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上冊數學

時間:2024-03-10 21:58:41 好文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高矮 。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高矮、長短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體驗具體的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

  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體驗具體的比較方法.

  教學過程:

  一、感知高矮的關系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黑板一棵大樹,樹上掛滿蘋果,有高有矮。)

  秋天來啦,蘋果都熟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蘋果摘下來放到籃子里,誰愿意來?(學生摘到下方的蘋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蘋果。這時,老師輕松地將蘋果拿下來。)

  xxx為什么沒能摘到蘋果,而老師為什么能摘到呢?

  對,老師和xxx比,老師比xxx高,xxx比老師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高矮。(板書:比高矮)請跟老師讀。

  2、例舉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些物體能比高矮嗎?

  二、體驗比較的方法。

  剛才小朋友們一眼就看出來老師比XX高,現在,你們想跟小伙伴們比比高矮嗎?好,請聽清楚要求:想想你要和小組內哪個同學比?你想跟他怎么比?比好之后,快速回位坐好!開始!

  1、學生活動,探討比較方法。

  2、學生匯報,展示不同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和身邊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請你和你的小伙伴出來演示給大家看好嗎?

  學生每匯報一種,教師及時加以正確指導。

  3、游戲。

  下面,咱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誰長得高些?

  看看,到底誰長得高些?

  請你再看看是誰高?

  他們比身高的方法對嗎?那你們說正確的應該怎么比?

  4、小結。

  看來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較時必須要注意:一是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個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辦法比,也可以用面對面的辦法比;三是用做記號的辦法時,人還要貼著墻壁。現在你們會比身高了嗎?

  三、活動鞏固。

  我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排排隊。誰愿意來給他們排隊?

  你是按什么順序排的?誰最高?誰最矮?誰第二高?(老師加入)現在他還是最高的`嗎?你能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小朋友嗎?

  小結: 小朋友們合作得很好,隊伍排得很整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排隊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練習.

  1、小動物們看見小朋友這么熱鬧,它們也想來比高矮,看!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長頸鹿)這是?現在你想讓誰和誰比?這時大象還是最高的嗎?三只動物比,誰最高?誰最矮?

  2、(出示三只兔子圖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領獎臺上,怎樣才能比出他們誰長得高?誰長得矮呢?用我們剛才所說的比較方法行不行?為什么?怎么比呢?

  3、(出示圖片)汽車能從橋下通過嗎?要想使汽車順利通過大橋下,可以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比高矮)

  請你在班級中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同學。

  教學反思:

  一、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我在教學時把比高矮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進行比較,探討,而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多種比的方法,既體現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能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我在引入時用了摘蘋果的小游戲,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并初步感知了高和矮。而在學會比高矮之后,又安排了排隊游戲,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或平時要遇到的問題。這樣有力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存在不足:

  在合作比較、探討時,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聽別人的發言,顯得有點亂,討論后學生不能很快靜下來,時間也花得比較多。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2

  一、 學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個普通班級和寄宿部的工作,分別是55人和45人。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沒有成行。同時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以說是要兩面都要俱到。(1)班的女孩子人數比較多,管理起來相對方便一些。(3)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只相差1個人,半托占了三分之二,全托占了三分之一。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要注意加強學生在校寫完作業的效率。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事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教師首先示范,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都處在淺顯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習的過程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對參與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隨時了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通過平時觀察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等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3

  一、 口算。(共15分,每題1分)。

  6-3= 2+5= 3-1= 5-5= 0+2=

  1+4= 5-0= 4+2= 3+2= 6+1=

  0+4= 7-6= 3-3= 3-2= 4-3=

  二、按要求填空。(共35分)

  1. (共12分每空 3分 )

  6

  3 2 2 5 1 3 4

  2、按順序填數(共6分,每空1分)。

  3、數一數(共5分,每空1分)。

  (1)一共有( )只小動物,

  (2)從左數 排第3 , 排第( )

  (3) 前面有( )只小動物, 后面有( )只小動物。

  (4)從右邊起圈出3只小動物。

  4、在〇里填上<、>或=(共6分,每空1分)。

  6〇2 5-0〇0 4〇2+1

  4〇7 7〇1+6 2+2〇6

  5、排一排(共6分,每空1分)。

  ( )>( )>( )>( )>( )>( )

  三、比一比、填一填(共10分)。

  1、畫一畫。(共6分)

  (1)畫 ,比 多兩個。

  (2)畫 ,比 少3個。

  2、比一比(共4分)。

  (1)在多的后面畫√。

  ( )

  ( )

  (2)在少的后面畫√。

  ( )

  ( )

  四、連線 (8分,每題1分)。

  五.數一數,分一分。(共8分,每空2分)。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4

  這個星期就要進行期中考試了,如何搞好小學數學的期中復習呢?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當然應該有一定的計劃。不同年級、不同的老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下面把我的數學期中復習計劃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

  對于好、中、差三類學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業,讓他們人人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個個都能體驗完成學習任務的快樂。對于基礎題,差生也會感到困難,這就需要有耐心地進行輔導,爭取不放棄每一個差生,給他們以信心,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優生除了抓住基礎題外,還要多給他們布置些思考題,讓他們的能力得以提升,成績上升到新臺階。

  二、針對學生經常不讀題、看錯題的毛病,要加強解題的`訓練。

  解題的步驟包括審題、語言表達規范、答案規范及解題后的檢查四個方面。1.審題:一年級的學生主要就是讀懂題目要求,指導要干什么。2.語言敘述規范,數學本身有一套規范的語言系統,切不可隨意杜撰數學符號和數學術語,讓人不知所云。3.解題后的檢查非常重要:數加錯、沒帶單位、題抄錯、答案不符合實際等問題,如果認真檢查,都很容易發現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強習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經常出錯的題目多出些類似的題目來達到鞏固的目的。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5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統計這一單元是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有關的統計知識,而《買氣球》又是本單元的第二節課,它是前面內容的擴展,同時又是今后學習統計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統計意識、學習統計過程的重要階段,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到今后有關知識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精神和教材意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統計意識。

  2、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繼續學習收集與整理數據,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體驗通過統計結果,進行判斷與決策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

  教學難點:經歷統計的過程及完成統計圖。

  【教材處理】

  (一)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

  《買氣球》是《組織比賽》之后的一節課,不同的是它是橫向統計圖,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所以學生學起來難度會相對減少。但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會有重復或遺漏的現象,為了學生收集數據的過程能順利進行,要向學生滲透有序思考及數學的科學性,嚴謹性。

  (二)教學方法及選擇的依據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教學時,教師通過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有效地組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地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并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注重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三)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及實用性

  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師要針對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采取個別輔導、啟發、引導、講解等方法來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教學方法靈活性和實用性。

  (四)教具學具準備

  四種顏色的氣球,不同顏色的磁鐵,記錄表,橫向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課前播放音樂:《藍精靈》。)

  1. 談話導入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每個班級的小朋友們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都正積極準備著呢。你們喜歡用什么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呢?

  【方案一】

  2. 引出課題

  師:五顏六色的氣球既經濟又實惠,我們就去買一些氣球來布置教室,那你們想買什么顏色的氣球呢?(板書:買氣球)

  (學生會爭先恐后的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3.找尋方法

  師:同學們的意見都不一致,這該怎么辦呢?(生自由發表意見,提到統計,師適時導入)

  師:那我們就一起用統計的方法來看看同學們喜歡哪種顏色的氣球最多,陳老師就能知道買哪種顏色的氣球多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內部需求,引起學生的思考,在回答中使學生感到必須進行調查才能得出結果,讓學生體會到統計的目的,從而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二、講授新課,自主合作

  1.活動一:全班參與收集數據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陳老師想給大家買這四種顏色的氣球,你瞧氣球好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的氣球,把你最喜歡的顏色的磁鐵貼在黑板的氣球下面。

  (每個學生手中都有磁鐵,把他最喜歡的顏色的磁鐵貼在黑板上,分小組上講臺,全班參與,提高全班同學的積極性)

  2.活動二:自主探究記錄方法

  師:大家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你能不能用你喜歡的記錄方法記錄上面這喜歡不同顏色氣球的人數呢?

  師:現在請你拿出我們的記錄表,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上面的結果。

  (教師巡視,引導部分學生進行記錄)

  師:請哪位小朋友上臺展示他的記錄方法?(投影展示學生的記錄時,讓學生評價記錄方法是否簡便)

  師(小結統計方法):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最喜歡的氣球顏色,都很有創意,而陳老師發現畫“√”,畫“○”,還有用“正”字表示的,這幾種方法都是比較簡便,美觀。

  師:如果再完成一張統計圖,剛才畫“√”和寫字兩種方法,你會選擇哪種方法呢?

  (插入課堂休息環節:拍手游戲)

  3.活動三:小組合作制作統計圖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表現很不一般,那陳老師有個問題,選擇紅色氣球的人數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書:每種氣球下面寫下人數)

  師:你們表現可真棒!為了能讓大家更清楚看出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的多少,我們可以畫統計圖。(在黑板展示統計圖)

  師:每個格子就代表一個同學的意見,喜歡紅色的同學有10個,我就在這個統計圖上涂上10個格子。

  師:每個小組都有一張橫向的統計圖,請小組長組織小組內的組員先一起討論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一張漂亮的`統計圖,然后在方格中涂一涂。哪個小組先完成統計圖就貼到黑板上。

  師:請大家欣賞每個小組的作品。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統計圖是長方形的直條,也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

  師:從這幅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師問:(1)從統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XXXXXX名同學.

  (2)喜歡XXXXXX色的人數最多,喜歡XXXXXX色的人數最少.

  (3)布置教室,什么顏色的氣球要買多些?

  師(小結):現在陳老師就知道該買什么顏色氣球多一些,謝謝大家一起合作,這樣的活動體現我們公平并關注多數人的愿望。你們是用什么知識來幫助陳老師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師:統計知識真了不起,幫助我們做了決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交流,獲取更多的信息,聽取不同的意見,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所以通過合作交流、小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助,讓不同的學生都有表達的想法、表現的機會。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壓抑學生的思考,要注重個性思維的發展,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調查和記錄。因為創新意識要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才可能產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展示其獨特的想法與構思]

  三、感受本課,說說收獲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師:用調查統計方法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正確進行決策,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需要進行統計呢?下課找一找。

  【方案二】

  2. 引出課題

  師:五顏六色的氣球既經濟又實惠,我們就去買一些氣球來布置教室。(板書:買氣球)

  師:售貨員阿姨說只剩下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的氣球,陳老師不知道要買哪種顏色的氣球多一些,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調查一下你們最喜歡哪種顏色。請你在紙上寫下你最喜歡的顏色,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種顏色哦!

  二、講授新課,自主合作

  1.小組長收集紙條,自主探究記錄方法

  師:現在陳老師手中有你們寫的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到底哪種顏色喜歡的人多一些。我來念,你們拿出記錄紙,用你喜歡的方法幫陳老師統計一下。

  (教師邊念邊巡視,引導部分學生進行記錄)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6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2.聯系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辨別“左”、“右”。

  難點:初步確定“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動作游戲感知相對性。

  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游戲,游戲之前誰來說說什么是反動作?(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做反動作游戲。)

  2.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問題時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回答:左手。

  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匯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匯報。

  (2)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師:請大家將學具盒里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最左邊的是什么?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才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師:說說你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匯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右圖)

  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個別匯報。

  師講述:少先隊員在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墻壁上拍到的照片,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么后果呢?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那么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能幫助她。

  學生個別匯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左、右。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在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板書筆記】:

  左、右

  在 的左邊

  在 的左邊

  【教學反思】:

  “左、右”的教學內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對于左、右,一年級的學生其實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但在描述上學生很容易將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動,以游戲形式融入教學環節中,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來感悟左右的相對性。在教學鞏固環節,發現少數學生對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需要讓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

  3.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

  指導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按要求觀察。(課本2.3兩頁的主題圖)

  1.看第2頁的圖,這是一個美麗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來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誰能告訴大家,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圖上到底有哪些東西。匯報的時候要說清楚,個數是1的是什么,個數是2的是什么,個數是10的是什么?

  3學生獨立觀察。

  二. 匯報。

  1. 生按1、2、3……的`順序匯報,師板書1、2、3……

  個數是1的有…… 紅旗、教學大樓、老師、操場、風向標、氣溫箱、足球

  個數是2的有…… 雙杠、跳繩、門柱

  個數是3的有…… 石凳、帽子

  個數是4的有…… 垃圾箱、國旗護欄 問:你是怎么知道有4個垃圾箱的?

  個數是5的有…… 高樓、

  個數是6的有…… 花、大樹、

  個數是7的有…… 小鳥、

  個數是8的有…… 小樹

  個數是9的有…… 女同學

  個數是10的有…… 男同學

  (允許學生說10以上的。)

  2.指板書,這些數你能數一數嗎?

  3.能完整的說有1個什么,2個…… 同桌互相說一說。

  4.誰上來說給大家聽。(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說對了要拍手。)

  三.討論。

  剛才小朋友們都很能干,現在你能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些什么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等一下來匯報。

  四.匯報。

  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五.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現在你能說一說,你學會了哪些本領嗎?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8

  第五單元分類

  課題:分類(單一標準)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40頁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

  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

  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觀察商場物品近鏡頭(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師小結:像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2)猜一猜

  繼續觀察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柜臺,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的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練習六的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評價時,將學生的用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是不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能一組分

  得又對又快又準備。然后匯報說明。

  三、全課總結

  課題:分類(不同的標準)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見等與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4、讓學生體裁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并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生每6———7個人一組圍坐在一起,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讓學生感受到教室里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在我們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都看見了有哪能些東西?

  (2)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你有什么好

  的'建議嗎?

  師: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板書:小管家

  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嗎?今天我們就來開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賽,看看哪能個小組的同學最能干,能把東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齊、最美觀。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復習單一分類)

  以小組為單位,先把雜的進行整體劃分。

  (1)我們全班一哄而上來收拾東西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2)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種不安全的現象呢?

  (學生有序的來撿走本組選中的物品)

  (3)現在和剛才比,你們覺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歡什么樣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東西(不同的標準分類)

  (1)一大堆雜物經過大家的努力,已經分類放在了每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這樣就算收拾好了嗎?

  (2)你們能把它們收拾得更整齊、更合理,更便于我們在生活中使用它們嗎?

  (學生操作,學習小組匯報)

  (3)你們小組是怎么收拾的?

  (4)這樣收拾有什么好處?

  師小結:同學們桌面上的東西經過這樣一整理,既美觀又便于我們找東西了,真好。對剛才同學們的整理,你認為哪能一組整理的最好?可以當選“小管家”的稱號?你們對別人的整理還有什么

  看法和建議嗎?

  (學生提出建議,師問被提建議的組是否接受這個建議?)

  (5)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手中的東西,除了像這樣分一外,還能怎么分?請你們試一試(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每一組學生重新匯報后,學生互評哪一組好,好在哪里。

  三、活動

  想一想:你們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樣的標準進行分類?學生活動,教師指導,然后學生匯報情況。

  (1)你們是按什么樣的標準進行分類?

  (2)還有哪一組也是這樣分的?

  (3)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分的嗎?

  四、小結

  (1)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

  (2)平時,在什么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

  五、布置課外活動

  請小朋友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書包、書柜、衣柜事理好。

  課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9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創設了“鄉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間的認識與有趣的現實情境結合起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

  2.在“認識鐘面”這一環節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借助鐘面先在小組內進行活動: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安排了“找生活中的電子表”“設計星期天的活動安排表”“幫小熊修鐘表”“小小設計師”等情境,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鐘面模型

  學生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創設情境。

  (1)展示課件:在一個美麗鄉村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配有鬧鐘“嘀嗒”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誰家的鐘聲這么響?

  (2)課件出示主題圖。

  ①小紅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誰能告訴大家小紅是什么時候起床的?(7點、7時)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墻上的掛鐘、床頭柜上的電子表)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演示,以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導入新知,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又創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漲,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學生拿出實物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認識鐘面。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a.有兩根指針,一根長的,一根短的。

  b.有從1到12這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教師強調: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0

  1、整節課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注重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識,

  如:導入。結合地理位置用大福源超市場景導入,有親切感,激發學習興趣;動手整理衣服以及這部分的拓展交流,感知分類的數學知識其實就在身邊。比較好地體現了“學習有用的數學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課改理念。

  2、小組合作學習運用比較到位。

  本節課在開始和結束的兩個大環節中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優勢,并在其他幾個練習環節中,貫穿了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指一指等不同的交流活動。這樣就給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分析、表達、合作能力。并激發了他們小組之間競爭的欲望,使學生們更主動快樂地融入導課堂學習中來。

  3、小組評價比較到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以小組之間比賽的形式競爭,老師把每個小組回答問題、合作過程都納入到評價的范圍之內;此外一些評價語運用的也是比較到位的。評價及時達到一定的效果。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數學九年義務教育第一冊第一課的內容——“數一數”。 我們知道,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前,經過了學前教育,大多數兒童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能數出100以內的數,甚至會寫,而且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未必有10以內數的概念,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10以內數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但是學生剛剛結束幼兒園生活,進入小學,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容易疲勞,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觀察能力有限,表達能力有限。

  《課標》提出“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教材很注重學生數感的建立,本節課就是幫助學生建立數感的起始課。主題圖是一幅鄉村小學開學時的情景,表面看起來好像跟數學沒有太大關系,但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通過觀察發現,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過數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經過組織才能匯報得井然有序。這正是培養學生于無聲處聽驚雷、于平淡處創造精彩的數學素養的開始。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 數數的方法。

  本節課的難點是:用較為簡捷明了的數學語言來匯報所看到的物體的數量。

  二、教法和學法

  很顯然,在教法和學法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動手操作學習。“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三、教學過程

  1、談話交流,自然過渡。

  輕松的談話交流是拉進師生較好的途徑和方法。因此,本節課開始,我以談話的方式進入課程,會顯得比較自然有效。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現在開始,你們將和老師一起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數學知識,可能有同學心里納悶兒:數學有什么用啊?老師給你舉一兩個的例子吧,小的比如用錢買東西,大的如控制宇宙飛船上天都要用到數學知識。所以,數學是很有用的知識,學會它你們可以知道很多事情,還能增長本領,會解決很多問題。我們的數學書上有許多有趣的游戲和活動,那可是一個神奇的數學天地呀!同學們,你們愿意學好數學嗎?只要你們愛動腦筋,多和同學老師一起交流、討論,就會發現數學是多么的生動有趣!當你們感到自己的本領一天一天地增長時,該是多么愉快呀!

  2、層層推進,學習數數。

  (1)口頭數數

  你會數數嗎?(分三個層次進行) 從1數到10,試試看。伸出兩只小手,同桌之間相互數一數有幾根手指。 集體交流:先請幾個會數數的同學數給大家聽,再請不會數或數得不好的同學試著數幾次。

  (2)看圖數數

  ①激發觀察興趣看書第2——3頁彩圖。教師啟發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嗎?學生回答后教師介紹:這是一個富裕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請同桌相互說一說。接下來全班交流,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我在這里隨時提醒學生:還有什么?由此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②數圖中的數量。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數目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一次教學數出數量是1的人和物;其它數量的人和物。這里僅介紹1的教學。一面國旗、一位老師、一座教學樓等。學生回答后,教師及時指出:像這樣,一面國旗、一位教師、一座教學樓都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同時在國旗圖案旁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在教學數其它數時,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有四個同學在小小氣象站觀測時,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

  ③認讀1——10各數。10個物體都數完后,讓學生再對照教材第4——5頁看一看每一個集合圈里的物體的個數和旁邊的數。 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讀一讀這些數。 為進一步強化孩子們對數的認讀能力,我在這里隨機出示數字卡片1——10,請學生搶答。

  ④猜數游戲 背對搶答學生出示1——10的卡片。允許學生提示:“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 學生在幫助下所猜出的數不斷接近目標數,直到猜中。猜數游戲的設計意圖在于培養學生的數感,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愉快。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使知識在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鞏固。

  ⑤數身邊的物體。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所以,我設計了這個供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環節,讓學生自己尋找身邊的物體,并且用數量來加以描述,使學生的知識及時得到內化,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3、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相互補充,完成小結。

  四:板書設計

  本課采用圖文結合式的板書。這是依據兒童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優勢而設計的,板書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先后出現的,用簡筆畫畫圖,圖上的字,詞是用貼字卡的形式出現,通過可愛的圖象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增進學生記憶的加強。

  五:說課綜述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注意做到以下三點:

  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2、應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

  3、倡導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做到了既突出重點,又突破難點的教學目的。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2

  教學目標:

  1.在“數學樂園”的一系列活動中,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和基數;鞏固10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2.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 的興趣和信心;

  3.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數據,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形成簡單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闖迷宮

  1.激趣。

  師:同學們,認識他們嗎?(CAI播放1~9九個數字娃娃的小動畫)

  數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請我們班同學到數學樂園參加游戲比賽。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數字娃娃說,只要闖過他們擺的.迷宮,大家就可以進數學樂園。敢不敢接受挑戰?

  生:敢!!!

  2.觀察迷宮,明確規則。

  師:數學娃娃擺了一個什么樣的迷宮呢?

  生:有1到9個數字,有兩個出口。

  師:按照什么順序才能走出迷宮呢?誰知道?

  學生發言(按照從1到9的順序)。

  師:指給大家看看吧。

  (一個學生上臺劃出路線圖,展示給學生。)

  師:對。只有按照從1到9的順序,才能走出迷宮見到數字娃娃。如果不按順序,就會被困在迷宮里,也到不了數學樂園了。

  3.獨立闖迷宮,展示成果。

  師:誰有不同方法路線走出迷宮?把它劃在自己的課本上。看看自己最多能找出幾條路。

  (學生在自己課本上用筆劃出路線,教師觀察學生操作情況。)

  師:走出迷宮的同學請舉手。到這里來指給大家看看吧。

  (學生到黑板上劃一劃,說一說。)

  師: 誰和他不一樣?來。

  (學生劃出不同路線圖。)

  4.肯定方法的多樣,闖出迷宮。

  師: 大家找到了這么多條路,都能順利走出迷宮。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按照從1到9的順序。數字娃娃要帶大家去數字樂園了。走吧。

  二、說組成,得門票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從1數到9……到了。(CAI出示“數學樂園”畫面)

  進數學樂園還要有門票的。怎么辦呢?

  哈哈,原來早就給大家準備好了,在這里呢。(教師出示準備好的一沓類似門票的空白卡片。)只要說對一個關于數字的組成,就可以得到門票。有信心嗎?

  生:有!!!

  師:屏幕上出現哪兩個數字,就說一個關于它們的組成。比如2,6。

  生:2和6組成8。

  師:還能怎么說?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師:都可以。

  師:我們來“開火車”。哪列“火車”順利到站,他們小組就可以拿到門票。“小火車,……”

  生(齊接兒歌):“……開起來,一開開到我這來。”

  (CAI隨機出現一組組的兩個數字)

  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一個接一個說數的組成。

  (游戲順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組為單位發到各個學生手中。)

  三、驗門票,進樂園

  1.寫算式。

  學生用水彩筆在空白卡片上寫一個算式,不寫得數。

  2.同桌互換。

  把寫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換。

  3.驗門票,進樂園。

  學生按小組,挨個讀出門票上的算式,說得數,投入寫有對應數字的票箱,其余學生做裁判。計算正確投遞正確的學生進入“數學樂園”。

  四、排排坐,選隊員

  1.教師發指令,選拔學生。

  師:同學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數學樂園了。等不及要參加游戲比賽了吧?

  可是,比賽規定只要十個男同學,十個女同學。怎么辦呢?還是考考大家,通過考驗了才能參加比賽。

  師:請同學們坐整齊了,聽到口令作出反應,又快又對的就能參加比賽。準備好了嗎?

  豎著數,請從前往后第3位同學起立。

  (這位學生做出正確反應,被選中來到講臺上。)

  2.學生嘗試發指令,繼續選拔出其余比賽人員和記錄員。

  教師繼續發口令,選擇一定人數后,請學生發口令。

  教師注意觀察人數,挑選十名男同學,十名女同學,分為男隊和女隊。再挑選男、女同學各一名,作記錄。

  3.說明比賽規則,準備投球比賽。

  隊員和記錄員各就位,其余學生做裁判和啦啦隊,說明比賽規則:共有20個球,男隊和女隊輪流向一個籃子里投球,投中一個,記錄員在黑板上對應位置畫一個圓圈。

  五、投球比賽

  1.兩隊開始投球比賽,其余學生做裁判和啦啦隊,記錄員作好記錄。

  2.比賽結束,觀察黑板上的記錄情況,說說比賽結果,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3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使學生學會看鐘表上的整時,會正確讀撥整時。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學生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會認整時,會正確讀、撥整時。

  教具、學具準備:鐘面模型(教師、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聽聲音,猜謎語。

  2、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猜謎語好嗎?師讀: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師:回答的真不錯,是鐘表。鐘表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時間,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它的作用可大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組成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

  2、學生匯報

  ①有1~12個數字,并且這12個數字從小到大按順時針方向圍成一圈。

  ②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長針叫分針細而長,短針叫時針短而粗。

  3、教師實物演示:

  ①鐘面上還有12個數字(讓學生按順序數一數);

  ②鐘面上有一根短針,叫什么?(在鐘面上板書并讓學生跟讀)③有一根長針,叫什么?(在鐘面上板書并讓學生跟讀)。

  (三)、認識整時。

  你知道分針與時針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嗎?下面我們來認識時間

  (1)現在請同學們觀察書上91頁最上面的鐘表,誰知道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是幾時?你怎么看出來的?跟同桌討論一下,你是怎樣認識整時的,整時的時候鐘面的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什么。

  (2)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你是怎樣看出是7時?

  生1: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6,就是6時……

  :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鐘表模型,撥出7時,讓大家4人一組相互檢查一下撥的對不對,讓撥的不對的同學說一說自己錯在哪里。

  (四)、鞏固練習:

  1、師撥表學生報時:

  現在我要觀察一下哪個同學眼睛亮、嘴巴巧,我撥鐘表你報時,搶答。

  2、師報時學生撥鐘表:

  咱們班的學生個個眼睛亮、嘴巴巧腦子轉的快,現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靈活,準備好你的鐘表我報時你撥鐘表。

  請同桌兩人互相檢查。

  3、課本92頁內容:

  請同學們趕快收拾好學具,快速打開課本92頁,請同學們獨立用兩種方法把圖中的作息時間表示出來。

  教師逐一批改及時反饋指導。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4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二):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于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5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7頁及練習七第13、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圖上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上看清楚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正確列式計算。

  2.使學生切實感受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引導他們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3.結合用數學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具準備:課件、展示臺、錄音機。

  教學過程:(黑板上已板書:金色的秋天)

  一、錄像激趣,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好,請看大屏幕!

  1.兩段錄像場景。(動畫片里面的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實例)

  師: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舉出身邊的具體實例。

  師: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種事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

  3.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的許多事,我們都用了數學知識去解答。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好嗎?

  (教師板書:用數學)

  二、新課部分

  (一)教學圖1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對,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呀!(課件出示背景圖:孩子們三五成群到郊外去玩。)瞧,他們來了!(演示課件,不出現大括號和問號。)

  師:你看到了什么?(有四個小朋友在玩,又跑來了兩個小朋友。)

  說得好,孩子們接著看……

  (課件演示大括號和問號閃動)

  師:現在在我們原來學習的基礎上多了一個大括號和一個問號,他們表示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誰來說?(學生自由回答)

  師:大括號表示把先跑來的四個小朋友和又跑來的兩個小朋友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人”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問我們“先跑來4個人,又跑來2個人,合起來是多少人?”(結合教師手勢)孩子們,你們自己說說,邊說邊做動作,開始!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定學生回答)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

  (多請幾個人說)

  師:(稍慢)先跑來的4個小朋友和又跑來的2個小朋友是這道題的兩個條件,求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人就是問題。先跑來的4個小朋友是告訴我們的第一個條件,又跑來的2個小朋友是告訴的第二個條件,要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師:根據原來有4個小朋友,又跑來了2個這兩個條件,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

  (能!)

  師: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學生回答)

  師:對了,因為是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教師手勢),所以用加法算。

  師:加法算式怎樣寫呢?誰來寫?

  (生說,教師板書:4+2=6,課件也出示算式)

  師:4、2、6各指的什么?(請學生到屏幕前來指)

  師:原來有4個小朋友,又跑來2個小朋友,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6個!)你們運用這兩個條件求出了這個問題。(結合教師手勢)孩子們真能干!

  (二)教學圖2

  師: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好朋友小強就在旁邊住,想去小強家休息一下,小強見他們來了,可高興啦!趕忙跑到地里摘向日葵,好用瓜子來招待這群好朋友!瞧,小強在地里正忙著呢!(課件演示:7個向日葵,大括號)

  師:大括號表示什么?(一共有7個向日葵)

  師:真不錯,接著看──(課件演示:摘了3個,?個)

  師:你看到了什么,說給同桌聽聽!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學生回答)

  師: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問我們還剩幾個,那么告訴了什么條件?提出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

  師:這幅圖告訴了我們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這兩個條件,提出了還剩多少個這個問題。

  師:誰來完整地說說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學生回答)

  師:誰來告訴我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是從7里面去掉3個,所以用減法算。)

  師:誰來列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7-3=4,課件也出示算式)

  師:7、3、4、在圖上各指的什么?(請學生到屏幕前來指)

  師: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還剩幾個?(4個)孩子們真能干!你們運用這兩個條件解決了這個問題。(伴隨教師手勢)

  (三)小結,指導看書

  師:剛才圖上的兩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我們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所以這樣的題我們也叫它──“應用題”(課件出示這三個字)。孩子們,這種題叫什么呀?(應-用-題!)你們以后會解答應用題嗎?(會!)

  師:好,翻開書第47頁,從上往下看,第一幅圖你們見過嗎?(見過)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嗎?

  (能)第二幅圖你們見過嗎?(見過)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嗎?(能)好,填在書上。

  (四)課間活動

【一年級上冊數學】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上冊《數樓》教學實錄滬教版05-08

一年級上冊《秋天到了》03-10

數學三年級上冊03-08

一年級上冊看圖寫話03-09

一年級上冊左右教學實錄02-28

二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03-10

數學三年級上冊(通用)03-08

數學三年級上冊[合集]03-09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同步練習07-17

一年級上冊找規律教學實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