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心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孝心的故事(精選22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孝心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心的故事 1
王祥,是瑯琊人。他很小的時候,自己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又重新結了婚,為他找了一個繼母。繼母經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甚至多次打罵王祥。漸漸地,父親也不愛他了,對他很冷漠。
之后,他繼母生了重病。繼母想吃活鯉魚。那個時候呀,正好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想要把冰融化,下河捉魚。冰慢慢融化融化,他很快地便兩條鯉魚。繼母吃了鯉魚后,病很快好了。繼母對他很慚愧。王祥長大后,做了大官,又造福了一方百姓。
孝心的故事 2
在我的家庭中,有一位不尋常的人,她就是我的'媽媽。媽媽非常有孝心,她孝順爺爺奶奶,也孝順外公外婆。
媽媽一有空就回去看望爺爺奶奶,每次她都會買一些上好的補品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總是高興地對媽媽說:“你其實不用買這么多東西,我們又吃不完,只要買些水果來就行了。”可媽媽總笑著說:“沒事,這些補品對您們身體好,我這不是希望您們長命百歲嗎?”這時爺爺奶奶聽著更高興了,收下了補品。爺爺還不忘囑咐媽媽說:“以后給我們少買點,省點錢給孩子們多買點吃的。”媽媽握著爺爺的手說:“沒事,當兒媳的就應該孝敬您的。”說完,爺爺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周末,媽媽總要帶上我回去看望外公外婆。有一次,媽媽回去的時候,看見外公一動都不能動了,媽媽心疼地哭了。原來,外公在走山路時不小心跌倒了。媽媽二話不說,拿出盆毛巾,打了熱水,把外公身上的血跡給擦洗干凈。緊接著,急忙把外公送去醫院治療,手術出來后,媽媽直接飛奔至外公的病房去,陪著外公,悉心照顧外公。外婆見媽媽累了,叫媽媽休息,媽媽不斷推辭,說讓她來照顧。
我的媽媽就是這么有孝心,今后,我要向媽媽學習,好好孝敬她!
孝心的故事 3
郭沫若的母親由于勞累過度,母親的身體十分衰弱,她每年初秋,總要暈到一兩回,當時四川農村稱這種病為“暈病”。郭沫若5歲那年,母親的暈病又犯了。她躺在床上,成天呻吟嘔吐,不僅僅飯不能吃,有時連水都不能喝。郭沫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樣才能醫好母親的病呢?一天他聽大人們說,芭蕉花是治這種暈病的良藥。但是芭蕉在四川很不容易開花,不好買到。即使有賣的,價錢也個性貴,一朵芭蕉花竟要花上兩只肥雞的價錢。他心里暗想:要是我能找到一朵芭蕉花,治好母親的病,那該多好啊!
有一天,郭沫若同比他大4歲的二哥到外面玩耍,來到福建人的會館天后宮,那里供的一位叫“天后圣母”的女神。無意中,郭沫若看見天后宮園內有一簇芭蕉,其中一顆正開著一朵大黃花,好看極了。
郭沫若驚喜萬分,悄悄地對二哥說:“二哥,你看,那園里有朵芭蕉花,咱們把它摘下來給媽媽治病好嗎?”二哥急忙攔住說:“不行!那是天后圣母的花,凡人是不能摘的!”“動了又怎樣樣!”郭沫若倔強地反問。他沒聽二哥的.勸阻,拼命地爬上了一米來高的圍墻,把芭蕉花摘下來藏在衣服里,氣喘吁吁地跑回了家。
郭沫若手捧著芭蕉花,連蹦帶跳地跑到母親床前。沒想到,不但沒得到夸獎,反而挨了父親一頓打。
郭沫若不服,理直氣壯地說:“摘芭蕉花給母親治病有什么錯?管它是誰的花,只要能治好母親的病就行唄!”郭沫若感到委屈,悲哀地哭了。
之后,郭沫若受反動派迫害,流亡日本。他時常思念年邁的老母,1932年母親病逝時,他竟無法回國送葬。他在流亡日本期間寫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一些著名論文,用的都是“杜衎”的筆名。他母親姓杜,性格剛直。他所以取名杜衎,是用來紀念自己的母親。郭沫若50歲那年,曾在文章中深情地回憶說:“我母親事實上是我真正的蒙師。”
孝心的故事 4
有這樣一個兒子,他是個大款,母親老了,牙齒全壞掉了,于是他開車帶著母親去鑲牙,一進牙科診所,醫生開始推銷他們的假牙,可母親卻要了最便宜的那種。
醫生不甘就此罷休,他一邊看著大款兒子,一邊耐心地給他們比較好牙與差牙的本質不同。
可令醫生十分失望的是,這個看是大款的兒子卻無動于衷,只顧著自己打電話抽雪茄,根本就不理會他。
醫生拗但是母親,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時,母親顫顫悠悠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布包,一層一層打開,拿出錢交了押金,一周之后鑲牙。
兩人走后,診所里的人就開始大罵這個大款兒子,說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卻不舍得花錢給母親鑲一副好牙。
正當他們義憤填膺時,不想大款兒子又回來了,他說:“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鑲最好的烤瓷牙,費用我來出,多少錢都無所謂。但是您千萬不要告訴她實情,我母親是個十分節儉的`人,我不想她不高興。”
這樣的孝心,這樣的孝順,這樣的愛是不要回報的。
孝心的故事 5
“聽一聽二十四孝,問一問父母可好……”每當聽到這首《孝道歌》,我總會想起我那可親可敬的媽媽。我的媽媽是一個普通的教師,她不但愛我,愛爸爸,她更愛公公、婆婆。
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敬簡直讓我妒嫉。盡管媽媽工作很忙,但她一星期兩次回鄉下探望爺爺奶奶的習慣卻雷打不動。每次回家她總帶上大包小包,還似乎挺空閑似的聽爺爺奶奶嘮叨家長。更讓人羨慕的是,冬天媽媽為爺爺奶奶買又厚又軟帶絨的棉內衣;夏天媽媽又為他們買又輕又薄的真絲短袖……平時家中只要有什么好的東西,媽媽第一個想到是給爺爺奶奶送去。每逢過年過節或是老人過生日,媽媽更是給他們買禮物、買補品、送壓歲錢、送旅游費……爺爺奶奶生病了,媽媽更是忙前忙后,簡直把我這個女兒也忘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去了海南,回來的那天,我和爸爸去汽車站接她。終于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從出口處出現,“呀,那個媽媽。”我激動地沖上去,一頭扎進她的懷中,兩只手緊緊摟著她的腰不放。母親并沒有表現出和我一樣的興奮與激動,只是笑著讓我幫她搬行李。哇!好多海鮮呀,足有五、六斤重。我搶著幫媽媽把行李搬進汽車,邊搬邊說:“好媽媽,我最喜歡吃海鮮了……”回到家,為了能多吃一點媽媽買回的海鮮,我又搶著去幫媽媽把行理搬進家門整理好。由于媽媽是凌晨到家的,到家后爸爸媽媽就讓我再回床上再睡一會兒,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輾轉反側,想到那些形態可愛,新鮮美味的海鮮,禁不住直咽口水。終于盼到了天亮,我便起床央求媽媽給我做海鮮吃。一陣香味撲鼻,海鮮煮熟了,可媽媽給我和爸爸各盛了一碗后把剩下的都裝進了兩個大飯盒,說是給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去,她自己則一口也沒舍得吃。白白付出那么多“辛勤勞動”的“小饞貓”——我,只得到了一小碗,心里十分不爽,委屈的'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媽媽,你為什么只給自己留一點點,給爺爺奶奶的卻那么多?”媽媽笑了,語重心長地說:“爺爺奶奶是爸爸的爸爸媽媽,他們是普通農民,一輩子不知吃了多少苦,好不容易才把你爸爸他們四個姐弟拉扯成人。他們一輩子也沒吃過這些東西,就讓他們嘗嘗吧。再說了,他們現在年紀大了,我們應該孝敬他們,孝敬老人是中華美德,我們可要繼承和發揚呀!”望著媽媽清秀而慈祥的臉,聽著媽媽發自肺腑的感人話語,看著碗里那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我心中羞愧難當,連小碗和筷子也變得那么沉重。我暗暗對自己說:“媽媽,我也會好好孝敬你的!”我抵住了美味的誘惑,留下半碗堅持讓媽媽也嘗嘗。
媽媽不但關心爺爺奶奶的飲食起居,而且對他們的健康也關心備至。一天夜里,雷電交加,突然一個霹靂將我從睡夢中驚醒,我大聲呼喊媽媽,然而四周靜靜的無人答應。窗外銀蛇飛舞,我嚇得渾身瑟瑟發抖,當我打開燈時,發現臺燈下壓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奶奶的膽囊炎發了,我和爺爺送她去醫院。乖!一個人好好睡。”望著紙條,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恐懼、怨恨一骨腦涌上心頭:“爸爸外出學習,奶奶還有三個女兒……可我卻只有你一個媽媽呀!”從此,媽媽更忙了,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近半夜才睡,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奶奶。日子一天天過去,奶奶終于可以出院了,她逢人便夸,幸虧是好“閏女”的精心照顧,她才得以這么快康復出院,可媽媽卻因勞累過度發高燒病倒了。原來媽媽那天送奶奶去醫院淋了雨,再加上連日的操勞,終于支持不住了。望著媽媽憔悴的臉龐,我心疼極了,那妒忌、怨恨之心一下消失了,我情不自禁地撲向媽媽,忘情地說:“媽媽,我愛你!”我滿含熱淚,唱起了《孝道歌》。
人人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但我覺得,我媽媽對公公、婆婆的孝愛更偉大。我的媽媽雖是一個普通人,但她做到了不少人難以做到的事——把口頭說的“孝愛”,變成了真正的行動。
孝心的故事 6
孝順?我看到這個題目時,頓了一下。什么是孝順?我孝順嗎?怎樣才算是孝順?我在思索。孝順,的確是最起碼最理所應當的。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孝順長輩。因為,是爸爸媽媽給了你生命,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有誰完美的詮釋了“孝順”呢?我在身邊的人中搜索。哦,周阿姨不就是我要找的那個人嗎?周阿姨人很好,對誰都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十分熱心腸,我們整個樓道里的人都特別喜歡她。
前幾個月,隔壁樓的第一層搬來了一位老奶奶,約莫有七十歲。我從沒看過有誰和她作伴,據說她無兒無女。周阿姨知道后,每天都左手一個袋子,右手一個袋子,往老奶奶家跑。有時還扶著老奶奶在小區里散步。老奶奶原本滿是皺紋的臉有了一絲笑意。
周阿姨和老奶奶越來越親,周阿姨把她當作親媽媽,老奶奶也把周阿姨當作了可愛的小女兒。可是有幾天,我卻發現老奶奶和周阿姨都不在小區里出現了。后來才聽媽媽說,老奶奶生病了,在醫院里輸液。周阿姨放心不下,就請假去照顧老奶奶了。
周阿姨對一位陌生老人像對待親人一樣,全小區的人碰到她,都會夸她兩句。“百善孝為先”,我想起了這句人盡皆知的話。從古至今,孝順長輩被看做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不孝,就會被謾罵。每個人都知道,要懂得孝順長輩,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清楚。但真的是每個人都像周阿姨一樣孝順嗎?
嗯,我還記得,小時候去一個叔叔家的時候,我看見那讓我久久痛心的一幕:那個年輕的又高又壯相貌堂堂的的叔叔,對誰都很和氣,卻對他的爸爸十分苛刻,有如兇神惡煞。我很厭惡這種人——他們現在的風光不是他們的老父親給的嗎?
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都好了,都開始追求品牌。可是他們卻不知道,當他們用著iphone穿著阿迪達斯踩著耐克時,他們的老父親老母親,還在用著當年氣派的.小靈通穿著當年自己織的毛衣踩著破了再補,補了再破的草鞋喝著山上的泉水。當他們嫌棄這不好那不好,東西沒壞就要換時,他們的老父親老母親,還把他們用來打發自己的小電視當做寶貝。
孝順,其實并不只是物質上的,只要是你真心誠意要給他們的東西,老人就很喜歡了。城市里不是有很多守著老房子的空巢老人么?他們沒錢嗎?不是的。他們只是想在老房子里找回他們的孩子當年的那份乖巧懂事天真可愛。他們不需要孩子匯給他們的很多的鈔票,只是希望孩子能抽空,多來看看他們。
“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珍惜現在你的父母還健在的日子吧。善待他們,像你們小時候他們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希望你的父母在有生之年能說:“我的孩子很懂事。”而不是后悔生下你。
孝心的故事 7
從小,我就生活在父母無盡的疼愛之下,從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從小就習慣了動不動就對父母發火,指責的生活,也從小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慣,成了家里名副其實的傲嬌“小公主”,但是自從那一次,我仿佛明白了許多。
那天,我背著一天的沉重回到了舒適的家,一股腦的倒在床上,那臉朝下的架勢,著實讓人嚇了一跳,在床上靜候父母的“服務”……沒錯,當爸爸媽媽回來了,和原來一樣,為我倒了一小杯水,又收拾好一切。正當我準備享受公主般的待遇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聲劇烈的咳嗽,巨大的有節奏的聲音從對面父母的`房間傳來,不難聽出,爸媽病了,不知怎么的,心里泛起一陣酸楚,頭腦里回想著老師為我們播放的孝心故事,想起那些沒有父母的孩子們,又回想著自己的所作所為,向來沒心沒肺的我竟驚出絲絲慚愧和怕沒了父母的害怕與驚恐……
于是,為了不讓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我第一次鼓起勇氣拿出沉重的開水瓶,為父母倒了一杯開水。我嘗了一小口,哎呀,好燙嘴呀!為了讓水涼的更快,我覺得用嘴吹很合適,可是吹得我的腮幫都酸了,水還是原來的熱度。
這時,我回想起以前水熱的時候,媽媽用兩個杯子來回倒來倒去,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做法,終于,水溫降了下來。我又唯唯諾諾的進入房間遞給父母,當他們拿起水杯的時候,那滿是驚喜和不可思議的眼神,那小心翼翼端起水杯的動作,甚至因為著急喝下而被燙紅的嘴唇都印在我的眼中,銘記在我的腦海里,盡管最后都以相視一笑結尾,但彼此又拉近了的距離,不得不承認一件事,他們老了。
也許,父母的愛就是這樣的普通平凡,不求回報,可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也會老去,所以我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功成名就時才去孝敬父母,更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因為他們需要的愛很簡單,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一聲問候、一杯水都是一片愛與孝心,是他們冬日里,最溫暖的一片陽光。
孝心的故事 8
“孝為仁之本,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大家都念叨著“孝”這個字,孝到底是什么呢?這個問題我一直都在思考,直到我了解到了我們班班長鄭聚熒在家里的生活,這個問題才解答出來了。
鄭聚熒班長,班上的同學都公認她是一位好班干,好班長。殊不知,她也是一位好姐姐、好孩子。
有一次,我到她家玩,發現了她家里打點的好干凈。于是,我問她:“聚熒,你媽媽打掃的好干凈!”“不是我媽媽打掃的,是我打掃的。我媽媽有潔癖,所以,一點灰塵都不許有。”她說。聽到這些,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平時在家里,爸爸媽媽一般都不會要求我做什么家務活。只需要我認真讀書,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回報。
還有一次,鄭聚熒班長的`妹妹,在跟我比賽跑步。班長的妹妹跑的很快,但是班長卻說:“猴子,別跑。小心等會咳嗽。”我就立馬停下來,問班長“聚熒,你妹妹為什么不可以跑步?”“她有哮喘啊!平時媽媽沒空,都是由我來照顧她的。”剎那,我又再次佩服我們這位老班長。不愧是她爸媽的驕傲,妹妹的榜樣啊!
這位班長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她學習,當一位家長放心,老師放心的優秀學生。
孝心的故事 9
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個兒子。爺爺、奶奶七、八十歲了,老了,走不動了,爸爸媽媽很厭惡,覺得是一個包袱。兩人一商量,決定把爺爺奶奶丟進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們把爺爺奶奶裝進一個大竹籃里,兩人把他們抬進大山。當他們正準備把爺爺奶奶扔下不管時,他們的兒子在旁邊說話了:“爸爸媽媽,你們把爺爺奶奶丟在大山里,這個大籃子就不要丟了。”爸爸媽媽感到很奇怪,問兒子,為什么要把籃子帶回家。兒子回答:“等你們老的時候,我也要用這個大籃子抬你們進山,把你們丟進大山里。”爸爸媽媽聽了,心里慌了,趕緊把爺爺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這天,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言傳身教”是中國家庭的優秀傳統,其實,新課改并不是一味求新,更多的繼承了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
我們明白:在學校,學生是老師的鏡子,教師要為學生師表;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家長要為孩子師表;
設想一下:一對父母,如果事事認真,他們的孩子肯定事事認真;一對父母,如果事事馬虎,他們的孩子肯定事事馬虎。你遲到,他肯定遲到;你撒謊,他肯定撒謊;你愛發脾氣,他肯定愛發脾氣;你不認真填反饋表,他肯定不認真寫作業;你這天罵孩子,日后孩子肯定會罵你。這天你主動與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會主動與你握手;這天你主動與孩子打招呼,明天他肯定會主動與你打招呼。
新課改有兩句話,說得十分好:“字寫得不好,不能怪紙筆;孩子沒教育好,
不能怪孩子”。教育孩子需要言傳身教。
孝心的故事 10
從小,我就總聽大人說要孝順。可我并不太懂什么是孝順。我問媽媽,媽媽說,孝順是晚輩對長輩愛的表達。我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很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孝順長輩們。
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時,每個周末我們都要下鄉去看太爺爺太奶奶。鄉下沒有什么好玩的,也沒有熟悉的小伙伴,幼小的我總是不太情愿去。不管每次我如何軟磨硬泡,外公外婆從不讓步,他們說:“要做孝順的孩子,看望長輩是必須要做的事!”
一個周末,我們又來到鄉下,老遠我就看到太爺爺太奶奶在門外張望的身影,我仔細看著他們,覺得原本身體很硬朗的太爺爺怎么背有些駝了呢?而太奶奶本來就瘦小的身體更是單薄得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似的。我隱隱的覺得心里揪著有點疼。
來到他們面前,我大聲地問他們好,太爺爺摸著我的頭說:“這丫頭又長高了!”太奶奶臉上帶著慈祥的笑看著我。我看著他們滿是皺紋的臉,很想做點什么讓他們開心。
這一天,我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只顧自己玩,而是在太爺爺太奶奶身邊繞,一會兒看看太爺爺在干什么,一會兒去摸摸太奶奶的手。太爺爺笑著說:“今天怎么了?看電視不好嗎?”我說:“不看了,想陪陪你們”。太爺爺笑得更開心了,大聲說:“好!幫我撿菜吧!”我趕緊蹲下來,和太爺爺一起撿菜,他教我如何把根部掐掉,如何把黃葉去掉。我很認真的做著。太爺爺問:“最近學習好嗎?”“可好了,都考前幾名呢。”我得意地說。“真的!那要爭取考第一呢!”太爺爺滿臉笑容。“我還學了很多本領呢!跳舞啊,小提琴啊,畫畫啊……”我一邊說,一邊手舞足蹈。“那給我露兩手唄!”太爺爺拍拍手,豎起眉毛看著我,好像很期待。“好!”我大聲地唱著歌,跳起了舞,比往常在學校里跳得都賣力,我想使出渾身的本領讓太爺爺太奶奶笑得更燦爛。
吃完飯,我陪太奶奶在田邊散步,我扶著行動不便的太奶奶,仔細地看著腳下,生怕太奶奶被什么絆倒。一邊還跟太奶奶說著書本上看來的一些小笑話。太奶奶走得很慢很慢,一雙滿是筋骨的手握著我的小手,握得很緊很緊。而我覺得,第一次,我的心離他們很近很近,而且心里脹脹的,滿滿的`充盈著對他們的孝心愛意。
那一天,回城的時候,我在車后排回望了很久很久,直到車子拐了好幾個彎再也看不到太爺爺太奶奶時才回頭。心里還有很不舍的感覺。外婆摟著我說:“我們的小丫頭長大了,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了!”我捧著外婆的臉,狠狠地親了幾口:“外婆,我可不想你變老!”外婆把我摟得更緊了。
現在,我跟媽媽到了上海上學,不太能經常看到他們,心里很掛念他們。媽媽說:“大家最擔心的是你在新的地方能不能適應新生活,你一定要努力,很快的趕上這里的學習節奏,讓長輩們放心,讓他們開心,這也是一種孝順哦。”
每天早晨,你會聽到我清脆的讀書聲;課間,大家都在談笑風生,你會看到我仍在思考課堂筆記;晚上,我會認真回顧一天的課程,你會看到我燈下伏案的身影。我的努力不但是為了自己,還承載著對長輩的一片孝心,我要用好的成績來回報他們,讓他們知道我是個可以讓他們驕傲的好孩子!
孝順不一定要做多么大的事情,一個電話,一次看望,一份禮物都可以表達孝心。重要的是,要時刻都有不忘長輩的孝心,要經常創造表達孝心的機會,要長久延續孝順的美德。
孝心的故事 11
湖南省鳳凰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落潮井鄉牛堰村17歲苗族女孩龍花本該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樣,坐在教室里讀書,等將來走出大山,卻因為要肩負起一個家,不得不選擇輟學。
20xx年,龍花的父親因為精神病去世,家里擔子就落在母親吳愛鳳跟龍花身上,吳愛鳳成了全家頂梁柱。然而,隨后,吳愛鳳又突然病倒,經過醫院檢查吳愛鳳得的是肝硬化腹水晚期,隨時有生命危險——這個家的頂梁柱倒了,家里就沒有了依靠跟經濟來源,生活都成問題。正在鳳凰縣城讀高一的龍花,就成了家里唯一一根頂梁柱,她不得不輟學回來扛起這個家,而把讀書的機會跟夢想全部寄托給弟弟妹妹,弟弟龍軍讀三年級、妹妹龍淑讀五年級。
龍花的家空蕩蕩、四面漏光,家里最值錢的就是一臺老式電視機。墻上卻張貼著許多龍花在校時候的獎狀,跟很多山里孩子一樣,龍花從小就立志讀書,只有讀書才能讓她走出大山,改變家人命運。龍花的夢想就是做一個主持人,到更大的舞臺,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她。而這一切她只能埋在心里。
要扛住一個家,談何容易,更何況對一個女孩來說。除了煮飯、挑水,全部家務活,龍花都要一個人做。別人家的水都是男人們去挑,但龍花卻要自己挑水,一百來斤的水桶壓在小姑娘的肩膀上,身子骨顯得更加弱小了,幾乎是每次挑水到家,龍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上氣不接下氣。每次挑完水,還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務活;別人家的柴火都是男人們去砍,龍花卻要自己上山砍,無論春夏秋冬,龍花都要背著一個背簍,拿著一把鐮刀一個人上山砍柴都要去,有時要一天砍一次,最少也要三天砍一次,手工活龍花倒不怕,她怕的就是干力氣活,每擔柴火少說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里的柴火又不夠燒,挑太多,自己又挑不動,龍花就想出了一個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幾斤,慢慢往上加,現在龍花已經能挑上100來斤的柴火了;每天龍花還要幫母親吳愛鳳煎熬草藥,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藥成了她必修課。這些草藥有些是龍花上山采,有些是從鄉村醫生那抓來的。熬草藥非常講究,開始龍花也老是把握不到度,不是火候太大就是太小,不能發揮全部藥性。經過長時間熬藥鍛煉跟摸索,龍花掌握了其中技巧。
其實龍花心里最擔心的還是母親吳愛鳳的病,為了治病,龍花把該借的親朋好友都借了,她說,你借一次,人家還借你,借兩次、三次人家就不會借你了。再說,你一個小女孩,什么時候能還還是個未知數。其實借她的親戚壓根就沒打算三個小孩能還給他們。但龍花心里都清楚著,就是以后三姊妹砸鍋賣鐵她無論如何她也要還給人家,借人的錢怎能不還呢。
醫院方面也因為龍花沒錢給母親交住院費,拒絕給吳愛鳳治病,龍花只能帶著病重的'母親出院。為給母親治病,當時龍花就背著吳愛鳳,母女倆走遍大山深處、四處尋求鄉村醫生,在三姊妹最無助的時候,好心人出現了。這其中有鄉村醫生龍通興一年365天不離不棄、始終一如的免費治療,有各界社會愛心人士的援助,也有鄉親們上門問寒問暖,送菜,送米。
龍花告訴我們,過些天,她打算就近找份鐘點工來做,勞動之余,她就去掙點錢,一來給弟弟妹妹湊點生活費用,二來還能更好的照顧母親,不能總指望鄉親們救助,她要改變這個家。
龍花說,只要有她在,這個家就在。
盡管已經離開學校很久了,但是龍花特別想念學校,特別想回到原來的學校去讀書,實現自己的夢想。
孝心的故事 12
在舊社會一個窮苦人家里,女人剛剛死了丈夫,拉扯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艱難度日。十二歲的大兒子看到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于是作出一個決定:賣掉自己,以解燃眉之急。他不顧媽媽的痛哭和阻攔,硬是跑出去把自己賣給人販子,然后把一塊銀元和一小袋糧食塞給母親說:“媽媽,以后兒子不在您身邊了,就讓這塊銀元替我盡孝心吧!”說完,磕了幾個響頭,含著眼淚跟人販子走了。那一小袋米,救活了全家人,而那塊銀元,被女人用布層層包好,揣在胸口。
不久,為了躲避戰亂,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加入了逃荒的人流。一天,當他們踉蹌地走在路上時,忽然槍聲大作,不斷有人慘叫著倒下,人群頓時大亂。隨著幾聲槍響,女人也應聲栽倒在地,兩個孩子撲在她身上哭做一團。不一會兒,女人漸漸睜開了眼,摸摸中彈的胸口,竟然不疼,也沒有血流出來。當她疑惑地站起來的時候,砰地掉下一個東西,拾起來一看,是那塊被她藏在胸前的銀元。只見包裹銀元的布已經焦糊,銀元被子彈打了一個大坑。女人頓時淚流滿面,喃喃地說:“兒啊,你變成了一塊小小的銀元,還在冥冥中保護著媽媽呀!”經過那場劫難后,女人更加珍惜這塊銀元,她總覺得它就是兒子的化身。她叮囑孩子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動它。一次,女人得了很重的病,孩子們只得把她送到郎中那里。郎中檢查后說:“如果不趕快用藥就沒救了,可藥很貴,你們有錢嗎?”孩子們咬咬牙,從母親懷中摸出一塊銀元。郎中端詳了一會兒疑惑地問:“上面怎樣有個坑呢?”孩子們講了它的來歷。最后說:“媽媽說,這塊銀元就是哥哥,如果媽媽醒著,寧可死也不會用它買藥的。”郎中感慨地說:“還是把你們的哥哥交給你們的母親吧,他的孝心就能夠買這些藥了!”受到感動的郎中把藥送給了他們。女人吃了藥果然好轉了,當她得知真
情后,流著淚長嘆道:
“兒啊,你的孝心感動神明,你又救了母親一命呀!”
多少次在最難熬的時候,女人和孩子們就把那塊銀元捧在手中摸一摸,看一看,就有了力量和期望。就憑著這一塊銀元的底氣,一家人度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在解放初期的時候,年老的女人滿懷對兒子的思念,壽終正寢了。那時,家境仍然十分貧困,實在沒錢安葬。兩個孩子流著淚說:“母親,是該動用那一塊銀元的'時候了。”然后從母親的懷中摸出那塊銀元,買了棺木。他們又跪拜蒼天說:“哥哥,你能夠永遠守護在母親身旁了!”就這樣,一個卑微如草芥的兒子,一個只換了一塊銀元、一小袋米的兒子,用自己的方式,為母親盡了一輩子的孝。
孝心的故事 13
東漢時的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體弱多病。黃香便主動承擔家務,辛勤勞作,照顧父親。
夏天,天氣炎熱,晚上屋里還有蚊子,使人難以入睡。為了讓父親休息好,黃香晚上總是先用扇子替父親把席子扇涼,趕走蚊子,才讓父親躺下,使父親能早些入睡。
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屋內被褥冰冷,黃香怕父親受涼,在睡覺前,先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把被窩暖然,再讓父親上床睡覺。
黃香長大后,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孝心的故事 14
一個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
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盡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血庫中缺少能輸給妹妹的'血液。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臨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動不動,聲音顫抖地問:“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這個男孩只有十歲呀!他以為輸血就會失去生命,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必須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么大的勇氣呀!
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了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醫生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轉了幾圈,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孝心的故事 15
“孝是仁的基礎,一切美德以孝為先”。自古以來,大家都在念叨“孝”字。什么是孝道?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在家里了解到我們班班長鄭菊英的生活,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
班長鄭菊英是公認的好班長、好班長。眾所周知,她也是個好姐姐,好男孩。
有一次,我去她家玩,發現她家好干凈。于是,我問她:“菊英,你媽媽真干凈!”“我媽沒擦,是我擦的。我媽有潔癖,所以一點灰塵都沒有。”她說。聽到這個我很震驚。因為,在家里,我的父母通常不會要求我做任何家務。我只需要努力學習,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回報。
還有一次,鄭菊英的姐姐和我一起跑步。班長的妹妹跑得很快,但班長說:“猴子,別跑。以后小心咳嗽。”我馬上停下來問班長:“菊英,你妹妹怎么跑不了?”“她有哮喘!平時媽媽不在,我會照顧她的。”剎那間,我又佩服起我們的'老班長了。是她父母的驕傲,也是她姐姐的榜樣。
這個班長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她學習,做一個父母放心、老師放心的優秀學生。
孝心的故事 16
小時候五六歲的樣子,看過一個廣告關于那種小塊餅干的,看了覺得特別好吃但是又忘記了叫什么名字,我媽說帶我去買,可我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于是哭著鬧著叫我媽用面粉給我炸,先捏造型,然后油炸,炸出來一些,發現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于是哭著鬧著要我媽繼續捏面粉重新炸,結果還是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于是我大哭大鬧。
然后我媽就繼續和面粉捏形狀,油炸,最后我一吃,發現和我想象中的味道不一樣,因為那時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我媽怎么做都達不到我想象中的'那個餅程度(真是想象的,我自己也不記得那餅什么形狀,至于味道我只能想象,也沒吃過,因為從電視上第一次看到)于是又哭鬧撒潑,就這樣折騰了一天,不吃不喝,就要吃那個餅子,我媽最后忍無可忍了,把我狠狠的揍了一頓,從床上打到床下,現在我可不挑食了,二十多了,吃嘛嘛香。
社會發達了,想想當年的父母,確實不容易,那時候幾乎無收入,日子捉襟見肘,好兒女定要學會報恩,孝敬父母。
孝心的故事 17
曾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里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孝心的故事 18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卻也不可復得。”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孝心的故事 19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孝心的故事 20
許世友未到10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更加辛勤勞動。一天,許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親迎著寒風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陣心酸,流出了眼淚,心疼地跪在地上對母親說:“娘,俺曉得你最疼俺,俺這一輩子不管有沒有出息,一定盡心奉養您!”
許世友16歲那年,誤傷了一個地主的兒子,地主勾結官府到處追捕他。一年后,許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親面前,喊了一聲:“娘,俺走后,讓您老受苦了!”
許世友投身革命斗爭之后,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曾幾次抄他的家,許世友的母親被迫帶著兩個女兒逃到外鄉。一次在行軍路上,許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討的母親和妹妹,難過得淚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親的面前,泣不成聲:“娘,孩兒不孝,連累您老人家無處安身……”
1949年,許世友已是山東軍區司令員。不久,許世友便接來了年邁的母親。當飽經風霜的母親從吉普車里走出來的時候,許世友叫了一聲:“娘!”隨后當著數十名官兵的面,淚如泉涌,跪在了地上。母親心疼地說:“孩子,快起來,一個大將軍怎么能當著這么多部下跪我一個老太婆!”許世友卻說:“我當再大的'官,還是您的兒,您老就讓我多跪會兒吧,這樣我心里好受些!”
勤勞慣了的許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個月,便住不下去了。1959年春天,許世友思母心切,請假后起程返家。他看到母親背著柴草,馬上快步跑過去,接過母親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親面前,說:“娘,您這么大年紀了還上山砍柴,兒心里實在難過啊!”直到母親答應再也不去砍柴了,許世友才起身。
孝心的故事 21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國藩的家書中寫道,“父母大人金福萬安……阿膠兩斤,高麗參半斤……”,托人帶回湖南老家,以略盡人子之孝。
曾國藩后來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這些東西當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還是個翰林院編修,是個窮京官,弄到這些東西并不容易。特別是在他的家書中,將阿膠與高麗參并列,而且阿膠位居高麗參之上,可見當時社會風尚,以阿膠為難得的'滋補上品,甚至比名滿天下的高麗參還難得。
后來曾國藩的家書中,屢屢出現寄贈阿膠的字句,阿膠成為曾國藩為父母盡孝的最好方式。
那么,阿膠對老年人的滋補功效,在醫理上有何依據?
對老年人來說,健康長壽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長壽呢?《內經》說,“五臟堅固,血脈和調……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長久”。
很顯然,氣血虛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緩衰老,就要從氣血兩字入手。而阿膠味甘,性平,能補血養血止血,滋陰潤燥,益氣補虛,除風化痰清肺,利小便,潤大腸。這些滋補功效確實十分適合老年人滋補。
孝心的故事 22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準,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后,他們終于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后,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后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孝心的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孝心的故事04-29
孝心無價孝心作文07-26
孝心的作文07-14
我的孝心作文08-12
關于孝心的作文07-17
敬孝心作文10-08
表孝心家書03-03
孝心無價作文05-01
關于孝心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