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情我們都要重視,心理健康是現在非常重要的。結合小學生心理發育特點,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重要的。現在小編給大家分享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歡迎閱讀。
心理健康知識
1、保持心理健康的秘密
(1)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2)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3)有偉大的夢想,設定明確的人生目標。
(4)學會自控,克服誘惑,活在現實中。
(5)學會緩解憤怒、抑郁和無聊。
(6)時刻鼓勵自己增強自信。
2、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個整體,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是指人體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沒有疾病;
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動力。能力與人格的內在關系是協調的,心理內容與客觀現實是統一的,它能促進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和個體適應社會環境的狀態,從而不斷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
3、心理健康從心理學角度對心理健康進行定義,其基本標準如下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夠很好的認識自己,適當的評價自己的能力;
(3)人生理想是現實的;
(4)不脫離周圍真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夠適度發泄和控制情緒;
(9)在滿足群體要求的前提下,能適當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小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標語
1、誠心誠意,從心做起。
2、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健康心理。
3、過去的痛苦就是快樂。
4、一個人要對昨天感到快樂,而對明天具有信心。
5、快樂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實每一天。
6、接近那一點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7、敞開心中一片天,放飛心理健康夢!
8、掛上你迷人的微笑,洗禮昨天的陰霾!
9、悅納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我、發展自我,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10、倡導和諧心態,崇尚健康心理。
11、快樂吸收好,心靈更美好!
12、傾訴一分鐘的煩惱,享受一小時的快樂!
13、為您的心靈打開一扇窗戶,為我們的溝通搭起一座橋!
14、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透視心靈,關注成長;觸撫生命,助人自助;挖掘潛能,完善自我;心理健康關注你我他。
15、快樂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實每一天,感恩每一天。
16、實現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綠光!
17、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得可愛。
18、交出你心,說出你情,解你之憂!
19、用“心”呵護心的健康!
20、品心扉苦澀涌泉,釀百花甜蜜濃情!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把握生命全過程,展示心中一片天。
22、十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
23、帶來步履沉重的憂愁!帶走心情輕松的快樂!
24、打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進入;敞開心扉,締造美麗人生。
25、陽光總在風雨后,快樂總在傾訴中!
26、不求最好,但要更好;不在乎昨天,更看好明天。
27、開心笑一笑,幸福來報到!
28、心理健康很重要,老師學生都需要。
29、不要把自己定位為失敗者,否則你永遠是失敗者!
30、倡導和諧心態,成就健康心理!
31、微笑可以縮短心靈之間的距離。
32、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33、愛心恒心自信心,心心相映;親情友情師生情,輕輕關懷!
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1)學習焦慮
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學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小學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
(2)人際交往焦慮
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為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
人際交往焦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小學生的家庭交往環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培養的結果。
(3)自責傾向
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4)挫折感
小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應對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對策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治”。心理疾病雖然形成原因復雜,處理起來較為棘手,但是并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于要以人為本,對癥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在實踐中,本人認為,可采取以下方法
1、 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我們首先培養學生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要求他們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資料默認。我們只要抱著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盡量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了解他們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聽他們的呼聲,理解他們的歡樂與苦惱,放下長輩的架子,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長幼關系。
2、 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教師要幫助學生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聯合各科教師共同給學生增強自信心,不讓他們覺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導學生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 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后是教給學生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如看心理醫生)等。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于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郁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系。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于成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為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為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愿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為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于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系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愈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沖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于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為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于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盡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四)來自社會的因素
1.社會競爭的加劇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無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傳播的瞬息萬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機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對現實充滿迷茫和困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在社會環境還沒有達到凈化的情況下,新舊體制的共存,法規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不健康東西的泛濫;一部分人的社會道德水平滑落,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兒童,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相關文章:
防溺水宣傳知識03-12
心理健康宣傳短句190句10-16
小學生必備的知識03-13
小學生消防知識09-09
(必備)小學生必備的知識03-14
一年級心理健康小知識03-04
小學生衛生知識講座09-25
小學生必須知道的地震逃生知識08-13
提高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基本途徑-禮儀知識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