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買鏡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買鏡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買鏡的作文1
集市上來了兩個奇怪的老人,長髯白袍,鶴發童顏,提著一大筐鏡子來賣。所有的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其中有一面要價特別高。其中一個老人介紹道:“這是一面寶鏡,它可以照出一個人的善與惡。”
另一個哈哈笑著說:“在付得起你這面鏡子的價格的人里,已經沒有什么真正追求善的人了,我和你打賭,你今天要是找到買你這面鏡子的人,我愿意把我那兒一園子的仙桃送你。”
老人不做聲,只是靜靜等著。
一會兒來了個貴婦人,搖著小扇,衣著雍容,跟著幾個女仆。她聽了老人的話,笑了:“你這有什么用呢?我只要買一面鏡子,能照出我美麗的樣子就行了,人的外表多重要啊,善惡又管什么用呢?一個丑女子就算心再好又如何嫁得出去呢?你給我拿一面光亮的鏡子,要多少錢我有。”
不一會兒,又有一個老翁走過來,那個老人很高興:“要鏡子嗎?這可是面能分善惡的寶鏡……”老翁打斷了他:“老哥,我不要什么寶鏡。我平時喜歡去河里抓魚,聽別人說用鏡子把太陽光打在背陰的`水面上,魚就會自己從那里鉆出來,我想買面普通的鏡子回去試試,越便宜越好。你這鏡子要多少錢啊?”
一個書生跟過來。他聽了老人的介紹,有些興奮,帶著渴求的眼神問道:“你這寶鏡開價多少?”老人伸出一只手:“十萬文錢。”書生低了頭:“不好意思,我沒有那么多錢。”說罷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還不忘向寶鏡看上兩眼。
老人有些沮喪,另一個老人則開始嘲笑起他的同伴來。兩人在烈日下蹲了老半天,就沒有人來。正當這時,有一個大腹便便的富商走了過來。
“老神仙,這是面寶鏡吧?多少錢啊?”
老人揚起一只手:“十萬。”富商愣了愣,笑容滿面:“好,好,我買。”他掏出一沓銀票,讓手下人把寶鏡抬回家去。
那個賣鏡子的老人十分得意:“哈,你輸了。走,去你那兒吃仙桃去!”兩人乘云駕霧離開了。
見到此景,那個富商看呆了。他把寶鏡放在家里顯眼的位置,逢人吹噓是從神仙那里買回來的十萬錢的寶鏡。可是他的朋友們包括他自己,從來不敢去照一照,因為里面照出來的從來都是些豺狼、骷髏之類的,但他們從來不點破罷了。
只有那個真正向往用寶鏡檢驗自己修養的書生,聽說寶鏡被那富商買下了,就來到富商家里打雜工,有空閑時每天都要去照一照,反省自己有沒有什么過錯,希望改善自己的品行。
那個打賭的神仙在天上看到這一切,嘆道:“我確實輸了,不過用心買走那面寶鏡的不是富商,而是那個書生。”
買鏡的作文2
一面鏡子,一個清晰,一個模糊,你要哪一個?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回到唐太宗時代,他會選擇清晰的那一個。他喜歡那個叫做魏征的人,當然有時他也恨不得殺了他。中國歷史上推崇明鏡這一觀點,朋友要做諫友,大臣要做諫臣,要直,要能照出對方每一個缺點。政府、百姓對官員的要求就是明鏡高懸,要清白如水。
而一面模糊的鏡子,你可以看到什么?是歪曲了的影象。在著名的鄒忌的故事里,身邊的人因為各邊的人因為各自的目的歪曲了徐公比鄒美這個事實。人們對事物的觀點往往由于立場不同而看法不同,就連大自然也會開玩笑,列寧多次注意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扭曲的這一事實,這是光線開的玩笑,所以他說,真理往前一步,就成了謬誤。
喜歡模糊的人,往往是一些糊涂主義者,對人對事不求全責備,委曲求全,不求事實真相,只求和稀泥,當老好人,而愛好這些模糊鏡子的人,自己往往受到蒙蔽而不知。
袁世凱是個聰明人,但是到死也不知道他每天看的報紙只印刷一份,是手下那些模糊的.鏡子們準備的,他到死還以為全國人心是向著他的。他可謂是被 模糊鏡子所害的人。
我們當然比反動的封建的袁進步,但愿不要讓同樣的事情重演。
模糊也有另外一種,美國的總統們大多是些喜歡模糊鏡子的人。例如林肯手下一個幕僚見識淺陋,常提出一些荒謬可笑的理論觀點,讓大家哭笑不得,他可謂是一個錯誤反映事實的模糊鏡子。但是林肯卻很看重他,林肯后來說:“一匹馬需要一些牛氓,這樣它才更敏感。”林肯英明如此。
無獨有偶,經濟學家總是一些為各自理論爭論不休的人。杜魯門總是很認真聽取他們意見。不管好壞對錯。下屬問總統,你不是早就有決議了么,為什么還要聽那些廢物胡說?杜魯門說,聽取各種意見,不同正確的錯誤的模糊的觀點,對于執行決議有好處。
所謂經濟學家,就是不能決策,但是在政府決策和執行中很重要的人。
那么我們這個民主的時代,不同于封建帝王時代,清晰的正確的言論和鏡子我們需要,但是模糊的錯誤的呢?可能我們也需要。因為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我們需要魏征,也需要牛氓,更需要各自領域不同見解的專家理論,因為沒有絕對的清晰,也沒有完全的模糊,一切都是相對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意義,就是讓人民范疇里的各方都有表達有自己的空間和舞臺。
買鏡的作文3
兩面鏡子,一面清晰,一面模糊,你選擇哪一面?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回到唐太宗時代,太宗會選擇清晰的那一面。他喜歡那個叫做魏征的人,當然有時也恨不得殺了他。中國歷史上向來推崇“明鏡”,朋友要做諫友,大臣要做諫臣,要正直,能照出對方的每一個缺點。政府、百姓對官員們的要求。就是明鏡高懸,清白如水。
由一面模糊的鏡子,你可以看到些什么呢?是歪曲了的影像。在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里,鄒忌身邊的人出于各自的目的,歪曲了徐公比鄒忌美這個事實。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由于立場不同而看法有別,就連大自然也會開玩笑。列寧曾多次注意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扭曲的這一事實。這是光線開的玩笑,所以他說,真理往前一步,就成了謬誤。
喜歡模糊的人,往往是一些糊涂主義者,對人對事不求弄清真相,只求和稀泥,當老好人,而愛好這些模糊鏡子的人,自己往往受到蒙蔽而并不知情。
袁世凱是個“聰明”人,但是直到死去也不知道他每天看的報紙只印刷一份——這是手下那些“模糊的鏡子們”準備的。他至死還以為全國的人心都是向著他的。他可謂是模糊鏡子的受害者。
我們當然比反動封建的袁世凱進步,但愿不要讓同類的事件重演。
模糊的鏡子還有另一種,美國的總統大多是些喜歡“昏鏡”的人。比如,林肯手下一個幕僚見識淺陋,常常提出一些荒謬可笑的觀點來,鬧得大家哭笑不得。他可以說是一面錯誤反映事實的模糊鏡子,但是林肯卻很看重他。林肯后來說:“一匹馬需要一些牛虻,這樣它才會更敏感。”林肯英明如此!無獨有偶,面對為了各自的理論而爭論不休的經濟學家,杜魯門總是很認真地聽取他們的意見,不管好壞對錯。有下屬問總統,你不是早就有決議了么?為什么還要聽那些廢物胡言亂語?杜魯門說,聽取各種觀點,不論正確的、錯誤的、模糊的,對于執行決議有好處。本來嘛,所謂經濟學家,就是自身不能決策,但是在政府決策中起重要作用的人。
現在,我們處于民主的時代,不同于封建帝王的時代,清晰的、正確的鏡子自然需要,但是模糊的`錯誤的呢?可能我們也需要。因為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我們需要魏征,也需要牛虻,更需要各個領域有著不同見解的專家們的理論,因為原本沒有絕對的清晰,也沒有完全的模糊,一切都是相對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意義,就是要讓人民范疇里的各方人士,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和舞臺。
【買鏡的作文】相關文章:
對鏡的作文03-06
放大鏡與顯微鏡作文09-15
人與鏡作文04-29
雙面鏡作文07-30
望遠鏡作文08-23
哈哈鏡作文09-07
放大鏡作文07-21
洗手拭鏡作文04-30
顯微鏡作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