旁觀者。看評論,特別搞笑說什么干涉內政,說什么美國人應該回美國去~
與其說噴子跟風,不如說大家都太麻木了,對霧霾太麻木,對社會太麻木。也許在我們昆明,看得到藍天白云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對霧霾的理解真的不多。但今早看到20xx全國空氣質量的調查報告,昆明的空氣質量也僅排在全國第10…前9名不過集中在海南,福建,廣州,西藏和云南…而昆明的Pm2.5也超過國標,所以就算我們每天都看的到藍天白云,也在呼吸著有害的空氣,更別說京津冀地區,還有長三角~特別震驚的是河北,還有杭州,真是萬萬沒想到。
20xx年5月,我們反Px,鬧的轟轟烈烈。今年3月,我們談霧霾。可是那么多那么多的煤和油在燃燒,那么多那么多的毒工廠在排污,那么多那么多的超標汽車在奔跑,我們能做些什么?這次,又像上次那樣,沒有下文了么?
在發展中國家,談環保奢侈嗎?這個問題很搞笑。從小學課本里,就一直在談環保,大量考題里也在談環保。先污染后治理的`企業,是完全不合環保理念的,這是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而如今的小朋友們,他們滿口環保,甚至考試答題談環保也答的溜溜的。但他們呼吸的是什么,他們看到的是什么,我們又能給他們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呢?
片中,大量的科學實證和數據表明,我國環境問題的尖銳矛盾,觸目驚心的畫面,各部門發言人無奈的表情和柴靜苦口婆心的話語,讓我們心寒心酸。
…
我們生活在“終生暴露的實驗倉”…“而重霧霾期間對兒童和老人的傷害是最嚴重的。”
“呼吸是沒有辦法選擇和逃避的,你的每一口它都在。”同呼吸,共命運。
“顆粒物,是人類的一級致癌物。”
“煤問題必須引起重視,最重要的要么降下來,要么洗干凈…”
法律的模糊性,大氣法53條執法主體的不明確,“不執法就是逼人做假。”
“用光所有的資源之前,用光所有的環境容量。”
中國用30年的時間,走完別人100年完成的工業化道路。可想而知,中國城市化的發展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文明,但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樣的GDP就算全世界第一,又有什么意義呢?
片尾,列舉了美國洛杉磯和英國倫敦,對于平衡經濟發展與環保的解決辦法。
從“煤炭時代到油氣時代”的轉變,一個產業的衰落,另一個產業的創新…
天然氣和石油的使用,天然氣石油公司和天然氣管道公司的匱乏,中石油中石化的壟斷…
若開放市場,我國“天然氣產量和探明儲量翻翻”。
還有關于能源體制改革…
環保部門的監督電話:“12369”,不是一串數字。
以及每個人力所能及的小事…
最終歸結到資源共享和信息公開的迫切。
看到最后,真的特別感動…這是一位公民,一位母親,一位媒體人對社會的控訴和呼吁:
“有一天他們會說不,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生。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視頻,也不是一部電影。不要拿看電影和看視頻的心態去看它,因為這就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但愿這部震撼的公益作品,能讓只說不做的人,行動起來…為了我們的生活,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行動起來。
《穹頂之下》 篇11
柴靜自費百萬對霧霾進行調查,并拍攝紀錄片《穹頂之下》,自己看了一遍,陪父母又看了一遍,一共100多分鐘,從一個完全不懂大氣污染這個行業的我,在看過之后,我知道了PM2.5的危害,知道了它的大概來源,從她調查的數據實證和分析,我知道了空氣污染的嚴重性,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重要的是我們環保的意識還不夠強烈。
此紀錄片一出,在網絡、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喚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柴靜以演講者的形象出現,從自己的女兒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腫瘤的話題開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兒會問什么藍天的話題結束,全面剖析了霧霾這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如此真實的展現了我們每一個人每分每秒所處的這個環境現狀,讓我們的認識不再那么膚淺,環境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它是關乎自己和自己愛護的每一個人生命的問題。環境保護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為動作,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沒有意識去做。很多事情的結果,都是我們的作為和不作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燒眉毛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才切實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和重要性,后悔當時沒有重視。
柴靜在這部紀錄片中說“這是她與霧霾的‘私人恩怨’”,這讓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熱淚盈眶”,這份有良心的調查,引發眾人反思熱潮。紀錄片中,她拜訪了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學術機構,奔赴污染嚴重的現場調研,接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所、工信部產業司、環保部等職能機構,并造訪倫敦、洛杉磯等曾經污染嚴重的城市,試圖尋找空氣污染治理的教訓與經驗。以前只是知道柴靜是一個出色的記者,直到看了紀錄片才確實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氣和魅力。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視頻,也不是一部電影。不能拿看電影和看視頻的`心態去看它,因為這就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所面臨的最現實也最嚴峻問題。
當我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打開窗戶看了看天空是否還是藍色的,還好它是淡淡的藍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氣,心想,希望未來我還能看到這片藍天,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跳出霧霾這個問題,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問題,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面對空洞的問題時態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動”而非“行動”,柴靜這一紀錄片的轟動引起了大家的重視,那么接下來,能讓只說不做的人,行動起來,就是更加困難的事情了。
為了我們的生活,為了我們以后還能看到藍天,行動起來,學會去撥打12369行使自己的權利,少開車減少排放,少抽煙等等,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同呼吸、共命運,讓我們也為我們的空氣做點事。
《穹頂之下》 篇12
今天,我看了“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柴靜和崔永元的“自拍紀錄片”行為,是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很有價值的努力,值得尊敬(雖然我對崔永元轉基因片子的結論并不贊同)。十八大之前,我認為體制內的媒體,雖然戴著鐐銬跳舞,但還有可以拓展的.空間,但這兩年下來,我已經看不到這種希望……所以,柴、崔二位的努力,實際上,在是利用體制外的某種“自由”,在幫助整個新聞行業實施“突圍”。當然,所謂“明星效應”肯定是存在的,但這本來也是有效傳播的題中應有之義,明星、資本、權力……哪個對媒體行業不構成影響?但毋庸過分焦慮--崔的片子,其取材和論證邏輯也受到強烈的質疑,這就是輿論場的自我制衡、糾偏的結果。
【《穹頂之下》】相關文章:
星空之下作文09-14
烈日之下作文08-18
黃沙之下作文08-08
藍天之下的美好作文12-13
烈日之下作文4篇(必備)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