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秀]《救命骨髓》教學實錄5篇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1
一、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說說你是怎么理解“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句話的。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把最使你感動的段落多讀幾遍。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體會海峽兩岸的魚水情;談談自己對這件事情的體會。
三、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入題
1、破題,板書:20、救命骨髓
2、過渡:為什么稱它為“救命骨髓”?這是誰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誰的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2、反饋學習情況:這篇課文講了在成都機場上,一對四川樂山的夫婦盼到了兒子生存的希望——一個理想的供髓者為兒子提供的骨髓由專家送來,當臺灣同胞的骨髓植入另外內地白血病少年患者的身體,少年得救了。海峽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事。
3、各個小組互相討論、修改各個自然段的意思。
4、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學習提綱:
⑴骨髓是什么?為什么稱它為“救命骨髓”?
⑵這是誰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誰的生命呢?
⑶把使你感動的部分讀幾遍,談談你的體會。
⑷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⑸想一想,為什么說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學,小組內先互相交流。
3、展示學生個人感情朗讀自己最感動的部分。
4、抓住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⑴時間的緊迫性。
⑵醫療費用高。
⑶可以匹配的骨髓難找。
5、出示: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許,骨髓捐贈者和收捐者永遠不會見面,但那種血脈親情,如同這絢爛的生命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6、全班一起朗讀這句話,并談談你的理解。師作適當點撥。
四、總結全文內容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2
教材分析:
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課文描寫了同一時間的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她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相距雖遠,他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節課以讀為主,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1、“以讀為本”。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熏陶。
2、“自主學習”。構建樂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題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標。瀏覽全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讀再次回歸整體,使認知更完整、深刻。擴展練習,培養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熟記本課生字,隨文理解:“談何容易、蒼白、紅潤、幾經輾轉、奔波、突如其來”等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為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輔助、課題卡片
課程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橋”揭題,引導質疑。
1、學生自由交流曾經見過了怎樣的橋?
2、出示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并齊讀。
3、課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已有的生活積累引入新知,從課題產生疑問,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去學習課文,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探究的欲望,引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各小組同學合作,先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遇到不懂的詞語,小組討論解決,也可以查查字典。還是解決不了的可以請教老師。
2、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
(1)師:(出示生字詞語)對于本課的生字詞,剛才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我們要進行一個比賽,去掉拼音,你能讀好嗎?在比賽之前,請每組同學選一位代表,組內其他同學先幫助他準備準備。
(2)各小組開始幫助代表讀熟字詞。
(3)各小組代表賽讀。
(比賽讀字詞的形式活潑,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賽前要求小組同學幫助參賽代表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枯燥的學習融入了有趣的游戲。看重的就是學生經歷比賽的過程,著重點就放在了學生準備的過程中,而不是僅僅注重比賽的結果。使學生是真正自主地、輕松地學會知識。)
3、給本課的生字找找朋友好嗎?
(注意:我講的“朋友”可以是與這個生字有關的古詩、歇后語、名人名言、諺語等。)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人心,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它的外延正在逐步擴大,建立“大語文”的概念已成為許多教師的共識。我把我們平常所見的“給生字找朋友”的訓練項目作了一些小小變動,把“朋友”的外延擴大為涵蓋古詩、歇后語、名人名言、諺語等等,語文的積累就融入了這些“特殊的朋友”之中。)
4、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過程中,師相機板書一些關鍵詞語)
(2)讓學生根據板書試著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盡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感悟學習方法,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三、品讀暢談,感情朗讀。
1、自由默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上批注。
2、師生交流。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注重相機而導,順學而教,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力求體現“張揚學生個性,提倡多元感悟”,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內涵。)
四、總結朗讀,拓展延伸。
1、總結朗讀:指導朗讀課文最后兩句話。
(閱讀教學不面面俱到。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教學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骨肉親情。)
2、拓展延伸:
假設有一天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見面了,讓學生發揮想象,想想他們會說什么?
(讓學生把語文延伸到課外。)
第二課時(略)
一、感情朗讀,深化體味,生發情感
二、假設見面,親切交談,提升情感
三、質疑問難,互動交流,融合情感
四、提醒指導,寫好字詞,扎實基礎
五、借助語段,聯系實際,抒寫友情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骨俱捐贈”等9個字,學習“為之動容、志淚俱下”等詞語。
能力目標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3、體會救命骨髓所飽含著的兩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課文錄音。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受真誠學習生字
1、讀了課題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讀中勾劃生字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劃出課文中讓你感動的體段落。
2、讀后深思: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系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學。
1齊讀課題。
2、(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勾劃生字
3、自學生字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讀課文,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教師學生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結合課題,圍繞“為什么說兩巖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結合課文中具體內容進行思考:
2、找出句子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共同探究。
1、 “兩岸”指什么?
2、為什么稱之為“骨肉同胞”?
3、 “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4、畫出行走路線圖。
5、學習倒敘的敘述方法。
倒敘:先說明事情的結果后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的記敘的方法。
1、找出語句
2、找出語句體會方法。
3、理解詞語:
聲淚俱下:邊訴說邊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動容:臉上出現受感動的表情。
睛天霹靂:晴朗的天空響起了炸雷。比喻情況出人意料,令人震驚。
談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進言不容易,課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難很大,并不像嘴上說的那么容易。
馬不停蹄: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課文里用來形容運送骨髓在路途上沒有停歇,時間抓得很緊。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三、指導朗讀。
1、以默讀為主,可先讓學生自讀課文。
2、要讀出豐富的情感。
讀出事情的緊迫感。
1、最后要讀出乘客的心平氣和,;現時聲音提高,增加響度,充滿熱情。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20救命骨髓
人物:中年夫婦、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的專家、
經過:少年發病----檢查確診---別無療法---求救臺灣---找到骨髓---一位小伙子---專家護送---少年得救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識字,理解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意識、能力與習慣。
2、讓學生充分讀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引導學生從字詞品味中,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骨髓移植對少年的重要性,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相關課件,渲染性音樂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醞釀血脈親情
1、孩子們,看著你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聽著你們銀鈴般的聲音,不禁讓老師想起了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她和大家一樣有著如花的年齡,對未來也有著無限美好的僮憬,然而她卻有一段不幸的遭遇。(出示課件《我想回家》)
2、簡介課件相關內容,營造分圍。
3、孩子們,每年我國會新曾約4萬白血病患者,其中有近3萬多人是因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離開我們的,多么驚人的數字啊!看來骨髓對白血病患者來說意味著的是生的希望!
4、板書課題(帶著對課文的理解讀課題)
5、學生質疑課題,說出心中的疑問。
評析:課始,教師啟發學生回憶05年欒川縣第一實驗小學三。六班學生李靜怡因患白血病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離開了我們,接著出示課件“我想回家”這一催人心肺的真實的情境畫面,導出課題“救命骨髓”,敘述我國每年新增約4萬白血病患者,其中近3萬人因得不到相配的骨髓而失去生命這一驚人的數字,說明相配骨髓對白血病患者來說就是生命的希望,營造了學習氛圍,然后激發學生質疑課題,說出心中的疑問,使學生帶著質疑走入課文。
二、潛心會文,感悟血脈親情
1、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并作出相關的標注。
2、(課件出示:病床圖)他是誰?又有怎樣的遭遇?
3、對,他就是四川省樂山縣年僅16歲的白血病少年,此時他已是生命垂危。
4、孩子們,當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時,他們怎樣?(生回答)
出示:“白血病”!醫生的話如同晴天霹靂,震得他倆幾乎暈倒。大夫,求你一定要救救他,我們就這一個孩子啊!他們倆苦苦哀求著。
(1)那些詞語讓你覺得揪心?
(2)什么是“晴天霹靂”?是什么事讓父母覺得猶如晴天霹靂?
(3)是啊!父母知道白血病的嚴重,他們年僅16歲的的兒子危在旦夕,此時父母的心情如何?(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讀父母的話)
(4)此時父母已是痛切心扉,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生回答),于是他們苦苦哀求著大夫,讀“大夫,求。啊!”
(5)假如我們都是少年的朋友,親人,你將如何哀求大夫?(指名讀)
(6)孩子們,從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看到了一對已瀕臨崩潰的父母,也讓我看到了父母對兒子那真切的愛。
評析:通過學生自讀課文,做出相關的標注,出示四川省樂山縣年僅16歲的白血病少年病床圖課件,引導學生自由朗讀、有感悟的讀、指導性讀,品味“聲淚俱下”、“晴天霹雷”、“苦苦哀求”的涵義,體會父母得知孩子病情時那驚呆的表情、揪心的語言,感悟父母對兒子那真切的愛。
1、孩子們,父母此時想挽救少年的生命,還有誰在努力挽救他的生命?請大家默讀課文5—8自然段,找出答案畫出來,并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標注出來。
2、集體交流匯報。
3、品味語言,感悟“海峽兩岸情”。
(學情預設,學生交流,老師根據學生找出的句子的先后隨機引導品味)
出示
為了對倆岸骨肉同胞的生命,當天上午8時30分,這個年輕人把自己滾燙的骨髓捐獻了出來。
(1)邊讀邊想,浮現畫面。
孩子們,你們試想一下:一位臺灣青年靜靜的躺在床上,針頭刺進肌膚,他忍受著刺骨的疼痛,他心里會怎樣想?
(2)感受臺灣青年無私的愛。
他們真的是骨肉同胞嗎?(不是)是啊!他們甚至連彼此的姓名都不清楚,但臺灣青年卻能夠為了一個不知名的普通少年忍受巨痛,這位青年捐獻出的僅僅是骨髓嗎?(生回答)
(3)引導體會,指導朗讀
這是濃濃的`愛,這是深深的情,這就是無私的奉獻,讓我們帶著這情,這愛再來讀——
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的生命,臺灣青年忍受著針頭刺進骨頭時陣陣疼痛,這又怎能叫人不感動,讓我們帶著感動來讀——
也許臺灣青年和少年永遠不會在見面,但這并不重要,因為兩岸骨肉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這血脈親情,必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我們帶著這份信念再來讀——
出示:時間就是生命。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立刻派專家提著那只裝有救命骨髓的小箱子,火速從花蓮飛到臺北,又馬不停蹄地從臺北轉機到香港,又從香港飛往成都。
(1)情景預設,感受緊張氛圍。
孩子們,白血病患者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前,要服用大量的藥物,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同時也會破壞身體的抵抗能力。此時年僅16歲的少年處于生命的邊緣,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骨髓順利移植,后果將不堪設想。另外骨髓的保存期也僅僅只有24小時,因此慈濟醫院的專家們是在和時間賽跑,與時間爭奪生命。(指名讀)
(2)談話引導,體悟真情
孩子們,讓我們來看看慈濟醫院的專家們是如何奔波的?
(課件出示:補充的資料配音解說)
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
慈經醫院的專家們如此奔波,如此爭分多秒,這十幾個小時里縱然有重重的困難,也無法阻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啊!此時此刻。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兩個子“感動”,讓我們一起來讀——
出示:終于,這飽含著倆岸同胞愛心的救命骨髓準時送到了手術臺前。臺灣同胞的骨髓植入了內地白血病少年的身體。少年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情境交隔,理解感悟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板書:臺灣大陸)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少年得救了,你高興嗎?請高興地讀——(指明讀)
你激動嗎,你想把這個消息告訴誰?最想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是誰?
(學情預設:少年的父母、臺灣青年、花蓮慈濟醫院的專家及醫護人員,所有關心少年的人。)
(2)指導朗讀,情感升華。
孩子們,此時此刻,再也沒有比這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告訴所有關心少年的人吧!讀——
評析:老師引領學生品味臺灣一個年輕人把自己滾燙的骨髓捐獻出來,這一感人的壯舉是何等的高尚、是何等的感人。老師再引領學生從“立即”、“火速”、“馬不停蹄”這些詞語中感受緊張的氛圍,骨髓的保存期僅僅只有24小時,在24小時內飛機從臺灣花蓮飛到臺北,從臺北轉機到香港,在從香港飛往成都樂山,運送骨髓路途的遙遠與辛苦,把救命骨髓準時送到手術臺,成功的植入內地白血病患者的身體。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臺灣慈濟醫院的專家們奔波、忙碌、爭分奪秒,他們和時間賽跑,他們與時間爭奪生命,縱有困難千重,但他們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之橋。這真情實感是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動,通過讀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題地位,讓學生明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三、拓展延伸,傳承血脈親情
過度:孩子們,文章學到這兒,讓我們在一次回頭來細細品味文章的最后幾個字——跨越海峽生命橋。
1、在你心中,這還是一個普通的橋嗎?(學情預設:用愛架設的橋,延讀少年生命的橋……)
2、是啊!這豈止是一座橋,豈止是一個故事,這簡直是一首生命的贊歌,一首愛的詩篇。
3、孩子們,讓我們用心再來回味一下這條艱難的生命歷程(課件出示:音樂及動畫)
4、雖然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雖然我們之間有幾十年的文化隔閡,但是卻能為了一個普通的生命而竭盡所能、密切合作,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兩岸同胞如此心心相連?(板書:血脈親情)(學情預設:因為我們是骨肉同胞,我們有著血脈親情)
5、再次回味課題
(1)為什么要用“救命骨髓”做題?
(2)齊讀課題,把這血脈親情留在我們心中,生讀——
再讀課題,把這血脈心情銘記我們心中,生讀——
再讀,把這血脈親情世代傳承下去,生讀——
6、教師小結
評析:通過學情預設,拓展延伸,再次激發學生感悟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兩岸”海峽相隔,但同一國土,同一國人,同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同根同源這一血脈親情是永遠隔不斷的,老師用深情、激昂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課題,加深學生對文本涵義的理解,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跨越海峽的橋是生命的橋、是愛心的橋、是一首生命的贊歌,是骨肉相連的情感的結晶。
板書設計:
20救命骨髓
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花蓮——臺北——香港——四川樂山
臺灣血脈親情大陸
評析
老師通過巧妙又精心設計的板書,寓意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之橋,突出了中心,深化了心。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詞。
2、讀懂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工具書,學會生字,弄懂不理解的詞。)
(三)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從這篇課文里,你認識了那些生詞(播放課件)
杭州、患病、凋零、含苞、骨髓、綻放、輾轉、步履匆匆、襲擊、空曠、暫時、身軀
2、用手指書寫容易寫錯的字
桂(注意右邊)灣暫(注意下邊)
3、理解詞語
白血病、骨髓移植、突如其來、期待、海峽(出示中國地圖,學生從地圖上尋找臺灣、海峽、大陸)
(四)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標自然段,思考課文講的什么內容。
(7個自然段。課文講的是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感人故事。)
2、課文講了幾個不同場景,分別是什么?
(兩個場景:1是在杭州的某醫院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著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2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五)課堂練習(播放課件)
1、字注音并組詞
間還脈
2、在()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臉、( )的花朵、( )地流淌、( )的香氣、( )的陽光、( )地流出
3、給句子選擇合適的詞語
(1)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盼望渴望希望),(期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2)李博士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走奔波),感到了杭州。
精彩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醞釀血脈親情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生齊讀課題,而后出示病床圖)
這就是年僅18歲的青年小錢,一位嚴重的'白血病患者,此時的他生命垂危——生齊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huàn)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diāo)零的含苞(bāo)的花朵。”
小錢是幸運的,這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燦爛的生命之花,幾經輾轉,終于在我們祖國寶島臺灣找到了適合的骨髓!但是,就在要進行骨髓移植的前一天,一場里氏7 .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但是,捐獻骨髓臺灣青年和李博士還堅持進行手術。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臺灣花蓮慈濟醫院的手術室,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哪些詞語揪住了你的心。
(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二、潛心會文,感悟血脈親情
預設交流句子:
(一)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1、師:為什么這句話揪住了你的心?
(生:因為余震不斷,此時此刻,他們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
2、師:就在昨天,一場——(引讀)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請看,這就是發生在臺灣南投縣7.3級的大地震。(播放地震錄象)
投影出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臺灣突然發生一次慘絕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數2735人,傷10002人,房屋倒塌不計其數,無家可歸的達20萬人以上。”
3、師:看到錄象,看到這些數字,你最想說什么?(恐怖、可怕、善良……)
4、師:地震過后,親人們走散了,失蹤了。青年難道都不牽掛自己的親人嗎?他難道都不怕余震中自己的安危嗎?但是,此時此刻,他想得更多的是——[幻燈片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自己的骨髓。”](生齊讀)
師:注意紅色的詞語再讀一遍。(生讀“希望、期待著”) (指名讀詞)
a、師: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帶給小錢什么呢?
b、所以,此時此刻,他躺在病床上,心理是極不平靜的[心想:“家人生死未卜,他多么想,但是。]
師引讀:他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但是他知道(生接讀),
師引讀: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即將會在余震中死去,但是他知道(生接讀)
5、正是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生命之花綻放,所以即使擔心家人的安全,即使仍處在余震中,他還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只為了心中的那一個信念:救活小錢。
6、青年及李博士身上什么樣的品質在感染著?(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無私的,充滿愛心的)
7、青年對小錢的愛心,對生命的尊重讓我們為之感動,讓我們再來體會那令人不可思議的“沉著”、“靜靜”。(讀句子)(指名個讀)(齊讀第四段)交流句子:
(二)[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1、師:白血病患者在進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藥物,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同時也會破壞身體的抵抗能力,生命處于生死邊緣,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移植骨髓,后果不堪設想。因此,要與時間賽跑,與時間爭奪生命。終于——————
2、師:(指名多人讀“一次又一次”)讀出了什么?(讀出了艱辛,讀出了余震不斷)
3、師:我們可以想象,當余震又一次發生了,手術室里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 (預設:針頭脫落、突然手術室里的燈不亮了,設備落到地上,房子已經在搖晃,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外面的房子倒塌了……)
⑴師:余震一次又一次地襲來,針頭一次又一次從肌膚里脫落,抽取骨髓是多么的艱難啊!但是,引讀——李博士……躺在病床上。
⑵師:引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4、師:從臺灣青年身軀里涓涓流出的難道僅僅是骨髓嗎?還有什么?
(愛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小錢對生命的渴望,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
5、師:這就是深深的愛,這就是濃濃的情,這就是無私的奉獻!同學們,請你用心體會怎么讀才能表現出李博士、臺灣青年這種不顧危險、忘我的精神呢?(齊讀第五段)
師:因為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指名讀——
(三)、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師:最揪住你心的是哪個詞?(奔波、連夜)
師:讓我們來看看李博士這十幾個小時到底是怎樣奔波的?
上午7:30,臺灣花蓮滋濟醫院,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8:50,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10:20,李博士帶著臺灣青年的骨髓,從臺灣花蓮起飛。
11:10,飛機到達臺北桃園機場。下午2:15,骨髓運輸小組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飛赴香港。
3:54,骨髓運到香港特區。
晚上8:45,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地在上海虹橋機場降落。
8:50,浙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將骨髓接到,警車開道,直奔杭州。
10:15,接骨髓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人們翹首期盼的生命火種,終于如期傳到了杭州城。
10:50,骨髓移植手術開始。
凌晨2:00,手術順利完成!
師: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緊張、漫長、艱辛、艱難、爭分奪秒、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讓人牽腸掛肚、漫長而又短暫……)
師: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乘飛機從花蓮到臺北,從臺北飛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轉機到杭州,整整12個小時,縱然有重重困難,也無法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此時此刻,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兩個字“感動”,讓我們一起讀6自然段。
2、品讀第7段
⑴師: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小錢得救了。你高興嗎?請你高興地讀。你激動嗎?你想把這消息告訴誰?最想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是誰?
(小錢的父母、臺灣青年、花連慈濟醫院的醫護人員、所有關心小錢的人)
(小錢父母相擁而泣、李博士如釋重負、醫護人員奔走相告)
⑵師:此時此刻,只有課文的最后一段能表達我們此時的心聲。(指名讀——齊讀)
⑶師:文章學到這,讓我們再一次回頭細細品味文章的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你的心中,這還是一座普通的橋嗎?從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體會。
生:這是一座用愛心架設的橋。
生:這是一座延續小錢生命的橋。
⑷師:這豈止是一座橋,豈止是一個故事,這簡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一首愛的詩篇。把我們的感受融進去讀。(出示詩的形式,并播放音樂)
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也許,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這并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齊讀)
三、延伸拓展,續寫血脈親情
1、寫話。同學們,茫茫海峽隔不斷骨肉親請,也許,有一天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見面了,幸運的小錢一定會有滿腹的心里話想跟他們說,這位同胞又會說些什么?配樂,生寫
2、推薦課外閱讀《千里愛相隨,小安安平安回家》
四、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臺灣
骨髓
小錢----------年輕人
給予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救命骨髓》教學實錄03-12
sos!救命!作文08-01
《風箏》教學實錄12-07
項鏈教學實錄12-07
《春》教學實錄12-08
《春曉》教學實錄03-06
前方教學實錄03-07
《檢閱》教學實錄03-08
《家》教學實錄03-08
《稱贊》教學實錄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