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
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野菊
[宋代]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譯文
不給文人騷客做干糧,更不肯隨流俗在重陽節被俗人賞識。
正因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為無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時分,在綠色的半山腰中與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黃的野菊。
野菊花也許會冷笑那些家養的菊花,因為家菊們竟然向陶淵明尋求恩寵。
注釋
騷人:屈原作《離騷》,因稱屈原為騷人。后將騷人墨客稱那些風雅文人。糗糧:干糧。指被文人賞識。糗,炒熟的米、麥等谷物。屈原《九章·惜誦》:“播江離與滋菊兮,愿春日以為糗芳。”
政緣:正因為。政,即“正”。
肯為:怎肯因為,難道因為。
黃:指黃菊。
東籬族:籬邊人種的菊花。
賞析: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黃色小花,與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詩人卻給了它詩情畫意,讓它在詩壇上占一席之位。
詩的前半用先抑后揚的筆法寫。“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屈原《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重陽有賞菊的習俗,兩句寫野菊在世默默無聞,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壇,更未受世俗鐘愛。“況”字使次句的語氣緊連首句,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兩句,既寫形態又寫精神,對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動的描繪。“在野”與“在庭”相對。因不為人賞識,便任其在野自生自滅。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著意栽培。這也許是野菊的憾事,但詩人卻把這看成是快事,因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縛剪裁與觀菊者的諸多采摘,即不受人們的干擾,因而顯得幽閑自若,別有豐彩。以至于詩人面對著它,“任是無情也動心”,情不自禁地要采來觀賞——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半山碧”寫出野菊生長、繁衍的旺盛,也表現野菊的生活環境是在野外山上。“已晚”寫時間,“便忙”寫情狀。詩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該忙于歸宿,但山中野菊的豐姿與妙香,逗得詩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來加以觀賞,詩寫至此,已流露出對野菊的濃厚興趣,而尾聯更以寫野菊花的自豪感來進一步表達對它的贊美: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陶淵明酷愛菊花,于宅邊東籬下種菊頗多,還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這兩句是說,野菊花一定冷笑那些籬邊的黃菊——它們正向陶淵明一類的詩人邀寵,以取得詩人吟賞的榮光。言下之意,詩人們的眼光只向著庭菊,并不轉向野菊;而野菊自有不邀寵爭光的品行,對那些邀寵爭光的庭菊不屑一顧,惟以冷笑置之。
在無人看重的情況下,幽閑自得,不減妙香,不慕賞識,有意將它與菊花對比,并傾注了自己的關切贊美之情。這也許另有所指。詩寫得脫俗、婉轉、流暢,給人很深的印象。在大量的詠菊詩中,這是頗有獨創性的。
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2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
翻譯
從一片苦竹園漫步向南,來到起伏的椒塢邊。野菊的微香四處飄散,花上的秋露似淚珠點點。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無伴,如同寒風中飛行的孤雁。滿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難言,怎忍心托付傍晚的暮蟬?
夕陽中有一條彎曲的小路,我獨自走來徘徊無數。一只酒杯與我親密相伴,乘著酒興將往事浮想聯翩。
紫云東來,隨風飄蕩,御苑移花,充滿吉祥。但是野菊卻受人輕待,無人選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注釋
苦竹:指野菊托根在辛苦之地。竹為苦竹,而椒味辛辣,皆以喻愁恨。
椒:灌木名。
塢:四周高中間低的地方。
淚涓涓:形容花上的露珠、水滴。
節物:具有季節性的景物。
芳心:惜花之心。
與:同。
清尊:指當年顧遇。
省:察記。
省他年:回憶往事。
紫云:指中書省。開元元年曾改中書省為紫薇省,令日紫薇令。此指令狐絢移官內職,任中書舍人。
不取:對令狐絢不加提攜表示怨望。
霜栽:指傲霜的秋菊。
御筵:宮中筵席。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大中三年秋天(公元849年),此時李商隱任京兆很留參軍,精神上正處于非常苦悶的`階段。在仕途上他進取不利。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賞析
開篇點出野菊生長環境的壓抑,“苦竹”與“椒塢”,雖有“微香”但已難禁孤獨之淚。“已悲節物同寒雁”把生于寒秋看成是菊花的悲慘命運。抒情主人公形象自頸聯介入,“細路獨來”點明其與野菊同命相憐之苦,最后一句“不取霜栽近御筵”盡顯怨憤壓抑的情緒。全詩觸景感懷,詠物托意,很能反映詩人當時的思想狀況。
詩一開頭:“苦竹園南椒塢邊”,點出野菊所處的環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園,而且還有椒塢在旁。竹的味道那么苦,椒的味道又那么辣,苦、辣之味包裹著菊花。托根在這樣的辛苦之地。它的處境多么艱辛啊!所以,詩便很自然地引出第二句:“微香冉冉淚涓涓。”由于環境惡劣。本來花氣襲人的野菊只能散發出細細的微香,所以它難免要清淚涓涓。不斷灑落了。同時,野菊的辛苦遭逢還不僅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時:它生于蕭颯衰敗的寒秋,蓓蕾一開,便受風刀霜劍的摧殘,實在太不幸了。
不過,菊花畢竟是花中的強者,它是決不會甘于寂寞的,因此詩又生出下邊兩句:“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在詩人看來,菊,作為百花之一,它也應該得到溫暖,也應該有其“春風得意”之時,可是它卻處于寒秋,“蕊寒香冷”(黃巢《菊花》),備受風霜困擾,如同寒雁羈棲,這已經是夠可悲可嘆的了,可它又怎么能夠斂香隱跡,甘心與暮秋的寒蟬一樣寂寞下去呢?
以上四句,明里句句寫的是野菊,但實際上句句都是在寫自己:野菊托根于辛苦之地,花發于西風落葉之時,倍受苦寒,這是詩人命運的生動寫照。李商隱生于晚唐末世,可謂生不逢時。入仕以后.又一直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后又被牽連進去,遭受排擠和打擊,郁郁不得志。但是又不甘潦倒長終,內心充滿痛苦和煩悶。“已悲節物”、“忍委芳心”兩句詩就有屈原“老冉冉其將至,恐修名之不立”(《離騷》)之意,感嘆時不我予,想有所作為,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實在無可奈何。
五、六兩句筆法一變,由隱到顯,追憶自己受令狐楚恩遇的往事。“細路獨來當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小路獨來,回思往事,早年在重陽節自己曾伴令狐公同飲。想令狐公在日。對自己積極獎掖。大力提拔,“每水檻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徽于繼和。杯觴曲賜萁盡歡。委屈款言,綢繆顧遏” (《上令狐相公狀》)。那時自己多么愜意啊!令狐楚的這些恩顧,詩人是念念不忘的。大中二年重陽節就專門寫過《九日》一詩,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曾共山翁把酒卮,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七、八兩句是對詩人此時想起令狐楚一個交待:“紫云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紫云”一作紫微,指中書省。唐開元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后雖在開元五年復舊稱,但人們此后常以“紫微”代中書省。“紫云新苑移花處”指令狐絢官中書舍人。令狐絢是令狐楚之子,又是李商隱的故交,《新唐書·令狐楚傳》記載令狐楚帥河南之時,十分欣賞李商隱之文,并“使諸子游”。照理,他總該對李商隱有所汲引了吧?可是李商隱娶李黨王茂元之女為妻之后,令狐絢認為他“背恩”,根本不予理睬。詩人一再陳情,也得不到諒解,所以在詩的最后說他“不取霜栽近御筵”,即不向朝廷薦舉他。正是由于令狐絢的冷遇和排擠,所以詩人才一再提起令狐楚,表現自己的不滿和埋怨。在大中二年的《九日》一詩中,詩人在回顧令狐楚的恩顧之后。就指責令狐絢“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籬。”因此,此詩在抒寫自己沉淪困境的同時,便流露出對令狐如此冷漠的怨望。
這首詩突出特點是構思精密,立意高邁。詩人自己似乎很清楚。有意識地避實就虛,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作平直語。字面上除五、六兩句外,句句寫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別開生面,不落窠臼。尤其三、四兩句“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嘆。
【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通用)野菊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墨梅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落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社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佳人原文翻譯賞析12-17
所見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菊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大招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