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看項羽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看項羽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看項羽作文1
李清照有詩云:“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從古至今,人們對項羽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如說他有勇無謀,沒有政治頭腦和眼光,婦人之仁。也有說他重情重義,光明磊落,君子之度。
在我的眼里,項羽是一位英雄。縱觀這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拋開他的英雄氣概不談,我們也無不為他的魅力人格所贊嘆,在當時那個人人謀富貴,人人謀利益的歷史環境下,項羽便是一顆璀璨的明星。他是那么的光彩奪目,那么的鶴立雞群。他的英雄和君子形象。恰恰烘托了劉邦的無賴和小人模樣。
在我的眼里,項羽他重情重義,光明磊落。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時,只要他阻止項伯“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個手勢,甚至是一個動作,就能殺劉邦于宴上。但是他沒有,這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放虎歸山的危害,而是他想與劉邦光明正大的決一雌雄罷了。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在我的眼里,項羽最終雖然是失敗了,但他并不是敗給劉邦這種小人,敗給這種無賴。而是敗給了他自己的性格,敗給了像張良、韓信、陳平這樣的謀士。
在我的眼里,項羽并非是一個帝國的開創者或守業者。他殘暴,但沒有劉邦的陰險狡詐來的實用;他強悍,但沒有劉邦手下多員虎將合起來、的力量強大;他出身高貴,也就少了市井之徒的謙卑和忍耐。
在我的眼里,項羽淚別虞姬,演繹這纏綿排側的兒女情長。“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為了不拖累你而選擇了自刎。當鋒利的劍劃過她雪白的脖子,項羽的你的.眼里只有她散落的微笑,依舊傾國傾城。
項羽的一生貴在“情義”二字,起兵抗秦,心懷的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大義;善待士卒,洋溢的是江湖人士的豪情;而那一段霸王別姬的佳話,則是催人淚下的兒女情長。
我看項羽作文2
他行到烏江。
聽完烏江亭長的一番話后,他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他決定不渡烏江。為了自己的驕傲再與漢兵作最后一搏,雖知已無勝算。
身上滿是箭的他,終究還是回不去江東了。
在他還年少時,怎會想到自己有這樣的結局?身負江東父老的厚望,心中是除暴秦的壯志,他意氣風發,渡烏江,踏上征途。那時,他是年輕的項羽。
一把長劍,一匹快馬,足以讓他稱霸。他距離復興楚的目標又近了,他要滅秦,他要天下子民過得安康。彼時,他是西楚霸王,項羽。
劉邦入了函谷關,一如反常地不喜愛錢財美女。謀士范增說,劉邦的志向不在此。他的眉頭緊鎖,他明白了劉邦的意圖。他說:“明天設宴,犒勞士兵,打敗劉邦部隊!”可最終,他也沒有殺掉劉邦。他非小人,他是君子,他要光明正大地打敗劉邦。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可是那等同于放虎歸山的結果,他是沒有料到的。若他在鴻門宴上就殺掉劉邦,歷史是否會改寫?但歷史已成為歷史,絕無修改的可能。
垓下之戰中的他,還是那么英勇善戰,縱使人數上處于劣勢,仍是斬殺漢將多余人。可殺了那么多,也殺不完數萬敵軍。自他決定不渡烏江后,歷史就被固定了。
他的身邊,都是漢將。他的頭,被懸賞萬金。到最后這個結局,他也是沒有料到的吧。他在烏江自刎。他的身體被肢解,肢解他的敵人被封侯賞賜,劉邦也順利登基。他在死前還在說,這是天亡他,非戰之罪。他的驕傲只允許他這樣說,他也配這樣說。
烏江留下了他的`遺憾,留下了他的人生,他的征途始于烏江,他的生命也結于烏江。這里開始了他的夢想,也終結了他的希望。驕傲如他,仍是逃不掉命運的束縛。
也許,從他渡烏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這樣一個結局。
我看項羽作文3
烏江畔,涼月如水,四面楚歌,那破碎的戰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手捧著虞美人冰冷的身體,最后回望一眼跟隨多年的烏騅,眼前浮現過往的縱情馳騁,指點江山,嘴角一絲蒼涼的笑意,手中寶劍極盡瀟灑的一抹,那偉岸的身軀倒下了,我們的戰神倒下了,西楚霸王的夢破了。
再沒有西楚霸王,再沒有活得真性情的英雄。劉邦的漢室江山一坐就是四百年,但任誰也抹滅不了項羽的形象。他的“力拔山兮氣蓋世”,他的英勇善戰,他的勇猛頑強,他的重情重義,他的兒女情長;甚至他的殘暴,他的喜怒無常,他的草菅人命,他的火燒阿房宮;他的決絕,他的毅然赴死,都令人無法忘懷。
始皇帝統一中國后出巡,香車寶馬,霓裳華蓋,三軍開道,宮女侍人不可勝數,百姓夾道歡迎,山呼萬歲,這種無上榮耀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圍觀的百姓中有一人十分篤定的說:“彼可取而代之”。這是西楚霸王—項羽。另一人一臉艷羨的說:“大丈夫生當如此。”這是大漢天子—劉邦。同樣的目的,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手段,讓這兩個人中豪杰毫無例外的站在了對立的戰場上,逐鹿中原。
這一場楚漢之爭,其實并無懸念,勝者必定是劉邦,項羽比不過劉邦,卻又勝于劉邦。項王太重感情,有人說他殘暴無道,可那不過是政治需要,其實他不過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個被迫著推向戰場的孩子,不過是一個用鮮血繪畫的縱情恣意的行為藝術家。他無奈,他恐懼,他厭惡,他想放棄,可他不得不繼續,因為他不是為了他一個人在戰斗,他背負著太多人的期盼甚至身家性命。他不想殺人,他并不冷漠無情,他那偉岸的身軀中隱藏著一顆多么脆弱又多愁善感的心,否則他也不會為傷兵送飯送藥,拉著他們的'手嘮家常;不會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到的不是他這一生的成敗,而是跟隨他的美人寶馬;不會在決定命運的鴻門宴上因著舊日的情分而放走劉邦,以至于把自己弄到自刎的地步;不會為了天下不再經受生靈涂炭,而選擇自刎于烏江畔,雖然“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他若是將軍,必定名垂千古,可他偏偏是領導者,處于那個位置上,就必定要做一些無奈的事,他累了,天下百姓也累了,于是他以一死來結束這場爭斗。
項羽,西楚霸王,生得頂天立地,死得重于泰山,一個活得真性情的英雄。我站在時間之上仰望,歷史倒懸著惆悵,曾經的成王敗寇已經灰飛煙滅,但仍有一個身影,歷盡時光的平仄,依舊不朽,孤高的傲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