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運用全方位聽證調處疑難矛盾糾紛的實踐與探索
XX縣地處國家級風景區蜀南竹海腹心地帶,是宜賓市衛星城市。近年來,社會穩定,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3%;旅游收入2.1億,同比增長16.7%;財政收入9036萬元,同比增長13.8%;招商引資3.15億元,同比增長133%;獲得了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糧食生產先進縣,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縣城、省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等榮譽稱號,去年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年終考評獲全市第一名。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近年來縣委、縣府扎實有效地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并創造性地運用“全方位聽證”法調處疑難矛盾糾紛,妥善處置不穩定因素,營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為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一、發展需要催生全方位聽證維穩機制
采用“全方位聽證”調處疑難矛盾糾紛是維穩進入攻堅階段,營造高度良好的社會穩定環境的需要。通過近幾年堅持每月進行拉網式地排查調處,社會面上的矛盾糾紛基本得到了調處。但仍有一些由多種社會因素造成的疑難矛盾糾紛,就象人體受多種致病因素影響造成的“疑難雜癥”一樣。采取傳統的調處方法很難湊效,少數的矛盾糾紛當事人(甚至包括雙方)反復纏訪、上告,既嚴重影響安定團結,又影響了當事人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并且大量分散基層干部的工作精力,影響正常辦公秩序,因此必須借用政府采取聽證制度,實行全方位聽證,充分運用民主手段,以解決這些數量雖少,影響卻大的疑難矛盾糾紛。作這樣的選擇,主要是由于以下四方面的需要:
一是徹底根治、不留尾巴的需要。研究發現,疑難矛盾糾紛都有一些背后的隱情,甚至是多方面的不為人知的情況,當事人由于文化不高、表述不清,加上情緒化嚴重,使調處人難以憑口頭反映得出正確的判斷,甚至“疹斷”失誤;且不易考慮到多種矛盾疊加之后又產生新的矛盾,這樣就形成了“疑”,即搞不清的隱情,調處后又暴露一些出來。只有通過聽證,當場多方對質辯論,讓利益各方均有機會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以利于最終妥善解決。
二是透明服人、消除偏激的需要。由于傳統的調處方式不注重公開化,致使利益一方可能充分利用隱而不宣的機會,死死抓住自己的利益不放,而另一方由于也不明白對方的根由,也容易扭住不放,偏執一詞,固持己見,致使調處“難”。只有采取陽光作業、透明手段,才能消除偏激,促進公平公正。
三是把握總體、指導局部的需要。要通過全方位的把握情況,掌握整個糾紛的各方利益關系,區別其中的完全合理因素、部分合理因素和無理因素,使調處者獲得總體感,以使處理時不出明顯偏差,既顧全大局又能盡量處理好局部利益。
四是樹立形象、感化群眾的需要。“全方位聽證”讓老百姓有平等的參與權、發言權、辯論權、表決權,使民主在基層得到充分發揮,能充分樹立黨和政府關注群眾、尊重人權(包括被上訪人的合法利益)的形象,使人民群眾充分信任基層黨委和政府,從而達到感化群眾的目的,調動群眾普遍參與維護穩定的積極性。
二、 三維立體是全方位聽證的靈魂
“全方位聽證”是一般聽證方法的擴充,是為徹底吃透情況、調動各層次力量共同維護穩定的創設,是三維立體的聽證方法。
一是人員的全方位。首先,組織開展全方位聽證的工作人員要全方位,應包括黨政領導、聯系分管該塊工作的負責人,具體負責該糾紛相關工作的部門負責人,熟悉涉及該糾紛所涉法律法規政策的干部,歷屆曾參與該糾紛調處的干部,該糾紛所在的基層村社、社區小組干部甚至歷屆干部。其次,參與全方位聽證會人員要全方位,除上述工作人員外,還應邀請該糾紛雙方當事人、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普通村民、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員代表、“愛管閑事”和愛傳播消息的人等等。
二是政策法規全方位。要全面調動與該糾紛有關的執法部門、主管部門、掌握政策部門和法律部門,對該糾紛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吃透其所涉及的問題,糾紛當事人所提要求的合法性及與政策規定相吻合的程度,同時,還要考慮當地風俗習慣,群眾的普遍意愿及處置后的反應、意義,做到既符合法律法規,符合政策規定,又不與群眾普遍意見及風俗產生嚴重沖突,力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三是處置意見的全方位。在調處過程中,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要讓每個階層、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利益關系的人都有同等的發言權,讓他們放開闡述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張,然后進行辯論,使站不住腳的主張失去支持,最后通過投票表決,以三分之二以上意見為處置意見,少數服從多數,使持不同意見甚至反對意見的人也只好接受大多數人的意見。
三、認真把握各環節,組織開展好全方位聽證
(一)組織工作力量,制訂調處方案。要實行掛帳督辦制,落實專人牽頭負責,調動涉及該糾紛政策、執法工作部門、基層干部組建強大的工作班子,明確各自的分工、職責任務;著力于解決糾紛,樹立黨和政府務實形象,根據矛盾的特殊性制定切實可行的調處具體方案及應急預案,做到調處工作有章可循。
(二)開展調查取證,制定聽證規則。實行承諾制,工作組要與群眾見面,承諾調查時限、辦結時限,讓老百姓安心搞好生產,聽候通知;要全面收集證據,包括正面證據、反面證據,言證、書證、物證,提取原始資料、票據,固定證據;查閱相關法規政策;分析當事人之間的歷史糾葛、個人恩怨等等。在吃透情況的基礎上,制定適合解決問題的聽證規則,包括確定適當的時間、地點,明確參會人員,制定會議紀律、辯論發言規距,怎樣形成最后結論等等。
(三)召開“全方位聽證會”的幾項原則
一是人員齊全原則。參會人員應照顧到各個社會層面,特別要邀請知情者、懷疑者、有切身利益者、愛搬弄是非者參加,而不加以回避。
二是事實政策法規透明原則。工作組要宣讀調查報告,基層干部要講清來龍去脈,當事人要進行補充,要出示物證、書證、票據,有關人員要講透政策法規,使整個糾紛完全透明,消除群眾的懷疑和不信任。
三是自由辯論原則。堅持維護信訪人的民主權利和被上訪的合法權利,讓每位參會者在遵守會議紀律的前提下,有同等的發言權,闡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要求。
四是票決簽字原則。對最后形成的處理意見,要以參會人員投票(或舉手)三分之二以上通過為準,要求同意者在處理紀要上簽字,以防止事后傳播謠言和反悔。
(四)開展回訪。基層黨政干部要本著人性的關懷,在調處過后要組織力量對糾紛當事人進行回訪,與群眾交心、談心,化解心上的疙瘩,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懷。
四、實施全方位聽證效果明顯
一是有效防止了矛盾糾紛升級,事態惡化。疑難矛盾糾紛都是多年累積、多次調處仍化解不了的復雜矛盾糾紛,時間拖得越長越容易激化。通過全方位聽證,使之得到化解,使糾紛當事人得到一個大家公認的“說法”,大大有利于上訪人心態趨于平和;被上訪人的思想壓力大大緩解,大矛盾化成了小問題,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二是有效地防止了別有用心的人挑起事端。用全方位聽證的辦法,使糾紛完成明朗化,使群眾吃透情況,懂得了相關法規政策,就使惡意挑起事端的人失去了“土壤”,而使事情的處理沿著法制化的軌道進行。
三是有效地節約了處置成本。基層黨政花精力去專題調處,讓群眾集中精力、物力、財力發展生產,同時通過調處使糾紛雙方不再打官司、上告,大大節約了成本,減少了群眾不必要支出和浪費。
四是有效地營造了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全方位聽證,使矛盾雙方誤解變理解,對抗變支持,疏遠變親近,懷疑變信任,思想認識得到統一,重新回到和好、友愛互助的關系上來,大大地促進了基層精神文明建設。
五是有效地樹立了黨政形象。通過全方位聽證,建立公正、透明、有群眾公信力的調處機制,群眾對黨委政府、基層組織心服口服,同時激發了廣大群眾對基層干部的信賴與感激,極大地改善了黨群關系、政群關系,推動了基層三個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
【運用全方位聽證調處疑難矛盾糾紛的實踐與探索】相關文章:
(經典)矛盾的作文09-18
矛盾的作文07-29
貓咪的矛盾作文07-19
關于矛盾的作文10-14
矛盾的我作文07-05
(精選)關于矛盾的作文12-15
鬧矛盾作文09-11
行政處罰聽證公告04-26
離婚糾紛答辯03-16
公證遺囑糾紛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