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訪張啟運老先生作文

時間:2024-07-20 19:06:1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訪張啟運老先生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訪張啟運老先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訪張啟運老先生作文

  訪張啟運老先生

  Q:張老先生您好。

  A:你好。

  Q:今天想請您老為我介紹一下您過去是怎樣讀書的?

  A:好吧,我就講講我小時讀書的三個階段的情況吧。

  Q:那就太好了!

  A:先講我在私塾里讀書的情況。記得在抗日戰爭時期,我五歲開始讀書,因為我家是在淪陷區,學校就停辦了,我只得就近進了私塾, 私塾讀書啊,是非常單調無味的,整天先生講學生聽,教材有三字經、國文還有幼學和尺牘。后來還有論語和孟子,還讀唐詩和千家詩等。讀完一段要在老師面前背過來,背不過來就要挨打,甚至罰站罰跪不給飯吃。并且美其名曰“先生打了無人保,自作文章考秀才”。我前后讀了五年,好像坐了五年牢獄。那時提起讀書,真叫人害怕,我曾逃過三次學,也就挨了六次打。

  Q:為什么打了六次呢?

  A:唉小子阿,二三得六呵!家長加老師不就是兩次了嗎?花了五年時間也吃了許多苦頭,可是收獲渺渺。要說學得了東西,那就是背下了許多古詩和古文,到現在我還記得呢。

  Q:那在私塾里就一點樂趣也沒有了嗎?

  A:也有。背書的時候要背對著老師,兩腿左右搖晃,身體也隨著搖晃,背文章和背詩扯著嗓子,合著節拍有腔有調的唱讀,有時候背的順暢還做點丑臉,有時候偷偷地看看老師睡著了沒有,要是睡著了我就手舞足蹈,甚至打起拳來,引得哄堂大笑。不得了,老師要是醒過來了,唉那就樂極生悲了,不是吃幾條“黃鱔”就要吃幾個“板栗”。

  Q:老先生,“板栗”我清楚,那“黃鱔”是啥呢?

  A:“吃黃鱔”阿就是挨藤條,還有高興的事就是希望老師外出不在家,那就熱鬧了,大家先唱順口溜“先生不在家,學生摜泥巴,摜個小棺材,把先生往里一抬”,接著大家就玩捉迷藏、摔跤,鬧得雞飛狗跳。忒開心阿!

  Q:這樣看來您在私塾讀書的五年里也還有點苦中作樂的,而且收獲也不小。我常聽到您讀起古文和古詩來滔滔不絕,好像什么詩文您都背得出。

  A:記得一些,可不是什么都記得。

  Q:那請您現在再來談第二種情況吧。

  A:好,我再講講在難民小學讀書時的情況吧。我的父親看我已經到了十歲了,在私塾里也學不到什么東西,就把我安排到大后方的難民小學里讀書。學校名叫貴池縣西北六鄉聯立中心小學,簡稱西北聯小,它離我家有七十多里,要闖過兩道敵人的封鎖線才能到達。學校設備極其簡陋,校舍是吳姓舊祠堂,連黑板也沒有,粉筆用風化了的石塊代替?衫蠋熀馨,有專職的,有兼職的,他們大多是來自敵占區的知識分子,他們有抗日的激情,工作也很負責。學校根據國家規定開設課程,有語文數學地理歷史自然音樂體育美術并且專設了軍事課。當時學習環境很差,什么用品也買不到,伙食更苦,每天只能吃到雜糧和素菜,油鹽也不多。我那時剛十歲,是寄宿生,生活勉強能自理。但我能吃苦,堅持了三年。那時局勢很不穩定,常有敵機來轟炸,有時日本兵組織兵團對后方侵犯。所以老師們常帶我們鉆山溝,突擊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卻很有進步。這是由于老師學問好,工作負責,學生的學習很主動很認真也很輕松,較之私塾真有天壤之別。記得那時,老師還帶著學生搞勤工儉學,上山采野筍、砍柴火,學校還辦了學生合作社,生活用品學習用品都有,價格還很便宜。師生們還經常開展文藝活動,宣傳抗日救國;搞軍事演習更有趣味,防空疏散、摸爬滾打、投擲拼刺,雖然辛苦但學生們都非常高興。直到我年老了還經;貞浧鹉嵌尾黄椒驳膶W習生活情況。我想他對我們今天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一定的啟發。你認為呢?

  Q:我很贊同您老的想法,我們現在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遠比長輩們那時的要好得多,可我們缺少了長輩們的那種艱苦樸素的精神,也很難體驗那種在絕對的逆境中主動奮進克服磨難的堅韌毅力。

  A:你講得很對,我也覺得現在的孩子是少了那么一點精神。

  Q:現在您該談談最后的話題吧。

  A:好。最后談談自學的問題,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和許多同學們組織了一個讀書會,名字叫做三余學術研究會。你知道什么是“三余”么?

  Q:我知道,是東漢時期有個學者叫董遇,他擠出時間學習,提出“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三余讀書法。

  A:嘿嘿小家伙還有一套嘛,說得不錯。我們那時候同學們學習都很努力,在校讀書認真,校外亦抓緊自學,基本不留問題過夜。我們的三余會就是組織大家合理安排校外時間,進行自學、互相討論、寫心得出專欄,收獲不小。說也湊巧,當我初中畢業后,由于經濟困難而輟學回家種田,真的過上了“三余”生活。我堅持自學了幾年,后來考上了師范,當上了教師,而我仍然堅持自學,后來考上了大專又堅持學完了本科課程,當時也運用了“三余”的精神。

  A:看來這“三余”法確實還挺有效的。

  Q:說對了一半,其實有效的不單是方法,主要的是要有刻苦耐勞的精神,你說對不?

  A:謝謝爺爺,您今天談的對我很有觸動。我覺得今天聽完張老先生回憶自己讀書學習的經歷,對我們九十后的這一代青少年有很多值得發掘的精神財富。作為這代人中的一員,就從我做起,雖已無法體驗前輩們那時的艱苦學習生活環境,但我會發自內心地去體會;雖已無法感受那時整個社會中洋溢著的激情與拼搏精神,但我能試著去感覺。也許時代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但精神的傳承卻會永久的延續!

【訪張啟運老先生作文】相關文章:

訪秋的作文10-03

訪鬼記作文08-09

訪翁氏故居作文10-22

司馬炎訪廖化作文12-31

饅頭張作文02-07

訪妙玉乞紅梅原文賞析02-27

泥人張作文12-13

張面河作文11-21

吾師張鴿作文12-16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