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教授對中國理工類研究生的篩選標準解讀
通過對比2010和2011兩年的錄取數據,我們發現美國各大頂尖院校的錄取率皆創下了史上新低。如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錄取率遠遠低于10%,甚至是低于5%。但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申請人數的大幅增長。如全美排名16位的布朗大學錄取名額只有1485個,而申請人數則達到了30000多人,全美排名10位的杜克大學僅招收1700個學生,但申請人數也同樣達到了26500人,耶魯大學今年也僅錄取35人,而申請人數則超過了700人,全美排名50位的邁阿密大學今年僅招收2000名新生,而申請人數則達到了25000人。
但日趨激烈的申請競爭并未使學生卻步。近年來,申請以標準嚴苛、眼光挑剔著稱的頂尖名校的人數仍在持續上升?傮w而言,在過去5年中,常春藤高校、麻省理工學院及斯坦福大學的申請人數從20萬增加到30萬,總增長率達40%。以普林斯頓大學為例,今年的申請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27189人之多。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當中,如何才能突圍而出?在眾多申請材料當中,如GRE、TOEFL、GPA、科研背景等,究竟哪個是最重要的,如何才能做到主次分明?在中國學生在競相申請美國大學研究生資格的同時,美國教授對中國研究生,尤其是理工類研究生是如何篩選的,教授們都對學生有怎樣的期盼呢?以下將通過剖析美國教授對中國理工類研究生的篩選標準和流程來為大家盡興詳細分析。
1、入學篩選
一般來說,每年高校單獨一個科系會收到大概幾十份、幾百份甚至上千份的申請,頂尖院校會從中選取大概10%的學生發出入學許可。招生委員會首先會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選修科目、推薦信、個人陳述、 GRE、TOEFL 分數、研究成果(學、碩士論文)等將學生分成上、中、下三等,上報教授,教授們就個人的專業范疇對個別的學生可以更改評定的級別,或從中等解救到上等,或從上等降級。然后再把上等生根據其研究興趣分到本系的各個學術分科里去,再逐一討論,評定名次,各組的前三、前四或前五人列入夠格的候選名單,這是第一階段。這第一階段的選拔是根據一些比較硬性的標準,譬如說國際學生TOEFL在80分以下不予考慮、基本學科知識不足者剔除、中國學生GRE數學部分在95%以下,語文部分400分以下出局。
第二階段則考慮到一些實際性的因素,譬如說A教授指導學生人數已經太多,不堪負載,即使有很好的學生只好割愛;又如助教的搭配,能說流利英語的學生受到重點照顧,例如,乙教授有重大研究計劃,經費設備一應俱全,只欠學生,則有這方面研究經驗或興趣的學生可得到提拔。因此第二階段中,人事的因素大增,個別教授的保薦與偏愛往往能使排名在后的優等生破格中選?偨Y來說,基本的成績首先要夠一定水準,然后個人的研究興趣與經驗,及教授的研究經費及學生結構等人事性的考慮,則成為最后決定因素。
一般而言,有研究經驗及文章發表的學生往往能在最后一關脫穎而出。頂尖名校收的中國入學博士生通常在國內多半已有碩士學位或已是研究生,多數有文章發表,若是大學畢業生則必然是全A學生,TOEFL和GRE成績突出者。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往往千篇一律,好話連篇,而寫信的教授素不相識,因此推薦信的推薦份量往往不如美國學生。此時,學生本人的研究陳述變得非常重要,成為各大高校認識學生品質、目標、興趣、動機的主要根據。
但我們認為,事在人為。聰明能干、自主創新的學生是各大高校的最愛。一方面,這樣的學生能自主創新,創造形勢,化不可能為可能,成為有原創力的研究伙伴,自行整合校園乃至校外的研究資源,開發研究經費及課題;另一方面,這樣的學生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學期間老師有教學相長的收獲,同時畢業以后,這樣的學生也能光照學界。
2、博士生篩選
研究生在二年級下學期必須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先筆試后口試,并于學期結束前通過論文的答辯囗試,以取得博士候選資格。未通過者有重考一次的機會,或提出研究報告后授予碩士學位,另請高就。因為許多其他直攻博士的學校也是這樣處置,因此學校對于美國其他著名大學的碩士,經常持懷疑的態度,直覺認為是他校淘汰的次級品,因此不愿意收為研究生。所以擁有美國名校碩士頭銜的申請者,其處境反而不如國內的碩士生。
許多中國學生課程成績不錯,往往在資格考試或答辯時候敗下陣來,其中除語言因素外,原因不外二種:1、中國學生未能充分認識學習與研究的差別。2、中國學生的基礎訓練偏技巧而少整合,重記憶而缺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國學生一般而言,基本學科的訓練完整而扎實,但是許多好學生,往往忙于記誦,努力填鴨,照單全收之余,缺乏一套思考的脈絡,推理的習慣及質疑的能力。尤其往往延續大學生時代的讀書習慣,只是將知識的倉庫擴大容積,而未曾意識到把倉庫變成工廠。
有些美國教授曾抱怨過,有些中國學生解題能力一級棒,自嘆弗如,但是缺乏立方程式的能力。換言之,面對復雜萬端的自然界現象,不知如何設立(formulate)問題,如何趨近(approach)。中國學生有時缺乏問問題的能力。大概考試考多了,會答不會問。博士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將人類的知識尖端向未知挺進,或言人所未言,或見人所未見,不論發明或是發現,都為人類的知識與觀念或添磚加瓦或有破有立。俗話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不如無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們中國學生要學著去慎思明辨建構知識的種種部份,從前提、假設以至觀察、實驗、推論、導衍、歸納、結論、解釋,摸清其中的虛實及要害,前因與后果。改被動的接受結論為主動的挑戰質疑,總要想著如何另起爐灶 (alternative),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同時也有些美國高校的教授反映,中國學生有時較害羞,課堂不發問,課后不討論,閉門造車,疏於溝通,往往在資格考試或囗試時把老師嚇一跳,或被老師嚇一跳。這樣的嚇一跳本來可以避免,卻拖到最后一刻見光死,讓人痛惜。即使是丑媳婦,遲早要見到公婆,早見比晚見好,早見還有化妝、美容,甚至改嫁的機會。常常與指導教授、考試委員談談,有說不盡的好處,不只是為考試過關而已。研究生學的不只是書上的死知識,尤其要學教授們的思考方式、方法論,及實際操作等。若只是為讀書,就不必大老遠跑到美國去了。
【美國教授對中國理工類研究生的篩選標準解讀】相關文章:
工作了可以去美國讀研究生嗎02-28
解讀的作文10-13
英文給教授寫信(精選7篇)09-16
股市公告解讀05-05
(經典)解讀的作文26篇03-14
美國談判風格03-08
天津房貸新政細則解讀03-07
14個美國的習俗03-31
美國談判風格(優)03-09
標準的批復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