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每當別人問起我來自哪時,我都會驕傲地告訴他們,我來自諸暨!沒錯,就是那個走出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以畫梅而聞名于世的王冕的故鄉——諸暨。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諸暨的一些風俗民情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天空中飄著雨絲,一個略帶哀愁的日子。每家每戶,從清明前幾天就開始籌備了,籌備些什么?無非就是清明粿了,這個外表有青色,有白色的“果子”,外形各式各樣,里面的餡兒,青的是豆沙,白的是咸菜豆腐的,制作起來尤為復雜,是諸暨人過清明節的必需品。一個普普通通的`清明粿,里面包含了太多對過世親人的思念,味道也就大不一樣了。準備好清明粿,就要去掃墓了。
點上香火、白燭,燒上紙錢、元寶,再把精心準備的清明粿擺上,說上幾句家常,再深深地鞠幾躬。細細的雨絲打在身上,不知是誰的淚滴落在人間。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節,整個中國都十分重視的節日。除夕這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這便是一年到頭最大的慰藉吧。這頓飯在一陣爆竹聲中開始,又在這爆竹聲中結束。諸暨人年夜飯的餐桌上有什么呢:西施豆腐是頭菜,隨后有糖醋排骨,有象征著“年年有余”的清蒸魚,有傳統的梅菜扣肉等等。我喜歡梅菜扣肉,那誘人的排列整齊的扣肉,看得我口水直流,香味在我的鼻子中徘徊,遲遲不肯散去。其實我最愛的還是那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那美味簡直讓人無法自拔。到了臨近十二點的時候,爆竹聲又開始了,這一晚大家都選擇不睡覺,為了給自己“守歲”,還真是“一歲除”啊!
東風夜放花千樹
元宵,大街上掛滿了喜慶、鮮亮的燈籠。諸暨的一些鄉鎮上會舉行舞龍舞獅、花燈展等節目。走上街頭,大人們會在花燈前佇足觀賞,小孩則是選擇猜燈謎,不僅是為了那些精美的獎品,更是對自己猜謎本領的一個認證。還有不例外的就是吃湯圓了,家家戶戶準備的湯圓也各不相同,甜的吃膩了還可以吃咸的,自己燒的青菜湯圓,“迷道”不要太好哦!
不過,圣誕節、萬圣節這些“洋節日”越來越流行的今天,在“端午節”被鄰國霸占的今天,各地的民俗被慢慢的淡忘,這些民俗習慣,我們應該重視,不讓它們變成下一個“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除夕,對溫州人來說,可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它是一年的最后一日。同時,這也意味著團圓、歡喜和繁忙。
一大早,人們就來到了菜場,開始采購年夜飯的菜品。這時的菜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般來說,這天買的菜都會盡可能豐盛,同時也都有會有美好的寓意。
到了下午,在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溫州人稱之為“撣新“的同時,大部分家庭都會貼好春聯,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新年。整棟樓到處都是紅色,充滿了歡喜的氣氛。
差不多四點的時候,爺爺奶奶就開始忙活了,他們把曬干的醬油肉收進來,蒸一會兒后,和其他幾樣冷盤一并,上到了餐桌上。待十來個冷盤全部擺好后,就開始做年夜飯的第一道熱菜——炒年糕。按奶奶的`做法,他會把黃年糕、芥菜、一定的臘肉拌在一起炒,寓意著“年年高”。這時,爺爺就會拿出只有在春節期間用的紅高腳碗,配上朱紅色的筷子和由紅色圖案的勺子,依次擺在一層塵不染的桌布上,等待著我們一家的到來。
大家都到了爺爺奶奶家中后,年夜飯就開始吃了。這時候桌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冷盤在外圈,熱菜在里圈。酒肉的芳香和五顏六色的菜品,贏得大家撐開肚子,一個勁兒的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大家就互相開始敬酒了,杯子碰撞發出的清脆聲,把歡喜傳遞到了酒桌上的每一個人。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大人們就開始閑聊一年中發生幸福的事,小孩子們也結伴玩了起來。
八點開始,春晚就來了,一家人都圍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看精彩節目。搶紅包也開始進行了,雖然搶到不多,但大家仍樂在其中。
九點以后,孩子們就耐不住了,他們抱著眾多的“小金魚”“竄天猴”“小熊貓”等等,到樓下燃放了。煙花放起來后,一條條明晃晃的金絲從噴射口飛竄出來,像開花了一般。大人也有放煙花的,只不過比孩子們的厲害很多,這種像火箭彈一樣,一個一個朝天空中飛去,到三十多米高后,自動向四周爆開,發出擊鼓似地巨響,分支成眾多五顏六色的細絲,朝四周飛散。
12點以后,鞭炮、煙花的聲音更多,也更密集了,溫州人稱這個時候叫打“關門炮”。
還有一部分人,在這辭舊迎新之際,通宵守歲,見證新年的到來。
過除夕是一個習俗,這個日子,溫州人一向是很重視,它代表著美好的祝愿和新的希望。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且領土遼闊的國家,這就使得每個民族,每個地區在長期的發展中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是文昌。但是即使都在文昌,各個村、鎮的之間的風俗還是稍稍存在一些區別。我要說的便是我所在的村里的風俗。
送燈
送燈是文昌傳統民俗活動,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舉行。今年村里的送燈活動我也參加了,當天的晚上,人們將提前準備好的一盞盞花燈拿了出來,這些花燈分有大花燈和小花燈。這些美輪美奐的花燈的制作可有講究了,尤其是大花燈,它的正面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子”等象征吉利的`詞或思古幽情的人物景畫,然后燈的周身還會貼上有72個大小紅“喜”字和36個“春”字剪紙。待時辰一到,就由一個“燈頭”領隊,從他家出發,村民們依序排成長隊,大人提大花燈,小朋友提小花燈,敲鑼打鼓,燃放炮竹挨家挨戶地沿村游行。在送燈游行的過程中,每進入一戶人家中還會進行送燈活動最出彩的部分——盅盤舞。盅盤舞的表演者分生、旦、丑三個角色,一般為十歲左右的孩童扮演。他們或手持瓷盤瓷盅相互撞擊或手搖彩扇,在“八音”(由嗩吶、秦琴、吊胡、喉管、竹簫、鼓、鑼、鈸八件樂器演奏而得名)的伴奏下,三人翩翩起舞,同時伴著節奏或唱或念。在送燈隊伍繞過整個村子一周后,他們最終目的地是村子的公廟。來到公廟,人們會先將花燈掛好,然后接著開始輪流到廟內舉行祭祖儀式,最后送燈活動才圓滿結束。
公期
公期”也是海南文昌的另一種非常出名的地方文化習俗。“公期”本意人們是供奉、拜祭的神靈及祖先的生日。文昌多數地方的“公期”大多都集中在了正月,這個時候正是農閑季節,所以“吃公期”也成為一種村里集體接待親戚好友的活動。
記得往年我們家到了“公期”那天,一家人早早就起來了忙著殺雞擇菜了,待飯菜準備就緒,我們會從中挑出一只個頭大一些的公雞,和一盤上好的豬肉,一盤腌好的咸魚以及酒水、茶水擺放到案子上,再由家里的老人給先祖上香祭拜。所有的儀式弄完,我家的親戚朋友也都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在請客人就坐完畢后,我們一家人就將早已準備好的飯菜端上來同客人一起享用。主客在席間觥籌交錯、親密交談著一年中各種開心有趣的事情,這無形之中又加深了親戚之間的深情厚誼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風俗,雖然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都屬于海南文昌。我深切地希望這些傳承于我們先人的風俗可以一直流傳至未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要說春節的習俗,那就必須得說說整個春節最忙碌的那一天——大年三十了。
清晨,天空剛剛顯出魚肚白,家中的后院就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表哥從雞舍里抓來一只雞,姑媽從街上拎回兩只鴨。雞鴨都叫個不停,聲音交織在一起,但它們的任務很簡單——成為祭品——或者人們餐桌上的菜品。這天殺的第一只雞都是要獻給祖先的。舅公挑起早就準備好的擔子,里頭裝著酒、肉和爆竹之類的東西,就開路走在最前面,浩浩蕩蕩地領著一家人去祭祖了。在祠堂前,所有宗親一溜兒排好了長隊,挨個到靈牌前燒紙錢、點香火,以祈求一年都擁有好運氣,家人平平安安。
一系列復雜的祭拜禮儀過后,就是屬于我們的時間了。回到老宅,一家人齊聚一堂,閑聊、喝酒、吃飯,這一餐不吃到下午去絕不會停。一大家子一年中也許只有這個機會能夠聚在一起,自是要好好敘敘舊,寒暄寒暄。小孩子們滿懷期待,這天是人聚得最齊的一天,自然也是紅包收的最多的一天。在一陣含糊的“恭喜發財”“萬事如意”中,孩子們從長輩手里接過紅包,躲進房間,小心翼翼地拆開封口悄悄瞥一眼。這種時候往往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因為嶺南地區紅包講究討個吉利,數目上沒有要求。五塊、十塊是常態。五十元就已經算是一筆大數目了——這是要關系很近的親戚才會給的。
月亮已經從層層云彩后面探出了臉,大人們已經在收拾殘席,只等收拾好了,點了火爐,暖暖和和地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巧手的女人們手下不停,眼睛盯著電視上的節目瞧,手里卻團著一個又一個的糍粑,留作明天吃。——這時節啊,幾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就已經結伴打著手電筒,頂著廣西冬天的“妖風”,揣著剛得的利是錢和一顆激動的心從后門溜上街了。既然錢都已經到手,那就不能不盤算著怎么用了。零食和飲料自是不必說,頂頂重要的`還是煙花——要那種能在空中綻放開來的絢麗煙火!沒有煙花能叫什么春節呢?
“十、九、八、七……”電視里正數著新春倒計時。所有人都已經有了困意,母親微微打個呵欠,把身邊已經犯困了的孩子攬進懷里,用溫柔的手撫摸孩子的眼皮。睡吧,寶貝,她喃喃低語,明天醒來就是新的一年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都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說,各地都會有自己的一套風俗,我們溫州自然也有一套獨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來,大門就已經忙著買菜了—魚、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場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還能看到許多紅燈籠,一片紅火。接著便馬上開始“撣新”,也就是大掃除,讓整個家煥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貼春聯了。許多戶人家都拿出準備好的新的紅對聯,換下貼了一年的老對聯,既是辭舊迎新,又給人一種美好的向往,與對新年到來的期盼和喜悅。
大概三四點鐘,豐盛的年夜飯就開始做了。先是準備十樣冷菜,拿出晾曬好的醬油肉和蒸好的鴨舌等,用紅色高腳碗盛,象征著“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蘿卜,以示討彩。到了燒熱菜的時候,爺爺奶奶與父母便一齊開始忙活,燒魚的專門燒魚,煮肉的一心煮肉。且這熱菜也是很有講究的,寓意著“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魚或芋和年糕不必說,像紅燒肉,金針雞等通常也會出現在餐桌上。
五六點鐘左右,年夜飯也開始了。十個冷盤陸續端上,放在冷盤中間,而年糕則往往是第一個。菜上齊,那紅紅的排骨和淡黃的咸魚飄散著兩種不同的香氣,讓人感到無比舒適。大人們也開始互相敬酒,祝賀對方“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親戚長輩,一片喜慶熱鬧。
吃飽喝足,春晚也拉開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觀看,氣氛融洽,時不時還在群里發個紅包或是給遠親或是親友送祝福,讓喜慶通過網絡也能傳遞。
一個多小時,小孩們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發出光芒和聲響,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絢麗的火花,有的點起來沒有美麗顏色,但爆炸威力響聲卻非常大……與其說是在玩,不如說是一場小型煙花秀。
終于到了零點,鐘聲一響,四面都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與滾滾濃煙,而天上則是各色煙花。望著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長大一歲的喜悅中。
除夕活動也至此大致結束了,有的人睡覺,也有人守歲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開始忙著拜年。
溫州的除夕別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還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熱鬧,溫暖和美好的親情。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噼里啪啦——”
一簇簇煙花直沖天際,吳川人的元宵節拉開了序幕!
我的外婆家在廣東吳川麥家村。每逢元宵,我必定大飽眼福。在外婆家過元宵節那可是很熱鬧的,村子里舉辦的各種活動,每次必有上百個人來參加。人擠人的,一點都不遜色于除夕與正月初一。
吳川的菩薩游行,泥塑,飄色可是很有名的。
白天,就是菩薩們的主場了。每一尊菩薩會被人們放在擔子上,再找十多個健壯的挑擔男子,架著菩薩挨家挨戶地游行。這個習俗又叫“菩薩逛街”。人們看到菩薩走來時,鼓掌放鞭炮,虔誠而熱情迎送菩薩,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得到菩薩的保佑。
每一年都會有人報名與菩薩共游。有一年,我的舅舅也加入了其中。活動過后,舅舅說:“咱們村的人,真是熱情啊!這次,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吳川有一個令人驚訝的地方:每年元宵,可是過得比春節還要熱鬧,成群的游客慕名前來。
“咚咚咚——”
聽到這聲音,我的心隨著那聲音一起歡悅起來:菩薩來了!
你瞧!灶王,玉皇大帝,觀世音菩薩……一尊尊菩薩,浩浩蕩蕩地來了。
大人們拿著串串鞭炮,在家門口燃放;此時的孩子們,蹦來跳去,合不攏嘴。菩薩所到之處,人擠人,大家都汗流浹背,但臉上的笑容那可是藏也藏不住啊!正想著,舅舅在眾多探出一個腦袋,微笑著朝我招招手。
菩薩后面是舞獅。“咚鏘咚鏘咚咚鏘”伴隨著鼓聲,一只只紅黃相間的舞獅朝我們走來。每一只舞師游行時必定會挨家挨戶的去“鬧”,以祝福每戶人家能順順利利地過完這一年。
“媽媽!舞獅來我們家啦!”話音剛落,一只舞獅進了家門。他們跳著,跑著,甭提有多歡鬧啦!外婆笑著將幾個橘子丟入舞獅口中,那舞獅便“心滿意足”,盡情舞啊,耍呀……
吳川元宵節的晚上那也是很有趣的!
首先,是看泥塑。泥塑,顧名思義,要用泥土塑造成一座座雕像。飯后,我走在街上,欣賞著那些巧奪天工的鬼斧神工。瞧,那是李白,真是惟妙惟肖!看,那是李清照,栩栩如生……形形色色。
看完泥塑,媽媽帶我去看了花橋。
花橋,是用各種顏色的玫瑰和百合裝飾的`玻璃橋。紅似火,白似雪,粉似霞,目不暇接。一陣陣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這真是美呀!花橋上也是人擠人的,但誰也沒有感覺到,都沉浸在花的海洋之中。
逛完花橋,外婆家的元宵節也意味著要告一段落了。
這就是我們吳川人的元宵。
你來嗎?
我在吳川外婆家等你!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一提到端午,我們就會不自覺的想到一個人――屈原。
還記得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激勵了多少個有夢想的人前進啊!
《離騷》是一篇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的高度藝術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基石,被后世視為浪漫主義的源頭。受楚地巫文化傳統的影響,屈原憑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詭云譎、變化莫測的神來之筆,將神話傳說中的.云龍鳳鳥、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與現世人間的坎坷際遇糅合錯綜在一起,在幻想與現實的交融中,創造了一個奇偉瑰麗,迷離繽紛,高遠玄邈的藝術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內心沖突、苦悶的象征,也是他堅貞執著的頑強人格的展現。對國家真摯深沉的愛和對自我高潔人格的堅持,使屈原始終堅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終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離騷》,也因此塑造了一個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時人劉勰曾有“不有屈原,豈見《離騷》”的評論,如其所言,《離騷》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詩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現,這是屈原之前的詩作中所沒有的。
透過《離騷》,我們看到的是詩人披蘭佩蕙,芳潔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剛直不阿,忠貞執著的偉大人格。面對現實的污濁險惡,屈原清醒地認識到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寧愿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九死而未悔。詩人將自然界和神話傳說中的花鳥草樹隨手拈來,妙筆點染,賦予其不同凡響的象征意義,如用佩飾蘭蕙表現自己的高潔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鳥芳草代表賢臣,而與之對立的蕭艾惡禽則象征讒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使全詩都充溢著精采絕艷、絢爛芬芳的審美意境,散發著迷人的藝術魅力。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臺,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為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年糕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在我的家鄉,過新年時餐桌上擺上一盤香噴噴的年糕點心,是必不可少的。
從過新年的這天起,大街小巷就有老爺爺在叫喊吆喝“賣年糕嘍!”天空泛起魚肚白時,奶奶就已早起,穿過一條條街,到街頭去買。街上本空無一人,誰知這會兒卻排起了長長的隊,奶奶早去晚歸,待我睡眼惺忪地下樓時,才看到奶奶的身影在廚房里一晃一晃的。
“奶奶,你要做糖水年糕了?”“是啊,給我的寶貝孫女吃。”我看著奶奶把年糕浸到水里。接著她低頭側身從櫥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易碎碗,把浸好的年糕放到碗里,細心地擺盤。擺好后的年糕頗像一朵盛開的花。我插話到:“奶奶,咱家不是有不銹鋼碗嗎?為什么要選一個這么容易碎的?”奶奶一邊開著煤氣灶,一邊伸手摸摸我的腦袋,笑著說:“因為新的一年要‘碎碎平安’!”
奶奶往鍋里倒少許適量的水,然后輕輕地讓粘住碗的年糕傾身滑下去。‘嘩’的一身,鍋里像竄起了火星子,又像是搖曳的風鈴,發出清脆的響聲。奶奶不停地翻動著鍋鏟,讓年年糕躺的更舒服些。我明顯看到,在奶奶的指揮下,年糕像個體操運動員,來回反著身,重復著高難度動作。制作一碗糖水年糕再容易不過了,等到差不多快好的時候,把混合好的糖水用勺子輕輕順下去。奶奶招呼我倒糖水。我的眼睛死死盯著糖水,透明晶瑩的'糖水散發出一股怡人的芳香,沁人心脾,估計奶奶是先在糖水里摻了些花瓣。其中的寓意說是水中月,鏡中花,愿每一個人都能在新年如意所得。
趁奶奶撈年糕之際,我輕手輕腳溜了出去。:“哇!”我猛吸一陣,條條街都散發著家里那個味兒。現已臨近傍晚,絲絲橘光沖破天際,似繪畫大家的手筆,馬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那股淡淡的清香若有若無,又似乎沖斥著整條小街。我尋味聞去,原來家家戶戶都在做糖水年糕。回到家時,那盤年糕的擺盤設計變的面目一新,香味依舊讓人垂涎欲滴。我伸手拿了一塊往嘴里放,頓時兩眼放光,情不自禁吟詩一句:“年糕精致點春心,夜景繽紛舊歲除!”。
這就是每逢過年讓我翹首以盼的一件事。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9
春節作為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雖然,在這一天中國人都是過年,但因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這過年的過法也各有不同。
在文昌,年味會早早就彌漫開來了。每一年的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就已經開始家庭大掃除,家里的男女老少齊動手,把屋子的上上下下全都打掃干凈,還把各種器具、被褥窗簾都重新清洗一遍。而城里的街道也早就被喜慶的大紅燈籠和漂亮的霓虹燈點綴得異常溫馨。
文昌的家家戶戶都有在臘月制做年糕的習慣。每每還未到大年,勤勞的文昌人已制作好了糖貢(最重要的年糕),這象征著美好的日子會年年高的意思。這種可以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可是地道的文昌人拜年互贈的佳品。
接著就到了大年三十,這天每戶人家會十分忙碌。大家早早地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將柚子、桔子、糖和餅干用托盤裝好擺上案子,用文昌的老話講這叫“擺年”。之后一家人就又開始殺雞做菜為祭祖和團圓飯做準備。文昌人家的春節肯定是少不了美味的文昌雞,哪怕是平日里再拮據的人家,在這一天案桌上都會有文昌雞的身影。聰明的文昌人很會物盡其用,他們發現煮文昌雞的雞湯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用其煮制的`文昌雞飯和制作的醬料食用起來,又是另一番令人贊不絕口的美味。除夕吃完團圓飯后,人們便開始忙活著貼對聯、貼幅字,放一串鞭炮,這個過程謂之“送窮”。而其實前面說到用柚子、桔子“擺年”也是有深刻寓意的,因為海南話中的“柚”和“桔”與“又吉”諧音,表示新年又獲大吉大利。還有文昌人祭祖的時候,在桌上除了陳列文昌雞等食物外,還會擺上三盅茶五盅酒,俗稱“三茶五酒”。這里面也包含著“三茶”敬“天、地、人”,“五酒”求“福、祿、壽、財、丁”五福之意。
除夕過完后就到了年初一,在這天早晨,晚輩們須早早起床洗漱,然后穿上新衣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在按序給晚輩發“壓歲錢”,希望子孫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接著,長輩就把事先煮好染紅的雞蛋順著晚輩的頭部向下推滾到腳部,嘴里還念著“從頭紅到腳”的吉利話,之后晚輩會誠心接過,再把那紅雞蛋“脫殼”吃完。
看了我這介紹,是不是覺得有趣又心動呢?那就等來年春節快來體驗體驗吧,保準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0
老舍先生在他的作品《北京的春節》中寫了北京,也就是他的家鄉的春節,我家鄉的春節也很好啊!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的家鄉,也是一樣的。必須先把年時吃的唱的用的一切準備好,因為超市什么的都會關門五六天。如果不準備。小心肚子餓。每年過年前,都會和大姑、小姑還有爸爸、媽媽去超市,看到什么買什么,如果不需要就算了。因為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一個個找也記不過來。如果有什么落下沒買的就再去買。
春節,正如老舍先生說的,眨眼就到了啊!
在我的'家鄉,在外面工作的人,也是陣非萬不得已,必須回來,我家鄉這里很少有吃團圓飯的,怎么說呢,就是在春節晚上的那頓飯就稱為團圓飯,但是!只有餃子可以吃,家家都是,而且還要給街坊鄰居們送一碗自家的餃子,都是自家包的。這時候,我們小孩子就有事做了。端上一碗餃子被奶奶指揮著送去哪家。我們家小孩子多,一次就送完了。我去大奶奶家,弟弟去二奶奶家,哥哥去鄰居家。我端著餃子,在街上走著,街上都是孩子,有的和我一樣去送餃子,有的則拿著空碗回家去,還有一些很小的孩子在街上玩,終于到了大奶奶家,大奶奶說:“我們家沒有很大的子,我也抽不開身走不開,我直接把我們的餃子盛給你一碗吧。”我說著不要大奶奶非得給我。我只好又端著另一口味的餃子回家了。哈哈!很搞笑吧!
到家了,就可以吃奶奶獎勵的餃子了。吃完還很早,平常五六點才吃飯,春節那天四點不到就吃飯了。吃完飯就可以在街上和小孩子們玩了。
接著,就是初一,初一早上五點就起床了,因為要拜年啊!不只有大人們,有些小孩子們起來湊熱鬧,我就是湊熱鬧的小孩。跟媽媽起床。拜完年了,天都亮了,也收獲不少花生,瓜子糖果,在我家鄉,小孩兒們最開心的就是拜年了。
還有就是,小孩兒們還可以收到紅包,我收到的紅包有好多呢!
晚上,在街上十字路口,會有人放煙花,我們小孩會在旁邊看著,有些小孩兒還有炮可以玩,我也會,現在的炮真是高級,一摔就響了,我小時候,要去拿兩根奶奶的香點著,一人半根,把炮放在地上,點著了就跑,四個小孩,本來是一人點一個,輪流著來,但是我不敢,就在一旁看著,卻也很開心。
春節眨眼就到了,但它也是眨眼就過了啊!我真的太喜歡春節了,熱熱鬧鬧的,過春節真好,可以吃餃子、收紅包,拜年和爸爸看煙花……
春節真好,唉,要是每天都能像過春節一樣該的好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1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文化古國。當然,中國的節日也是有很多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我的家鄉是怎樣過中國的傳統節日一一春節的吧。
每年的春節都在上一年年末到第二年年初。
每個地區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節日相同,風俗不同。自然過節要做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不講這么多,直接進入話題吧。在我的家鄉,一般臘月初八以后就要準備年貨。比如干果,糖果,肉類……還要準備過年穿的新衣。
小年這天晚上要殺雞祭灶,燒灶碼。殺的雞也只能在過大年和除夕時食用。
在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家中打掃的干干凈凈。到街上買對聯,買窗花來貼到家中,當然這天還是要祭灶,提前買好蘋果丶貢橘等食物……到了晚上,大家打開電視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吃著火鍋守歲,直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后才可以睡覺。關于除夕時守歲,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夕的猛獸生活在林子里,平日以豺狼虎豹來充饑,可是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走出林子,到山下人的村莊里吃人。大家都很害怕,以后每到三十晚上,人們都跑到山上躲難,讓夕將村莊里胡作非為。
有一天,一個人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夢到神仙指引,讓他在門上貼紅聯,門口燃竹子,家中掛燈籠。三十那天的晚上,除了這個人,大家都去躲難了。他看到夕后,就放了一把火,點燃了竹子,竹子在火中發出爆竹一般的響聲。火光沖天,讓紅聯,燈籠映出了道道紅光。把夕嚇得逃之夭夭。第二天,大家回來了,發現這個人完好無損的站在那兒迎接他們。都驚得目瞪口呆,那個人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從此以后大家每到大年三十晚上都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守歲。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大家都要去走親戚,串門兒。小孩子收壓歲錢………
到正月十五,大家團聚在家中,一起吃團圓飯,還要到濕地公園去看煙火晚會,那一個個各色各樣的煙花讓人賞心悅目……
正月十五過完了,年也就算是過完了,大家又開始忙碌了:農民伯伯開始種地,商人們開始上班,工人們又要工作,學生們又可以開開心心的上學了。
大家都在等待下一個春節,因為只有在過年時,人們才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才會過年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2
我的故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會格外熱鬧,因為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端午節。
最終等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
早上,太陽還沒有鉆出被窩,人們就已經開始忙碌了。瞧!東家的孩子起了個大早,跑進跑出;西家的孩子也早早起床,忙前忙后;大人們則在屋里屋外一向忙活著。猜猜看,他們在干嘛?他們正忙著做端午節的特色食品——粽子。那里的粽子可謂一絕:白色的糯米摻著幾粒紅豆,顯得格外調皮;有的粽子包裹著豬肉,吃起來噴香可口;有的粽子包裹著蜜棗,包你吃了甜甜蜜蜜……并且,形狀也不一樣,有三角的,也有四角錐形的;有枕頭形,也有小寶塔形的;有圓棒形的,還有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的呢!
你到街上走一走,空氣中彌漫著迷人的粽子的香味。步入并不繁華的街道,小街小巷人山人海,挑東西的,拉家常的人,隨處可見。最熱鬧的要數村子里那片空地啦!看!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圍成了一個偌大的圓。人們期待著舞獅的.隊伍快點登場。在一陣鑼鼓聲中,兩只漂亮的獅子登場了。他們左一下,右一下,像只笨拙的小熊。可愛極了!
時間像個頑皮的孩子,轉眼間,一點多了。人們排著長隊,又一次走出了家門,站在街道兩旁。年輕的小伙子穿上節日的盛裝,從街道中穿梭而過,到鎮上去參加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此時,鎮上那條不知名的河變得可熱鬧了。
午時三點,比賽開始了。河中的那一只只龍舟一字排開,像一批威武的戰士。龍舟上隊員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緊緊地握住劃槳,整裝待發。鼓手們也擺出了各自的架勢,好象在說:“今日的比賽必須是我贏”。三點十五分,不知從哪里傳來了一聲鏗鏘有力的哨聲,龍舟仿佛是一條真龍在碧波上劃行,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紋。鼓聲、吶喊聲交織成一支動聽的樂曲……
夕陽西下,夜晚的靜寂替代了白天的繁忙。飯后,人們集中坐在空曠的平地上,樹陰下,打個火堆,圍著火堆盡情地跳著,唱著,饒有興趣地聊著午時的比賽。
家鄉的端午節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繁忙中帶著幾分悠閑。走在大街上,我的心境異常激動。因為,這也是孩子們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3
照我們xx的老規矩啊,春節就得吃蛋卷。聽奶奶說,蛋卷一圏一圈的,寓意著團團圓圓。蛋卷金黃誘人,單看它那樣,就夠你咽好幾口唾沫了。
奶奶帶著我到街上買蛋卷的食材。一上街,喧鬧聲響徹云宵,一群人擠在賣雞蛋和豬肉的攤邊,一邊揮手一邊叫嚷:“老板,給我來二十個雞蛋!”或是“老板娘,給我砍三斤豬肉”我們差不多等了兩個小時,才買到雞蛋,豬肉和糯米,誰讓今天全村的人家里都做蛋卷呢。
回到家,我洗好手,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我將買好的雞蛋清點了一番,共有六十個,奶奶說要把這些雞蛋全都做成蛋皮,我瞪大眼睛深吸一口氣心想:這么多,能做得完嗎?開始打雞蛋了,奶奶邊打雞蛋邊給我說起來了蛋卷的由來:“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一個喜歡吃金子的怪物,大年三十的時候它都會來搶金子吃,如果吃不到,它就會把整個村子掀翻!于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將雞蛋肉加在一起,做成金幣的顏色形狀,把它喂給怪物吃,這下子村莊和金錢就都保住了。”
故事講完了,該做蛋皮了,將蛋液倒入油鍋里,小火等個三十秒,蛋液成形后鏟出鍋再把它晾涼,一片金黃色的`蛋皮便完成了。我跟著奶奶的步驟試著做了一個,不錯,簡單又有趣。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勞動,不久之后,蛋皮已經疊得很高了。接著就是剁肉餡,這可是力氣活,我從袋子里抱出兩大塊豬肉,隨后叫來表哥一起幫忙,將豬肉放在切菜板上,雙手持刀,三個人六把刀有節奏的敲起來。先是把豬肉切成小肉塊,最后再剁成爛肉泥。再將肉和糯米攪拌在一起,加入生抽老抽雞精鹽,還有辣子粉(湖南人愛吃辣)繼續攪合。肉餡制成以后就可以開始做蛋卷了,一層蛋皮一層肉餡的鋪好,要重復三次,然后把它卷起來,最后上鍋蒸熟就好了。
太陽靜悄悄地落下,最后一抹晚霞也在人們的歡笑聲中不見了蹤影。客人們越來越多,他們圍在桌旁,有說有笑的。“蛋卷來嘍”奶奶一聲吆喝,大家都圍了上來,我嘗了一口,蛋香肉香瞬間涌上味蕾。大家舉杯歡慶:“新年快樂!”奶奶做的蛋卷,大家都豎起大拇指,口口夸贊說比外面酒店的好吃呢。
蛋卷不僅是一種食物,它更是我們xx的“代名詞”,是xx的代表食物,我希望春節吃蛋卷這個習俗可以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邵陽的精彩。
【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作文10-09
家鄉的風俗02-27
家鄉的風俗作文【合集】01-04
家鄉的風俗作文(推薦)01-11
家鄉的風俗作文(薦)01-14
(優選)家鄉的風俗作文02-16
(推薦)家鄉的風俗作文02-17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02-17
【實用】家鄉的風俗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