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童趣原文翻譯
童趣原文翻譯1
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里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云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云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墻凹凸的地方,或是花臺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臺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只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文章主旨】
通過觀察、想象和聯想而得到的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主旨句: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文章賞析】
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的《浮生六記》之《閑情記趣》,該書原有六記,現存前四記,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刻畫,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心的童趣圖,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稚氣爛漫的情趣。主要體現在:
一、憶寫童趣,一線串珠
二、觀察細微,凸顯童真。
三、想象豐富,童心可愛。
【作者簡介】
沈復(1763年——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 閑情記趣》。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圣駕。后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蕓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后情況不明。沈復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后習幕經商,后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
童趣原文翻譯2
《童趣》一文,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全文可分為兩部分。以下是“初中童趣古文原文及翻譯”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僵硬了。我又將幾只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青云中鳴叫,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家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注釋
1.余:我。
2.憶:回憶,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齡小。
4.張目:張大眼睛。
5.對:面向,對著,朝。
6.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后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
8.細:仔細。
9.紋理:花紋和條理。
10.故:所以。
11.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擬:我(把蚊子)比作。擬,比。私,私自
14.于:在。
15.則:那么,就。
16.或:有的。
17.果:果真。
18.項為之強(jiāng):脖頸為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脖頸。為,為此。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19.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20.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
21.使:讓。
22.而:承接關系,這里可解釋為“便”“就”。
23.作:當做。
24.觀:景觀。
25.唳(lì):鳥鳴。
26.為之:因此。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8.以……為……:把……當作……。
29.林:森林。
30.礫:土塊。
31.壑(hè):山溝。
32.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
33.興:興致。
34.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的東西。
35.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里有“原來是”的意思。
36.蝦(há)。后蛤艿耐ǚQ。蝦蟆,現寫作“蛤蟆”。
37.為:介詞,被。
38.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
39.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40.數十:幾十。
41.驅:驅趕。
42.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 .九年義務標準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xx年 :20-24 .
漢語知識
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項為之強:脖子看得都酸了。
多音字
蝦:通“蛤”há蝦蟆蛤蟆xiā對蝦
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
鞭數十(“鞭”,鞭子,這里活用名詞作動詞,“鞭打”的意思。)
果然鶴也(“鶴”,白鶴,這里活用名詞作動詞,“變成白鶴”的意思。)
一詞多義
觀:①昂首觀之〔看〕②作青云白鶴觀〔...的景象〕
察:①明察秋毫〔看清〕②必細察其紋理〔觀察〕
時:①余憶童稚時〔時候〕②故時有物外之趣〔時!
以:①徐噴以煙〔用〕②以叢草為林〔把〕
為:①項為之強〔因為...而...〕②以叢草為林〔當作〕③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被〕
之:①昂首觀之〔代詞,指蚊子〕②物外之趣〔助詞,的〕③心之所向〔助詞。無意〕④觀之,興正濃〔代詞,指兩只小蟲斗草〕⑤項為之強〔代詞,指看蚊子〕⑥驅之別院〔代詞,指癩蛤蟆〕7.見藐小之物(的)
其∶①必細察其紋理〔代詞,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詞,指我〕③神游其中(在,代詞)
神:①定神細視〔精神〕②神游其中〔想象〕
童趣原文翻譯3
童趣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翻譯:
方:古義:正在; 今義:方形或:古義:有時,有的人; 今義:或許余:古義:我; 今義:剩下蓋:古義:發語詞,相當于“原來是”。 今義:動詞,建筑;名詞,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觀:古義:景象 今義:看私:古義:私下 今義:自私
賞析:
《浮生六記》是他的一部自傳體作品,書共六篇,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游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故名“六記”。今已佚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閑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游,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贊譽。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韜曾為此書作跋,稱贊此書“筆墨之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薄陡∩洝芬约皠e的書正是采用“前序后跋”的手法。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得美麗而又奇特。童趣, 即兒童的情趣。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卷六第二章。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敘事散文。圍繞的'是“物外之趣”。
其主要特點就是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兒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厚,人變成熟、穩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計了,童趣也就蕩然無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兒童最可寶貴的財富。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成美麗而又奇特的東西,《童趣》告訴我們要善于觀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讓童年的樂趣,重返其中。同時,要熱愛大自然,善于發現大自然中的美。
童趣原文翻譯4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童趣全文翻譯: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里,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只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云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云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只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童趣對照翻譯: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夏夜里,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只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云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云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只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童趣原文翻譯5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我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僵硬了。我又將幾只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帳子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天空中鳴叫,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安閑地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家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注釋
余:我。
憶:回憶,回想。
稚:幼小,形容年齡小。
張目:張大眼睛。
對:面向,對著,朝。
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后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
細:仔細。
紋理:花紋和條理。
故:所以。
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成:像。
私擬:我(把蚊子它)比作。擬,比。私,私自
于:在。
則:那么,就。
或:有的。
果:果真。
項為之強(jiāng):脖頸為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jǐng),脖頸。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
使:讓。
而:承接關系,這里可解釋為“便”“就”。
作:當做。
觀:景觀。
唳 (lì ):鳥鳴。
為之:因此。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以……為……:把……當作……。
林:森林。
礫:土塊。
壑:山溝。
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
興:興致。
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地東西。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里有“原來是”的意思。
蝦(há)。后蛤艿耐ǚQ。蝦蟆,現寫作“蛤蟆”。
為:介詞,被。
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
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數十:幾十
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驅:驅趕。
賞析:
作者:佚名
本文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的《浮生六記》之《閑情記趣》,該書原有六記,現存前四記,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刻畫,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心的童趣圖,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稚氣爛漫的情趣。主要體現在:
一、憶寫童趣,一線串珠。
這是一篇敘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現那令人沒齒難忘的童真童趣,為此,文章以兒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為主線,按照“總—分”結構組織全文,緊扣一個“趣”字來寫。先總寫童年時常有超乎塵世之外的樂趣,其中“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為下文作張本。然后分說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觀蚊如鶴之趣,視飛蚊為“群鶴舞空”,于蚊帳中玩蚊子,“我”感到極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視小草為林木,蟲蟻為走獸,土礫為丘壑,“我”神游其間,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觀二蟲相斗,視為“龐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蟲,“我”生氣,鞭數十而驅之。至此,幾個分散的小故事就連綴成一個整體,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還包括三美:人性美、構思美、語言美....
二、觀察細微,凸顯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瑣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卻是難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線索的同時,以兒時觀察事物的獨特角度,精選了充滿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動細致地加以刻畫。這樣,整篇文章童趣橫生,每個故事引人入勝,每個細節生動傳神,字里行間凸現童真。請看一些典型例子:“沖煙飛鳴”中的“沖”字,使人想見蚊群在彌漫的煙霧中亂飛亂闖的情狀;“定神細視”中的“定”,“觀之,興正濃”中的“濃”凸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狀和心態;“夏蚊成雷”,眾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卻“私擬作群鶴舞空”,觀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聯翩;“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足見其觀察時間多長,興致多濃;蝦蟆“拔山倒樹而來”,初讀似乎感到有違事理,細品則深感用語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寫,且符合兒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視的錯覺,生動而真實。
三、想象豐富,童心可愛。
歌德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這表明兒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歡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節,從而產生豐富奇異的想象。本文正是通過大膽的想象,進行高度的夸張來極力張揚童趣。兼用夸張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與悶雷之間的聲似,以鶴喻蚊,找準了二者體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現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進而創造性地“作青云白鶴觀”;我蹲在草間,觀二蟲爭斗,興致正濃時,竟把癩蛤蟆的“偷襲”,說成是“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由實生虛,“虛”得鮮活生動神奇;把叢草當作森林,蟲蟻視為野獸,土礫比作丘谷,同樣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的產物,而這些聯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顆天真的童心(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作為出發點的,因而顯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
四、擁有物外之趣條件
①、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凇⒏挥谙胂蠛吐撓
③、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
五、第一人稱
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實感,讓人感覺親切、自然,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讀者讀起來更加有興趣。
童趣原文翻譯6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注釋】
1余:我。
2憶:回憶,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齡小。
4張目:張大眼睛。
5對:面向,對著,朝。
6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后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
8細:仔細。
9紋理:花紋和條理。
10故:所以。
11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擬:我(把蚊子)比作。擬,比。私,私自
14于:在。
15則:那么,就。
16或:有的。
17果:果真。
18項為之強(jiāng):脖頸為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脖頸。為,為此。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19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20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
21使:讓。
22而:承接關系,這里可解釋為“便”“就”。
23作:當做。
24觀:景觀。
25唳(lì):鳥鳴。
26為之:因此。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8以……為……:把……當作……。
29林:森林。
30礫:土塊。
31壑(hè):山溝。
32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
33興:興致。
34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地東西。
35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里有“原來是”的意思。
36蝦(há)蟆:蟾蜍的通稱。蝦蟆,現寫作“蛤蟆”。
37為:介詞,被。
38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
39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40數十:幾十。
41驅:驅趕。
42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翻譯】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僵硬了。我又將幾只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青云中鳴叫,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在其中游玩,覺得非常安閑舒適。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家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鑒賞】
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致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
“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視覺敏銳,又表現出孩子的稚氣、天真!耙娒晷≈,必細察其紋理”,說明作者小時候善于細致地觀察細小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先寫夏天觀察蚊飛的樂趣!跋奈贸衫住笔强鋸堄质潜扔,這里則是“我”從蚊群嗡嗡的聲音與悶雷聲相似的特點聯想到雷聲。而把蚊比作鶴,也是蚊子的體形、長足與鶴相像,這是孩子們的聯想。這些聯想不但照應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同時也為下文作了鋪墊。“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里這樣想,眼前就果然出現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這是在前文聯想基礎上的想象,這正是“物外之趣”。而“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又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進一步體現了物外之趣。同時也反映了“我”的知識豐富,但活動范圍狹小,沒有機會和條件接觸“青云白鶴”的實景,靠著豐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領略到書本上圖畫上所描繪的“青云白鶴”的實景。再寫“我”觀察土墻、花臺和小蟲爭斗的樂趣。這里寫“我”觀察花臺草木,“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神游其中,仍是表現“物外之趣”的。而觀蟲斗、驅蝦蟆的故事,不但緊扣“趣”字,說明“我”觀察入神,而且還能表現“我”的真正可愛,天真無邪。
童趣原文翻譯7
童趣
作者:沈復
原文
編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5課,為精讀課文。原文如下: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憶自己年幼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直視太陽,也能注意到最細微的事物。(當我)見到微小的事物,必定會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聲如雷,我暗暗把它們比作成群的白鶴在空中飛舞。我心里這樣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變成白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鳴叫,形成“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因此我高興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凹凸不平的地方,花臺旁小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來,讓身子和花臺一樣高;聚精會神仔細觀察,把叢草比作樹林,把蟲蟻比作為野獸,把土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溝,憑著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適愉快十分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個小蟲在草間爭斗,便蹲下來觀察。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龐然大物,推倒山壓倒樹地走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時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驚。我定了定神,捉住了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驅趕別的院子去了。
注釋
1.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自傳體散文)。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1763-?)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
2.余:人稱代詞,我。
3.憶:回憶。
4.稚:幼小。
5.張目:張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視力好。 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7.藐:小。
8.細:仔細。
9.故:所以
10.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則:那么,就。
14.或:有時。
15.項為之強(jiāng):脖子因此變僵了。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帳:未染色的帳子。(或白色的帳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讓。
20.而:并且。
21.作:當做。
22.觀:景觀。
23.唳 (lì )鳥鳴。
24.為之:因此。
25.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6.以……為……:把……比作……。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28.興:興致。
29..蓋:原來
30.蝦(há)。喊]蛤蟆。 在古文中,“蝦”相當于“蛤”(但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出現)
31.方:正。
32.鞭:名詞動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詞,它指蝦蟆。
34.驅:驅趕。
35.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后來引申為外表上強大而實際很虛弱的東西)
36.果:果真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39.私擬作:(我)暗暗把他們比作。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觀蚊如鶴: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觀蚊成鶴]
2.神游“山林”: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驅趕蛤蟆: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出自本文的成語: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銳,連最細微的東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龐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東西。比喻貌似強大而實際虛弱的東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這是夸張的表現方式)
怡然稱快 (高興得連聲叫好)
通假字
1. 項為之強: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2. 蝦蟆 :蛤蟆
詞類活用
名詞用作動詞:
鞭數十(“鞭”,鞭子,這里活用作動詞,“用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鶴也(“鶴”,白鶴,這里活用作動詞,“變成白鶴”的意思。)
一詞多義
⑴觀: ①昂首觀之〔看〕 ②作青云白鶴觀〔...的景象〕
、撇欤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細察其文理〔觀察〕
、巧瘢 ①定神細視〔精神〕 ②神游其中〔思想〕
、葧r: ①余憶童稚時〔時候〕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時!
、梢裕 ①徐噴以煙〔用〕 ②以叢草為林〔把〕
、蕿椋 ①項為之強〔因為...而...〕 ②以叢草為林〔當作〕 ③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被〕
⑺之: ①昂首觀之〔代詞,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詞,的〕 ③心之所向〔這樣〕 ④觀之,興正濃〔代詞,指兩只小蟲斗草〕 ⑤項為之強〔代詞,指看蚊子〕 ⑥驅之別院〔代詞,指癩蛤蟆〕
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句式:
。1)、“徐噴以煙”等于“徐以煙噴”。譯為:慢慢地用煙噴它們。
。2)、“留蚊于素帳中” 等于“于素帳中留蚊”。 譯為:又在白色帳子里留幾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與臺齊” 等于“使(之)與臺齊”。 譯為: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
(2)、“見二蟲斗草間” 等于“見二蟲(于)草間”斗。 譯為: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
3、被動句式: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為: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
4、判斷句式: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只白鶴”
【童趣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于園原文及翻譯07-28
列子 原文及翻譯07-29
《玄鳥》原文及翻譯03-30
論語原文及翻譯05-06
明史的原文翻譯09-07
北門原文及翻譯09-02
《詠雪》原文及翻譯09-10
雝原文翻譯09-12
潛原文翻譯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