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厭學怎么處理
一、孩子厭學怎么辦的呢
1、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孩子感覺就好了。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這是一個“慢火煮青蛙”的過程,爸媽要有耐心。
2、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定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當完成這個目標時,給予孩子鼓勵獎勵。
3、幫助調整孩子學習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或發現孩子成績下降,就要及時幫助通過自己的分析和請教孩子的老師的辦法,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
總之,要解決“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這個問題,要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需要爸媽們的循循善誘,耐心指點。
4、細心觀察,了解孩子的真實思想。
由于環境、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孩子對同一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對于這一切,爸媽一方面要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另一方面要通過談心等活動,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使孩子愿意向你傾訴真情。然后,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對癥下藥。
5、豐富文化生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進入學校后,“家庭—學!眱牲c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限制了孩子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因此,爸媽要根據孩子好奇、好玩、好動、好積極思維的特點,引導孩子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體育活動,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二、孩子厭學的原因分析
1、孩子自身原因:
(1)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頭。不會學習的孩子學得苦、學的累、學得煩。本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弱,如果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恐懼。
(2)不良習慣難改。心理學家指出人一經習得習慣,意識就深化到下意識、潛意識層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不良習慣。有的孩子上課說話、看課外書、聽音樂、玩電子游戲、做小動作等。這樣降低了聽課效率,加大課外作業難度,延長學習時間,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2、家庭原因:
。1)孩子向你提問時,是否即時把所知的告訴他?如果這樣做,就會令他們無法體驗自己尋找答案的樂趣,因而扼殺了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同時更會讓他們養成依賴及易放棄的習慣令他們失去自學能力。
。2)當孩子專心做某項活動時(如讀小說等),催促他做功課?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孩子會因此而失去一次專心投入的機會。從而令他們無論在學習、游戲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與專注力。同時,由于他們認為因功課而令他們無法繼續該項活動,他們會對功課產生一種厭惡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因此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煩躁、抵觸情緒或壓抑不滿等。
。3)是否給予孩子過高期望?當你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就給孩子造成了壓力,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懼感,然后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厭惡感。例如兒童學鋼琴,爸媽一廂情愿的犧牲雙休日陪孩子學鋼琴,以為孩子會因為自己的艱辛而更加努力學習,但是實際結果卻是累了孩子,孩子需要休息,孩子更喜歡玩,所以孩子開始討厭學鋼琴了,再換到其它知識的學習,結果也是一樣的。
。4)是否每次都把學習某樣東西時,延伸到以后的生存賺錢層面?學習的本來目的是獲取知識,認識世界,這個過程本身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但是許多爸媽在學習目的引導上存在很大的錯誤,例如兒童學拼音,學拼音是幼兒識字的基礎,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許多爸媽經常這樣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學好拼音,學不好拼音以后就學不好漢字,學不好漢字就學不好語文,學不好語文以后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你就等著掃大街、挑糞去吧。無論學習什么都延伸到生存的層面,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學習只是為了生存,是件辛苦的事情,然后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好成績,這樣就就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5)是否對孩子看管過嚴,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某些爸媽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出現許多問題,爸媽應監視孩子的所作所為,其結果卻造成管得過寬過嚴。爸媽的動機是正確的,但有時手段不正當。那么爸媽的不當行為將會破壞爸媽與孩子之間親密的關系。造成孩子苦惱,煩躁,情緒低落,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和朋友交往時有心理障礙。
(6)是否強迫孩子學習不喜歡的東西?有些家長要孩子學習,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特長,激發學習熱情,而是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凡是被強迫學習的孩子都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習的主動性差。
3、學校及其他原因
應試教育的無奈,使學校片面追求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評價方法的單一,使大多數孩子得不到及時的鼓勵。加上沉重的課業負擔,無休止的考試練習,難于理解的知識,使孩子望而卻步。外面的世界精彩紛呈,將學生吸引去了。還有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存在也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給他們造成厭學等不良情緒。
三、孩子厭學的癥狀表現
孩子不愛學習對家長來說是極為頭痛的一件事,但不愛學習不是從一就開始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導致的,所以家長當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時,就要開始多加留意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丶也恢鲃幼鲎鳂I,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于自愿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
四、怎樣教育孩子的方法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為人處事呢?怎樣擔當成功父母角色,家教理念:不僅僅要做孩子合格的引導者,我們還要尊重孩子的“狡辯”、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針對孩子的反饋,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另外注意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表現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表定理”。
【孩子厭學怎么處理】相關文章: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處理方法12-08
快速趕走孩子厭學的方法02-15
怎么處理孩子間的相互爭吵12-08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12-05
毛孔粗大怎么處理12-28
引導孩子遠離叛逆厭學的6大方法12-07
教孩子處理人際關系12-19
寶寶吐奶后怎么處理03-09
婆媳關系應該怎么處理08-18
蜱蟲在狗身上怎么處理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