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原文及賞析錦集[14篇]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吾輩道何窮,寒山細雨中。兒童書懶讀,果栗樹將空。
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升平猶可用,應不廢為公。
譯文:
我輩的大道怎么會走到盡頭,就像寒山還在細雨中巍然聳立一樣。
孩子們都對讀書有一種惰性,貪玩得把樹上的果實都快摘完了。
我們的言論要牽涉到國計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體現國風的標準。
(我輩的學識)在太平豐足之世還是有用的,不應該(因為亂世而)丟掉報國之心。
注釋:
(1)李處士:疑為李昭象。處士:古代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2)關時務:牽涉到國計民生的世事。關:牽連,涉及。
(3)國風:《詩經》的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稱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對當時社會政治生活作了廣闊的反映,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
(4)升平:太平豐足之世。
(5)廢:廢棄。
賞析:
詩人身處唐末亂世,社會動亂。唐帝國到了懿宗、僖宗的時候,已經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藩鎮割據,擁兵自大,“專務聚財積粟,峻法樹威”(《舊唐書·韓弘傳》),相互間的兼并和掠奪愈演愈烈。而王室的生活則越來越奢侈糜爛,上行下效,各級貪官污吏橫征暴斂,中飽私囊;藩鎮牙兵兇殘暴戾、強敲豪奪、逾法犯令,任意為非作歹。百姓們在這層層的勒索和壓榨下,處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境地。
詩人一生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勞動人民和現實生活有廣泛的接觸,思想感情與勞動人民相通。他憂國憂民,理解百姓的災難,同情他們的疾苦。詩人面對現實,噴發出對荼毒生靈的統治者的有力控訴和抨擊,把揭露屠夫民賊貪婪殘暴和恤憫人民的悲慘厄運,有機地結合起來。他以“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自期,所以所作的詩篇中大多體現了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這首詩也是杜荀鶴反映社會現實,希望通過自己的“主箴刺”之文,來諷諭和裨補社會的弊廢闕失,挽救世人的風骨。
首聯以“吾輩”開頭,“吾輩”即是“我們”,開篇便點明詩作主體,先入為主,給予讀者一種對詩歌的認同感。接下來所書的“道何窮”便體現了“吾輩”的現狀,若說這一句只是平平無奇,那么接下來第二句的“寒山細雨”則是將第一句中樸實的語言一下子升華,“吾輩”之道正是如處“寒山細雨”之中,凄冷悲涼,卻又屹立不倒,詩人用客觀景象來對“道”的形勢作出一種生動的描述。
頷聯則是列舉了幾個常見的意象,如“兒童”,“果栗樹”,但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意象,卻最富有代表性。“兒童”是國家未來之希望,卻從小將大道放之一旁,不以讀書為業,反而去玩耍嬉戲,荒廢時間,就連“果栗樹”也即將被他們摘空。詩人不僅僅是簡單地將這些意象列舉出來,而是通過這種寫實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大道深深地擔憂。
頸聯則是以教育式的語氣來為讀者提出要求。兩句工整相對,“言論”對“篇章”,“時務”對“國風”,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期望。杜荀鶴正是在這兩句詩中明確向讀者宣告了自己創作詩歌的根本目的,表明了他繼承《詩經》現實主義傳統的鮮明態度。杜荀鶴將自己的詩集名為《唐風集》,其用意,即以“唐風”繼“國風”,用他那“主箴刺”之文,來諷諭和裨補社會的弊廢闕失。
尾聯則是對頸聯內容的'一種補充,頸聯提出了具體要求,尾聯則是為達到這個要求堅定信心。“猶”,是“還,仍然”的意思,在這里,這個字用的恰到好處,世人都以為學識毫無作用,可詩人詩風在這個“猶”字上一轉,立刻體現出一種警示的語氣,他要提醒世人,他們的想法是荒謬的。體現了詩人對自己想法的肯定,對實現目標充滿信心,用呼告的語氣告誡人們不要荒廢學問,因為學問在這個太平年代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3] “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道理”。古之人,不言文學則罷,言文學則必要把“道”擺在首位,體現出強烈的政治功利觀和用世精神。這種心態,也可說是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已凝凍在詩歌里,難以剔除,成為表達上必有的一種“程式”。反之,缺失了倒覺得極不舒服,便是所謂“離經叛道”吧。故哪怕是言不由衷,心不在焉,用來作點綴,裝飾,也是不可或缺的。這首詩便體現出這樣一種“教化加牢騷”的程式。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2
山中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荊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頭,天氣慢慢地變涼了,枝頭的紅葉漸漸稀少。
彎曲的山路上原來沒有下雨,可這濃濃的青松翠柏中煙霧迷蒙,水氣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濕了行人的衣裳。
注釋
荊溪:即長水,又稱荊谷水,源出陜西藍田縣西北,西北流,經長安縣東南入灞水。參見《水經注·渭水》《長安志》卷一六。
元:原,本來。
空翠:指山間嵐氣。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浐水,源出陜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里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著溪流,山行時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與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磷磷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由于抓住了冬寒時山溪的主要特征,讀者不但可以想見它清澄瑩澈的顏色,蜿蜒穿行的形狀,甚至仿佛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
次句寫山中紅葉。絢爛的霜葉紅樹,本是秋山的特點。入冬天寒,紅葉變得稀少了;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對王維這樣一位對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詩人兼畫家來說,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這從下兩句可以看出),這里那里點綴著的幾片紅葉,有時反倒更為顯眼。它們或許會引起詩人對剛剛逝去的絢爛秋色的遐想呢。所以,這里的“紅葉稀”,并不給人以蕭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對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連。
如果說前兩句所描繪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兩個局部,那么后兩句所展示的卻是它的全貌。盡管冬令天寒,但整個秦嶺山中,仍是蒼松翠柏,蓊郁青蔥,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蒼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體那樣可以觸摸得到,所以說“空翠”。“空翠”自然不會“濕衣”,但它是那樣的濃,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濃得幾乎使整個空氣里都充滿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盡管“山路元無雨”,卻自然感到“空翠濕人衣”了。這是視覺、觸覺、感覺的復雜作用所產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空”字和“濕”字的矛盾,也就在這種心靈上的快感中統一起來了。
張旭的《山中留客》說:“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沾衣”是實寫,展示了云封霧鎖的深山另一種美的境界;王維這首《山中》的“濕衣”卻是幻覺和錯覺,抒寫了濃翠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同樣寫山中景物,同樣寫到了沾衣,卻同工異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藝術是永遠不會重復的。
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和作者某些專寫靜謐境界而不免帶有清冷虛無色彩的小詩比較,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與美學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3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
陶弘景〔南北朝〕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賞析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后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帝所問而寫的一首詩。首句即照應題目。齊高帝之問,帶值勸其出山,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云。”話雖簡淡,含意卻很深。是的,山中能值什麼呢?沒值華軒高馬,沒值鐘鳴鼎食,沒值榮華富貴,只值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云。在迷戀利祿的人看來,“白云”實在不值什麼;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值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云”奇韻真趣。所以詩人說:“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個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難以持贈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4
天平山中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賞析
詩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筆畫,在綿綿春雨中,楝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顯得格外嬌艷和滋潤。南風輕輕吹拂,在郁郁蔥蔥的草木叢里,不時露出一樹樹金黃色的枇杷。這兩句對得很工,“細雨”對“南風”,“楝花”對“枇杷”,從氣候與植物兩方面刻畫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觀,而句中的修飾語“茸茸”和“樹樹”以及“濕”和“熱”則進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詩人的著眼點在景,但同時也襯出了情,從他蘸滿色彩的筆觸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畫面也漸漸活動起來,“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詩人沿著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只聽得滿耳鶯啼,不知不覺中卻已回到了家門口。這里,詩人有意識地虛化了距離感和時間感,形成一種物我兩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隱隱流露出來的那種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在這一段里便躍然紙上了。這兩句著眼于人的感覺,但并沒有離開景色描寫這一主線,“一路鶯啼”與上文中的“茸茸”、“樹樹”相輝映,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把天平山的春天寫得充滿野趣,十分熱鬧。同時,詩人在漫游時忘了路程,忘了時間,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細雨,微微南風,舒遠愜意,這是從觸覺角度寫;一支支楝花,一樹樹枇杷,明艷奪目,這是從視覺角度描寫;一路上黃鶯兒唱著婉轉的歌,輕快悅耳,這是從聽覺角度描寫。多角度描寫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
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注釋
天平山: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山頂正平,稱望湖臺,山上有白云泉、白云寺、萬笏林等名勝,楊基家在赤山,離天平山很近。
茸茸(róng):小雨又細又密又柔和的感覺。
楝(liàn):江南一帶常見的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樹的名稱。果實黃色圓形,味甜,春夏之間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淺:山路的遠近。
創作背景
天平山是吳中名勝之一,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十分親切。元末,為避亂世,詩人曾隱居于故鄉,這首詩便是詩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5
天平山中 明朝
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天平山中》譯文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山,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
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天平山中》注釋
天平山: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山頂正平,稱望湖臺,山上有白)泉、白)寺、萬笏林等名勝,楊基家在赤山,離天平山很近。
茸茸(róng):小雨又細又密又柔和的感覺。
楝(liàn):江南一帶常見的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樹的名稱。果實黃色圓形,味甜,春夏之間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淺:山路的遠近。
《天平山中》賞析
詩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筆畫,在綿綿春雨中,楝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顯得格外嬌艷和滋潤。南風輕輕吹拂,在郁郁蔥蔥的草木叢里,不時露出一樹樹金黃色的枇杷。這兩句對得很工,“細雨”對“南風”,“楝花”對“枇杷”,從氣候與植物兩方面刻畫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觀,而句中的修飾語“茸茸”和“樹樹”以及“濕”和“熱”則進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詩人的著眼點在景,但同時也襯出了情,從他蘸滿色彩的筆觸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畫面也漸漸活動起來,“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詩人沿著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只聽得滿耳鶯啼,不知不覺中卻已回到了家門口。這里,詩人有意識地虛化了距離感和時間感,形成一種物我兩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隱隱流露出來的那種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在這一段里便躍然紙上了。這兩句著眼于人的.感覺,但并沒有離開景色描寫這一主線,“一路鶯啼”與上文中的“茸茸”、“樹樹”相輝映,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把天平山的春天寫得充滿野趣,十分熱鬧。同時,詩人在漫游時忘了路程,忘了時間,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細雨,微微南風,舒遠愜意,這是從觸覺角度寫;一支支楝花,一樹樹枇杷,明艷奪目,這是從視覺角度描寫;一路上黃鶯兒唱著婉轉的歌,輕快悅耳,這是從聽覺角度描寫。多角度描寫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圖。
《天平山中》創作背景
天平山是吳中名勝之一,林木秀潤,奇石縱橫,詩人自幼生活在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十分親切。元末,為避亂世,詩人曾隱居于故鄉,這首詩便是詩人隱居時漫步山中,有感而作。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6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翻譯
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
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余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
注釋
對酌:相對飲酒。
“我醉”句:此用陶淵明的典故。
鑒賞
李白飲酒詩特多興會淋漓之作。此詩開篇就寫當筵情景。“山中”,對李白來說,是“別有天地非人間”的;盛開的“山花”更增添了環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獨酌無相親”,而是“兩人對酌”,對酌者又是意氣相投的“幽人”(隱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稱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復一杯”地開懷暢飲了。次句接連重復三次“一杯”,采用詞語的重復,不但極寫飲酒之多,而且極寫快意之至。讀者仿佛看到那痛飲狂歌的情景,聽到“將進酒,杯莫停”(《將進酒》)那樣興高采烈的勸酒的聲音。由于貪杯,詩人許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將崩,于是打發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話很直率,卻活畫出飲者酒酣耳熱的情態,也表現出對酌的雙方是“忘形到爾汝”的知交。盡管頹然醉倒,詩人還余興未盡,還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來”呢。此詩表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狂士與“幽人”間的感情,詩中那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的神情,揮之即去、招則須來的聲口,不拘禮節、自由隨便的態度,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藝術形象。
詩的藝術表現也有獨特之處。盛唐絕句已經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環婉曲之作,與古詩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詩卻不就聲律,又詞氣飛揚,一開始就有一往無前不可羈勒之勢,純是歌行作風。惟其如此,才將那種極快意之情表達得酣暢淋漓。這與通常的絕句不同,但它又不違乎絕句藝術的法則,即雖豪放卻非一味發露,仍有波瀾,有曲折,或者說直中有曲意。詩前二句極寫痛飲之際,三句忽然一轉說到醉。從兩人對酌到請卿自便,是詩情的一頓宕;在遣“卿且去”之際,末句又婉訂后約,相邀改日再飲,又是一頓宕。如此便造成擒縱之致,所以能于寫真率的舉止談吐中,將一種深情曲曲表達出來,自然有味。此詩直在全寫眼前景口頭語,曲在內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處,又不一瀉無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遠。
此詩的語言特點,在口語化的同時不失其為經過提煉的文學語言,雋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話,卻是化用一個故實。《宋書·隱逸傳》:“(陶)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詩第三句幾乎用陶潛的原話,正表現出一種真率脫略的風度。而四句的“抱琴來”,也不是著意于聲樂的享受,而重在“撫弄以寄其意”、以盡其興,這從其出典可以會出。
古典詩詞,是通向美的橋梁,是人生境界,是生命的沉醉。閑讀詩詞,是心靈的旅行,地圖由漢字組成。趣味念歌詩。
品味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感悟詩人的人生故事。今天欣賞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絕句《山中與幽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在山花叢中,你我相對飲酒,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我喝醉想要去睡,你可暫且離開, 如果有意明天抱琴再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絕句。詩表現了詩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隨心所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展現出一個超凡脫俗的藝術形象。
幽人是指隱居的高人。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詩的一開頭就點明了詩人李白與朋友喝酒的地點——山中。對李白來說,山中是“別有天地非人間”的所在。盛開的“山花”更加增添了兩人喝酒的氣氛。此情此境,稱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復一杯”開懷暢飲。一杯一杯復一杯,接連重復三次“一杯”,不但寫飲酒之多,而且寫快樂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由于貪杯,詩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訴李白“我已經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還覺得有意的話,就請順便抱只琴來!”“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晉代偉大詩人陶淵明。《宋書》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沒有琴弦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幾乎用陶潛的原話,表現出一種天真超脫的風度。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獨特的所在。盛唐時期,絕句已經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卻不遷就聲音格律,語言上又有飛揚的氣魄,有古代歌行的風格。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7
山中留客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云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注釋
春暉:春光。
莫:不要。
輕陰:陰云。
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縱使:縱然,即使。
云:指霧氣、煙靄。
賞析
這首詩題為《山中留客》,它的重點當然是留客。但是,因為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無疑是欣賞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寫到春山的美景,不過寫多了又會沖淡“留客”的主題。詩人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正面描寫山景只用了一句詩:“山光物態弄春暉”。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充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嚴冬過盡,春風給蕭瑟的山林換上新裝,萬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生機勃勃,光彩煥發,爭奇斗艷。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山光物態弄春暉”,寫得極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態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綠葉嗎?是迎風招展的山花送來陣陣的芬芳嗎?是花葉叢中百鳥的歡唱嗎?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嗎?……它們全部囊括在這一句詩里了。這是一個極富啟發性和鼓動性的詩句。詩人把它放在詩的開頭也是頗具匠心的。
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所以這開頭的一句在表現上、在結構上都是值得細味的。由于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是的,面對著這美不勝收的景致,怎能因為天邊一片陰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游興濃起來才行。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步呢?說今日無雨,可天有不測風云,何況“輕陰”已見,這種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險,未必能解決客人心中的疑慮。詩人琢磨著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賞這春山美景,只是擔心天雨淋濕了衣服。既然如此,詩人就來一個以退為進。你是怕天雨濕衣嗎,天晴又怎樣呢?“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然而,這可不是遠在一旁所能見到的。它必須登高山、探幽谷,身臨其境,才能領略。而且細咀那“入云深處”四字,還會激起人們無窮的想象和追求,因為“入”之愈“深”,其所見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見詩的三四兩句,就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過要在四句短詩中把這一矛盾解決得完滿、生動、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詩人沒有回避客人提出的問題,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話去挽留,而是針對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導客人開闊視野,馳騁想象,改變他的想法,從而使客人留下來。事雖尋常,詩亦短小,卻寫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交融,渾然一體。其中虛實相間,跌宕自如,委婉蘊含,顯示出絕句的那種詞顯意深、語近情遙、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很有想法。(趙其鈞的評價)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便是上邊所說,其實可以有另一種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萬物都展現著美好的姿態。但是不要因為一點挫折便覺得受挫,喪失信心。你看,就算是萬事如常,也會有看不見的矛盾會使你受傷。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們。
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又把山中之景細致精確的表達了出來,這是因為“弄”的本意是賣弄,而在此卻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沾衣”雖是難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煙縹緲,水汽蒙蒙,露濃花葉,……卻也是另一番極富詩意的境界啊!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霧繚繞,空氣濕潤,山中的游客從“云”中出來時衣服就已經變的濕潤潤的了。其次,是在對客人進行挽留。你怕下雨嗎?下雨不過是把你的衣服打濕而已,在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會讓你的衣服干著,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來吧!何不欣賞欣賞這雨中美景呢,可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賞析二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斗艷,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并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于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后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游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么,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復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于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游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8
【原文】
送別
又題:《山中送別》
年代:唐作者: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注解】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譯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歸?
【賞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詩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后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并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后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游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并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后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里,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于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
【名家點評】
劉辰翁《王孟詩評》:占今斷腸,理不在多。
敖英《唐詩絕句類選》:只標地寫情而不綴景。
李沂《唐詩援》:語似平淡,卻有無限感慨,藏而不露。
凌宏憲《唐詩廣選》:顧與新曰:翻用楚詞語意,脫胎換骨,更為深婉。
唐汝詢《唐詩解》: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子之歸期難必。
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唐云:得漢魏和緩氣。
吳煊《唐賢三昧集箋注》: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得有多少妙味。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翻弄騷語,刻意扣題。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
林庚《唐詩綜論》:“年年”二字它原是一個流水的感覺,……它是說明時間的,而‘明’字則似乎是反時間的,歲月原如流水,而‘明’字卻讓它出現在一個照眼的感覺上。這便是詩歌語言的魅力,仿佛那春草就將綠得透明了,那么,王孫該怎么辦呢?春天的光輝與那勃勃的生氣,它乃是一切的開始之開始。而且世界上一切的消息原都不甘于寂寞,于是遂非柴扉所能掩了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9
山中雪后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譯文及注釋: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說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熘子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的畫面。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凍”突有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閑”則是突有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有深深的感嘆。
賞析: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說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熘子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的畫面。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凍”突有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閑”則是突有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有深深的感嘆。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0
武夷山中 宋朝
謝枋得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武夷山中》譯文
十年的歲月連回家的夢想都不曾有過,此時此刻我獨立青峰之上面對著野水無涯。山雨初停的時候,天地間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經歷多少歲月才能修煉成梅花那樣的品格呢?
《武夷山中》注釋
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武夷山中》賞析
首句,“十年無夢得還家”,指抗元兵敗的十年間從未還家。這里不說“未還家”,卻說“無夢得還家”,簡直連還家的夢也不曾有過,可見其決絕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遺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總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權。他的“無夢得還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節隱居。這一句領起下文。決絕到連還家的夢也不曾有過,棲息山間也就怡然自得了。
“獨立青峰野水涯”,“獨立”使詩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間,是詩人直沖云霄的氣節,是詩人不可一世的風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絕妙的水墨畫,但這又不是純寫武夷奇觀,當年宋朝的河山,空曠,寂靜,沒有著落;獨立于此,詩人的心情,有些悲愴孤獨,有些若有所失。沒有人煙,腳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繚亂逐春生”;不見漁舟,眼前只是煙波浩淼的野水,中間傾注著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巍然挺立的青峰,實際上也是詩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寫照。
第三句一轉,“天地寂寥山雨歇”, 天地寂寥,淅淅瀝瀝的春雨在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時候停住了,田野清曠,凍云黯淡,有青草的氣息,有天地的空曠,有黃昏的寂寞。簡直辨不清是真在寫沉寂的山中氣象,還是在嘆息人間的萬馬齊喑。
末句“幾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來被人們賦予了高潔堅貞的品質,如王安石寫寒士的《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陸游寫高士的梅:“零落成塵碾做泥,只有香如故”;還有蘇軾寫的梅:“不知風雨卷春歸,收拾余香還畀昊”……梅花在數九隆冬這樣最寒冷的日子里開放,百花之中,一枝獨秀。到次年春來草長,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無語,卓爾不群。人要幾生幾世才能修得到梅花這樣的境界啊!詩人忽然提到獨立世外,傲霜吐艷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無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間,以梅花品格相期許。詩風自然樸素不加雕飾,清曠之中已帶著幾分蒼涼沉郁,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對人生的思考,深遠綿長,發人深省。
《武夷山中》創作背景
此時,信洲失守,抗元失敗后他已在武夷山中轉徙十年,妻子和兩個兒子被擄,許多南宋舊臣紛紛投靠新主,孤忠的謝枋得面對國破家亡是怎樣的心情?他已經離家十年了,獨立青峰之上,雨后的山中顯得更加寂寞。但是,他追求梅花的品格最終成就了自己高潔的人格。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1
原文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譯文
梅子熟了,從青色變成了黃色,地里的菜和麥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著養蠶繅絲的時節。
山寺里悠閑自在的僧人,烹煮著老茶樹的茶湯,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壚邊煮酒,酒香四溢。
注釋
當壚:對著酒壚;在酒壚前。
賞析
祝枝山(字允明)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寫蘇州西郊一帶村女當壚煮酒的景象,讓人讀起來像吳語一般,輕快閑談,很具姑蘇特色。他的“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表達了那份滿足,那份陶醉,一切功名利祿、人世煩惱,在詩酒風流前,煙消云散。這首酒詩反映了詩人人性的自由復歸的愿望,重新發現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歸宿。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2
原文: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今天郡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人。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后煮些清苦的飯菜。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葉落滿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跡?
注釋
全椒:今安徽全椒縣,唐屬滁州。
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
“澗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絕人世的幽獨清苦生活。
荊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傳》云:“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
瓢:將干的葫蘆挖空,分成兩瓣,叫做瓢,用來作盛酒漿的器具。
風雨夕:風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縣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澗:山間流水的溝。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跡:來去的.蹤跡。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詩乍看沒什么驚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頗有陶淵明的風格,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說它“一片神行”,有人說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
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于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后,詩人由于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說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詩人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么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因而也不知去何處找對方。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讀者能感到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復。開頭,是由于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于又覺得找不著他而無可奈何;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于無從消解。
詩人描寫這些復雜的感情,都是通過感情和形象的配合來表現的。“郡齋冷”兩句抒寫,可以看到詩人在郡齋中的寂寞。“束荊薪”、“煮白石”是一種形象,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種種活動。“欲持”和“遠慰”又是一種感情抒寫。“落葉空山”卻是另一種形象了,是秋氣蕭森、滿山落葉、全無人跡的深山。這些形象和情感串連起來,便構成了情韻深長的意境,很耐人尋味。
這首詩,看來像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啟人想象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也就是形象思維的巧妙運用。
蘇軾很愛這首詩。《許彥周詩話》載:“韋蘇州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東坡用其韻曰:‘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不當和也。”施補華《峴傭說詩》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詣也。”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別。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3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
作者:吳均
朝代:南北朝
原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注釋
⑴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⑵煙:此指煙靄。⑶窺(kuī):從縫隙中看。⑷檐(yán):房檐。
賞析:
詩作主題本詩是一首寫景詩,作者借幽居時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樂,表達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閑適心境。
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從窗里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并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見。
“鳥向檐上飛”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情景。
“云從窗里出”一句,寫出了詩人居住的地勢之高峻,連云都從窗戶里出來了。
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寫作特點
⒈、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后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巨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
⒉、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本詩通過詩人的觀察寫出景物,并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環境之中。
山中原文及賞析 篇14
原文: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譯文:
清晨起,打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慘淡,連日光都變得寒冷。
房檐的積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清高堅韌的性格,是多么不尋常啊!
賞析:
《山中雪后》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
詩歌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銀裝素裹,旭日東升,云彩淡淡(描圖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凍的景象(點氛圍)的畫面。“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清孤不等閑”則是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繪圖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析情感)。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山中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山中原文及賞析03-23
天平山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山中原文翻譯03-01
相思原文,賞析03-03
劍客原文及賞析02-26
相送原文賞析02-26
紹興原文及賞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