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壯族的作文(集合12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壯族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壯族的作文1
我們的大中華啊,好大的一個家!盛開著五十六朵鮮花——五十六個民族。壯族,在55個少數民族中,盛開地尤其鮮艷。
“壯族”為什么叫“壯族”呢?是因為壯族人的語言中大部分詞語都有“壯”這個讀音,所以叫“zhuang”族,原先叫“幢族”,后來周總理提議改為“壯族”。寓意強盛,壯麗,秀美。
壯族的房居很有特色,分前廳、后庭與兩邊廂房。前廳是舉行活動用的,而后庭才是人們的`主要生活區,一家人吃飯,要圍著一個火塘。這是老祖先留下的習俗。有時,人們鍛煉身體或干一些什么事也都在后廳舉行。兩邊的廂房則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分為兩層或是三層,井然有序,有條不紊。一家人和和美美,有時有客人來了也住廂房。
另外,壯族還有一種奇特的風俗——踩高蹺出、進村。人們出村干活,先在自家門口才上高蹺,等到村口時脫下,掛在村口。下地回來后,再踩上高蹺,回到家后脫下,掛在門口,第二天再出時,再換上。為什么呢?因為壯族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潮濕,路上非常泥濘,踩上高蹺比較干凈,就發明了這項習俗。怎樣?很有趣吧?
不僅壯族,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壯族只是其中之一。
祝愿我們的大中華更加繁榮、富強!!!
壯族的作文2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20xx年統一族稱以前,壯族自稱和他稱較多,僅云南就有40多種,主要“儂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云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住。
壯族春節習俗: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吃“紅曲魚”,以象征富富有余,還吃大鍋燴菜,稱合菜。初三舉行“擺手舞”會,參加者達萬人之多。此外,還有耍龍燈、舞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
壯族的作文3
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因忙于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后相沿成習。
婆節(墟)
壯族的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匯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參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并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墟”始于宋代,明代的'“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后被。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并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壯族的作文4
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這就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這就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這就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這就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著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與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著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里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里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三月三。
壯族的作文5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于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說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后,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著趕圩采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糍粑、糯飯,一直擺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著一個很大的紙包袱,里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奠都燒一些,燒過之后,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
壯族的作文6
這是流傳在紅水河畔東蘭、鳳山一帶的古老節日。每年從正月初一起,經過找螞拐、孝螞拐及陪螞拐、葬螞拐三個階段,歷時一個月之久。螞拐節有兩個故事,其中一個說,很久以前兒子吃老子,殺老母過年。后來出了個孝敬父母的東林,別人要來殺他的父母,他奪刀不讓。他也不去吃別人父母的'肉。后來母親死了。他用棺裝殮守靈。屋外螞拐不理會東林悲傷,哇哇叫得人心煩。東林一氣之下,用開水澆了螞拐,誰知惹了大禍。大地斷蛙聲,日頭紅似火,天旱得大地干裂。后來布洛陀和姆洛甲說螞拐不是凡間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須給她陪罪,請螞拐回村過年,這就是螞拐節日的來歷。另一個故事說,螞拐是雷王之子,被當作天使派到人間,他一叫雷王就給人間雨水,所以人們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這些傳說,都和螞拐是壯族圖騰有關。
壯族的作文7
我的家鄉在漂亮的壯鄉武鳴,這是一個壯民族風俗濃厚的地區。說起家鄉的“三月三”那是十分有趣的。
農歷三月三是壯鄉的傳統歌節,這一天,勤勞的壯族人民家家戶戶都做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殺雞宰鴨,備上豐盛的壯家宴招待親朋好友。
當天,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來到縣城趕歌圩。縣城到處是張燈結彩,鮮花盛開,彩旗飄揚,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擠滿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共同歡度“三月三”歌圩。
歌圩的活動豐富多彩,有千人竹竿舞、拋繡球、搶花炮、唱山歌,還有斗雞、斗鳥、斗牛等,其中千人竹竿舞是歌圩活動人氣最旺的節目。千人竹竿舞分為好多個方塊進行表演,姑娘和小伙子們身著鮮艷的服飾,舞動著手中的道具靈巧地跳著。展現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勇敢,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贊不絕口。
當夜幕降臨,狂歡了一天的人們都漸漸散去。但江濱公園的歌臺依舊熱鬧非凡,山歌對唱還連綿不斷。聽說每年的歌圩山歌唱上三天三夜都唱不完,好比壯家人的幸福生活紅紅火火,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壯族的作文8
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于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后相沿成習。
歌婆節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匯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參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并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后被殘殺。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并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壯族的作文9
似乎不經意間,春天就徹頭徹尾地來到了我們身旁。依稀記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用一條花手絹隨便一系,一只蝴蝶就蹁躚于頭頂了。經常唱著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不知不覺間今年的三月三就劃過去了,如流星般,讓人來不及詠唱,來不及喟嘆,一年韶華又溜走了。
校園里的紅玉蘭、白玉蘭開了,那么雍容華貴,那么嬌艷欲滴。只是,剎那間,就凋零了吧?呵呵,有點傷感呢,好久沒有這種情緒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著過生日了?已經記不清了。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忙,因為累;孩子大了,卻因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飛速流逝的歲月,害怕歲月的'飛刀無情地在臉上留下的記號,害怕捫心自問時的無言以對,害怕過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歲。呵呵,人,有時候就是這么的脆弱!
壯族的作文10
三月三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山野間不時傳來鞭炮聲,久久不絕于耳,山崗上,林篁間,白色的魂幡在墳頂的竹竿上飄動,造成了一種神秘肅穆的氣氛。壯族風俗,供品必須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認為,帶回家會招鬼進門。
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1984年在南寧舉行了首屆歌節,700多名來自各縣的歌手登臺獻藝,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連外國友人也遠渡重洋與壯人同享節日的歡樂。這期間,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動,然而更吸引人的.則是搶花炮、演戲、雜技、武術表演、舞彩龍、舞彩鳳、唱采茶擂臺賽詩等多彩豐富的文娛活動,近年還添加了演新戲、放電影、球賽等。不過青年男女們的注重力大多不在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壯族的作文11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與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一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壯族的作文12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我的民族——壯族的風俗。
壯族是一個勤勞善良,豁達樂觀,十分有特色的民族,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先來介紹壯族的服飾吧。壯族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裝一般為藍黑色,褲腳稍寬,頭上包提花頭巾,腰間系精致的圍裙。壯族小伙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顏色十分艷麗。
對壯族的服飾做了介紹,那么,有沒有關于壯族的節日呢?有的。“三月三”歌節就是壯族的傳統節日。壯族人民能歌善舞,喜歡唱山歌,會定期舉行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在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壯族人民會在這一天對歌。這就是“三月三”。在三月三這一天,人們還會吃五色糯米飯。三月三的前一天,家家都會準備五色糯米飯,這是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分別浸泡糯米,做成白、黑、紅、紫、黃五種顏色的糯米飯,色彩鮮明,就為明天的`三月三準備吃食。除此之外,在三月三,還有碰彩蛋、叫竹竿、拋繡球等活動。怎么樣?壯族的風俗活動是不是很豐富呢?
壯鄉之美,源于壯鄉之特點。這就是我的民族——壯族的風俗。你的民族呢?
【壯族的作文】相關文章:
壯族的作文12-07
廣西壯族有哪些婚嫁習俗02-25
鄉情作文作文10-06
神秘的作文課作文09-28
作文05-05
故鄉的秋天_高二作文_高中作文12-17
薯條的作文03-13
應該的作文03-13
蜈蚣作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