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心智障礙的表現有哪些
當一個人患上心智障礙時,就是說他在學科學習和處理日常生活以及對周圍事物的了解和環境的適應能力方面,比同齡人顯著緩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心智障礙的表現有哪些,希望能幫到大家!
智力發育障礙
在發育期間兒童的智能顯著低于同齡兒水平,同時伴有明顯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障礙,這種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滯,有的孩子有很特別的面容,還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這種情況應馬上到醫院去檢查,以盡早治療。
學習障礙
這種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顯的語言和運動發育上的問題未引起重視,小孩主要表現為閱讀障礙,拼寫障礙和運 算障礙,因此學習成績差。若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進行特殊矯治。
缺陷多動障礙
這類小孩智力正常,表現為不分場合的多動,但注意缺陷是實質問題,由于注意缺陷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習成績很差,這種情況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和矯治。
語言發育障礙
小孩理解語言和說話延遲或理解和說話能力不如正常兒,智力發育在正常范圍,應盡早到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語言訓練。
發育協調障礙
這種小孩自幼運動發育落后,大運動,精細運動不協調,平衡功能也很差,如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書寫困難,甚至口腔、舌體等運動不協調還可導致進食、說話和閱讀困難,智力發育可在正常范圍,如發現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應也盡早到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訓練。
孩子的大部分障礙都是由于赴美沒有及時的觀察和預防,具體表現在家長比較忙,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并不是所有問題都歸咎于智力問題,或者是身體問題的。關于這點,專家提醒說,在小孩2-5個月的時候,對外界興趣明顯增加,這個時候就應該讓孩子接觸豐富多彩的外界,不要每天只是在屋子里面看那種一成不變的東西,這樣才不至于讓孩子由于非智力問題導致行為障礙和心智障礙。
其他行為問題
(1)吸吮手指
嬰兒吸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現象,以后隨年齡增加,對外界環境的興趣增加,對自身刺激的注意力減少,吸吮手指的行為會自行消退。一歲后,若小孩仍然經常吸吮手指則屬一種不良的行為表現。造成這種行為不消退的原因有:與人交往、玩耍過少,饑餓時未及時哺乳等。
啟稚搖籃專家建議:
在小孩出生后就應經常給小孩講話,因2-3個月的小孩特別喜歡注視正在說話的人臉,并對說話人的面部表情和口形進行模仿,當小孩5個月會抓物體和對外界環境的興趣明顯增加時,應經常給小孩玩玩具,并常帶他們到戶外去玩,去接觸其他小孩,饑餓時應及時哺乳等。總之在他們醒著的時候應有豐富多樣的生活環境,這樣他們才會將對自身刺激的注意力逐漸轉向周圍世界。
(2)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發生于3一6歲的小孩,癥狀可持續至青春期。咬指甲的發生常與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過度緊張等有關。多數兒童可隨年齡增加自行消失,少數人可持續至成年期。
啟稚搖籃專家建議:
防治這種不良習慣主要應改善和消除造成兒童精神情緒緊張的一切因素。嚴重者或較大兒童應到醫院進行矯治。
(3)倔強
2~3歲小孩,在意志開始發展的早期階段有一些違拗和反抗心理屬正常行為,對不利于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絕也是正常現象, 但3~4歲后隨語言、思維、社會情感的發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漸增強,調控情緒的能力增加,這種違拗和反抗行為會逐漸減少,在這年齡階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現出強烈的違拗和反抗行為,或毫無道理地固執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絕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則為不正常行為。平時過于嬌慣寵愛孩子,稍不如意就滿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小孩,對小孩的正當要求過于冷漠等都可導致小孩產生強烈的違拗和反抗心理。
啟稚搖籃專家建議:
防治的關鍵在于改善家人教養孩子的態度,要關心孩子成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合理要求,對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原則性,避免過多責罰。
(4)依賴行為
不同年齡的兒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是正常現象,但過分依賴與年齡不相稱時則為不正常行為。家庭成員的過分照顧是造成兒童依賴性的最主要原因,相反,缺乏照顧,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足夠的支持和教養或對小孩要求過高,使小孩屢受挫折,不能形成有關獨立成功的經驗都可能導致小孩不正常的依賴行為。
啟稚搖籃專家建議:
防治的重點在于從小應鼓勵小孩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提過高要求。小孩能獨立完成的事,成人應少幫助,讓其從中獲得獨立成功的經驗,小孩不能獨立完成的事,應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5)退縮行為
在陌生的環境中有短暫的退縮行為對兒童來講是正常現象,若過分怕生,不愿到公共場所去玩或隨父母去親朋家中做客,從不主動與其他兒童交往,平時表現孤獨退縮、膽小怕事、沉默少言,喜一人獨自玩。但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熟悉的人玩耍自如。大多數兒童可隨年齡的增加而自行消失。
心智障礙溝通:
透過符號行為(如口語,拼字,手語等),或非符號行為(如臉部表情,手勢等)去理解或表達資訊的能力。自我照顧:包括飲食、穿衣、打扮、如廁、個人衛生等能力。居家生活:在家庭中日常的活動力情形,如做家事,一般維護等。社交能力:適當(如結交朋友,微笑等)或不當(發脾氣,嫉妒,打架等)的社交行為。使用社區:適當使用社區資源,如在社區中的行動能力,采購日常用品等。自我引導:做決定能力,如了解與遵行時間表,表現適度的果決與自我的主張能力等。健康及安全:維持自己于良好狀態,如適當的飲食,疾病的認明等。功能性學科能力:認知方面的能力及在學校中所學的相關技能,如書寫,閱讀。休閑娛樂:能反映出個人喜好與選擇的多樣化休閑娛樂的興趣,屬于公眾的活動則反映出年齡與文化上的適當性。工作:擁有一份兼職或全職工作,或是參與社區中義務的活動。
孩子心智障礙
“心智潛能”這一名詞范疇在我們大多數家長的教育意識里的確是有些陌生的,對于它本身的重要性以及逐步開啟心智潛能后所給孩子帶來的神奇變化,或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深刻的體會到。但它卻是孩子們逐步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的一種潛能,而且這種潛能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怎樣開啟孩子心智的課題實質上是我們大家面臨的眾多問題中的重中之重。許多另我們頭疼的難題,例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馬虎、多動、記憶力差等現實困惑實質上都屬于它的范疇。
當然,開啟孩子心智潛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加強的。“在小學階段進行科學的、系統的、持之以恒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等的訓練,一定能夠挖掘孩子智力發展的潛能,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聰明!”
按照書中的啟示,結合這一年來自身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態,我認為我們低年級的家長主要應該在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以及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方面有所加強。
一、關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1、問題描述: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三心二意、磨蹭、做事情不能專心的連續做完(例如練琴的時候每次彈完一遍總會跑下來玩一會再去彈)
2、自身意識的提升: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交流,發現孩子的這些問題點實際上是專注力不夠引起的。于是,積極的尋找解決辦法。通過學習,認識到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她買過的那些開發右腦的智力書籍實際上也是對專注力的訓練。例如:走迷宮、看圖形以及曾經做過的穿針撿豆子的游戲等等。只是也許沒有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的緣故,所以沒有效果吧。曾經帶孩子一起去做過關于專注力的訓練。在那里,老師采用了很多的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例如:老師說出一段很長的數字,讓孩子記憶總共說了多少個指定的數字,記得當時孩子們說的是各不相同;還有就是讓孩子頭上頂著一小紙杯水,然后老師開始講故事。講完后看誰能準確的把故事復述下來,并且杯子里的水一點沒灑過;還有讓孩子數那個舒爾特方格的訓練,個人認為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回家來還做過好幾回。
3、認識問題后的逐步改正:盡量不在孩子做作業或是其他事情的過程中刻意去中斷,有任何問題都等孩子做完后再去找她談。近期具體表現有:孩子爸爸在給她檢查口算題時發現錯了,就一遍一遍的叫她改。我馬上提出抗議道:“你不能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的!你可以把所有錯的題都找出來,等她做完語文作業了再一起讓她改正!”于是,孩子爸爸立刻停止了他的大嗓門。還有就是彈鋼琴的時候發現彈錯音了也不再象以前一樣馬上指出來了,現在都會默默的記下來,等完成了整首曲子后再告訴她。另外在學習環境方面也盡量給孩子提供了單獨的房間,讓孩子能夠專心的學習,做事情等等。還可以再舉一反三,結合自身的特點找出真正適合孩子的其它好的方法來提高專注力。
二、關于提高孩子的觀察力:
1、問題描述:上課時對于不會的問題不敢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語言貧乏、看圖說話能力差、每次寫周記都很困難
2、自身意識的提升:孩子這方面的缺乏或許與家長的習慣也有關,平時帶孩子出去逛街游玩的時候,沒有及時給孩子灌輸要多觀察周圍環境的概念。關于這一點,我是從我們敬愛的許老師曾經講過的她和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她說她和兒子在車里,她會和兒子說很多激發孩子想象的話,讓孩子一點一點的慢慢去觀察去想象。聽完老師的話,一直在想,哦,原來還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呀!經常受到這種熏陶的孩子,試問在寫作時又怎會出現語言貧乏無從下筆的情況呢?于是,也下決心痛改前非,但愿為時不晚!
3、認識問題后的逐步改正:找時間多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教導她要多觀察身邊的細微變化。也會經常和孩子做些善于觀察的游戲,例如找兩幅圖畫中的不同、玩智力拼圖等等。平時讓孩子多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積累好詞好句,豐富語言詞匯,并帶她參加了開心作文的課程培訓,讓她開始一點一點的愛上寫作文,也看到了孩子一天天的改變。上周末的周記,第一次我只在旁邊敲了點邊鼓,由她自己主動完成,并且獲得了10個笑臉的獎勵,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對寫作文的興趣,希望能一直這樣堅持下去。
三、關于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1、問題描述:忘性大、記憶力差、學過的知識記憶模糊(例如前兩天給“迎”字加拼音,竟然寫成了“yeng”)等等。
2、自身意識的提升:一直理解為孩子記憶力差是個身差異的問題,看了這本書才意識到原來遺忘率是所有人的共性。書中指出:“實驗表明:完全記住的知識在20分鐘之后,有42%會被遺忘;1個小時后遺忘率會達到56%;9小時后達到64%。要想記住所學的大量知識,就要學會科學記憶,掌握遺忘的規律和方法。”在遺忘的過程中,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們要讓孩子對學過的知識及時復習,復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憶后的1~24小時。強調相對的過度學習是有必要的。以及“零存整取”分散復習法等等。“在背誦課文時,可先將課文分成若干小段加以記憶,然后再串起來記憶,也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和早上剛起床時安排較難記憶的知識來學習,因為睡前醒后是記憶的黃金時段,因此效果會更好。”這些新鮮的理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氧的教育施展空間。同時,許老師在課堂上通過做游戲的方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加深記憶的教育方法也在時時的感染著我。聽到孩子興高采烈的和我說著那個關于“座”與“坐”的游戲,看著孩子就這樣在開心放松中記住了這兩個相近的字,真是佩服咱們的許老師呦!
3、認識問題后的逐步改正:開始嘗試著讓孩子獨立復訴每天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遇到較難背誦的課文時,告訴孩子可以分段記憶,還可以借助諧音以及背兒歌的方式來加強記憶。當天學過的知識,一定要當天及時復習鞏固,加深印象。對于那些以前學過的知識更應該經常拿出來復習,例如拼音、生字、組詞等弱項。通過這些實踐也始孩子的記憶力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例如之前在彈琴時對于較長的曲目總是一次彈奏到底,然后該不熟練的地方還是不熟練,曾經一直為之苦惱。后來,開始試著讓孩子分段練習,把不熟練的段落單獨反復練習,這樣很快孩子便把整首曲子全都熟練的彈奏下來了。對于學習其它科目,也同樣采用了這樣的方法,效果也是很顯著的。
當然,對于如何開啟孩子心智潛能的問題上,上述只是些微乎其微的案例。董必武董老曾經說過“學習當卒過河”。如今對于我們這些初為家長的大朋友來說,這“教育也當卒過河”呀!我們在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開啟孩子的心智潛能問題上,也應該象中國象棋中過河卒子一樣,一步一步的,逐步摸索著前進,相信只要我們始終堅不放棄,做到持之以恒,那么我們的孩子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是那顆閃閃發光的金子!都會散發出無窮的魅力的!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孩子心智障礙的表現有哪些】相關文章:
男人出軌的表現有哪些10-30
便秘的癥狀表現有哪些02-29
男生喜歡女生的表現有哪些12-18
男生對女生有好感的表現有哪些02-29
孩子學畫畫的好處有哪些11-16
孩子入園后有哪些問題02-28
家長哪些行為會毀孩子07-24
《障礙跑》體育03-09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有哪些方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