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賞析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賞析1
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譯文:
爐火照徹天地,紫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注釋:
⑴秋浦:縣名,唐時先屬宣州,后屬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秋浦因流經縣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爐火:唐代,秋浦乃產銅之地。此指煉銅之爐火
⑶赧郎:紅臉漢。此指煉銅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臉紅,此指臉被爐火所映紅。
賞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地之一。大約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寫了組詩《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這是一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詩歌,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詩一開頭,便呈現出一幅色調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煉入詩句,便使冶煉的場面卓然生輝。透過這生動景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新奇、興奮、驚嘆之情。
接著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轉入對冶煉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獷的線條,略加勾勒,冶煉工人雄偉健壯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赧郎”二字用詞新穎,頗耐尋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從“赧郎”二字,可以聯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結句“歌曲動寒川”,關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歌唱,那嘹亮的歌聲使寒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他們唱的什么歌,詩人未加明點,讀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補充和聯想。歌聲把寒川激蕩了,當然不會,這只是詩人的`獨特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如果說,“赧郎”句只是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冶煉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這一句則揭示出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情操,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的贊美歌頌之情。
這是一幅瑰瑋壯觀的秋夜冶煉圖。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歌寶庫中放射異彩的藝術珍品。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賞析2
唐代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譯文
爐火照徹天地,紫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注釋
秋浦:縣名,唐時先屬宣州,后屬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秋浦因流經縣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爐火:唐代,秋浦乃產銅之地。此指煉銅之爐火
赧郎:紅臉漢。此指煉銅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臉紅,此指臉被爐火所映紅。
創作背景
明嘉靖、萬歷等《池州府志》、《貴池縣志》記載了李白游秋浦的過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時寫下的代表作,組詩的時間約在唐天寶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間。一說此詩大約天寶十二年(753年)。
賞析
在這首詩里,詩人飽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勞動者的頌歌,這在唐詩中是不多見的,因而彌足珍貴。
爐火,舊注有的解釋為煉丹之火,有的說是漁人之火,這些說法都不妥當。清人王琦認為是冶鑄之火,這個看法得到普遍的認同。因為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秋浦多礦,尤產銀產銅。冶煉之爐火,紅光沖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煙獨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詞。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煙去”,“素手掏青靄,羅衣曳紫煙”,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爐生紫煙”等等。前二例的“紫煙”,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謂紫氣祥云。后一類則是自然景象。本詩的“紫煙”句,則是對爐火的紅星在紫色煙霧四射飛進的描寫。用“紫煙”而不用“濃煙”,既淡化了冶鑄工匠的艱辛,給這種勞動場景賦予了一層美麗多姿的色彩,又體現了詩人對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詞,舊時有人認為這是吳語,是“歌者助語之詞”,即是象聲詞,是工匠們歌唱的某一音節。此說難以確證。赧,本指羞紅的臉色,郎是對男子的尊稱。“赧”此處引申為“紅”義,“赧郎”指被熊熊爐火照紅的冶煉工匠。這種解釋是通達的。工匠們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著,喊著嘹亮的號子,唱著粗獷的山歌,歌聲在寒夜傳得很遠很遠,在河面上飄飛,在山谷里回蕩,不但使曠野的氛圍變得熱烈,也驅走了他們自身的疲乏和勞頓,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長了。
全詩只有二十個字,但傳神寫照,將冶煉工匠的生活與形象刻劃得維妙維肖,動人心弦,詩人對冶煉工人的敬愛與頌揚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爐火照天地”,通過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冶鑄工場的熱烈氣氛,給全詩定下了熱烈歡快的基調。從畫面上看,形成一個亮點,處于中心位置。這映照天地的爐火,既是工人們勞動的反映,也和他們豪邁爽朗的心情相映襯。“紅星”一句則是對上句的補足,從細節對爐火進行刻畫。著重從色調的紅與紫的對比、星與煙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征。而一個“亂”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將火花四濺,紫煙升騰的冶煉場面再現出來。以如此十字便準確生動地概括出一個熱烈喧騰、生機勃勃的場景,不能不嘆服詩人的如椽大筆。最后二句,順勢進入對人的描寫。先用“明月夜”照應上文的“爐火”,寫工匠們深夜勞作的艱辛。農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煉工人們卻不能如此運作。鐵水未化,便不能下崗,夜以繼日才是他們的特點,這不經意的一句,恰到好處地寫出了他們與農民的生活規律及勞動方式的差異來。盡管如此,工人們還是喜歡自己的職業的,當鐵水出爐之時,他們會為自己的杰作而自豪,而歌唱。那聲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們此刻心境的最好說明。這就把勞動者勤勞善良的性格特征鮮明地表現出來。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及賞析3
秋浦歌十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賞析:
秋浦:唐代屬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元和郡縣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縣:“秋浦水,在縣西八十里。”秋浦水,一名秋浦河。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二、三載)間李白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往來于池、歙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時游寓秋浦所作。
第一首表達詩人游秋浦欲達揚州,而又留戀長安的愁悶心情。全詩可分為兩段。前六句寫詩人見秋浦而生愁,因愁而登大樓山。在大樓山上遠望長安,而愁又添一層,如長江之水,滔滔東流。后六句以擬人的手法,以欲下揚州之意寄言長江水。
第二首寫詩人久游之愁。“愁”為全詩之眼。前四句寫因己之愁,便覺猿愁,山愁,水也愁。后四句寫愁因:久游無歸日,獨泛孤舟,故淚流如雨。
第三首寫秋浦特產“鴕鳥”。前二句言其珍稀,后二句言其美麗。全用虛筆。
第四首寫詩人照秋浦而悲白發。前二句言望秋浦,見白發。后二句聞猿聲而添愁。
第五首寫秋浦白猿。白猿多,潔白鮮明;引兒樹條,飲水弄月,活潑可愛,如在目前。
第六首表達山水之美,可以解愁。
第七首抒懷才不遇之情。醉似山簡,歌如寧戚,但不遇明君見用,故曰“空吟”,并為之下淚。
第八首寫秋浦水車嶺之奇。“奇”為全詩之眼。奇在石、在水、在草木。
第九首寫江祖石。其石一片突出,似以青天為背景的屏風,上有古人題詩,石面遍布莓苔,如同織錦。
第十首寫秋浦眾多的動植物。石楠、女貞,四季常青;白鷺遍山,白猿滿澗。如此美景,而聽猿聲,令人心碎,蓋詩人心自碎。是為緣情寫物。
第十一首寫秋浦的山水形勝。邏叉磯險如鳥道,江祖山直橫江中,水流湍急,客舟似箭,山花芳香。
第十二首寫江水之美。水波不興,平靜如練。故希望乘明月,泛孤舟,賞花飲酒。
第十三首寫秋浦夜晚景色。水清月明,白鷺飛翔,采菱女回家,一路歌唱,引得青年男子平息傾聽。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第十四首寫秋浦夜晚冶煉的勞動場面。黑夜冶煉,火照天地,紅星迸濺,紫煙騰空,場面壯觀。冶煉工人邊勞動邊唱歌,使得寒川變得火熱。據《新唐書·地理志五》:池州秋浦縣有銀、有銅。
第十五首詩人寫自己因愁而頭發變白。“愁”是全詩之眼。一二句與三四句倒裝。正常的語序應是:“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經過倒裝,使得形象突出鮮明。修辭上還用了夸張、設問、借喻。
第十六首寫秋浦農家田園生活。恬靜、悠閑、遠離塵囂。
第十七首寫詩人在秋浦的'桃胡陂與山僧作別的場景。表現出恬靜的心境。這與王維的寫景詩極其相似。
第十五首滿頭白發呀有三千丈,只因為我的憂愁有如此之長。不明白(照鏡時)在明亮的鏡子里,是什么憂愁使自己白發如秋霜一般。
這是一首抒憤詩。詩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積蘊極深的怨憤和抑郁宣泄出來,發揮了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箇長?”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發,駭人心目。單看“白發三千丈”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讀到下句“緣愁似箇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發,人所共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一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
古典詩歌里寫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按:當作“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白獨辟蹊徑,以“白發三千丈”之長喻愁之深之重,“尤為新奇”,“興中有比,意味更長”(同上)。人們不但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見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贊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是因為照鏡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鏡,三四句就明白寫出: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似重復又非重復,它并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發的“白”字所能兼帶。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出“何處”之問。這兩句不是問語,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一個“得”字上。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鬢染秋霜,親歷親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奮其志能,愿為輔弼”的雄心,有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理想(均見《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盡管屢遭挫折,未能實現,但他的志向紿終不泯。寫這首詩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壯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生“白發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識其悲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謂善作不平鳴者了。
【秋浦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秋浦途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古歌原文賞析12-17
秋雁原文及賞析02-26
秋懷原文賞析02-27
九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8-27
胡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垓下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