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通用4篇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1
第一課時(10-8-1)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參與觀察、分類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秋天景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見的植物葉的顏色在秋天會發生變化。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課件,提問:
(1)誰知道老師今天要講什么內容?
(2)你感到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
(3)出示課題:
2、再次欣賞美麗的秋天。
問題:
a.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b.你認為什么顏色可以代表秋天?
c.談談你的秋天是什么樣的
d.討論,交流
3、帶領學生欣賞秋天的'畫。
4、出示看看畫家是怎么描繪春天的。
說一說:
(1)家鄉哪些植物在秋天發生了哪些變化。(重點是樹葉的變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時,有何不同。
5、兒歌:秋天到,天氣涼,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
6、你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
第二課時(10-12-5)
一、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秋天植物葉子的顯著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觀察黃櫨、槭、銀杏等幾種植物葉的形態(課件)
(二)教師展示自己采集的葉子,讓同學們認一認。
(三)觀察葉子的顯著特征,并說一說是什么葉子,有何特征,互相補充。
(四)課件:教師出示相對應的植物,學生給葉子找家。(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和它們的葉子)
(五)學生對照觀察自己葉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葉子的形態。
(六)以組為單位,共同觀察本組同學所植物的葉,比較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七)將本組的葉子進行分類,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進行分類的。(嘗試合作,體驗成功)
(八)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體會更多的分類方法。
(九)談談這節課的感受。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2
【本課時數】:
2課時
【授課時間】:
xx年11月 9-13日
【設計教師】:
溫迎春
【設計時間】:
20xx年9月9日
【教材分析】:
本文抓住時間特點,選取初秋季節典型景物的變化,描繪出一幅天高云淡的、五谷豐登的秋景圖,展現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贊美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悅之情。
【學生分析】:
學生還小,對秋天的特點有所了解,但是還沒有具體的概念,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點。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仔細看圖,看懂圖意。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自然段。
3.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詞義。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自然段。用“秋天”、“一會兒”練習說話。
【教具使用】:
圖片,卡片,小黑板。
【授課時間】:
11月 日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練習用“一會兒”說話。
【學生預習環節】:
1.檢查生字。
2.檢查課后“討論”。
3.檢查讀文。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復習。
讀漢字:天 子 上 下 來 一 大 南 飛 兒 人
二、學習新課。
1.讀課題,板書課題:3、秋天到了
今天我們學的課題是“秋天到了”。我們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變化。
2.指導看圖。按由下到上的順序觀察圖畫。(出示圖畫)
(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小草,黃葉)
① 地上的黃葉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從樹上飄落下來的)
②葉子為什么會從樹上飄落下來?(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就從樹上飄落下來)
師述:天氣涼了,樹木為了保持自己身體里的水分養分,度過寒冷的冬天,就把葉子脫落下來了。
(2)看看天空怎么樣了?
(3)天上有什么?(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飛)
(4)誰能看圖說說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變化?
① 自己練習,同桌說。
② 指名說。(三四個)大家評議。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師給以補充。
3.初讀課文。
(1) 初讀課文,要求能讀準字音,讀出完整句,不頓詞、斷句。
① 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② 分自然段練習朗讀。
a.讀讀第1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表述的圖畫上的哪一部分。(學生帶著問題,看圖自己練讀。指名讀)
b.讀第2自然段。(同前)
(2) 指名讀全課。(2~3人)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問: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課文里哪些地方講秋天到了?
2.學習第1自然段,教師范讀后提問。
(1)第1自然段由幾句話組成的?每句話講了什么?(讀第1自然段課文,思考問題)自己練習,指名回答問題。(1~2人)板書:天氣涼了 樹葉黃了 落下來
(2)“一片片葉子”和“一片葉”有什么不同?(很多片,一片)
(3)說“一片葉子”落下來行不行?為什么?
(4)樹葉從哪兒落下來?
(5)說說這個自然段介紹了秋天的哪些特征?(天氣涼了,樹葉黃了,落下來了)
(6)誰能讀出這幾個特征來?
師述:這個自然段一共三句話。先說天氣涼了,接著講由于天氣涼了,“樹葉黃了”最后講由于樹葉黃了,所以“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三句話之間聯系得很緊密。
(7)我們練習背背這個自然段。
①讀時想: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些什么?這幾句話是怎樣聯系起來的?邊讀邊思考這幾個問題,背熟就容易了。
②自己練讀。
③ 指名試背。評議以表揚為主。
⒊ 學習第2自然段。
(1)看圖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描寫的是圖畫的哪一部分。
(2)這段話共有幾句話?
(3)讀第1句話,講講“那么”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別的意思)
①讀出天特別藍,特別高的意思,讀第1句。(學生自練,指名讀)
②天空又藍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讀第2句,問:這句講什么?
①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②這句話里告訴我們大雁怎樣飛的呢?(大雁飛的時候總是成群結隊的,由頭雁帶領大家飛行,排隊飛行是為了減少空氣的.阻力)
③“一會兒”是什么意思?(“一會兒”表示時間不長)
④讀一讀句子,教師重點指導“一會兒……一會兒……”的讀法,這句話表示大雁飛行時,兩種隊形經常的短時間內互相變換。這兩個“一會兒”在讀的時候,要連得緊一些。(學生自練,讀熟,指名讀)
⑤這個自然段的兩句話里描述了幾個秋天的特征?都是什么?
⑥誰能看著板書試著背背這個自然段。
⑦自己練背,指名背。
四、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寫6個生字:飛、人、氣、田、豐、節,并能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生字。
2、練習用“秋天”說話。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繼續練習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3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幾句話?說的是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再回答。
(2)“啊!”這句話表示什么?師述:“啊!”表示明白了。從以上描繪圖畫內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這些自然界事物的變化都是因為秋天來了。用這兩句話總結了全文。問:你還從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二 、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指名讀,齊讀。教師評議、指導。
三、學習新字。
1.學習寫“氣”。
(1)秋天的天氣怎么樣?(天氣涼了)
教師板書:氣,讓學生拼讀。
(2)識記方法。這個字我們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數筆畫的方法,即按筆順筆畫記字形)
書寫方法是:一筆小撇,二筆橫,三筆橫,四筆橫折小彎鉤(氣)。
(3)口頭組詞語。
天氣 氣候 生氣 氣味 氣球
2. 識記其他五個生字的方法同“氣”。
3.鞏固字形和讀音。教師指黑板,讓同學讀。(順讀、混讀)
四、指導書寫。
1.氣,啟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位置。
教師范寫。第一筆小撇寫在左上格對角線上,第二筆橫寫在上半格上間靠上。第三筆短橫寫在第一橫和橫中線中間。第四筆橫折小彎鉤,壓橫中線起筆,到右上格的左下角頓筆寫折,向左彎一點兒后,向右下格寫小彎鉤。
2.指導余下的五個字的書寫。
五、指導口頭造句。
1.指導用“秋天”口頭造句。
(1)讀句子:秋天到了。問:秋天怎么樣了?(秋天到了)
(2)用“秋天”這個詞語練習說話,要想秋天怎么樣了?這個“怎么樣”是和秋天有關系的事。如:秋天,菊花開了。因為菊花只有秋天才開,代表了秋天的特征。如果“怎么樣”說的是在哪個季節都能做的事,就不對了。例如:秋天,我寫完作業了。這個句子中的后半句和秋天沒有關系,沒有表現出秋天的特征。
(3)請同學們說說秋天怎么樣了?你想出什么與秋天有關系的事了?
啟發學生想的范圍大一些,如大自然的變化,農業方面的收獲等。
(4)練習口頭造句,先自己練說,再指名說。(盡量不要雷同)
2.指導用“一會兒”口頭造句。
(1)讀課文中原句。
(2)用“一會兒”練習說話,要寫在很短的時間里做的事。如:課下,我和同學們做了一會兒游戲。
(3)說說都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進行。
(4)用“一會兒”練習說話。
六、練習背誦。
1.用填空形式練習背誦。
2.分自然段練習背誦。
3.全課背誦。
【板書設計】:
3、秋天到了
天空:藍 高
大雁:往南飛 一會兒 人字
一會兒 一字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3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課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抓住初秋季節景物的變化及特征,描繪秋季天高云淡、五谷豐登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贊美之情。這篇描寫秋景的散文,作者從整體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動物,形象直觀地寫秋天豐收的景象。文章雖短小精悍,三個自然段共5句話,但合在一起卻描繪了一幅初秋全景圖。
一年級學生剛剛走入校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是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漢語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與學文。一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事物處于好奇狀態,對于語文課亦是如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的養成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為重要。學生們喜歡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課文,通過本課的學習,不但能讓學生了解秋天、觀察秋天、感受大自然,還能體驗在大自然中探索、發現的樂趣,同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會學習,打下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
根據一年級學段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 6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了解閱讀方法;
3、使學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本課的教材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熟、讀懂本文,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及學段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1、激趣揭題,范讀感知;
2、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3、反復讀文,讀熟讀通;
4、指導書寫,落實雙基。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邊解讀文本邊站在學生的視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氣涼了。” 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一年有四個季節,誰愿意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接下來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示動物朋友“大雁飛飛”帶來的一組圖片,問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嗎?”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了,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之時,我適時小結:“大家觀察得真仔細啊,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變化吧!”通過秋天里事物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給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教學過程中,我力爭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將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訓練貫穿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板書課題時,我請學生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寫,并將拼音標注,使學生在書空的同時對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閱讀過程中我嘗試改變從頭到尾串講的模式,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新課伊始,借助多媒體課件,屏幕上出現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中,我仿佛置身于美麗的秋天,投入的范讀讓學生仿佛也沉浸其中,從而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這時,學生很容易產生想讀的愿望。根據課標一年級閱讀要求,在學生自讀前,我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我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生讀完一遍后,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設計了第二遍讀。在這里,我并沒有直接要求學生讀課文,而是先出示學生的動物朋友小老虎,告訴孩子們“小老虎也想讀讀這篇課文,但它有幾個字不認識,都著急了,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孩子,愿意幫幫他嗎?”這時再讓學生邊讀課文邊圈畫出小老虎不認識的字,然后通過看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賽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認識本節課生字的同時,又一次感知了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一年級學生年紀小,注意力不夠持久,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兩遍讀后我設計了間休。讓學生欣賞一曲秋天的兒歌,舒展一下身體。短暫的休息后,學生們又有了精神,這時讓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第三遍讀文,要求學生要注意讀出詞語之間、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并請學生自己發現文中幾個“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注意“一會兒”一詞兒化音的讀法。通過三遍讀文,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時候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去讀。學生通過學習伙伴間的練讀,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讀書的方法。這時再問學生“你都讀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內容迎刃而解。指導朗讀時,我在詞語上下功夫,請學生將第一自然段中重讀的詞語用小圓點畫出來;第二自然段,學生讀到大雁南飛時,我通過動畫將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同時還向學生介紹了關于大雁的科學知識,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接著讓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
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幾遍讀文的過程中,學生基本解決了會認的問題;因為低年級的字詞教學內涵很多,字詞、朗讀、閱讀、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鐘里面把想講的全都呈現出來,那樣就比較蜻蜓點水或是浮光掠影了, 在本節課的寫字指導中,我重點指導“飛”字,“節”字,主要從筆畫上進行指導,交給學生寫字方法,其他的逐漸放手讓學生獨立識字,相信學生會逐漸掌握寫字方法,提高書寫能力,促進其良好習慣的養成。
進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進行了深深地思索,我不斷地閱讀文本,揣摩從這5句話中表現出的思想內涵,思考如何通過這5句話三個自然段,落實低年級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訓練。我將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過程視為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在重新審視課標,充分的查閱資料的同時,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國小語會在如何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問題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揚人文,凸顯語文學科個性”的觀點,本課的設計,我努力向此目標靠近,但我深知,我做得還很不夠。謝謝各位專家、評委!在語文教學之路上,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愿意努力為小學語文教學付出,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參與觀察、分類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秋天景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見的植物葉的顏色在秋天會發生變化。
第一課時
9月22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課件,提問:
(1)誰知道老師今天要講什么內容?
(2)你感到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
二、出示課題
1再次欣賞美麗的秋天。
2問題:
(1)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2)你認為什么顏色可以代表秋天?
(3)談談你的秋天是什么樣的?
討論,交流
3帶領學生欣賞秋天的畫。
出示看看畫家是怎么描繪秋天的。
說一說:
(1)家鄉哪些植物在秋天發生了哪些變化。(重點是樹葉的`變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時,有何不同。
4兒歌:秋天到,天氣涼,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
5你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
課后反思:學生通過觀察能夠說出秋天的變化。
第二課時
9月26日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秋天植物葉子的顯著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1、組織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樹葉的變化
2教師展示自己采集的葉子,讓同學們認一認。(楊樹葉,松樹葉,銀杏葉等等)
3觀察葉子的顯著特征,并說一說是什么葉子,有何特征,互相補充。
4課件:教師出示相對應的植物,學生給葉子找家。(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和它們的葉子)
5學生對照觀察自己葉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葉子的形態。
6以組為單位,共同觀察本組同學所植物的葉,比較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7將本組的葉子進行分類,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進行分類的。(嘗試合作,體驗成功)
8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體會更多的分類方法。
9談談這節課的感受。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03-10
秋天到了12-19
秋天到了作文09-01
秋天到了作文[合集]12-31
(通用)秋天到了作文01-03
秋天到了作文【精華】01-04
秋天到了(精華15篇)12-19
秋天到了[大全15篇]12-19
秋天到了作文(精選15篇)12-31
秋天到了作文經典(15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