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游》教后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游》教后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游》教后反思1
《秋游》是本冊書繼識字后面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生活積累,我將開學初設計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調整:
一是導入部分。
不以教師的激情描述和指導看圖導入,而是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帶著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在自己的切身感受秋天的美景后,一邊吟唱《郊游》,一邊利用復習成語作為課的入口。復習完跟秋天有關的四條成語后問學生:“在你腦中,秋天是什么樣的?”學生有的說:“我腦中的秋天很美麗!”有的說:“秋天是金色的。”此時,學生對秋天的印象還比較局限,只停留在很膚淺的視覺、聽覺、嗅覺的感官上,而從自己的情感內心和表達上還沒有更深切地感受。我順勢將話題一轉:“今天我們再跟著課文中的孩子一起去郊游。”這樣,課文被自然地出示出來,也將課引入了新課。
二是對圖的利用稍作簡化。
在這里,圖主要用作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睜眼時進入一個全新的美麗環境中,然后讓他們簡單描述看到的孩子們的歡快情景,對環境作整體感知,靠近課文內容。孩子們的生活體驗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再現當時開心的場面,起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所以孩子們在課文學完之后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說:
“我似乎看見了藍藍的天空和秋天美麗的田野,我還看見了劉徐偉(我班學生)在忙著逮螞蚱。”
“我覺得我來到了草地上,小朋友正在追我呢!”
“我看見小鳥了,我對著小鳥大聲喊,叫小鳥小鳥快下來和我做朋友。”
“我對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三是將課堂的重點轉向學生朗讀的訓練。
抓住重點詞語反復品味朗讀,從而體會秋天的美麗。體會孩子們面對秋天美麗變幻無窮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天也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第一自然段雖然內容很簡單,但是要重點理解“漸漸”和“郊外”不可以生硬,“郊外”一詞從抓住導入時候的唱歌“郊游”引開,秋天到郊外去游玩便是“秋游”,又點明題意,又理解詞義,自然而不做作呆板。在通過教師朗讀故意遺漏“漸漸”,在幫助別人中孩子們發現了這一個詞的重要,感受到秋風初起,天氣漸漸變涼。
第二自然段,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藍天白云的變幻無窮,因為自己課前有深刻的體驗,于是美麗的云彩在孩子們的頭腦中變成了可愛的圖像,再也不局限于課文中的白兔和綿羊,他們頭腦中勾勒的具體畫面全部展現在大家面前,孩子的朗讀興趣自然被激發,朗讀情感被調動,可愛、調皮的白云成了他們的朋友。而對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孩子們很難感受,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天空的無邊無際,同時又積累了詞語。
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想象練說農田里稻子黃了,黃得怎么樣?高粱紅了,紅得怎么樣?感受農田的色彩斑斕的美,進而進入豐收的愉悅。然后在反復朗讀,比較朗讀中體會“黃了”“紅了”“白了”中農民伯伯的豐收喜悅之情。
四是注意課內與課外互動,教材向閱讀積累延伸。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讓孩子帶著課堂學習的好奇心走進大自然,走進課外閱讀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目標。局限于課本的學習永遠是封閉的學習。學習中讓孩子在課內和課外中互動,課內所學的知識、情感在課外充分的展現,孩子們在課外積極的表達,展示自己的情感,他們對著藍天高喊,他們看見每一種農作物都驚呼不已,他們看見桂花就深情地呼吸,作滿足陶醉狀,然后裝模作樣地吟上一首自創的小詩或想到一個詞。看見芝麻忍不住去摸一摸,然后交換自己所了解的芝麻。看見蘆葦就想起了《小池塘》,說這是大眼睛的長睫毛……
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愛護孩子們從小自帶的那么一點“閱讀好奇心”應該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那么小心翼翼。于是,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詞語,在課堂上我讓他們在表達中嘗到擁有知識的'自豪,于是導入時個個都積極地舉手把積累的秋天的詞語匯報。在學習第三自然段中,孩子們不滿足于教材中只描寫的農田的美景,他們想到了果園的芳香:蘋果紅了,梨子黃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臉……于是他們想到了兒歌《秋天到》,情不自禁地背誦起這首詩。于是他們想到了“瓜果飄香”“豐收在望”等詞。
學完課文,在將課后閱讀與積累在課堂上展現,把平時讀到的描寫秋天的兒歌讀出來,背出來,于是孩子們背起了《識字一》,記起了《秋天的信》,讀起了《秋天到》,想起了《秋葉飄飄》……我也適時推薦幾篇充滿童趣的描寫秋天的詩歌。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無疑很濃厚,同時更激起了孩子課后閱讀的欲望。
我以為課堂只是孩子學習的起點,孩子語文學習的主陣地不在課堂,而是在生活的點滴,自己去閱讀中學習,自己去生活中閱讀,在平時經歷的點滴中有情感有表達的欲望,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和過程還是清晰可見的,而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使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但課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可充裕些。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連貫訓練常規過程中學生學的情感線和教師。
《秋游》教后反思2
《秋游》教學設計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四三班現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回族學生6人。該班學生整體素素質處于中等水平,特別突出的學生不多,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強,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良。學生總體上說比較愛學,對一些基礎的知識4/5學生能扎實的掌握。但也有1/5學生基礎不扎實,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學困生較多,有20%的學生計算能力差,反應較慢,并有粗心大意的習慣。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68頁《秋游》。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是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商一位數的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調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老師前幾天也和同學們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大家想欣賞嗎?(出示風景幻燈片)這地方美嗎?老師把這些圖片都洗出來了想要嗎?比一比哪一組表現最好,就獎勵給哪一組.大家加油哦!
(設計意圖: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后面的鞏固練習打下伏筆.)
二、建立模型
1、你們想去嗎?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車幻燈片)
2、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272人,四年級師生共230人,五年級共有師生368人..(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學問題。
(1)說一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3 、同桌討論如何安排車輛.
4、解決問題
(1):三年級師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72÷34=
②讓學生猜得數,
③討論如何估計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除數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讓學生猜得數,
③討論如何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什么?該怎么辦?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設計意圖:從情景圖入手,讓學生猜數,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問題由學生提,方法讓學生找,還學生學習主人的地位.)
5、啟發學生想一想,我們用了哪些方法試商?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小?)
(1)、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2)、繼續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余數大余或等于除數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小呢?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
(設計意圖:規律由學生總結,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三、應用拓展。
1、完成“試一試”
第1題:計算下列各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計算:361÷54 342÷43 272÷26 448÷89
第2題:(機動)認真觀察,小組內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師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車?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題(提高題):先估算,再計算.233÷34= 351÷58=
840÷35= 630÷31=
3、幫幫老師。(機動)(課后延申)
老師帶來了128張精美的小圖片,
(1)如果獎勵給第一組16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2)如果獎勵給第二組15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3)如果獎勵給四(3)的61位同學 。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布置
完成“練一練”第3,4題。
【《秋游》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散步教后反思12-16
秋天教后反思02-29
《散步》教后反思03-01
《北京》教后反思09-29
《荷花》教后反思03-14
金色的腳印教后反思02-29
【熱】秋天教后反思03-01
[熱]《散步》教后反思03-02
《金色的腳印》教后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