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落地》教學評析
修訂版“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所以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喜愛之情,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扎實語言文字的訓練。
上學期,我在尚田鎮校聽了錦屏中心小學胡芳老師執教的一節公開課,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上覺得興致高漲,課后還在熱烈地討論,我深受啟發。
一.看圖導文,激發興趣
在新課開始時,胡老師運用多媒體設置了一副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圖像。刺激了學生
的視覺神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語言:誰能用一句話說說看到的情景。學生在這直觀表像的刺激下,紛紛用自己的話來說看到的情景。在學生表述后,教師又用課題《蘋果落地》對這幅畫的圖意進行了概括。學生明白后,興趣大增,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看圖識人,從人引文
當學生產生急切的求知欲望時,胡老師出示了牛頓的畫像,然后介紹了牛頓,并設置懸念:小時候的牛頓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學生看了牛頓畫像后開始初讀課文,并馬上從文中找出了寫牛頓小時候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的那句話。這里從直觀圖像到課文學習,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兒開始真正的調動。
三.以句學文,訓練語言
我們在教學中要扎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說好話,讀好文。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接受了知識。在這個部分的學習中,胡教師是這樣安排教學環節的:
師:從“牛頓能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這個句子中,你能提些什么問題嗎?
生A:普通的現象是什么樣的現象呢?
生B:牛頓是怎么在進行研究的呢?
生C:牛頓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
師:同學們提得很好,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3個問題。
``````
在解決這3問題的教學中,胡芳老師并不是按常規教學那樣一部分一部分學習,而是給學生設置了3個懸念。我認為這3個“?”用得很好。學生在這3個“?”的刺激下,紛紛開動了腦筋。學生在已經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逐個釋疑。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理解了課文內容,明白了道理。那么學生是如何釋疑呢?胡老師的3步安排得非常巧妙。如“提出問題”這一部分的設計是:
1.牛頓看到這個現象后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并讀一讀。(學生找出 這2個句子)
2.牛頓提出了幾個問題?(2個),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
3.從讀中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
4.從“提出問題”繼續設疑解疑``````
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情境中讀讀練練,從誦讀中感悟。學生讀得很認真,并很快悟出其
中之意,解決了3個“?”。在這兒,胡老師強化了說的訓練,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感受到了祖國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讀后延伸,擴大視野
解決了3個“?”后,胡老師并沒有馬上結束課文的學習。胡老師找了一份課
外資料向同學們介紹牛頓是如何來研究地球吸引力的。在介紹的同時又讓學生用“(
),也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這樣的句式說話,進一步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然后又向學生推薦了一本關于牛頓的書,又向大家介紹人了很多的科學家,并讓學生提出“為什么”等等。
這一課外延伸,擴大化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很多課外的知識。
在胡芳老師執教的《蘋果落地》這一整堂課中,條理十分清楚,層次也很分明,注重朗讀,注重從讀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一堂很成功的示范課。
從胡老師的這節課中,我想到了我自己的教學方法。我覺得自己給學生的教學中放得不夠,而導得太多,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沒法激發,以致于有時候學生會被我牽著鼻子走。聽了她的課,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也要向胡老師那樣能夠時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讀中悟情、悟理,扎實語言文字的訓練。那么學生的創新火花將在教學過程中時時閃爍。
【《蘋果落地》教學評析】相關文章:
對中國免簽和落地簽的國家02-26
《人物描寫》的教學稿02-26
電工技術教學方向研究02-26
談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02-26
《登泰山觀日出》的教學課例02-26
醫科院校數字化教學模式02-26
初中體育課堂學習策略教學02-26
六年級英語教學02-26
《千米的認識》課堂實教學錄02-26
作文課包公審案教學過程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