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讀后感通用10篇
《無聲告白》讀后感1
從這本書的開始,莉迪亞的死,就充滿了說不出的壓抑,書中的矛盾太多了,種族歧視、婚內出軌、父母給予孩子期望過大、父母與孩子沒有溝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亞的死,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給逼死的。她其實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離。她想變壞,可是沒有成功。她想學開車,可是連第一場筆試都沒有過關。她想破處,可那個男人愛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種自由和安寧,結果葬身。真是悲哀。
讀著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這個詞,父母,家庭,甚至是整個生活環境,對你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內斯想當宇航員,想從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覺得這沒出息,甚至給了內斯一巴掌讓他立刻停止這種想法。莉迪亞被迫接受母親的夢想,原生家庭讓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就像我之前說過,我大學里學習的鋼琴,總感覺有點晚,那時候竟然萌生出結婚生子后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鋼琴的想法,看完這本書,想了想,還是不要強迫孩子為好,學他喜歡的,這樣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愿你一生自由,不為他人而活。
《無聲告白》讀后感2
在整本書里,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終此一生,都無法擺脫他人的期待”。的確,渴望成了執念就是束縛。
瑪麗琳的母親是家政教師,她希望瑪麗琳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過得像《貝蒂·克羅烹飪書》里說的那樣——“貝蒂的腌菜!愛麗絲姑姑的桃子蜜餞!瑪麗的薄荷醬!除了架子上盛著這些東西的閃亮的罐子和玻璃瓶,還有什么能給你更深的滿足感?”
但瑪麗琳渴望做一個醫生,因為醫生是她能夠想到的與母親的生活方式差距最大的職業,而母親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是傳統的代表,她認為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夠與眾不同。
但這種渴望反而束縛了瑪麗琳,她以為與眾不同的詹姆斯能夠理解他,但他喜歡的不過就是她的普通自然;她在成家后渴望生活得像同一條街的女醫生一樣,而不是像母親一樣,于是她為了自己的渴望逃離了家庭,但在九個星期后,她又因為懷孕而再次回歸了家庭。
瑪麗琳的九周出走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卻徹底改變了女兒莉迪亞的生活軌跡——莉迪亞的生活重心從此全部落在實現父母親對她的期許上面,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她愿意做任何事情——這就是莉迪亞渴望的事情。
實現父母的期許從此成了莉迪亞的渴望,瑪麗琳渴望女兒能夠“與眾不同”,詹姆斯卻渴望女兒能夠像大多數的普通人一樣生活,這本來是他們無法實現的“渴望”,如今卻深深地禁錮住了莉迪亞。
在文中杰克對莉迪亞說的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至少我不用別人來告訴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誰,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么?”于是經歷了哥哥內斯的升學離開、父親送了一條情人為她挑選的項鏈、自己下滑的成績已無法滿足母親的期待后……莉迪亞終于發現自己無法滿足父母期待而哥哥也無法做唯一陪伴理解自己的人,她有了新的渴望——她想要逃避這一切,卻因為不敢說出口而選擇用自殺來結束一切。
在文章最后,莉迪亞乘著小船漂在河上的最后一瞬,她已經想通了這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成為執念的渴望束縛住了他們一家,但可惜她一時的錯估水性讓她再也無法把話和父母哥哥說開。
但我們并不是無法再開口的莉迪亞,我們知道不能讓渴望成為執念傷人傷己,也無需被他人成執的渴望影響;我想這并不僅僅適用于家庭關系,而是適用于所有的人際交往,這也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無聲告白》讀后感3
“莉迪亞死了。”這是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剛過16歲的莉迪亞是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女兒,她有一個哥哥內斯和一個妹妹漢娜,這個看上去溫馨和睦的家庭因此籠罩在悲傷的陰影中。隨后這個家庭曾經和現在的一切都在作者筆下徐徐展開,而我覺得最巧妙的是書里每一句看似無用的廢話,其實都可以連接上導致莉迪亞死亡的邏輯,最開始我認為這本書講的太啰嗦了,現在收回這無知的想法。
父親詹姆斯是中國血統,有著黃種人的特征因而從小在學校被孤立;母親瑪麗琳從小有著當醫生的夢想,然而在大學沒畢業的時候義無反顧與詹姆斯結婚當了家庭主婦,因為新郎的黑頭發黃皮膚這場婚禮沒有得到她單親母親的祝福反而讓瑪麗琳與母親斷絕關系。
上面這段背景看似廢話,但實際上是莉迪亞死亡的根源之根源:父親因為從小被孤立,他對女兒的期望就是交很多朋友;母親把當醫生的愿望強加在女兒身上。你可能會問就這些怎么可能導致莉迪亞死亡?她不喜歡可以不做嘛。這要從她母親的一次離家出走說起。在內斯和莉迪亞還小的時候,瑪麗琳厭倦了家庭主婦的生活想完成當醫生的夢想,但詹姆斯不同意,于是她偷偷回到學校去完成學業。在每天等待母親消息的不安中,莉迪亞反省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錯了讓母親不愿意回來,并暗自發誓如果母親回來的話,她做什么都聽她的話。瑪利亞果然回來了——并沒有完成學業,而是因為發現自己懷孕了——帶著不甘。但莉迪亞以為是上帝聽到了自己的禱告,從此害怕失去父母成為她最大的恐懼,做什么事情都刻意去滿足父母的心。
這本書里的三個孩子都敏感、善良又可憐。
內斯是被經常忽視的一個,他嫉妒妹妹得到的寵愛——他考上哈佛還沒有莉迪亞測驗成績不好更讓父母關注——因此他甚至把妹妹推到河里,當然那一瞬間他就后悔自責了,這件事也并沒有讓第三個人知道。這樣的家庭環境里他想的只是考上大學逃離。
莉迪亞承載著父母的期望,沒有朋友的她裝作整天和朋友打電話,不喜歡醫學的她強迫自己啃那些書。她的不快樂只有內斯懂,內斯是她唯一的依靠,在被哥哥推到河里是一瞬間她甚至感激他使自己得到解脫,因此內斯考上大學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漢娜是被討厭的存在。她的出生是不討喜的,他的父母并不想要第三個孩子,特別是瑪麗琳——這個孩子的出現徹底毀了她的夢想。在家里父母常常忘了給她擺餐具,她甚至連話也不敢插,常常躲在桌子下。我最心疼的角色就是漢娜,她被母親叫了名字都那么驚喜,醒悟過來的父親抱了她一下她都會激動到流淚。她是這個家里小天使般的存在,治愈了傷痛后的家庭。
讀到后半部分,我并沒有像之前一樣,為懦弱自卑的詹姆斯咬牙切齒、為喋喋不休神經質般的瑪麗琳感到厭煩,仔細一想,這本書寫實得可怕,沒有完美的父母,千千萬萬的父母都是詹姆斯和瑪麗琳,有著那么幾個突出的特點,而恰好這影響了孩子的命運!
前文我并沒有用到“自殺”的字眼,雖然警察判定莉迪亞的死亡為自殺,但我解讀到作者的用意并不是這樣。我認為莉迪亞做好了改變的打算,她像是完成一種儀式地劃船到湖心,在靠岸時像是要靠別過去似的躍向岸上,也許是她不會水害死了她。實際上她終于做好了重新開始的準備,命運改變就在一瞬間。寫到這我又為莉迪亞感到痛心不已。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父母的映射,我現在才深刻認識到這個觀點的正確性。我想等到我為人父母之時,我會時刻警惕莉迪亞這樣的悲劇。最大的感想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夢想、愛好強加給孩子,與其讓孩子替你完成夢想來換取自己那一點點成就感不如自己重新高考來的'快樂(圍笑)。當然上上句話是為了營造氣氛瞎扯淡的,我不想要熊孩子,科科。
(結束的有點突然所以尬寫這么一段)由于時間緊這篇寫得很倉促,排版也沒有好好搞,下次不會這樣了我檢討一下。另外好久沒更新了,當時說的每周更一篇也是啪啪打臉,生疼啊。前一段也確實被主題限制思路了,現在想開了隨便寫吧反正沒人看。下期會延續這個話題,談談我父母對我的影響有哪些。
《無聲告白》讀后感4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本書強烈推介給每位父母看,書里的主人公一家人是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父母將畢生沒有達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代替完成,打著的是“為你好”的旗號;孩子為了討父母歡心,努力做個聽話的乖寶寶,從不說不。最后,當孩子認識到自我的迷失,意識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時,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期望可以重新開始。青少年自殺,這個悲劇不停在這個世界上演的劇情,刺痛著每個人的心。
爺爺奶奶那一輩,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這一輩,吃飽穿暖,但也僅限于吃穿不愁的水平,因此,我們常說,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不愁吃穿,生活條件優越。可是,大人們似乎都沒有看到,孩子越來越多的作業培訓班、越來越少的自由時間以及越來越迷茫的童年。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似乎一停下來就會落后,現在的孩子只知道要奔跑、馬不停蹄的奔跑,卻忘記了為什么奔跑、奔跑的終點是什么。
更可怕的是父母未竟事業的期許,媽媽說“我就是為了你才放棄了……”爸爸說“我拼命工作就是為了你………”這些付出,似乎缺少了太多的真心,有多少父母能說“我生你養你,是為了完整我自己。
我對你最大的期望,就是你能遵從內心,活的精彩”?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并旁觀孩子獨立地過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呢?
《無聲告白》讀后感5
買了電子版后我花了兩天就讀完了,是我讀書最快的速度了,讀的過程中,內心時刻充滿著激動和恐懼,激動在于我心中的價值觀被這本書很好的展現出來,恐懼是因為我怕自己會踏上莉迪亞的“不歸路”。書本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人物心理和細節,但總的內容這篇文章就可以涵蓋,但是它帶來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文章以女主莉迪亞的死亡拉開序幕,用莉迪亞死亡后家庭生活的變化和死亡前現實的生活交織描寫。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個美籍華人,靠著父母餐廳端盤子等不體面的工作把詹姆斯變成了美國國籍,但詹姆斯因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大家以他為話題點,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圍的人群,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于他的獨特的外表,不管在哪里都感覺周圍充斥著異樣的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他繼續努力讀研讀博,他本以為可以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因為當時他的導師告訴他有個歷史教職剛空缺出來,然后最后也許是因為他獨特的外表或是不善于交際,他最終沒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海爾伍德任教。從那時起,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討厭過去的一切,討厭怯懦、獨特、孤獨,向往合群和普通。
同時由于詹姆斯的兒子性格軟弱,這也讓詹姆斯想起了年輕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過去的自己。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歡現在的兒子。當他兒子告訴他他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宇航員的那一刻,他不知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覺得莉迪亞很像年輕的瑪麗琳,那么合群、惹人喜愛,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關愛給了莉迪亞,因為內心的自己多么向往自己年輕時可以像莉迪亞這樣。
莉迪亞由于害怕母親再度離開家,讓家庭支離破碎。害怕父親每天對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選擇了妥協。雖然說自己會聽從莉迪亞的想法,她只是給她建議,但每次目前都帶著強烈期待,也許她自己沒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里,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來回答。以至于讓媽媽認為她就是想要與眾不同、就是想要當醫生。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選擇撥打語言助手,自己則假裝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家庭和事業本身就無法分隔開,一旦產生它們勢必會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圖把家庭和生活分開的手段都是徒勞,因為夢想再大也逃不過人心。我記得畢業后不久面試了白鷺芳洲藝術基地的銷售崗位,后來得知它主要是個性化婚禮策劃的,而且老板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經有了培養孩子的根本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一切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脫離父母的、獨立的個體。他屬于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夢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的器皿。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幫助,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他喜歡動物不喜歡英語,用動物組成英語字母的形式或許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引導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會變成他的興趣。我的原則是,如果你本身足夠厲害,你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工作,那么你可以事無巨細的關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過你過上屬于自己的生活,你什么都不需要做,無為而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只需要傾聽孩子,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習生涯中有兩個東西極其重要,興趣和朋友。
生命無法回溯,現在的一切終究會連點成線,在你年老時刻,回憶起來,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無聲告白》讀后感6
在我開始的現在,我并不知道我會說什么,而只是練習去表達一些什么。
花了一天的時間看完,是因為我在看書時特意要求了我的速度。為了提高速度,我用手指劃動文字,雖然看得眼睛疼,不過卻在提高了注意力的時刻也加快了閱讀速度。
莉迪亞,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整本書的迷之所在。從開頭寫她的失蹤、死亡,一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中間從她的父母的結合開始寫起,寫他們認識之前的身份、寫他們相遇的經歷,也寫他們結合的美好,當然更多的還有他們婚后生活的慣性,這是一種迪莉婭的父母帶自他們各自家庭的思維慣性。當這種慣性在現實的現實生活中經受考驗時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變化,也由于他們的不自知,又將這種狀態呈現給了自己的孩子。
有句話是,這世界上最愛你的,是你的孩子。父母對莉迪亞的期待成了莉迪亞對這對可憐父母最大的愛,她不斷地滿足父母的要求,卻也在不斷地消耗著自己,用一種父母期待的樣子活著,而不是真正莉迪亞的樣子活著。
重壓之下的迪莉婭叛逆了,她坐上了淘氣小子杰克的車,卻沒想到從這個別人眼中最不堪的人身上得到了做真正自己的力量。當她面對一個那樣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的時候,終于輕松了,她要做自己,因此她回到那個失落自己的地方,想要重新開始,卻沒想到,那里既是她的開始,也是她的結束
莉迪亞的死對這個家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對她寄予厚望的父母。她的死徹底摧毀了父母熾烈的期望,但他們不能再依靠莉迪亞來實現他們心中的愿望時,他們都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爸爸和年輕的助教發生了關系,借此來緩解內心的壓力和苦悶;媽媽則是借著憤怒來發泄內心對無法實現生活夢想的痛苦。
哥哥則是因為妹妹的死開始留心最后和妹妹在一起的杰克,才了解了杰克心中的秘密……唯有一直不受重視也不受“迫害”的小妹漢娜保持著孩子的天性,感覺到了人們內心的苦痛與掙扎,用默默守候、陪伴、傾聽來安撫這些受傷的大人和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故事在最后的揭曉謎底和父母的和好、哥哥的平靜中結束。
掩卷長思,書最一開始的那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擺脫別人對我們的期待,成為我們自己”,一句看似如此簡單的話,往往卻需要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能換來。是別人給與我們的太過沉重,還是我們太過軟弱,因為愛而軟弱,因為怕而軟弱?
周六晚上那期的奇葩說討論的話題是“我們該不該向父母出柜”,也就是向我們的父母承認,要做我們自己。高曉松在最后的陳詞時說,這個社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歧視:同性戀,甚至是臉大、腿粗都是,但這個社會也是因為如此也激發出人們的不斷進步和改善。不要因為不同而自卑,那些相同的人里也有很多王八蛋。
在那個現場,最不同、最勇敢的就是蔡康永和金星了,他們一個是同性戀,一個是變性人。他們都是同行業的精英,他們都非常堅強……他們都做了自己。
說到這里就又想到蔣勛里不斷提到的“自我的完成”,最常提到的就是竹林七賢,相同的是都在掙脫那個時代對“不同”人的束縛,說重些就是別人眼中的“異類”。
通過那些成功的完成了自己,讓自己從沉默的螺旋底端轉動到上面來的那些人,都有一些共同點,即他們的力量源泉,書籍!
這段日子的讀書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原來書籍真的會鑄就人的血肉和靈魂,改變一個人,給人以力量,導向人走向屬于自己的人生路途。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達的。
《無聲告白》讀后感7
曼德拉這個名字,曾無數次出現在我的筆下,他的事跡、他的精神、他的胸懷,每每成為我文章最精華閃耀的部分。然而僅作論據引用,大多對曼德拉的認識是淺薄、公式化:他是南非領袖,他是黑人反種族隔離的先鋒,他因此被構陷入獄27年......
這首《光輝歲月》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所創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頌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極簡的歌詞,勾勒出一個曼德拉,勾勒出一種精神,勾勒出一種形象——為種族歧視不斷斗爭的戰士。
《無聲告白》一書,文字代替畫面,描繪了香港移民到美國的第二代的生活縮影。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種種問題拷問著在藍眼睛王國中生存的黃眼睛一家。
小群體尚且排外,不用說一個種族。不論他們來自何方,說的是不是純正的英文。只要是與本人種不同,在那個年代就是異類。排異目光,差別待遇,成就不了一個人,卻能毀掉一個家庭。
我并非黑人,曼德拉所犧牲的、追求的、維護的到底是什么,說得出寫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這本書,聽著這首歌,凝視那句膚色斗爭,是了,怎么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黃種人,中國人,我的發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膚燦爛著陽光的顏色。
生于祖國強盛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可我們黃色皮膚的先輩們,在那個慘淡的時代,所遭受的隔離與歧視,比黑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的委屈與痛苦,隔著時代的萬水千山,隱隱傳來。他們斗爭、反抗,讓不屈的嘶吼回蕩在陽光燦爛的光輝歲月。
不僅僅是如此,歧視無處不在,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地域歧視、疾病歧視......一個群體合起來異化另一個群體,同時自己卻又受著另一個階層的群體壓迫。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歧視的意義是什么呢?
脫去皮發,掩去外貌,眾人皆為白骨一架。舍去種性,拋開世俗,死后不過黃土一抔。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為何要歧視呢?
《無聲告白》讀后感8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那個時代,那個歧視感很強的美國二十世紀。其實,這種歧視現在也是還在的,一年也會有幾十個因為種族歧視殺人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開始,我以為他會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說,但這本推理小說并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說的心態來看這本書,它比推理小說的情感要更細膩,更能讓人感動。這本書的題材也基本上沒有什么人用過—華裔歧視。對于作者為什么要選這個題材,其實很簡單,作者也是一個華裔,她雖然沒有這樣被別人對待過,但她也是寫這篇文章的最佳人選。
這本書中沒有過多的渲染,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寫。每個人心里都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們都認為這個女孩不應該被殺;每個人都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嗎?每個人都沖著別人的好來努力,但你真的有嘗試著去尋找你的自己嗎?你的最真實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過,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實,你肯定我會后悔的。因為美好的永遠是短暫的,可能就是一瞬間,就像書中一個情節:莉迪亞的媽媽在廚房做家務,他一回頭就發現莉迪亞已經站在了廚房門口。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錯過了莉迪亞一生中最有意義,也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連莉迪亞已經可以站起來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現在她現在應該是高興,還是悲傷。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忙了這個,忘了那個,我們專注于這個,錯過了那個;成長就好像一個取舍的過程。
這本書的結尾出乎意料的感人,還好莉迪亞走的時候沒有帶著愁恨,還好他們還擁有彼此。當找到答案成為一種解放的時候,那莉迪亞臨走前失去的一聲晚安就是最后開門的鑰匙了吧。
“莉迪亞死了,但沒有人知道……”
《無聲告白》讀后感9
7月30日,完成了對《無聲告白》的閱讀。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說是懸疑類小說,不如說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杰作。
小說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么死的?隨著作者謀篇布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死后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希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盡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只言片語離開這個家,希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棄。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小姑娘陰錯陽差發現了母親保留的外婆的烹飪書,看著被淚水浸濕的紙張,誤以為是母親的眼淚。她暗暗發誓,只要母親能回來,她會盡力去完成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希望。而母親回來了,錯誤開始了,她這短暫的一生,承載了母親不甘平凡的夢想,被壓得喘不過氣。父親是一個中國人,在黃頭發、藍眼睛的美國人中間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遭到歧視和嘲笑是再正常不過的。自己的卑微弱小在兒子內斯的身上顯露,“游泳事件”讓他以為兒子也要重蹈覆轍。反而他卻覺得迪莉婭是受歡迎的姑娘,有著和身邊人一樣的藍眼睛,那么漂亮可愛。因此,迪莉婭短暫的一生承載了父親“合群”、“要受歡迎”的理念,用一生,去彌補父親小時候的陰影。
愛的重量把迪莉婭壓垮了。這是愛嗎?愛她,請給她選擇的權利,讓她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在她生日的時候,母親送解剖書、父親送連衣裙,告訴她去實現長久以來她不喜歡的“夢想”,去融合長久以來她無法融合的“圈子”。
太多的愛給了迪莉婭,其他孩子呢?內斯的事情,父母已不怎么關注。漢娜?有時會被totally遺忘。或許內斯小時候會有些憎恨這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妹妹吧,不然也不會做出推她入水的舉動。而當他把妹妹就上來,妹妹不撒開他的手時,讀者就應了解了,內斯是迪莉婭在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可以依賴、求助的人了。內斯大了,也能體會到迪莉婭的不易,也會在飯桌上岔開話題,解救她于水火,但他畢竟還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要離開這個家,他要去哈佛。所以,當他要離開家的時候,迪莉婭是真的絕望了。當他承諾callback卻食言的時候,迪莉婭真的傷心了。畢竟,內斯是一個心思沒那么細膩的男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夢,他不會一直關注妹妹的心理變化,畢竟他不是她,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痛苦。
一切的錯,迪莉婭想,來自恐懼。恐懼母親再次離開,恐懼自己不能讓他們滿意。需要糾正這個錯誤,從哪里開始呢?她一腳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個夜里,迪莉婭死了。作者描寫的很美,讀到這里,有種relieve的感覺,她終于解脫了。
關于文中杰克對內斯的暗戀、父母最初的相遇結合、父親的出軌,不再贅述。迪莉婭這個從頭就死的人物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她的死亡讓所有人陷入悲傷,甚至歇斯底里,但文章最后,結束的很“暖”。母親原諒父親的出軌,二人擁吻,內斯揍了杰克,但和妹妹為他上藥療傷,隨著迪莉婭完全地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似乎都漸漸地從悲傷中蘇醒,讓生活步入正軌,去接受事實。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她,她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么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么意思呢?也需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著她硬著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擇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通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直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會走不下去的。也不要祈禱會有人拉你一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在你入水后會有人拉你一次、兩次,但無法救你于水深火熱,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學會游泳,讓自己變得剛強。總去袒露自己的傷疤,展示一副可憐的樣子,時間久了,只會招來人的嘲笑和瞧不起。但一定要有1—2個特別體己的朋友,讓你的心事有個outlet,這樣,不至于抑郁。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為自己找借口,懶惰懈怠。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無聲告白》讀后感10
上次的讀后感講了一個,為了向父母證明價值從而冒險屠巨龍的孤獨少年。這次,我們來講一個,為了擺脫父母掌控從而走上不歸路的孤獨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會是怎樣的機緣,讓我在這段時間里,碰巧連續看了兩本與少男少女有關的小說呢……而且是如此動人的小說。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過:中年危機其實是青春期危機的重現。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機說有些夸張,但正面對著中年人的各種人生挑戰卻是有的。碰巧看到的這些青春小說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相遇。
讓我們回到書中來。
15歲混血少女莉迪亞是移民美國的華人高知父親和能干美國母親的女兒。父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能融入當地社會的受歡迎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在異國他鄉一直無法融入當地社會的痛苦;母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稟賦優異才華出眾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年輕時一直未能達成的事業有成的夢想。
而女兒自己,由于在5歲時遭遇了母親突然消失(離家出走,數月后回家)的心靈創傷,從此一直掙扎于擔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懼不安中,在現實中無限滿足父母的愿望,討好父母,可悲地成為了父母個人夢想的寄托物。
話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對孩子傾注了自己未曾實現的期待和夢想,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這也是為何有此一說“失去父母如同失去過去,失去孩子則如同失去未來”。這恐怕是流淌在人類血液里不朽的遺傳元素吧。
然而,莉迪亞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連圣誕節送的禮物,都只與他們自己的夢想有關---不是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就是女性成功勵志方面的書籍……這一切就像一塊塊磚頭,沉甸甸地壓在了莉迪亞的心頭。即使后來父親終于送了一條她內心一直向往的漂亮項鏈,也令人無奈地帶著“有條件”的味道,成為了一條勒住莉迪亞脖子的繩索。
當莉迪亞終于想要反抗,鼓起極大的勇氣有意接近一個“壞小子”,想要開始一段戀情,追尋自我的生活時,發現要逃離原來的人生并不是那么順遂的—她被表面是壞小子實則同性戀的男孩拒絕了。而她唯一的資源(她沒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親近的人—哥哥,在這時離開了家去遠方讀大學,并且,正沉浸在夢想實現的興奮中的哥哥對妹妹已無暇顧及了……
一根接著一根,所有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轟然倒塌。
雖然這樣說似乎讓人有點沮喪,可是,生存在病態家庭的孩子,真的很無助無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為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這無論是在教科書里,還是我自己的臨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當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終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真的不多。因為,太難。
這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在提倡父母們需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了解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則,單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難度不知道會大多少!
那么,莉迪亞想要無聲告白的,究竟是什么呢?
......
她殺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樂的短暫人生……
她其實并不想殺死自己的……這個可愛動人的孩子。
她其實熱愛生命。
對此我堅信不疑。
【《無聲告白》讀后感通用10篇】相關文章:
《無聲告白》讀后感05-06
《無聲告白》讀后感(10篇)05-07
《無聲告白》讀后感10篇05-06
《無聲告白》讀后感(合集10篇)05-07
新郎對新娘的感謝告白詞05-06
養花讀后感05-07
《水孩子》讀后感05-07
《半生緣》讀后感05-07
信客讀后感05-06
《雪域豹影》讀后感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