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可愛的草塘》課堂實錄
《可愛的草塘》課堂實錄1
【第一課時】第一部分
師:今天在這里和大家共同學習《可愛的草塘》一課。(板書課題,但把“塘”字故意寫錯)對我寫的課題有意見嗎?
生:老師的“塘”字寫錯了。
師:喲,怎么錯了?
生:您的那個“塘”字,右邊“唐朝”的“唐”字中間,您右邊和下邊都沒有出頭兒。
(教師在學生指出的地方修改)
師:他說得很對。漢字中有許多字都有這個結構(教師寫“肀”)如嚴肅的肅、君子的君、建設的建、紀律的律等等。大家記住,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書寫規律:凡是有一豎穿過這樣結構中的許多橫,那這個結構中間的一橫,往往在右邊出頭,一豎下面也要出頭。要沒有一豎穿過,中間這一橫就不出頭,如“雪”字的下面、“錄”字的上面等。
(教師又在課題中“草塘”二字下面畫圈)
師:這個“草塘”是什么東西?(笑聲)
生:草塘就是草原。
師:啊,就我所知,這草塘可不是草原。草原是在我國的內蒙古等一些地方。廣闊的原野上長滿了牛馬羊愛吃的草,牧民們騎著馬在草原上放牧,搭蒙古包在草原上生活。可這草塘,按課文里說的,可
不像是這樣。
生:草塘大概就是長滿了草的池塘。
師:池塘我知道。人們挖一個塘,灌滿水,用它養魚或是種荷采藕。但你這個塘,一不養魚,二不種荷,就讓它長草,還要長滿,這個主人是不是有點傻?(眾笑)不過,多虧你發言中用了一個“大概”,可見你也不十分肯定。對嗎?
生:是的。
生:我想草塘就是有一片草地,里面好像有不少水塘吧?
師:你這個發言很聰明。第一,你用問話的形式發言,最后答案等著我表態(笑聲);第二,你避開了剛才那位同學說的“池塘”二字——池塘好像是人開的,“水塘”就不一定了,不會再跑出來一個傻子;(笑聲)第三,從你的答話中可以聽出來,你是讀過課文后吸收了課文里的一些知識。我說得對嗎?
生:(笑了)對。
師:這草塘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沼澤地。我去過東北,從西邊的齊齊哈爾坐火車一直往東走,到哈爾濱再往東走,過牡丹江還往東,這么大片的土地中,除了城鎮,有許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沼澤地,也叫濕地。上面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蘆葦、蒲草,有的地方這些草就長在水中。這些地方還開辟了丹頂鶴的養殖保護區,真的很美。你們想,這和內蒙古的草原是一回事嗎?
生:不是。
師:東北的這大片沼澤地,過去叫什么?(生無言)課文中有一個詞,在北方,面積挺大的……
生:(齊)北大荒。
師:對,北大荒。解放以后,有許多有志青年到北大荒去開墾、播種。北大荒黑土地非常肥沃,所以人們說,北大荒現在已經變成了什么,知道嗎?
生:聽說是北大倉。
師:對,我們今天學的“可愛的草塘”就是發生在北大荒那里的事。大家讀過課文沒有?
生:讀過了。
師:讀了幾次?
生:一次。
師:還想不想讀?
生:想讀。
師:想讀我們就讀,自己先讀一次,怎么讀都可以。可以默讀,可以朗讀,可以同桌一塊讀,也可以小組讀。但不管怎么讀,你讀完以后要有話說。說什么,我也不管。我想你不會站起來說你放學回家想吃什么飯吧?(笑聲)好了,大家開始讀吧。(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輔導)
師:看樣子差不多都讀完了,有話要說嗎?
生:我讀了課文后覺得草塘真是個好地方,有那么清的水,草也很綠,還有好多魚。
生:作者去草塘作客,他愛上了這個地方。
生:我不知道棒打狍子是什么意思,那些狍子干什么去了,為什么用棒子打它?能打住它嗎?
師:你提了一個問題。好,你先記住你的這個問題,看上完課能不能解決。如果快下課了,你還不明白,你再舉手說,“老師我提的問題您還沒解決呢!”行嗎?(生答:可以)
生:野雞為什么往飯鍋里飛?(笑聲)
師:哈哈,這些雞可能要舍已為人吧!(眾笑)不用著急,這個問題你一會就知道了。
生:我有一點看不懂,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究竟想寫什么?是寫草塘美麗呢?還是寫他喜愛這個草塘?
師: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水平很高。我們呆會兒要重點研究這個問題。
生:我還想說一點,這個草塘物產很豐富,有魚、有狍子,剛才王文問的狍子干什么要用棒子打它?我認為是獵人不用槍,用棒子去打狍子,說明這里的狍子很多,很善良。(笑聲,師插話:“啊,善良就打它,這不是欺負老好人嗎?”眾笑)這是物產豐富。
生:老師,我看了書上的插圖,那草那么高,那么密,密密麻麻的,人還能進去嗎?那不迷失方向嗎?
師:你真是個可愛的孩子,能替別人著想。(笑聲)別擔心,當地人總會有辦法的。原始大森林人都敢進,這一叢叢的蘆葦能把人嚇住嗎?好了,大家說了一些,說得還可以,特別是那位女同學提的問題,提得特別好。她說這篇文章究竟是要寫什么,寫草塘還是寫作者喜愛草塘。你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生:我認為是寫草塘的美麗富饒。以前我們學過的《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都是這樣寫的。
師:其他同學有什么見解?
生:我覺得這篇課文又寫草塘的美麗富饒,又寫作者愛草塘。因為草塘美麗富饒,他才愛草塘。
師:你說的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不過我覺得有點別扭,照你這樣說,那些不美也不富的地方怎么辦?還愛不愛?不過這是另外一回事,還有別的意見嗎?
生:我也認為這篇文章講草塘景也美物產也豐富。
師:看來大家意見比較一致。多數同學都認為課文是寫草塘景美物富的。我呢,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我先不說,我一說你們可能就都跟著我走了。我們先按大家的看法來試一試。如果能講得通,那就說明大家的看法是對的。大家打開書,這篇課文雖然不太長,但自然段很多,很碎。只有幾個比較大的自然段。但這幾個主干性的自然段,基本上包容了課文的內容。那小而零碎的段落實際上只起一個連接作用,或是簡短的對話。大家再瀏覽一下課文,把幾個較大的、主干性的段落找出來,看它們各寫了什么?
(學生瀏覽課文,尋找大的段落)
生:我一共找了六個段,它們都是三行以上的。(笑聲)
師:啊,你還有個標準——三行以上。(笑聲)好吧,你先說第一個大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課文第一段就是。
師:這一段中心意思是講什么的?
生:講作者,不,講“我”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習慣,帶去的幾本書……
師:(打斷)這樣說太復雜了,簡單地概括一下,他在北大荒呆得怎么了?
生:(看書,找,突然醒悟)他呆膩了!
師:對,這不就概括出來了嗎?我把它記錄下來。(教師在黑板靠邊處寫“呆膩”)知道什么叫“膩”嗎?
生:膩就是不想再呆下去了。
師:為什么不想再呆了?
生:他覺得沒意思。
師:大家看這個“膩”字是什么偏旁?
生:月字旁。
師:月字旁的字一般都跟什么有關系?
生:和肉、人體有關系。
師:對。你們吃過肥肉沒有?就是那種這么厚的(用手做式)白膘子的肉,吃過嗎?什么味道?
生:太肥太油膩,吃不了幾塊就飽了。(眾笑)
師:那就叫“吃膩”了,不想再吃了。“我”在北大荒呆膩了,當然也就是……
生:不想呆了。
師:對,沒意思,沒趣味、無聊、對吧?再說,還有哪些大的段落?
生:第5自然段也挺大。
師:這一段講什么?概括。
生:這一段講他看到了草塘,說草塘真美。
師:我們概括為“景美”兩個字。(板書“景美”)下面還有哪段?這次既要說是哪一段,還要直接把內容概括出來。
生:還有第7段,寫草塘富饒,什么都有。
師:那就是“物富”了。(板書“物富”)
生:第9自然段,也是講物富。(教師板書“物富”)
生:第14自然段,講的還是物富。(教師板書“物富”)
生:還有倒數第二自然段,也就是18自然段,這一段又講景美。(教師板書“景美”)
(此時板書出現如下字樣:呆膩、景美、物富、物富、物富、景美)
師:非常好,大家找到了六個主干段落,它們包容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正像你們說的,主要寫了草塘的美麗富饒。可是你們仔細琢磨一下作者的思路,他為什么這樣安排材料呢?先寫一個呆膩了,第二寫景美,下面一下子連續寫了三個物富,最后卻又寫到景美。這樣安排材料,弄得我們給課文分段都不好分。不信你們試著分分段!
生:可以這樣分段:第一,呆膩了算一段,然后景美算一段,三個物富算一段,最后一個景美是一段。
師:你這樣分段,從每段看,內容似乎很單一,各是各的內容。但我不明白,作者為什么不把景美寫到一處,搞得前一個景美,說了半天物富,又跑出一個景美,頭緒是不是太亂了?
生:呆膩是一段,它不能和別的段合并,下面景美和一個物富算一段,講這里景美物也富,再后面兩個物富和最后的景美是一段。也是寫這里景也美、物也富。
師:好像也有道理,但你的第二段為什么只包含了一個物富,再把第9自然段的物富也包含進去行嗎?
生:可以。
師:這就是說,分段分到哪里都一樣,怎么分都行,但分到哪里也都說不出什么根據,可見也有問題,或者是說不清楚道理。
生:第一個呆膩單獨算一段,以后的再分兩段,一個景美和三個物富分一段,最后一個景美算一段。
師:啊,更隨意了,顯得這個作者寫文章真有點顛三倒四,寫了半天,又想起一個景美,往哪放呢?就放在最后吧!(笑聲)
(還有學生要發言)
師:好了,先不說了,其實,按照景美、物富這樣的思路來分段,不管怎樣也分不好,說不清,是不是作者真的出了毛病了?當然不是,是我們對文章的認識發生了錯誤。大家看課題,“可愛的草塘”,它是說草塘美麗富饒嗎?
生:不是。
師:那么是說草塘怎樣?
生:說草塘可愛。
師:這說對了。說草塘可愛,可見作者寫這篇文章是想表達他對草塘的喜愛之情,你們覺得是嗎?
生:是。
師:看,怎么樣?我剛才說我一表態,你們就要跟著我跑。現在就跟隨上跑了吧?(眾笑)不過,這樣跑過來就對了,(笑聲)但是有同學可能會想,文章中確實寫了那么多草塘的景美物富。是啊,但作者只是把這景美物富當做抒情的憑借。他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著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告訴讀者,這片草塘太好了,我非常喜愛它!因此說,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單純寫景寫物的文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第一課時】第二部分
師:既然這樣,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就不能用“美麗、富饒”這樣的思路去研究課文,應該去研究作者的情感,這是學習抒情散文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要記住,要學會運用它。現在我們就研究一下這篇課文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樣發展變化的。大家再讀一下課文,想一想,作者一開始,初到北大荒時,他愛這草塘嗎?(學生讀書)
師:好了,有見解可以說。
生:他開始不愛草塘。因為第一段課文說得很清楚:不習慣、沒意思。小麗也說他呆膩了,這都是說他不愛草塘。
師:我同意你的看法。(板書:“不愛草塘“)你能讀一下第一段,把人物的情緒讀出來嗎?
(生讀課文)
師:聽我讀一下(師范讀),這段的第一句很重要。他不愛草塘就是這一句說出來的。再讀一次。
(生再讀)
師:這回好多了。大家再讀一讀。他說“沒意思“,你就得讀得沒意思。(眾笑)
(生齊讀,讀得不錯)
師:很好,我想問一下,他為什么不愛這個草塘呢?
生:他不習慣。
師:好像不是,為什么不習慣呢?
生:他不知道草塘那么美,所以他不愛。
師:有點道理。(板書“不知草塘“)他根本不知道草塘是什么樣子的,當然不會愛這個草塘了。可是他又為什么不知道草塘的樣子呢?
生:他沒去過草塘。
師:你怎么知道他沒去過呢?
生:因為課文后面說他是第一次看到。
師:不用去后面找,第一段就有答案。
生:他到草塘以后,一直在家里看書,根本哪兒也沒去,一下子看完了好幾本書。
師:對啊,他只呆在家里看書,當然知不知道草塘的實際情況?
生:不知道。
師:他離開實際情況遠遠的,這叫遠離實際,可以這樣說嗎?
生:可以。(教師板書“遠離實際“)
(此時黑板上板書為“不知草塘不愛草塘遠離實際”)
師:挺有意思,課題是《可愛的草塘》,可他一開始先說他不愛,作者想干什么?
生:想讓讀者大吃一驚。
生:想吊一吊讀者的胃口。(眾笑)讓讀者接著往下看,看他的感情是怎樣變過來的。
師:有道理,有道理!作者要寫出他的情感的發展變化過程,是嗎?
生:是。
師:我們再來看板書,看這三個詞語之間有什么聯系呢?能用上關聯詞語說這三個詞語嗎?
生:因為他不知草塘,所以他不愛草塘。
師:對,再說。
生:因為他沒去草塘,所以他不知草塘。
師:意思對,但我要求說黑板上的這三個詞語。
生:(重說)因為他遠離實際,所以他不知草塘。
師:能把三個詞語都說上嗎?
生:因為不愛草塘……因為遠離實際,所以不愛草塘……
師:再想想,誰是誰的原因,誰是誰的結果?
生:因為遠離實際所以不知草塘,因為不知草塘,所以不愛草塘。
師:說對了,還有別的說法嗎?
生:他之所以不愛草塘,是因為不知草塘。
師:接著往下說。
生:(接)之所以不知草塘,是因為他遠離實際。
師:很好,能不能不說因果關系的句子?
生:作者不但不知草塘,而且不愛草塘。
師:聽起來好像能說通,但是細一琢磨,有點不合理。對于不認識的,不知道的事物,一般不會產生什么情感。我問你,你愛王大強不愛?(教師隨口杜撰了一個人名)
生:王大強是誰?(眾笑)
師:你不認識他吧,愛他不愛?
生:不知道,這個人要是討厭,我就不愛他。(眾笑)
師:說得很好,你不認識他,就是不知道他,是嗎?
生:是。
師:所以你也說不上愛他不愛他。你又說他要是很討厭,你就不愛他。當你知道他很討厭時,說明你認識他了,知道他了,才可能產生情感,對不對?
生:對。
師:所以你只能說“我不知道或不認識王大強,所以不愛他。”能說“我不但不知道王大強,而且不愛他。”能這樣說嗎?
生:(思索后)我覺得也能這樣說。(眾笑)
師:那么后來你知道王大強是一個很可愛的人,那怎么辦?
生:我再愛他。(眾大笑)
師:你不是已經提前說了“我不但不認識王大強,而且不愛他”嗎?說得那么肯定。(生無言)
師:不能用剛才他說的遞進關系的連詞,能不能用別的?
生:(齊)不能。
師:別那么快表態,好好想想。(生議論)
生:如果作者知道草塘,他就會愛草塘。
師:能說得通,但這樣假設可能有兩種結果,如果知道草塘而且草塘很美,那當然能愛草塘了;但如果知道草塘了,但草塘都被白色垃圾污染了,你還能愛這樣的草塘嗎?
生:不愛了。
師:關于第一段,作者剛去北大荒,他還不愛草塘的情況,我們先說到這里。下面大家往后看課文,你有什么感覺了?(學生讀課文)
生:“我”這次走出去了,他在草塘中看到了草塘的美景。于是就說這草塘真美啊!
生:課文寫草塘美那一段寫得非常好,還由近到遠地寫了草的顏色。
師:你說的不錯,能把這一段讀得很美嗎?
生:(讀)“說走就走……跟藍天相接。”
師:第一次看到,激動不激動?
生:激動。
師:你激動了嗎?(眾笑,教師示范)
“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走了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一樣。”大家把這句讀一下。(生齊讀)后面的句子,從近到遠,聽我怎么表現。(范讀)“仔細瞧那浪花……跟藍天相接。”大家一起讀這一段。注意看我的手,咱們打上拍子讀課文,把草塘的美讀出來。(學生在教師手勢指導下齊讀課文)
師:讀得不錯了,你們推薦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一下。(學生推薦一人)
(被推薦的學生讀課文,讀得很好)
師:名不虛傳!誰敢跟她比?(一學生自薦起來讀)
師:比得過去嗎?(學生眾說紛紜)啊!男同學說男同學讀得好,女同學說女同學讀得好,還都有點“地方保護主義”!(眾笑)
確實他們讀得都不錯,很難分出高下。好,并列第一。先別坐,你們現在是站在第一名的領獎臺上,誰比他們讀得好,就站在領獎臺上,他們就坐下。誰能把他們讀坐下?
(眾笑,一學生起來讀課文)
師:你們自己衡量一下,誰覺得自己該坐下,就自己坐下。(后讀的學生自己坐下,眾笑)
師:(對這個學生)其實你讀得也不錯,就是這幾句,(范讀)“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你聽我這么讀,有什么感覺?
生:您讀得比較快,好像在跳躍。
師:你非常會感覺,說得一點也不錯。你看,浪花在歡笑,在翻滾,這是動態還是靜態?
生:動態。
:誰敢舉手說,我是班里讀得最好的?(有兩三個學生舉手)我最欣賞這樣有自信的同學。人要沒有自信,就干不好事情,自信可不是驕傲,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把事情辦好,就會努力去辦。好,你來讀。你還可以選一個伴兒和你一起讀。(學生指一人)
(兩個學生齊讀課文,讀后老師又讓他們每人一句輪讀一次)
師:真好,你們都坐下——啊!都是第一名!(眾笑)大家也像他這樣再讀一次,還要看我的手。(學生再次齊讀,老師指揮)
師:我們再來看課文。剛才我們讀的內容是“我”親眼看見的,可以叫目……
生:(接)目睹。(教師板書“目睹”)
師:這次隨小麗出來,他只是看到了草塘嗎?
生:小麗給他講了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事情。
師:對,那就是說,他不僅有了目睹,還有了什么?(生答:耳聞)對,耳聞。(板書“耳聞”教師看表)喲!光顧讀課文了,時間過了,我們先下課,一會再學好嗎?
【第二課時】第一部分
師:剛才課上大家充分地顯示了讀的水平,我還不知道你們“說”的能力行不行,敢不敢讓我考驗考驗?
生:(齊)敢!
師:那好,剛才說小麗給“我”講了棒打狍子、瓢舀魚和野雞飛到飯鍋里三個情況。正好是剛才我們說的第7和第9兩個主干段落的內容,是不是?
生:是。
師:你們好好地讀一下這兩段課文,讀好后我請你們上臺來說故事,一人說一個,要求是既要符合書上的基本內容,又要有自己的描述。這就需要創造性。看誰說的好,我們要評出故事大王、故事二王、故事三王。好,大家開始讀書準備。你想講哪個故事,就重點準備哪個故事。行,開始。
(學生各自讀書準備。教師又提示,準備好了,先在小組內兩人相對互相試著講一講)
師:好了,大家安靜,個人都準備了,有不少同學還在組內講了一下。現在我們全班講。誰來講“棒打狍子”的故事?(選一人)誰講“瓢舀魚”?誰講“野雞飛到飯鍋里”?(各選一人上臺前)大家注意聽,你們都是評委,他們說完了以后,大家要給他們亮分。就用一只手,每個指頭一分,最高五分,最低一分。好,開始吧——你們講故事的,講之前先自報節目:我給大家講××故事。
生:我給大家講“棒打狍子”的故事,冬天更好玩,冬天來到了……
師:(打斷)啊!冬天先好玩一下,然后才來到了?(笑聲)
生:(重說)冬天來到了,北風鋪天蓋地地刮來,大雪鋪天蓋地地下著。(師插話:哈,都是鋪天蓋地!眾笑)大地上一片白,到處都是雪,有沒膝蓋深的雪。那些狍子在雪地上跑,本來它跑得挺快,可是沒膝蓋深的雪太深了,狍子跑一步,就掉到雪里面了,跑不動了。人們就拿棒子一打,把它逮住了。(笑聲,鼓掌)
師:講完了,大家,各位評委亮分——大多數同學伸三個指頭,那就是三分了。你們為什么只給他評三分?
生:他說得太羅嗦,光“沒膝蓋深”就說了好幾次,有重復。
生:他講得也不行,人家是狍子的腿陷到雪里拔不出來了,他說狍子掉到雪里面。
生:他也有優點,他說了冬天來到的景象,書上沒有,是他的發明。(眾笑)
師:冬天是他發明的?比愛迪生還了不起!(眾笑)
生:應該說他說的有一點創造。
師:嗯,可以了,下面接著講。
生:我講的故事是“飄舀魚”。冬天過去了,美麗的春天唱著歌兒來到人間。小草長了新芽,樹葉也不甘心落后,把它的嫩葉也舒展開,像是和小草比賽。小鳥在樹枝上唱歌,好像在說:“春天你好,小草你好,樹葉你好!”河水里的小魚聽見了,趕緊從水里探出頭來說:“小鳥,我也挺好!”話還沒有說完,就讓小麗用瓢舀走了。(大笑不止,熱烈鼓掌)
師:(忍住笑)好啦,大家亮分!啊呀!全是5分!說一說,為什么都打滿分?
生:他講得很生動。
生:他把春天描寫得很美麗,還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小鳥向大家問好,也很有禮貌。
生:老師,我沒有給他評5分。
師:你評了幾分?
生:我只給他評3分(眾生:啊?)
師:為什么?
生:他講得雖然生動,說明他有想象力。但是我覺得他想偏了。他應該重點講瓢舀魚,但他全說的是小草、樹葉、小鳥,只用最后一帶就過去了說了一下瓢舀魚。說得也和課文上不一樣……不過課文上說“河水剛開化”我也弄不清是什么意思。
師:謝謝你!第一謝你說出了正確的意見;第二謝你敢和大多數人有不同的觀點,而且敢說出來,這就叫獨立思考。(對大家)這位同學的發言的確非常好。大家只注意了講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忘記了這個故事的中心內容是什么。這就和你作文時詳略沒有安排好一樣,該詳細寫的,他說得很簡單;該簡單寫的,他倒說了一大堆。這就叫“重點旁落”。書上說的“河水剛開化”,是這么回事:在東北,冬天非常冷,有時冷到零下三十多度。這時,河水就結冰了。但是河水結冰,都不會全凍實了,冰凍得再厚,底下也有水在流。水中的魚還活著。但是河水一凍最少也得三個多月,魚在冰底下覺得憋氣不憋氣?
生:憋氣。
師:對。所以到春天,河冰化了,裂開了口子,書上說“藏了一冬天的魚”就怎么樣了?
生:浮上來了。
師:應該說“游”上來了——死魚才說“浮”上來了。(眾笑)對不對?
生:對。
師:它們游上來干什么?
生:看看春天。(眾笑)
師:那是童話。真的魚可沒那么瀟灑,它不懂得欣賞美景。它是游到水面附近來呼吸新鮮空氣。因為空氣從冰上裂口的地方溶進了水里,這樣,水的表面含氧氣多,魚就游到水面來呼吸。魚都聚到水面,結果怎么樣?
生:用瓢就舀起來了。
師:對啊,所以要做到瓢能舀到魚,必須有哪幾個條件?
生:冬天河水結冰,春天裂開口子。
師:對,裂口還不能太大,裂口太大魚就分散了,也不好舀了,還有什么條件?
生:魚得很多。如果只有一條魚,也瓢舀不上來。(笑聲)
師:很對,瓢舀魚的事大家都不太了解,他沒有在故事中講清楚。這一點我們不扣他的分。現在大家重新給“瓢舀魚”亮分!(大多數學生亮4分)
師:好了,現在開始講第三個故事。
生:我要講的故事是“野雞飛到飯鍋里”……
師:等一下,你是不是剛上課時提過一個問題,說“野雞為什么會往飯鍋里飛?”
生:是。
師:你當時弄不清楚,現在反而來講這個故事,哪兒來的勇氣?
生:因為我弄不明白,我就特別用心地讀了這一段內容,所以就會了。
師:真好,相信你一定能講好。
生:我給大家講“野雞飛到飯鍋里”的故事。冬天來了,我來到了北大荒。這里真漂亮!大雪覆蓋著山坡、土地和各家各戶的屋頂,簡直是銀色的世界。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們到雪地里去玩。看我們穿的衣服真有意思極了。我頭上戴著虎皮帽子,手上是大皮手套,腳上穿著和膝蓋一樣高的大皮靴,身上穿著羽絨衣,(笑聲,師插話,哈哈,現代化的裝束!不過老虎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你戴虎皮帽子不太合適吧?笑聲)我們聽大人說,到冬天野雞很好逮,我們今天來碰碰運氣。真是的,我們遠遠看見有好幾只野雞飛來了,就跑過去。那些野雞看見我們,就把它的頭插進雪堆里。它以為我們也看不見它了。真傻!我們就悄悄走過去,它還不動。我們就抓住它的尾巴,從雪堆把它像拔蘿卜似的拔了出來。它還在我們手里撲翅膀掙扎,但是已經晚了。我們把它帶回家就煮著吃了。(眾笑)因為抓得太容易了,就好像它自己飛到我們的飯鍋里似的。(鼓掌很熱烈)
師:先給他亮分!不出所料,全是5分!也來評價一下吧!
生:他講得生動有趣,好像他真去了一樣。
師:你怎么知道他真的沒去(生無言,師轉頭問講故事的學生)你真的去了,還是想像?
生:沒去,我看電視上北方人到了冬天就穿那樣的衣服,一下大雪到處都是一片白。
師:很好。其實確實想象得不錯。
生:他講故事時,還有動作表演。
生:他講的好像不是書上說的,是他自己去逮野雞。還說:“有一天”什么什么的,像真的一樣。
生:他把“野雞飛到飯鍋里”解釋清楚了。原來野雞沒有飛,是作者打的比方,是夸張的說法。
生:他還添上了抓住野雞后在他手里掙扎的情況。不過您剛才說,要保護野生動物,野雞也是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把朋友都吃了,有點……有點……
師:有點太殘忍了,是吧?
生:是。
師:說得很好,有了環保意識。不過課文講的是許多年前的事了,也正是因為人們濫捕亂殺,現在北大荒到了冬天也看不到野雞了。我冬天也去過那里,就沒有看到。真的太可惜了。好了,現在大家給他們三個人總地評一下,誰是故事大王、誰是二王、誰是三王。(學生評的結果“野雞飛到飯鍋里”主講人為大王;“瓢舀魚”主講人為二王;“棒打狍子”主講人為三王)
師:你過來,(對“大王”)你敢不敢在全班同學面前舉起手來,自豪地宣布:“我是故事大王!”
生:敢!
師:好,宣布。
生:(立正,高聲、舉手)我是故事大王!(笑,鼓掌)
(師又請“二王”“三王”分別宣布)
師:剛才我們講的故事其實都是誰給誰講的?
生:小麗給“我”講的。
師:那就是說,“我”不但親眼看了草塘,有了“目睹”,現在又有了什么?
生:耳聞。
師:對,耳聞。他現在對草塘還是“不知”嗎?
生:知了。
師:什么叫“知了”,說清楚。
生:他已經知道了草塘不但美麗,而且很豐富。
師:而且物產很豐富。他對草塘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嗎?
生:沒有。
師:只是看了看,聽了聽。那這里怎么寫?(指板書)
生:剛知草塘。
師:不好。
生:淺知草塘。
師:也不好,但比“剛知”好一點。
生:初知草塘。
師:好!你來把它寫到這兒,注意:“初”字是什么偏旁,有幾點。(學生板書“初知草塘”)他已經對草塘有了一些認識,有了一些了解,他現在對草塘是什么情感?
生:他愛草塘了。
師:你怎么知道他愛草塘了?有什么根據嗎?
生:課文上說“我情不自禁地說‘這草塘真美啊!’”這是對草塘的贊美,不愛草塘就不會贊美草塘。
師:說得有道理,你剛才說,情不自什么?
生:情不自禁(jìn)
師:讀錯了,讀情不自禁(jīn)(學生跟讀)在“禁止”時讀jìn
,表示“不許可”“不讓”的意思;表示“忍住”“忍受”的時候讀jīn。情不自禁是忍不住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情感,讀jīn。記住了吧!(生:記住了)大家一起讀一次。(生齊讀“情不自禁”)好,他剛才說得有道理。我們這里寫什么?(指板書)
生:愛草塘。
師:這里寫愛還不合適,情感發展有點太快了,不如寫……他說什么話了?
生:(接)贊美草塘。
師:對!贊美草塘。(板書“贊美草塘”)我們再研究一下“我”的感嘆。大家聽我把這句贊嘆再讀一次。我用兩種方法讀(教師用高揚和低抑兩種語調范讀)你們認為哪一種讀法正確?
生:第二種好。
師:對,因為他的贊嘆不是說給別人的,不是那種奔放和激昂的情感,只是一種內心的、獨白式的贊嘆。所以要讀得深沉一些,內向一些。大家試著用第二種方法內向地、深沉地讀一下這句贊嘆的話。(學生讀)還可以,以后多練。(到此第二行板書為:初知草塘
贊美草塘目睹耳聞)
師:下面還像剛才一樣,用關聯詞語講一下行嗎?
生:因為他目睹……
師:(打斷)“目睹”前面加上個“有了”,你再說。
生:因為他有了目睹耳聞所以初知草塘,因為他初知草塘,所以他贊美草塘。
生:如果他有了目睹耳聞……
師:現在他有了目睹耳聞沒有?事實上,有了沒有?
生:有了。
師:事實上已經發生的事,就不能用“如果……就”這樣的假設連詞了。沒有發生的事,可以給它假設一下。剛才說這句(指第一行板書)“如果知道草塘,他就會愛草塘”可以。因為事實上他當時“不知”草塘,我們給他假設“如果知道……”這里(指第二行板書)他確實已經有了目睹耳聞,就不能硬說他“沒有”,卻再假設他“如果有了”。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師:課文還有一部分,大家先讀一下,讀完把感覺告訴我。
(學生各自讀課文)
師:好了,誰來說說感受?
生:這一部分課文講了兩個內容,一是“我”下水去抓魚,一是看見一條小河,小河很清澈。
師:他一下子把課文內容給概括完了,你們覺得這次他的行動有什么變化?還是聽人家說嗎?
生:不是了,這次是他親自下了水。
師:親自下水,那可以叫什么?
生:親自抓魚。(笑聲)
生:親自感受。
【第二課時】第二部分
師:嗯,差不多了,我告訴你們一個詞兒吧,這叫親身體驗,可以嗎?
生:可以。(師板書“親身體驗”)
師:誰來把他的體驗讀出來?
生:(讀)“往前沒走多遠……再往哪兒裝呀?”
師:讀得不錯,我建議再把他捉魚的動作讀得快一點。為什么?
生:讀快一點表示他很忙,他一忙,手忙腳亂,就說明魚很多,抓不過來了。
師:非常聰明,你光會說,會讀嗎?
(該生讀課文)
師:由于“我”有了親身體驗,所以這次寫物產豐富和剛才寫棒打狍子一樣嗎?
生:不一樣。剛才只是聽說,他連見也沒見過;這次他親手抓到了那么多魚,是實實在在的。
師:對,實實在在的感受。肯定要比目睹耳聞怎么樣了?
生:更深刻了。
師:很對。看下文,好好讀讀這條小河。(學生練讀)
師:誰能以最高的朗讀水平表現一下河水的清澈?(指一舉手學生)
生:(讀)“我舉目四望……顯得更白了。”
師:讀得好,大家跟著他一句一句學著讀一次,看看讀得小河清澈不清澈。
(該生一句一句帶讀)
師:下面我找兩個同學,合讀這一段。先請一位,誰還沒有起來讀過?(指一學生)你自己選,愿意和誰合讀?(該生指一同學)好,你們倆一起讀這一段。第一句,兩人齊讀,第二句以后每人輪著讀一句。中間的分號,也按一句讀。明白了吧?開始。
生:(讀)“我舉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海,哪里有什么河呀?”
師:“茫茫”大不大?什么叫“茫茫”?
生:很大,看不到邊,也看不清。
師:因為太大了,看不清邊界了,怎么讀就能表現很大?(示范)“茫茫的一片草海”,讀得濃重一些,甚至用點鼻音,你試一試。
生:(試讀)“茫茫的……”
師:有進步,兩人重新開始。(學生重讀)
師:大家一齊把這三個“倒映”讀一下,女同學讀第一個,男同學讀第二個,大家齊讀第三個,開始。(學生按要求分合讀)
師:很好,誰能站起來,再用最高的水平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然后大家跟他“打擂臺”,誰能把他從“擂臺”上讀坐下,誰就是朗讀“狀元”!(師指名一學生主擂,讀完后先后有五人朗讀“打擂”,互有“勝負”。教師最后又讓全班同學齊讀,“打下”最后的“擂主”)
師:我覺得有點奇怪。作者說,映在水中的蘆葦、天空、云朵的影子都那么漂亮。他本來要寫小河,可他寫這些東西干什么?
生:這些東西映在水中比真的蘆葦、天空云朵顏色還要好,說明水非常清,所以他連用了三次“清凌凌”,就是要表現水清。
師:你說的意思是用蘆葦、天空、云朵這些東西來襯托水的清澈。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
師:你說得對。作者這里用的是“互襯”,讓景物和水互相襯托——景物入水景更美,水映景物水更清。但是,我還是感到奇怪,那些水中的影子的顏色,真的比蘆葦、天空、云朵本身還鮮艷嗎?
生:應該是很鮮艷的,因為水太清了。
師:不敢相信。作者說的這條小河我沒去過,但我去過微山湖,就是《鐵道游擊隊》電影歌曲里唱的“微山湖上靜悄悄”的那個微山湖。夏天,微山湖上五百里荷花一望無際,也有蘆葦和蒲草。我們坐上小木船,穿行在荷花的葉叢中,隨手可以采摘蓮子吃,清香甜嫩,很好吃。我特別注意湖水中荷花蘆葦的倒影。微山湖的水也是清澈透明的,可荷花和蘆葦的倒影不管怎么看,從那個角度看,也都是發黑發暗的。絕沒有真的荷花那么漂亮鮮潔,不知這是怎么一回事。
(學生無話,可能是因為沒有實際經驗)
師:大家在三年級學過一篇課文叫《花潮》,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記得嗎?
生:記得。
師:那海棠花沒有風怎么能動呢?其實,這是作者個人的獨特感受。同樣的花,別人去看,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作者寫的昆明圓通寺里圓通山上的海棠花,我也去看過。但我也是怎么看那花兒也不動——除非來一陣風。一個人的觀察越細密,感覺越敏銳、情感越豐富、思考越深刻、想象越非凡、閱歷越廣泛,他對周圍世界的感悟、領受也就越深沉、越細膩。所以說,像這種別人感覺不到的描寫,只能是屬于作者個人的。其實也是一種親身體驗。這就是這一段寫景與第五自然段寫景最大的不同。我可能講得深了點,沒關系,能理解能聽懂更好。聽不懂也沒關系,知道有這樣的情況,以后多留神,閱讀中多注意,會自然弄懂的。
生:老師您再講一講第五段寫景與這一段寫景,到底有什么不同。
師:想聽嗎?好!大家看第五自然段,作者寫了一個比喻句以后的描寫“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一直到寫“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這些描寫你去看,也是這樣,他去看也是這樣。誰去看也是這樣,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是不是?
生:是。
師:這種描寫是一種客觀的描述,沒有加入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它和后面寫水映蘆葦影子更鮮的描述是很不一樣的。有感覺嗎?
生:有一點。這時作者可能已經陶醉了,他對看到的一切都有了自己的……
師:有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好了,不往深里說了。總之,文章寫到這里,作者確實是以親身感受、親身體驗來說話的。他現在對草塘的認識已經可以說怎么樣了?
生:很深了。
師:剛才是“初知草塘”,現在呢?
生:(齊)深知草塘。
師:確實是深刻地認識了草塘。(板書“深知草塘”)那么他現在的情感是什么樣的呢?大家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生齊讀該段課文)
師:什么情感?
生:熱愛草塘。
師:他現在的情感似乎不是那種熱烈奔放的。
生:喜愛草塘。
師:比喜愛深刻得多。
生:疼愛草塘。(大笑)
師:啊!草塘變成一個小寶寶了!(笑聲)大家再讀一下最后一段。(學生齊讀該段)
師:他想洗臉,但怕弄壞了水里的倒影。水里的倒影壞了,還能不能恢復?
生:能,水一靜下來,影子就又有了。
師:對啊。哪怕暫時消失一下,他都不忍心,舍不得。他對這一切已經有點什么了?
生:珍惜這一切。
師:對,這叫“珍愛”,又珍惜,又愛護,恐怕失去。(板書“珍愛草塘)
(此時,板書已完成,三行板書為:)
不知草塘不愛草塘遠離實際
初知草塘贊美草塘目睹耳聞
深知草塘珍愛草塘親身體驗
師:大家看黑板,現在你能看出來課文怎樣分段嗎?
生:課文分三段,黑板上的三行正好。(笑聲)
師:你倒簡單干脆!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既然同意一定能說出這是按什么分段的。
生:按他對草塘的喜愛程度分段。第一段他不愛草塘;第二段開始愛了,愛得還不深,就贊美了一下;到最后第三段,他深深地愛上了草塘。
師:剛才這兩個問題答得真痛快!我們確實是按人物情感的發展來分段的。上課時我們說了,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不但抒發了自己的情感,而且寫出了這種情感是怎樣發生發展的。大家認識得很好,那么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剛才你們是橫著看的,這次你們豎著看,板書一共寫了幾欄?
生:三欄。
師:對,你從這三欄之間沒有發現什么嗎?可以互相議論一下。(學生議論)
生:這三欄各有內容,最邊上的……
師:哪個邊上?左邊?右邊?
生:左邊。
師:可以這樣說:左欄、中欄、右欄。
生:左欄的板書從上往下看,寫的是作者對草塘的了解,先是不知,后是初知,就是初步有了一點知道,再后是深知……
師:你先停一下,咱們先把這一欄搞清楚。左欄的內容你說對了,但不夠概括。不用從上到下一個一個地說。用一句話把全欄都概括了,行嗎?
生:左欄寫的是作者知道草塘的變化的……發展……過程。
師:你說的“知道”兩個字,把它換成“認識”兩字。再說說試試。
生:左欄寫的是作者認識的變化發展的過程。
師:好多了,其實就是“認識的發展過程”可以嗎?
生:可以。
師:誰來說第二欄,中欄?——你先坐下,一共才三個欄,別讓你一個人都說了。讓給同學們一點行不行?
生:(笑)行。
師:好啊!孔融讓梨。誰說中欄?
生:中欄剛才說分段時其實已經說了,是作者情感的發展過程。
師:你很會聽講,記得也清。好吧,把右欄也獎勵給你。說吧。
生:右欄,右欄……
師:看,給你發個獎品,你領不回去!(眾笑)
生:我認為右欄講的是作者的觀察方法。
師:嗯,說得有點沾邊了,但僅僅是觀察嗎?“親身體驗”也是觀察嗎?
生:老師,他下水抓魚這個親身體驗也得觀察呀!
師:是得用眼看著去抓魚,但是那次他知道水泡子里魚那么多主要是靠眼,還是靠他的內心體會?
生:大概是靠體會。(眾笑)
師:這個問題我要一講,可能又講深了。人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當然首先是各種感官去感覺。比如看見了,聽見了,聞見了,用舌頭嘗出來了,用手摸出來了,等等。大腦得到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最后得到一個結論。他眼看到魚,手摸到魚,大腦知道了,最后得出“這里魚非常多”的結論。可見,這種親身體驗,絕不能說只是觀察的結果。不說這些了。作者由遠離實際,不去認識,不去了解;到去看了,去聽了;又到自己去親身體驗,他這是在干什么?
生:他在一步一步地了解認識草塘。
師:對啊。每一步認識的方法一樣不一樣?
生:不一樣。
師:那這第三欄是什么在變化呢?
生:認識方法在變化。
師:全對了,是作者認識方法的變化。這個問題又解決了。再進一步,你們看這三欄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左欄和中欄有關系。知道得越深,對草塘愛得越深。
師:對。我要是讓你離開草塘,也就是讓你跳出這一課,把話題擴大一點。會說嗎?
生:那就是……(不能答)
生:可不可以這樣說:人對事物了解越深,就越愛這個事物。
師:可以說對了。但要是對壞事呢?比如對敵人,認識得越深,就越怎么樣?
生:越恨。
師:完全正確。歸納一句,就是人的情感的產生,依賴于他對事物的認識。再看其他欄有什么關系?也可以從右往左看。
生:我看出來了,人的認識方法不正確,就不能很深刻地認識事物。
師:太好了,你再一行一行對應地說一下。(生不語)
師:比如:第一行,遠離實際就——(指向“不知草塘”四字)
生:人要是……
師:(打斷)這次你可以用“如果……就……”來說話。
生:人如果遠離實際,對事物就不知……道。
師:這樣說:“對事物就不能認識”或是“就不能認識事物”再來。
生:人如果遠離實際,對事物就不能認識,(師插話:說第二行)如果目睹耳聞……(教師提示:就只能)如果只是目睹耳聞,就只能初知事物。(師插話:這個“只是”加得好!繼續說)人如果親身體驗,就能深知草……不是,深知事物。
師:行,行,行!不容易。我再出個難題,讓你用“要想……就得……”來說三欄的關系,你行嗎?
(學生各自思考練習)
生:要想不知……
師:還有“要想不知”的嗎?(笑聲)
生:要想深知草塘,(教師插話:從草塘中跳出來)要想深知事物,就得去親身體驗。
師:很好。下面我說上半句,大家一起說下半句。注意,要想深刻地認識事物……
生:(接)就得去親身體驗。
師:只有一些目睹耳聞,是……
生:是認識不深的。
師:如果遠離實際,那就……
生:那就什么也認識不了。
師:很好,意思全對。聽我從頭到尾說一次,算是我們這兩節課的結尾好嗎?
生:好。
師:聽著,人要想深刻地認識事物,就得親身去體驗,只有目睹耳聞是不夠的,遠離實際是根本不行的。聽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還有什么問題嗎?沒有了,那么我們再見吧!
《可愛的草塘》課堂實錄2
師:同學們,請你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猜兩個字,提示一:中國南部;提示二:中國的教育家李宗仁;提示三:自治區;提示四:歌海。
生:廣西。
師: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我給大家背段課文吧!
師背桂林山水。
師:老師通過這兩天的所見所聞,已經開始喜歡上桂林了,誰能給我夸一夸廣西。從人文上,景色上,各方面都可以夸夸。
生:北海號稱銀灘第一灘。
生:廣西是綠城。
師:南寧被稱為綠城真是名不虛傳。剛才同學們夸了廣西,老師也認為廣西山美,水美,人更美,剛才有一個同學他的家鄉比廣西更美。齊讀課題。我讓大家查了資料,查了嗎?
生:查了。
師:好,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查到的資料。
生:通過讀資料,我知道北大荒在黑龍江,北大荒是荒蕪地區。
師:這位同學知道了北大荒的位置。你來標一下。
生在地圖上標出北大荒的位置。
生:我通過查資料知道北大荒氣溫寒冷,最冷的時間達到零下四十六度。
師:老師也查了資料,但我沒注意到這一點。你真棒!
生:我知道北大荒有媒,礦物等,有許多植物,還有人參。
生:通過查資料我知道那里以前是一個很貧窮很荒涼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美麗富饒的地方。
生: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北大荒名字的來由。北大荒地處東北,而且荒涼,因此得名北大荒。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網查到的。
師:你還上網呀,真棒!
生:我知道那里盛產小麥,亞麻,產量全國第一。
師:南寧的孩子真令我佩服。下面我們打開書學習這一課。昨天讓大家把課文讀通順,現在檢查一下。我們請一個同學來讀。其他同學聽聽他讀得對嗎?讀通順了沒有?聽了課文后,你對北大荒留下了怎樣的整體印象?
五位同學讀課文。
師:感謝這五位同學的朗讀。誰能評一下,他們的字音讀得準嗎?
生:他們讀得很好,就是讀得太快了。
生:最后一個同學太快了,好像沒有標點,一口氣讀完的。
生:有個同學讀音不準,我想給他提個建議,讀翹舌音時要讀準。
師:我想他一定會虛心接受的。我來出一些詞語,考一下大家,看看大家讀得準確嗎?
投影出示:情不自禁模樣似的水泡子沒膝蓋清凌凌
師:誰來談一談你對草塘的整體印象。
生:我覺得特別的美。
師:冬天特別美。
生:我覺得特別可愛。
師:真好,還有嗎?
生:那里物產豐富。
師:你說。
生:北大荒十分的大。
師:是的。
生:我原來認為北大荒是荒涼的地方,讀后覺得不是很荒涼,而是很美麗。
師:好,我們一會兒在交流。現在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把能體現草塘的可愛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充分地體會。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讀能體現草塘美的句子。
生讀。
師:這一段說了什么?
生:說了草塘的靜態和顏色。
師:是不是特別美呀,寫草塘美麗的`景色的。(板書景色美麗)有其他嗎?
生:我覺得這一句好“天空倒映在河水里,顯得更……”
師:你找這一段很有意思,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生:有好多好詞。
師:所以你認為這一段寫得非常好。你呢?
生:“往前……”
師:這一段寫什么?
生:寫北大荒物產豐富。
師板書物產豐富。
師:其他同學呢
生:我覺得是這一段好“冬天……”
師:為什么?
生:寫的很有趣。
生:我和他們都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第七自然段。
師:那你讀一下。
生讀。
師:這里說了什么?
生:北大荒的物產豐富。
師:看來作者是從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描寫北大荒的美麗。老師選了幾幅圖,我們看看作者究竟是怎樣描寫北大荒的美麗的。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讀一下,你想象一下畫面再交流。
出示草塘畫面,師配樂讀。
師:同桌交流一下,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同桌交流。
師: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無邊無際的草塘,浪花一層一層,野雞在睡懶覺,狍子在奔跑著,還想到了天空有個小鳥在唱著優美的歌。
師:這個同學比老師理解得還深刻,來我們能擁抱一下好嗎?
師生擁抱。
師:你看出這一段哪些語句或詞語特別出色呢?
生:我認為“走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一樣”很好,很美麗。
師:這句用了比喻的修辭,你學會了用修辭的方法來評價句子很好。
生:“趕”用得好,是人的動作他用在了草身上。
師:本來想問大家這個問題。看來,他體會得太深刻了。
生:綠得發光發亮用得很好。我們寫作文一般用很綠。
師:你是說他描寫得綠色非常好。那我們來配合一下讀這段好不好。
師生合讀。
生鼓掌。
師: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對第一個同學說的有不同意見。他說走進草塘就像置身于大海用了比喻的修辭,我覺得不光有比喻還有擬人的手法。
師:說得很好。這一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啊,可以問一問。
生:那個草只是在搖擺,并沒有翻滾的,這里用了翻滾,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樣問。
師:咱們小組內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決。
小組討論。
師:誰來說說。
生:草隨風搖擺,一起一伏就像在翻滾一樣。
師:你體會得很好。剛才同學們分析到它的綠色非常好,為什么這樣說?
生:草塘的層次,本身就是鮮綠色,
師:聯系日常生活是不是這樣啊,我們表揚他。
生鼓掌。
生:草塘非常大,大到看不清楚。
師:小河這一段,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好不好?
生齊讀。
師:讀起來就感覺美,試著背一下。誰來背一下。
生背。
師:為什么能背誦這么快?想過嗎?
生:因為老師的這幅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這一段他用了排比句,你看“河水倒映……”
師:這是排比句呢?幾種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讀起來就有美感,你們想一想作者看到美麗的小河喜歡不喜歡,他看到綠色喜歡不喜歡?
生:喜歡。
出示畫面
師:作者看到這樣的草塘,居然情不自禁地說
生:這里的草塘真美啊。
師:誰能把這種美讀一下。
生讀。
師:我們來一起讀一下。
配樂生齊讀。
師:景色非常美麗,光是景色美麗,他的可愛不是太單調了嗎?還有什么呢
生:物產豐富。
師:你能根據課本上的內容,根據查到北大荒物產方面的資料,介紹給大家嗎?機會是給勇敢者的。
生:有袍子,有雞,有魚,魚長得非常的肥,還講了袍子,游動的魚,都非常的香。
師:剛才還是局外人,現在把自己當作小麗,來介紹給大家一下。
生:我們的北大荒可真美呀,春天開河的魚,下蛋的雞,我們還盛產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呢!
生:我“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師:這是一句俗語,我先說幾個,你們聽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誰常說
生:爸爸媽媽。
師: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誰說呀,也許有的老師說過。如果是我我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有心人”現在看看整篇課文,回歸整體,我們看到了小河,小麗對北大荒有怎樣的感情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生齊讀課文。
師:證明他對北大荒有什么樣的感情?
生:深刻的感情。
師:為什么有這樣深刻的感情啊。這回再看小麗那句話好得不得了,你們明白了嗎?
作業:推薦讀兩篇文章《野河塘》《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可愛的草塘》課堂實錄3
師:上課!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大
生:可愛的草塘。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段,老師還留了幾
同學們預習了嗎?
生:預習了。
師:談談你們在預習中,都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來,邊看看,邊想想,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生:我問的問題是第19自然段,第二句話:了,生怕弄壞了這幅美好的畫卷。我為句話我不懂。
|師:啊,這句話你不懂,還有嗎?好,你來說。間的是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
到一切都不習慣。可這句話和草塘可愛不寫行嗎?
:你的意思是這段不寫可不可以,是嗎?還有什么?
生:我的問題在第七自然段,他說棒打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野雞怎么能飛到飯鍋里呢?
師:你是對這句話有疑義,不明白。好,還有嗎?
生:我的問題在第五自然段,他說浪花翠綠翠綠的,這里的浪花指的是什么呢?
師:這個問題你在家里沒弄明白,誰來幫幫他,好,你說。
生:通過預習,我知道這里的浪花指的是蘆葦和蒲草。
師:明白了嗎?好,你說。
生:這里指的是蘆葦和蒲草。
我提的問題也在第五自然段:機翠綠翠綠的,綠的發光,綠的鮮亮。浪花怎么能發光鮮亮呢?
師:嗯,還有沒有。沒有了?很好。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老師還留了一項預習作業,讓同學們預習本單元的讀寫例話,同學們預習了嗎?
生:預習了。
師:嗯,那好,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都讀懂了什么?本單元的讀寫例話是:怎樣讀懂一篇課文。那么怎樣讀懂一篇課文呢?對于我們剛剛升入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們應該先弄懂詞語的含義,二是弄懂每句話,三是弄懂段。落大意,最后就要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每一篇課文。時,就要按著這四點,扎扎實實的下功夫。
(學生匯報略)
師:講的好不好?預習的真充分。那么這堂課啊,我們就按著讀懂一堂課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同時還要解決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草塘的可愛。好,同學們把預習本打開,看誰動作最快。讀一讀老師昨天留下的第一道思考題。誰來說?好,你,大點聲。
生:第一道思考題是,課文圍繞草塘寫了哪些內容和草塘的可愛。
師:說的對嗎?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么預習的,怎么想就說。你來說吧。
生:課文先寫了嗡看到夏天草塘的景色,再寫了我聽。。。小麗給我講富有,草塘春冬兩季的景象,然后寫了在水泡里打魚的情形。最后寫我看到小河的美景,課文就是圍繞這些內容來寫的'。
。師:講的太好了。就讓我們和小麗先到夏天的草塘的景色看。看。把書端起來,大聲、自由的朗讀課文的第二大段,我們啊就運用怎樣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講一講這一段,怎么想就怎樣講,好嗎?先讀一讀,讀吧。
生:(讀第二段)
師:讀的很認真。下面啊,我們就逐句去體會草塘的可愛。愿意講一講,來,講吧。
if生:第二段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是說走就走。這一句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講的是小麗要帶我去草壤心;第二句是寫小麗領我去草塘;第三句是這么歌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走了進去就像置身大海中一樣。這句呢,講了草塘大,說草塘像大海大海呢,是無邊無際的;草塘呢,也是茫茫無邊的,而聲和蒲草呢,也像海水一樣碧綠碧綠的,風一吹時,草的樣子像浪花似的,所以,這句話寫出了草塘大的特點。
師:嗯,講的不錯,還有想談的嗎?好,你來談。
生:我想給她補充一點,我還能從置,看出草塘的置就是放的意思,作者在草塘邊上,看見自己非常小,這也說明了草塘非常大。
師:好,你感覺像大海一樣的草塘,你有什么感受?特別的壯觀,是嗎?請同學們仔細的讀一讀,體會體會我置身于茫茫的大海當中,有什么感受。你讀讀看,讀吧。
生:(讀第一段)
師:讀的不錯,接著講吧。
生:“浪花……,歡笑著……遠方。”這句話中用了綠的發光、發亮這兩個詞,所以我們可以從圖上看出草塘的蘆葦和蒲草長得非常茂盛,還帶著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還會發光發亮呢。可是我不明白這里歡笑一詞,浪花怎么會歡笑呢?
生:我知道浪花,因為我聯系了第三句,知道了作者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所以把風吹的嘩嘩響聲,想象成人的歡笑。
師:講的好不好。
生:好!
師:說對了。有個同學在一開始時說這個地方不明白,現在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可愛的草塘》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可愛的草塘》教學實錄03-08
小塘的春色作文04-28
塘棲風韻作文04-30
白塘湖作文09-23
塘棲古鎮作文12-01
烏石塘作文01-02
游塘棲作文12-13
南塘老街作文07-13
游塘棲古鎮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