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

時間:2024-02-27 17:49:39 好文 我要投稿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匯編15篇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

  1、課堂教學要有預見性,更重視課堂生成性。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匯編15篇

  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預見,教師才能設計出最適合本班學生的教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動態。在這節課上,我讓學生猜三角形的內角和,結果學生非常肯定的說是180度。還說不論什么樣的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這時候與老師的預見是不同的。原本以為學生會猜出不同的結論的。但是付老師表現出了教學機智,他問,究竟是不是180度呢?你怎么證明呢?這進一步的提問一下子把學生的思考的引向了課堂的中心所在。

  2、找準教師“導”與學生“行”的平衡點,關鍵詞是相信學生是能行的。

  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一輪輪沖擊下,逐漸被廣大教師在思想上摒棄,但是要真正實現教師變滿堂講為適時導,學生變“聽”為多方面“行”的課堂局面,還需要教師找準“導”與“行”的平衡點。

  本節課中,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個結論很多同學早就知道了,但是這節課的目的很顯然不在于只教給學生結論,而是要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遇到問題努力求證的科學精神,和同學合作交流的能力,歸納推理判斷的能力。我認為這節課還可以放手更多一些,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實驗求證結論。在相互的爭辯中明晰概念。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根據孩子已經具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受教育者進行有目的啟發和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逐步形成穩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來激起學生對數學本身的濃厚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進學生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通過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我們看出,學生有獨立探索的精神,也有去證明求知的能力,我們要的只是信任他們,設計好實驗方案,做好組織,讓學生的操作、討論、練習等活動有條有理。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2

  課程將探究式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著重點放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并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了解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技巧。

  這節課我設計了以“觀察—猜想—驗證—應用”為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知不覺”學習到新的知識。在學生猜測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激發求知的渴望和學習的熱情,最后達成共識。

  這節課我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三個三角形的爭吵”入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讓學生“量一量”、“剪—拼”、貼近了學生的生活,降低了學習難度,注重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親生去體驗去感悟。

  在操作反饋的過程中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你選用什么三角形,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

  第二,經過操作得到什么結論。學生分小組對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進行驗證,經歷量、剪、拼一系列操作活動,從而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

  本節課不足之處:

  1、 學生在還沒學習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及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就無法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2、在解決三角形內角和是什么這個問題,說的不夠透徹,課后我改成這樣,先讓兩個學生說,說完讓一個學生指出來,讓他用黑色水筆畫出來。為驗證三角形內是180度做鋪墊。

  3、學生在介紹剪拼的方法時,可以讓介紹的學生先上臺演示是如何把內角拼在一起,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就可以節省時間。而且由于內角和這個概念沒有講清楚,學生在這一環節花了一定的時間。

  4、在學生匯報方法時,還應該用尺子比一下拼后的三個角是在一 條直線上,更直觀的說明三個角形成一個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5、練習設計是有分層次,但是學生說的較少,我比較急地去分析, 留給學生的`時間不足,這是我今后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本節課我引導學生用測量或剪拼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并會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實際問題,但整堂課引導的比較急躁,今后我要朝著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我愿意鍛煉和改變自己。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3

  “三角形內角和”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的一節探索與發現課,讓學生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特征、高以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三個角的關系。本節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還不錯,但是,這一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

  一、優點:

  1、教學設計不錯,環節緊湊,思路清晰。

  2、重視操作過程,時間把握得好。本節課用了大量的時間來讓學生做小組實驗,從而讓他們自己感知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印象深刻。

  3、能注意前后照應,解決了前面的疑問。在講授新課前,設置一個疑問“為什么同一個三角形不能有兩個直角?”以此來吸引學生,找出三角形內角和的特性。在掌握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后,再次把問題提出來,讓學生解決。

  4、板書巧妙,一步步引入課題。先是讓學生復習“三角形”的定義,接著簡單說明什么是“三角形內角”,最后再講授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和叫做“三角形內角和”。

  5、課堂紀律好,氣氛活躍,學生踴躍積極。學生在小組活動時,活躍而有序,上課時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同時,實行小組評價更是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6、求三角形內角和的方法,一個比一個直觀、生動。從量一量、算一算,到剪一剪、折一折,讓學生更容易感受到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7、練習題設計得比較好,特別是判斷題,都是學生平時容易出錯的題目,在課堂上用比較直觀的課件顯示出來,讓學生的印象深刻。組合題也很有靈活性,先是找出能組成三角形的度數,然后根據度數判斷出是什么三角形。

  8、能尊重學生的意見,有的小組沒有在算一算的時候,沒有得出180°的結果,老師能夠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不足之處:

  1、在老師給出“畫有2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的任務時,學生明顯是畫不出來。但是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失敗的作品展示出來,照應之后的講解。而不能一帶而過。

  2、如果量一量的'方法,不能讓人信服,要在后面打個“?”,等到解決疑問后,再去掉。

  3、在進行剪一剪、折一折的活動時,老師應該先用板書上的三角形來示范一次,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因為有些學生折不出來。拼的時候,也有出錯。

  4、把三角形拼成平角后,要用直尺或者是量角器測量一下,看看得出的圖形是不是平角,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不能光用眼睛來判斷。

  5、老師注意提醒學生讀題的時候要規范,要讀出度數單位,這很好。但是,在做題練習時,應該請一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做,這樣也便于教師提醒學生,在書寫時,也要注意寫上度數單位,強調格式。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4

  今天講解的《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是在四年級上學期《角》的單元教學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角》的單元教學中就已經涉及到了三角形內角和,學生對其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學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繼續學習有關知識。

  首先,在教學中我對三角形的分類進行了復習,通過讓學生們對原有認知的回憶,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進而講解內角和內角和的定義,再復習平角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先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算它們的內角和,接著出示一個長方形,用剪刀沿一條對角線剪開,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再讓學生們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根據剛才的計算,學生很快反應過來說,是180度,因為360o÷2=180o。通過這一設計,使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后我就跟著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一定是180呢?從而給學生指出了本節課探究學習的目標。

  然后讓學生先測量計算自己手中三角板的內角和,再一次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結論。這時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有的學生會提出結論不具有普遍性,因為三角板很特殊,不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結論還不能成立,這樣就讓課堂教學到達了最關鍵的階段。我給每個小組任意分發了一個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測量計算,然后再總結結論。雖然這一教學環節中有個別學生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有遺忘或測量有差錯,對教學的時間和效率有一定的影響,但多數同學的測量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同時通過教師的糾正點撥使全體同學都掌握了正確的測量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測量時,同學們氣氛活躍都爭先恐后的進行測量計算,所有學生都特別積極,他們有的為了測量的誤差而爭論的面紅耳赤,有的同學也為自己精確測量而興高采烈,在測量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復習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更是驗證總結出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在愉悅的教學過程中,使教學一氣呵成,分散了教學難點,突出了教學重點,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想不到我設計的一個小小的動手操作教學,竟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本節課的教學產生了不可估計的效果,不僅點燃了他們求知的欲望,更激發了他們特有的童趣,讓整個數學課堂散發著一種催人奮進的熱情,使數學課活了起來,知識動了起來,學生們的腦筋更是轉了起來,課堂效率也升了起來。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不僅讓我感受了教學中創造的“意外”精彩,同時也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天真可愛,求知欲強,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讓他們多多的參與一些動手操作,既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利于加深學生的記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有了新的發現,相同的知識,不同的教法,效果也不相同。同時也使我認識到在學生的身上隱藏著許多“寶藏”,只要我們善于尋找和發現,這些“寶藏”將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財富。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5

  1、通過直觀操作的方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在實驗活動中,體驗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2、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上課時,我先出示了書本上的圖片,大的三角形對小的三角形說:“我的三個角的和一定比你大”。問學生是這樣的嗎。起先就有同學問了,什么是內角和,我稍微解釋后,同學們就開始些爭論了,帶著這個問題,我讓孩子們自己在練習本上畫三角形(什么樣的三角形都可以)。然后讓他們量出三個角的度數,并求出他們的和。我在巡視的過程中,選出了一些同學的三角形以及他們測量出來的結果。也發現有些同學已經忘記量角的方法,或者量的過程不認真,導致結果出錯,我在巡視的過程中就給予糾正。

  最后,同學們也都發現,大小、形狀不同的三角形,其內角和都在180度左右。然后讓他們看智慧老人的一句話“實際上,三角形三個內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為測量有誤差”,所以有些同學量出來的并不剛好是180度。那么智慧老人的話有沒有道理呢?我拋出了這么一個疑問,讓同學們想辦法證明。最開始,有人提出了用折的方法,我就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讓他折給大家看,發現三個角拼在一起后就成了一個平角,也就是180度。但是問到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的時候,就沒有同學回答了,時間也快到了,我就自己匆匆忙忙的把先撕后拼的方法給講了。之后講了一道內角和的應用,然后就讓他們下課了。

  在這節課的過程當中,我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有幾個,主要是后半節:

  首先,同學在用折一折的方法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時,雖然上臺演示的同學有折出來,但速度不是很快,而且但并不是沒個同學都能折出來的,所以在上面的同學折出來后,我覺得讓其他同學也試一下,肯定有人沒辦法,所以要提醒他們,折時要注意平行折。這樣也會更有說服力。但是我也沒讓大家準備三角形,也就沒辦法了。這里我更體會到提前備好一周的'課的重要性了。這也是我們校長和教導時常強調的,以后一定得改正。

  其次,讓同學們想辦法用令一種方法證明時,我顯得急躁了,雖然同學們沒有一下子想出來,但是我也應該多給他們些時間,讓他們多思考,或者稍微給點提示。我想起上學期中關村的老師上認識角的時候,就很耐心的給孩子們時間去探索,去發現。所以在課堂的時間安排上,我還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加合理。

  最后,也是我經常在思考的。為什么我們班發言的情況總是那么不如人意呢。沒次到我的師傅班上聽課時,我都發現他們班孩子充滿了激情,而到了我們班,情況就大大的改變呢?是提問的方式有問題嗎?不過可能有一點,是因為我在課堂當中對于學生的回答激勵性的語言太少了,導致有部分人失去熱情,還有就是自己上課總是急于求成,讓孩子們失去了思考的機會,也使有些人已經懶得思考了。在這方面我以后還得大大的改善才行。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6

  1、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的學習。新課程明確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的角色,應當從過去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設置了一個開放的、面向實際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探究驗證其他學生已發現的知識,通過實驗、操作、表達、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我想:只要我們堅持“為學習而設計”、“為學生的發展而教”,那么我們的課堂將會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的歡樂和創造的快意。

  2、讓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這節課我進行了8次課堂巡視,其中4次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兩次分別對三名學困生進行重點輔導,巡視時關注面較廣,目的性明確。但在“個別學生課堂行為表現”的重點觀察中,一位學困生在前半節課中共舉了兩次手,未被我關注,之后再沒舉過一次手。課后這位學生找到我問我原因。我與他進行了個別談話,問他為什么后半節課沒再舉手,回答是:“反正也不會提問到我。”學生的態度似乎有些不以為然,其實蘊含著不滿。說明我們教師在課堂中不應忽略個體差異、害怕問題暴露,相反應充分重視、關愛學困生,讓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3、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做到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對學生的精彩回答應予以熱情的肯定,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4、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和方法的指導。創造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情境,提供孩子們理解數學的模型和材料是教學設計活動中的第一步,但是要讓學生看到其中所蘊涵的數學觀念,作為教師不能讓這些數學活動只停留在表面。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7

  “合作探究,實驗論證”生動地詮釋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課新知識傳授很好的把握三個環節。

  一是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驗證方法,掌握要領。上課開始,我通過提問三角板中每個角的度數以及每塊三角板的內角的和是多少?初步讓學生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然后質疑:,這僅僅是一副三角板的內角和,而且也是直角三角形,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中的三個內角的都是180°呢?這個問題一提出去就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接著就讓學生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提出度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

  二是動手操作驗證猜想。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小組為單位有選擇的用度量的方法或者用折一折的方法或者拼一拼的方法等等,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印證猜想,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三是進行總結強化了學生對結論的理解與記憶,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科學驗證了結果,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總結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章《三角形》的第二節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與三角形有關的概念、邊、角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一些活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觀察、猜測、實驗,總結。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其實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這一知識,所以很輕松地就可以答出。但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別重視問題的提出,再讓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傾聽他人的方法。

  本課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知道“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第二環節里。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驗證猜想。為此,我設計了大量的操作活動:畫一畫、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沒有限定了具體的操作環節,但為了節省時間,讓學生分組活動,感覺更利于我的目標落實。但在分組活動中,我更注意解決學生活動中遇到了問題的解決,比如說畫,老師走入學生中指導要領,因此學生交上來畫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學生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再比如說折,有的學生就是折不好,因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難度,它不僅要頂點和邊的重合,其實還要折痕和邊的平行,這個認識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教師也要走上前去點撥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沒有標好具體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限定的操作活動中,既體現了老師的“扶”又體現了老師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亂。我還制作了動畫課件,更直觀的展示了活動過程,生動又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每種活動的特點,這對他認識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在此環節增加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養。

  在歸納總結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最后通過習題鞏固三角形內角和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為了強化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我除了設計了一些基本的已知三角形二個內角求第三個角的練習題外,還設計了幾道習題,第一道是已知一個三角形有二個銳角,你能判斷出是什么三角形嗎?通過這一問題的思考,使學生明白,任意三角形都有二個銳角,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定義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定義是有一個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而銳角三角形則必須是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是銳角三角形的道理。這道題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三角形按角分的定義的理解。第二道題是一個三角形最大角是60°,它是什么三角形?通過對此題的研究,使學生發現判斷是什么三角形主要看最大角的大小,如果最大角是銳角,也可以判斷是銳角三角形。同時加深了學生對等邊三角形的特點的認識和理解。第三題我拓展延伸到三角形外角,第四題我設計了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探究。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8

  三角形內角和,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的特點和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三角形內角之間的關系的學習和探究。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類,熟悉了鈍角、銳角、平角這些角的知識。對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學生是不陌生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知道了內角的概念,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因此本節課我提出的研究的重點是: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在上課前我通過故事情境導入:“大三角形”將軍和“小三角形”將軍內角和一樣大嗎?引起同學們思考,激發出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接著學生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首先提出度量角的度數的方法,之后通過測量角的度數,發現有的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有的非常接近180°,讓學生發現測量角的度數時容易產生誤差,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之后學生通過撕角拼一拼的方法進行驗證。通過“合作探究,實驗論證”生動地詮釋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本課新知識傳授很好的把握三個環節:

  1.重視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究中收獲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通過量、折、剪、拼等多種活動,使學生主動探究,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得出研究問題的結論,有利于學生培養“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驗證方法,掌握要領。還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就發揮想象,提出度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

  2.在動手操作中驗證猜想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通過撕拼角的方式,小組合作交流,驗證猜想,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

  3.重視問題預設,培養“空間觀念”。

  “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其實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這一知識,所以很輕松地就可以答出。但是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別重視問題的提出,再讓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傾聽他人的方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驗證猜想,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我在歸納總結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最后通過習題鞏固三角形內角和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強化了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要學會大膽放手,輕松自己,發展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做,那怕他想錯了做錯了,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知道自己錯了錯在哪兒,給他們更自由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他們思考的欲望,也只有這樣才能揚起他們創造的風帆!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9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內角和這堂課的內容中心的知識點是一句話: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學生很容易掌握。但是,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什么是180度,教材采用了觀察三角板,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進而用三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折一折,驗證出這個結論。可以說,教材本身的編排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得出結論,而不是死記硬背。

  一、操作盲點

  在教學中,我按照教材的意圖,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推導出三角形的內角和。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許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去折三角形,以巡視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錯誤的折法。我想,這一環節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也許會更好。但是小組合作有時候也會流于形式,不利于一些中下等學生自主思考。在小組合作這一形式的運用上,想達到效果真的是很難以把握的事情。

  二、語言表達

  不過,讓我感到高興的事,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做的事情終于有了一點頭緒,這一學期來,我一直在注重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昨天在課上,我發現有一些學生很愿意去說,而且說出來話的還是蠻有一點數學語言的味道的。譬如想想做做第1題,求一個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的'度數時,大部分學生是用90度去減的,我問了一個為什么?有學生當即就說:是因為直角三角形另外兩個銳角的和加起來是90度,所以只要用90度去減就可以了。很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成功感,因為出自學生的口中,我班上是這樣一種情況,大多數學生會做但是卻不愿意用語言去表達,而我一向認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不說如何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大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語言,對自己的性格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所以強調一定要去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強調,終于初見希望。真是心情很好。

  今天講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因為有些學生已經知道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而且為了使課上生動我故意沒有讓他們課前預習。當我揭示課題后,學生中有幾位按捺不住激動,小聲嘀咕是180度。我于是順勢提問,同意他們的意見的舉手,一半以上的學生不約而同舉起了手。我說到底是不是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去驗證。我讓他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三角形,小組討論后動手驗證。經過巡視發現所有的小組都想到了通過量出各個三角形的內角再計算出內角和來驗證的。我讓他們再想想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驗證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的。可惜只有兩個小組通過動手折一折來驗證的,在他們的演示后我在黑板上的三角形上板書出各個角的度數及三只角的度數和的算式。同時我讓他們對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等式進行觀察,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兩個銳角和總是90度。我提問通過折我們把三角形的三只內角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平角,還有沒有其他辦法也可以把三只角拼一拼的,可惜沒有一個同學想到把三只角撕下來拼的。以前教的時候好像學生想到的方法比現在的學生多,這讓我很難過和想不通。是不是我平時的教學沒有最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激情?是不是我平時的教學有過于急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是不是我平時總有越俎代庖的現象?……可是我覺得平時我還是就最大程度注意到這些的,看來教學的確是值得我們永久去實踐、探索的。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0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材是先讓學生通過計算三角尺得個內角的度數和,激發學生好奇心,進而引發學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度嗎?再通過組織操作活動驗證猜想,得出結論。根據這樣的教材安排,本課的重點也就應放在“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探索上,讓學生在探索中深入理解得出過程。針對教材的如此安排,我也設計了如下的開放的課堂預設:

  驗證過程

  1、要知道我們猜測的是否正確,你有什么辦法驗證呢?

  先獨立思考,有想法了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交流想法:

  生一:我們組根據剛才三角板的內角和是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得出的,所以,我們就用量角器量出了三個角的度數,再加起來。

  學生說出了測量的度數相加,雖然不是很精確180度,量的過程中有點誤差,得到了在180度左右。

  生二:我們組是把銳角三角形的三個角跟書上一樣去折,折在一起發現正好是個平角,所以我們發現銳角三角形內角和也是180度。(及時表揚了能主動預習的好習慣。)

  生三:我們組把鈍角三角形跟剛才一組一樣,折在一起,發現也能拼成一個平角,所以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度。

  生四:我們組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跟上面兩組的同學一樣折在一起,三個角拼起來也是一個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度。

  生五:我們也是折的,但我們沒有把三個角折在一起,而是把兩個小的角折到直角那里發現兩個銳角合起來正好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重合,圖形也就成了一個長方形,兩個銳角的和是90度再加個直角也就是180度。

  也有同學提出了采用了減下角再拼的方法。

  以上這個小片段,雖然在孩子們表述中沒這么流利,完整,但卻是他們最真實的'發現,這堂課上下來,感覺收獲很大。

  自己感覺這節課的設計上把握了學生學習起點與心理,遵循了教材讓學生先猜想再驗證的思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了重復粉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交流機會。學生思考著,討論著,交流著,感悟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尋求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強。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1

  一、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上“三角形內角和”,因為學生對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比較熟悉,就從這里入手。先讓學生算出一塊三角尺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引發學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接著,引導學生任意畫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用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或接近180°,再引導學生通過剪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再利用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這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數學思想,為后繼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最后讓學生運用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練習的安排上,注意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逐步加深。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本著“學貴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實驗、去發現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二、教學反思

  這篇教學設計通過施教,符合新課程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學生在整節課中學得輕松。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清楚,教學一開始從學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接下來很自然地引導學生探討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也是180,過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但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首先我覺得語言不夠生動、連貫,聲音也很小。其次,學生在進行操作活動前,我也沒有明確說明操作方法,使學生不理解操作的'用意,也沒有讓學生在操作中真正證實“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最后,對三角形內角和的歸納也沒有完整,等等

  總之,在這節課中存在著很多不足,今后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在課堂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上,使自己不斷進步。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2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類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學以致用→分享收獲。

  第一個環節中,我先設計了一個情境,三角形三兄弟(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爭論誰的內角和大,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這個時候就有學生說一樣大,此時引出課題,同時學生提出問題:什么是內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第二個環節是合作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這個環節里學生小組合作,通過量、撕、折等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第三個環節是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三個闖關游戲,第一關是已知兩個角的度數求第三個角的度數,第二關是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一個角的度數,第三關是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組成一個大三角形后,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反思師生互動的過程,本節課的優點有:

  1、本節課中學生探究欲很高,課堂研討氣氛濃厚。

  2、小組合作中,學生們發現測量時,三角形的內角和不一定是180,培養了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此時學生能運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量、撕、折的'動手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讓在動手的同時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鼓勵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鉆研,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充足的體驗和發展。

  4、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層層遞進,以及實踐活動的設計,讓學生體驗了學以致用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

  5、學生在分享收獲中,各抒己見,提升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

  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合作探究環節,我提出問題:怎樣來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此時學生提出了測量的方法之后,我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而是直接介紹了“撕、折”的方法,讓孩子們進行探究,課堂中缺少了更多的生成。

  2、課堂中設計了實踐活動環節,學生們非常感興趣,但是由于時間不充足,有些學生理解的不夠充分,這個環節學生的參與度不夠,考慮可以放到課后思考。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3

  背景

  最近,張店區教研室舉行了“青年教師優質課”評選,我們學校有位剛畢業一年的年輕教師參加。經過大家共同選教材、研究商量后,確定參評課題為“三角形的內角和”。這是新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從教材上看,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導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會應用這一規律進行計算。很顯然,許多學生肯定有這樣的知識經驗,每個班都有部分學生已經能說出這一知識點。根據這樣的現狀我們讓年輕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先備課、設計教學思路,隨后我們進行了跟蹤聽課。

  試講教學片斷: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先出示色彩鮮艷,用卡紙制作的學具: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讓學生分辨,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學生回答的輕車熟路,感覺非常簡單。繼而教師拿出直角三角形,說道:“請大家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很快,學生便大功告成,舉起畫完的作品讓老師看。

  老師邊點頭邊露出贊許的微笑。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聰明的同學們,能不能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呢?畫畫試試。”沒出5秒鐘,反應快的學生便脫口而出:“老師,畫不出來!”老師緊接追問:“為什么呢?”學生:“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兩個直角就是180°了,畫不出第三個角了。所以畫不成三角形。”學生說得太好了,老師趕緊接過了話題:“這位同學說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你們知道嗎?”其他學生似乎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只好連忙點頭說知道。教師肯定的說:“是的,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我們怎么想辦法驗證一下呢?請大家想想辦法。”學生經過很長時間的合作、探究,得出了三種辦法,全班交流匯報。練習分為基本練習和綜合練習兩個層次。學生計算的沒多大問題。最后一題是思維拓展練習:研究一下四邊形的內角和?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呢?多邊形呢?因時間的關系,無一人能夠想出策略。

  反思:

  教師創設情境采用的是給學生制造思維障礙的方法,讓學生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縱,有其果,學生肯定會究其因,同時,還能讓學生在體驗中,尋找數學的真諦,此創設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聽課時,我也為他這樣的設計感到高興,心想,一定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學生一堂課顯得比較沉悶,只有部分好學生在迎合老師,學生并沒有充分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課后,我反復的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后來發現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因為教師在出示問題時,沒有把“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強調清楚,有許多學生沒有聽清要求;

  二是因為教師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好學生反應快,答案脫口而出,其他學生思維還沒產生任何的碰撞,更沒經歷實驗的過程。

  三是我們現在教育體制下的學生大都缺少質疑權威的意識和習慣,顯得順從,沒有主張和個性。在好學生說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后,其他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真正知道的有多少?但正因為是好學生的回答,在其他學生眼中,這是學習的權威啊,他說的肯定是對的,結果大家只有稀里糊涂的點頭附和,是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就吃了夾生飯,根本沒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看似精彩的情境創設,如果得不到教師適度的調控和把握,也煥發不出它應有的光彩。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深刻的思考、仔細的推敲以上情境的創設,也不難發現,它盡管有它的閃光點,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設計引入沒有從大部分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沒有照顧到全體,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學生畢竟是少數,這也就是它沒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欲望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

  再者,最后一題,是在學習了三角形內角和基礎上的拓展,任何多邊形都可以轉化為多個三角形來計算內角和,學生無一人能夠想出辦法,仔細想想,是我們的題目出的太難,還是學生太笨呢?都不是,是我們教師的引導作用沒發揮出來,沒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內部活力,也就無談學生的動手實驗、猜想、驗證。當然,學生的實驗、猜想、驗證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堂課的問題,而是朝朝夕夕,無聲無息的滲透。作為任何一個站在教學前沿的教師,我們都應有這樣的教學理念,讓自己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豐富的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再次實踐:

  經過大家的共同評課和授課教師自己的反思,我們重新改變了創設情境的方法。

  師出示一正方形紙,問:這是一張(正方形)的紙,它有(4)個角,這4個角在數學里,我們給它一個名稱,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內角),而且每個內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為什么?

  生1:正方形的內角和是360°,因為每個內角都是90°,有4個內角,就是4個90°,也就是360°。

  師:現在,我們把這個正方形紙沿著對角線剪開后會怎樣呢?

  (師演示,并指導生拿出正方形紙折一折、剪一剪)

  生3:通過剛才的觀察與操作,我發現這樣沿對角線剪開后,得到了2個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師:誰來猜想一下其中的1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通過剛才的觀察與操作,我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因為正方形的內角和是360°,沿對角線剪開后,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兩份,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180°,所以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我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因為沿正方形對角線剪開后,等于把正方形原來的直角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是45°,兩個45°加上90°就得到180°,所以我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師:同學們猜的對不對呢?用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生:驗證。

  師:對,需要經過驗證。

  (分小組對三角形進行驗證。看它的內角和是不是180°)

  組織學生匯報 (測量的同學邊匯報邊板書,剪拼的同學利用投影匯報。)

  生1:我們用量角器對3個角進行了測量,再分別把3個角的度數相加,得出了內角和為360°。

  生2:我們將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用量角器測量,把兩個銳角相加是90°,再加上直角的度數,這樣我們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3:我們小組將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剪下來,然后拼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直角,再把另一個直角拿來拼在一起,這樣組成了平角,證實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生4:我們是先將一個角折過來,使它頂點落在底邊上,再把另外兩個角也折過來,這樣三個角正好拼成一個平角,所以我們知道這個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4

  今天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對于三角板,學生是不陌生的,所以我們從一副三角板入手,讓學生算出一副三角板的內角和是180°,于是拋出問題,在其他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和是不是也是180°呢?學生當然會猜是。我覺得今天孩子不僅學到了三角形的內角和,還學到了對待一個猜想就要想辦法來驗證的數學思想。當我要求孩子們來驗證的時候,有的孩子想到了量,有的孩子想到了折,這里我先讓孩子們都去量,量了以后,因為有的同學量的不精確,所以我建議更精確的驗證方法,孩子又想到了折,我又讓孩子們去折。事后想想,如果我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驗證一下,說不定碰撞的`火花會跟激烈些。我這樣一步一步來的話,就有些按部就班,沒有那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了。后來,校長提出,一開始有個孩子說到他量到175°,比較接近180°的時候,我只是強調要精確,卻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一資源,如果我這時候讓孩子把他畫的這個三角形撕下來,折一折來驗證的話 ,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點我沒想到,看來我還不夠智慧啊!

  楊教導也提出,后面的習題三,正方形內角和是360°,而把它對折變成三角形,就變成了180°,把三角形對折還是180°,這道題我沒有深入,這是教材沒把握好啊!

  以后要注意,但是這節課上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比平時好!呵呵!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5

  本節課的內容一般作為講授內容,只要告訴學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學生記住結論教學即可完成。問題是通過這個內容的教學,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更高的目標我把本節課定為活動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并從中學會學習知識的科學方法。

  課的一開始我就由兩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在爭論誰的內角和大入手。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對于這場爭論的結果是什么已經沒有懸念了,但這樣的爭論會引發他們思考,為什么不同的三角形內角和會一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內角和都一樣?這也正是我本節課要與學生共同研究的問題。這時學生想說為什么又不知怎么說,又因不知道怎么說而感情特別激動。處于這種狀態的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學習興趣異常高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于是我讓他們將課前準備好的.三角形拿出來進行研究,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當學生通過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畫一畫之后找到自己的驗證方法時,他們體驗了成功,也學會了學習。在這節課中我們共同找到了幾種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方法。學生們拿著他們手中的三角形,在講臺上講述自己的驗證方法,雖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這個過程中,滲透了他們發現的樂趣。有的學生將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撕下來拼接到一起,有的同學將三角形的三個角沿著三角形的中位線拼在一起。當孩子們正愉悅于自己的發現時,我適時提出: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N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孩子們求知的欲望再一次被激發,專注的研究著……當我進行提問時,還沒有研究出方法的小組成員是那么用心的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當有的同學說要將多邊形分割成學過的三角形進行研究時,他們發出贊嘆的聲音。于是我們進一步研究求多邊形內角和的方法,他們從中體會到了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興奮;于是孩子們又發現多邊形外角和的奇妙之處,真是萬種變化定在其中。

  這節課下課后我自己都有一點興奮,因為我的孩子給了我意外的驚喜。但試想一下,如果我上課之初,就告訴孩子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并且告訴孩子我的驗證方法,即便告訴的方法再多,再詳細,他們學到的也只是我的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師的方法,不是自己發現的方法。但換一種教學方式,孩子們不但找到了所有我知道的方法,也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我們大家在研究中都是受益者。也許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了。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02-26

《三角形的內角和》反思15篇(精華)02-27

《三角形的認識》反思09-21

圓和三角形作文11-22

三角形、圓形和方形作文08-02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后反思08-09

三角形作文07-15

“三角形”隨想作文12-18

把握三角形的支撐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