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通用10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1
從管理角度看,病區既是一個具有特殊性質的人文環境,又是一個必須符合醫療、衛生原則,滿足病人身、心需要的物理環境。它們構成了病區環境管理工作的重心。
一、病區物理環境的管理
物理環境對增進醫療效果,幫助患者適應病人角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其管理的重點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整潔病區整潔主要指病區的空間環境及各類陳設的規格統一,布局整齊;各種設備和用物設置合理,清潔衛生。達到避免污垢積存,防止細菌護散,給病人以清新、舒適、美感的目的。保持環境整潔的措施;
①物有定位,用后歸位,養成隨時隨地注意清理環境,保持整潔的習慣。
②病室內墻定期除塵,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濕式清掃法;
③及時清除治療護理后的廢棄物及病人的排泄物;
④非病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非醫療護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帶入病區。
(二)安靜清靜的環境能減輕病人的煩躁不安,使之身心閑適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進也是患者(尤其是重癥患者)康復、醫護人員能夠專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證。
(1)根據國際噪音標準規定,白天病區的噪音不超過38db。
(2)控制噪音醫護人員應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關門輕。
(3)易發出響聲的椅腳應釘橡膠墊,推車的輪軸、門窗交合鏈應定期滴注潤滑油。
(4)積極開展保持環境安靜的教育和管理。
(三)舒適舒適的環境主要指病人能置身于恬靜、溫濕適宜、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用物清潔、生活方便的環境中,才有安寧、愜意,心情舒暢感。
1.溫度、濕度病室溫度過高神經系統易受抑制,影響人體散熱;室溫過低,使機體肌肉緊張、冷氣襲人導致病人在接受診療護理時受涼。病室適宜的溫度一般冬季為18-22℃,夏季19-24℃,兒科病室22-24℃之間,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濕度過高,有利于細菌繁殖,且機體散熱慢,病人感到濕悶不適;溫度過低,則空氣干燥,人體水分蒸發快,熱能散發易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口干咽痛影響氣管切開或呼吸道感染者康復。因此,應根據季節和條件因地制宜地采用開窗通風、地面灑水、空氣調節器等措施,調節室內溫濕度,使病人感到心境愉悅,安泰處之。
2.通風病室空氣流通可以調節室內溫濕度,增加空氣中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和微生物的密度,使患者感到舒適宜人,避免產生煩悶、倦怠、頭暈、食欲不振等癥狀,有利于病體康復。合理的做法是:根據氣候變化情況定時開窗通風,冬季一般每次通風30分鐘左右;病室應為無煙區(不得在室內吸煙);及時清除污物及不良氣味。
3.陽光病室陽光充足,不僅能保護病人的視力,增加活力;且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發揮其殺菌作用,凈化室內空氣;適當的“陽光浴”還可以增進病人的體質,尤其是冬季的陽光,使病人感覺溫暖舒適,激發情趣。但必須注意:陽光不宜直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午睡時宜用窗簾遮擋陽光,不至于影響患者午休;室內的人工光源,既要保證晚夜間的工作、生活照明,又不可影響患者睡眠。
(四)安全病區管理工作中應全力消除一切妨礙病人安全的因素,安全保障好,病人心理松弛,可以避免意外事故,提高治愈率,增進護理的社會效應。
①避免各種因素所致的意外損傷。如浴洗室地面潮濕,致使病人滑倒跌傷;昏迷病人未加床檔、保護具而墜床或撞傷;神志不清或躁動病人觸接電源而灼傷等等。
②杜絕醫源性損害。如粗心大意引發的護理事故、差錯;服務態度欠佳,致使病人心理失衡等。
③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詳見第五章)。所有上述不安全因素,都可通過科學管理加以避免,收到滿意的`效果。首先應改善服務態度,事事將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力爭改善病區的安全設施,如廁所、走廊設有扶手,給功能障礙的病人帶來安全感;電源插座遠離神志不清的病人,夜間設有地燈照明,方便病人的生活;有嚴格的環境清掃、物品清潔、消毒制度;病房、治療室設有符合衛生學要求的流水洗手設備等。
(五)美觀病區美化包括環境美和生活美兩方面的內容;
1.環境美主要指布局、設施、用品整潔美,色調美。一般多采用淺藍、淺綠等冷色,能給人以沉靜、富有生氣的感受;在病室和病區內走廊亦可擺設綠色盆景植物、花卉、壁畫等,借以點綴美化環境,調節病人的精神生活。
2.生活美主要指病人休養生活涉及到的各個側面如護理工具、餐具等生活用品美觀適用;護士的心靈、語言、行為美;患者醫護人員的服飾美;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藝術設計美等等。所有這些都按審美規律來做,就能激勵病人熱愛生活,調適護患心理距離,滿足病人的精神心理需要。
二、病區人際環境的管理
醫院是社會的組成部分,病區醫護人員與傷病員以及他們的親屬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由于工作的需要,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人際環境,在這個特定的人際環境中,護士所施行的護理管理工作,無不與人際交往發生密切聯系。因此,做好病區人際環境的管理工作,對于貫徹醫院的管理制度,維持病區的正常秩序,改善醫患關系,促進各項工作的有效運行,具有積極的示范、協調和推動作用。
病區人際環境管理的重點是醫護關系和護患關系。
(一)處理好醫護關系醫療、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中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服務對象雖都是病人,但工作側重點不同。因此,協調的醫護關系是取得優良醫護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醫護關系模式應是:交流一協作-互補型。即:
①有關病人的信息應及時互相交流;
②醫護雙方對工作采取配合、支持、協作態勢,尤其在病人病情突變或須急救時,能相互代替應急處理日常工作注意滿足彼此的角色期待。
③切實按醫護雙方道德關系即:尊重、信任、協作、諒解、制約、監督的原則處事。
(二)處理好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取決于護理工作者的正確醫學觀和道德觀。護士必須做到:
①把病人視為社會的、不同心理與感情的人,而病人的心理狀態又直接影響病人的治療護理效果。因此首先應尊重、理解病人,視護患雙方的地位平等;并重視病人的主訴,關心、滿足病人對護理的需求。
②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治療護理活動均應取得病人及其家屬的理解。
③以疏導、示范的方式幫助病人適應病區環境,積極配合治療,遵守有關管理規定和制度。
(三)要尊重和維護病人的權利病人享有的權利:
①平等治療權;
②知情同意權;
③獲得診療信息的權利;
④要求保密的權利;
⑤因病免除一定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權利。
同時,患者有積極配合醫療、護理及遵守住院規則的義務。護士應成為病人權利的忠實維護者,還要通過積極宣傳和指導,使之承擔患者應盡的義務。
(四)加強探視、陪伴制度的管理患者親友對病人的探視或陪伴,是對病人感情支持所必需的。但應遵守有關制度;控視者應按規定的時間探視;每次不得超過規定的人數和時間;探視者不得影響病人的休息和醫療護理。由醫生或負責護士根據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陪伴,病區簽發或撤銷陪伴證;在班護理人員應經常與陪伴人取得聯系,督促陪伴人遵守病區管理規定,維持病房秩序,在查房和治療時間里,應囑其離開病室;同時不得依賴陪伴做病人的護理工作。陪護率一般要求控制在5%左右。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2
1、病區相對獨立,不與其他病種混住,重病人與一般病人、排菌病人與非排菌病人分室安排居住。排菌病人盡量不準許探視,體弱者、嬰幼兒禁止來院探視。嚴格分區管理,并告知病人注意相互隔離,勿串病房。
2、工作人員接觸病人時戴16層棉紗口罩,并做到每天更換,潮濕或污染后隨時更換。用后的棉紗口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洗凈曬干,經高壓滅菌處理后再使用。接觸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時,或者進行可能有分泌物或血液飛濺及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如為病人實施吸痰、氣管插管等)時,必須穿隔離衣、戴眼罩和手套,必要時戴全面型呼吸器面罩、穿鞋套。
3、嚴格手衛生制度,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做各種操作前后以及處理病人的分泌物或血液后,必須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按規范的六步洗手法,皂液搓手時間不少于15秒鐘,然后在流動水下沖洗干凈。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劑按六步洗手法搓手1-3分鐘或至干燥。
4、使用中的濕化瓶、呼吸機管路每天更換一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鐘后,用滅菌水沖凈,晾干備用。體溫表使用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沖凈晾干備用。血壓計、聽診器、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被分泌物等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洗凈曬干。
5、嚴格執行一針一巾一管制度。進入病區的治療車必須配備速干手消毒劑。物流由潔到污,污染區物品禁止帶入半污染區和清潔區。
6、排痰的病人將痰液吐在專用密閉的容器內。病人的痰液、胸水及引流液均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液體1000mL加有效氯2000mg)浸泡6小時倒入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病人出院時,其專用咳痰容器經消毒后按感染性廢物處理。
7、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廢物處理。病區產生的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感染性廢物用有醫療廢物專用標識的.雙層黃色塑料代盛裝,損傷性廢物用專用利器盒盛裝,容量不得超過3/4,每天由保潔人員統一收集到醫用垃圾暫存處,由美因公司集中處理。嚴格執行醫用垃圾轉移聯單制度。
8、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換一次,污染后隨時更換。換下的被服放入密閉的污衣袋內,由洗衣房統一收集,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清洗。禁止在病區內清點病人換下的被服。
9、空氣消毒:清潔區、半污染區用紫外線消毒,每天2次,每次60分鐘。病房為負壓病房,新鮮空氣由外面送入病房,病房內污染的空氣由專用通道經高效過濾、消毒后排放。病區內每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噴霧消毒2次,密閉30分鐘后開窗通風。
10、地面、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地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濕式清潔和消毒,拖把嚴格分區、分室使用,并做好標記。拖把用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用清水洗凈,懸掛晾干備用。物體表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地面物體表面、墻壁等被污染時立即采取噴霧消毒。作用30~60min后,清洗處理。
11、終末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床單位及病人的衣物、書籍等使用床單位消毒機消毒。空氣用流動紫外線燈消毒60分鐘,或用消毒液噴霧消毒密閉30-60分鐘。
12、嚴格執行環境衛生學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
13、其他同傳染病病房的消毒隔離制度。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3
1、除急危重癥患者外,住院患者及陪護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入院。
2、住院患者非必要不陪護,特殊情況僅固定一名陪護人員,如遇特殊情況需更換時,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3、所有病區嚴格執行封閉管理,一律不允許外出,謝絕探視,建議采用視頻(如微信視頻等)方式進行網絡在線交流訪視。
4、嚴禁患者及家屬扎堆聊天、跨病室、跨病區隨意走動。
5、醫院施行送餐制、超市送貨到病區,無特殊情況,患者及陪護人員不得隨意出入病區。
6、住院患者請不要自行離院,若離院將按自動出院處理。
7、各病區為患者及陪護佩戴腕帶,腕帶為進出病房的唯一憑證,請您不要私自摘下或交于他人使用,否則醫院有權收回。
8、疫情期間請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日常健康檢測,不得隱瞞病情和接觸史,否則本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4
一、依據《藥品管理法》
二、適用范圍臨床科室配“備用藥品”審核、檢查的管理工作
三、內容
(一)備藥品種、基數審核。建立合適藥品貯存基數,由科室負責人提交備藥計劃,報醫務科和藥劑科共同審核,由醫療主管院長簽批。各科根據疾病特點確定所需藥品需求量,備藥既要保證臨床用藥需要,又要避免積壓。
(二)使用登記管理急救藥品的領取、使用要進行登記,記錄上應清楚地記載藥品的名稱、批號、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基本情況及使用后補充藥品的'名稱、生產廠家、批號等內容。
(三)備用藥品的檢查
1、科室護士長為所在科室藥品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監督科室管理藥品,指定責任感強的護士專門管理科內藥品,明確職責,定期全面檢查科內藥品。檢查頻率:護士每天對科室所有藥品數量進行交接檢查,護士長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檢查1次,總護士長每月督查并記錄。
2、建立《藥品質量檢查記錄表》,檢查者對檢查情況如實記錄。
(1)藥房人員每月不定期下病區抽查藥品管理情況,對于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相應部門,做到層層把關。
(2)檢查內容:包括藥品數量、藥物有無變質、變色等質量問題及有效期,任何藥品貯存盒上都標有有效期限,便于檢查者核對。對于效期<6月且科內使用量少的藥品,及時提醒更換。
(四)備用藥的使用藥品使用按“領新用舊”原則,為杜絕科室藥品管理不當或更換不及時造成安全隱患或不良后果,科室應堅持批號舊的先用。
(五)備用藥的擺放
1、實行“一目了然”管理方法:藥品分類定位放置,通常將使用頻率高的藥物放在第一層,使用頻率少的藥物放在最上一層。
2、所有藥品貯存盒/瓶外標識清楚,便于清點,標識上內容:藥品名、劑量、單位、基數量及有效期)。
3、基數藥品使用標志:基數藥品未使用時正向,使用后反向放置,便于提醒及時補充,各班清點時一目了然。
(六)備用藥品的交接建立“藥品基數交接記錄單”,做到班班交接、賬物相符、確保使用需要。白班→夜班進行循環交接。
(七)毒麻、一類精神藥物的管理
1、制定嚴格的交接制度、建立合理貯存基數,專人定位定數、專柜上鎖管理,實行班班交接,確保賬物相符,鑰匙隨身攜帶。
2、建立“病區毒麻藥品使用登記本”,完善使用記錄。
3、毒麻、一類精神藥物實行“日清日畢制”。
4、領用毒麻藥品特殊要求:注射用的毒麻藥品(如度冷丁等),須憑處方及空安瓿方可到藥房換取備用藥,由于人為造成安瓿破碎等意外情況,當事人需提交事情經過報告,并報科室護士長→總護士長→藥學部門負責人。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5
1、病房內所有基數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內基數藥品應指定專人管理,負責領藥、退藥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點并記錄,檢查藥品,防止壓積、變質,如發現有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時,立即停止使用并報藥房處理。
4、對病房內存放的藥品要定期檢查,并核對藥品種類、數量是否相符,有無過期、變質現象。
5、搶救藥品必須放置在搶救車內,定量、定位放置,標簽清楚,每日(或按搶救車封條管理制度)檢查,保證隨時急用。
6、特殊及貴重藥品應注明床號、姓名、單獨存放并加鎖。
7、需要冷藏的藥品(如:冰干血漿、白蛋白、胰島素等)要放在冰箱內,以免影響藥效。
8、根據藥品種類與性質,如:針劑、內服、外用、精神的藥品分別放置,高危藥物應在相應藥柜上貼黑色“高危藥品”警示標識,藥品按有效期時限的`先后,有計劃使用,制定專人管理、領取和保管,定期檢查,防止過期和浪費。
9、藥瓶標簽規范、清晰。內服藥標簽為藍色邊,外用藥為紅色邊,麻醉、精神的藥品為黑色邊。標簽上標有藥名、濃度、劑量。凡標簽不清、破損、模糊等應重新及時更換。
10、患者的藥物專藥專用,準確給藥。停醫囑后,出院或死亡病人的剩余藥品應及時收回處理。
11、病人用藥均必須從本院藥房取得,護士有權按規定拒絕一切外來藥品(包括自備藥)的使用。若非用不可,應在科主任同意下,患者或其家屬在《福鼎市醫院外購藥品協議書》上簽字后護士方可執行。
12、病房毒、麻藥管理要求:
(1)病房毒、麻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設專柜存放,專人管理,嚴格加鎖,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數,每班交接班時,必須交接點清,簽全名。
(3)醫師開醫囑及專用處方后,方可給該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瓶。
(4)建立毒麻、藥使用登記本,注明患者姓名、床號、使用藥名、劑量、使用日期、時間、護士正楷簽名。
(5)如遇PRN醫囑且當患者需要使用時,仍需有醫師所開的醫囑、專用處方,并保留空安瓶。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6
一、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有健全的醫院感染質量控制小組并履行職責。
二、加強對科室人員的.感染管理知識培訓,醫務人員定期參加培訓,并建立培訓記錄。三、病區環境保持整潔,空氣新鮮、無異味,根據季節溫度不同,定時開窗通風。病區治療室、換藥室每日用紫外線燈消毒,有記錄。
四、患者的安置原則: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分開,同類感染患者相對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單獨安置并采取相應隔離消毒措施。對已確診的傳染病患者應立即轉傳染病院隔離治療,在未轉出之前,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五、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規范。治療過程中凡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接觸人體皮膚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消毒。所用無菌物品應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嚴禁重復使用。
六、病區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病歷夾、門把手、電腦鍵盤、電話、水龍頭等每日清潔或消毒,遇污染時隨時消毒。
七、工作人員應重視職業安全防護,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按規定要求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離衣、防水圍裙等;診療不同患者前后應洗手或手消毒,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等應戴手套,脫手套后洗手。
八、預警的感染病例及時處理,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
九、按照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十、嚴格執行我院醫療廢物管理相關制度,認真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登記轉運等工作,交接登記內容。
十一、加強對陪護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衛生宣傳。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7
1、無菌操作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穿工作衣服、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無菌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等使用后應及時蓋嚴,每周高壓滅菌2次,消毒液定時更換,濃度符合要求,注明滅菌日期、開啟日期和時間、負責人姓名。
3、各診室、治療室、搶救室、重癥監護室、換藥室、注射室、、無菌器械敷料室、隔離觀察室、傳染病房、供應室等均有嚴格的消毒、滅菌、隔離制度,每月做空氣微生物監測1次,監測達標有報告及登記。
4、治療室、換藥室每日通風換氣,定期清掃,工作人員進治療室要戴帽子、口罩,私人物品不準帶入室內,抹布、拖把應有標記,專物專用。
5、病室定期通風換氣,每日晨間護理時用濕式掃床,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
6、被服每周更換一次,如有污漬隨時更換。換下的臟被服放于污物袋。
7、暖瓶、痰盂、便盆等用具專人專用,出院時消毒后帶走。8、采血使用的注射器、針頭直接焚燒。
9、體溫表一人一支,用后浸泡消毒。
10、輸液操作一人一針一管一止血帶,用后消毒。
11、治療室、換藥室每日紫外線照射一次,每月空氣培養一次。
12、隔離單位
①嚴重感染及傳染患者要單獨安置,病室門口掛隔離衣,放洗手盆,內盛消毒液。
②為隔離患者進行操作時要穿隔離衣,操作完脫去隔離衣并消毒雙手。
③隔離患者物品專用,一次性用物使用后回收集中處理。
④隔離患者用過的血壓表、聽診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浸泡。
⑤在含氯消毒液內浸泡30分鐘后,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⑥傳染患者應在規定范圍內活動,不得外出。
13、凡厭氧菌、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應嚴格隔離,用過的器械、被服要滅菌,用過的`敷料焚燒。
14、各種內窺鏡使用后必須認真清洗,徹底消毒;乙肝患者應固定內窺鏡,用后嚴格消毒。
15、患者轉科、出院或死亡后要進行終末消毒。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8
一、醫院大門管理:
1.進入醫院的所有患者、家屬、陪護人員及其他人員需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在醫院北門入口處及各預檢分診處接受體溫檢測,掃碼或出示安康碼、行程碼(不能掃碼的走無安康碼通道,出示身份證,做好人工登記),做流行病學調查。對不戴口罩者,拒絕進入院區。
溫馨提醒:黃碼、紅碼人員請遵照疫情防控管理要求,非急診急救,原則上不得進入院區。
2.外賣、快遞等一律不得進入院內,由訂餐人或取件人自行到醫院門口領取。
3.對于不聽勸阻,強行出入醫院、不配合測溫及掃碼、辱罵毆打疫情防控執勤人員的行為,院內保安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采取強制措施,對于嚴重違法行為,醫院將報警處理。
二、門診急診管理:
1.醫院實行全面預檢分診制度及實名制就診,請來院人員務必攜帶身份證,配合醫院進行體溫測量和流行病學史詢問。所有人員不得隱瞞與疫情相關的病史、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與確診、疑似患者接觸史等,故意隱瞞相關信息,造成疫情傳入擴散者,將被依法追究民事、行政、刑事責任。
2.自覺遵守醫院規定,進入院區必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繳費、就診、取藥、檢查、采血等請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避免發生聚集。
3.門診就診嚴格執行“一醫一患一診室”,按排隊先后有序進入診室。年老體弱、兒童及行動不便的患者允許1人陪同。
4.一般門診不接診未經發熱門診排查的`所有發熱(體溫≥37.3°)和呼吸道癥狀等患者。因疫情期間住院病區封閉管理,住院病區不接診門診就診病人。
5.急危重癥患者就醫走綠色通道,先行急診搶救,同時登記、排查。
6.使用過的口罩請不要隨意丟棄,根據標識投入黃色醫療廢物桶內。
三、發熱門診管理:
1.所有發熱(體溫≥37.3°)、有新冠流行學病史或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要求等患者由專人直接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
2.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所有到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熱門診實行閉環管理,所有就診患者必須待核酸檢測報告出示陰性后方可離開發熱門診。
3.兒童發熱患者須在兒童發熱診室就診,不得進入普通門診或住院病房就診。
四、住院患者管理:
1.所有非急診患者和陪護必須在入院前完善核酸檢測,憑入院前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方可辦理住院手續,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具之前不得辦理入院手續。
2.危急重患者可先收住過渡病房,待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轉入普通病房。
3.住院患者非必要不陪護,因病情確需陪護的,嚴格執行“一患者一陪護”制度,且陪護人員必須持核酸陰性報告、“兩碼”(安康碼和行程碼)、新冠疫苗接種證明等材料至病區護理部登記、審核、辦理陪護證后方可進行陪護。陪護人員相對固定,如需更換,需提前告知醫護人員,按照陪護證辦理程序,經病區審批、更換陪護證后方可進行陪護。陪護證不得自行轉讓或涂改信息,陪護證與持證人信息不相符的證件無效,不得進行陪護。
4.嚴格落實“腕帶”“陪護證”身份標識制度,由所在病區統一登記發放腕帶和陪護證。如確需外出檢查、手術或治療等,患者、陪護人員憑腕帶和陪護證出入,無“腕帶”“陪護證”不允許進入病區。
5.病區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醫院送餐制,病人和陪護不得隨意離開病區外出、就餐,禁止離開醫院。特殊時期,謝絕家屬親友探視,以免交叉感染。鼓勵采用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進行探視和慰問。
6.陪護人員每天進行2次體溫檢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需停止陪護并立即前往發熱門診就診。
7.患者及陪護人員入院期間請積極配合醫院進行監測管理,遵守病區管理規定,應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不串訪、不扎堆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自覺配合病區進行開窗通風、環境消毒,不得隨意離開病區,病區內不得互竄病房。
五、核酸檢測:
1.所有無發熱(體溫<37.3°)和呼吸道等癥狀的社會自愿檢測核酸人員,可自主辦理就診卡后,到我院小橋北頭核酸采集點進行核酸標本采集。
2.非急診住院患者或者陪護核酸檢測人員憑住院證及就診卡,在門診樓旁核酸采集點或者小橋北頭核酸采集點進行核酸檢測。
3.發熱門診患者和各類因疫情防控要求做核酸檢測人員,至醫院北大門旁發熱門診進行核酸檢測。
4.急診急救住院患者執行“救治第一”原則,核酸檢測請聽從醫務人員安排。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9
一、病區管理宗旨以病人為中心,解決、滿足病人的實際需求,對待病人態度和藹,體貼、熱濤。
二、病區由科主任和護士長負責管理,醫師和護士負責實施。
三、病區擁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醫護人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工作職責,工作態度嚴肅、認真,防止差錯,杜絕事故的發生。
四、患者住院期間不得離院,入院時由護士告知,并簽訂“不能離院知情同意書”,科室主任,主管醫生,護士長加強管理。
五、每月召開耳患者座談會,進行溝通交流,聽取意見,改進工作。
六、操持病室整潔、安全、舒適、安靜,老病人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醫護人員做到“四輕”,即走路輕,開關門輕、說話輕、操作輕。
七、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必須要求著裝、佩戴胸牌、著裝整潔、儀表莊重、舉止大方,態度和藹、文明禮貌。
八、醫護人員上班時間不脫崗、不會客、不帶家屬、不聊天、不喧嘩。
九、病區陳設規范,物品和床位擺放整齊,位置固定,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隨意挪動。
十、做好陪護探望管理,控制陪護人數在規定的.范圍之內,非患者未經同意不得在病房留宿。
十一、加強病區安全管理,病人入院時護士介紹《住院病人須知》,告知病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現金及貴重物品;同時科室協同保衛科,督促安全協管員的工作。不得在病房內,護士站、檢查室、治療室吸煙、燒酒精爐、煤油爐、使用家電等,患者未經過許可不得進入醫護辦公室及治療室等工作場所。
十二、實施整體護理,對病人進行入院宣教,術前術后指導,出院指導等一系列健康教育。
十三、護士長全面病區財產、設備管理、建立帳目,定期清點,有記錄;精密儀器建冊、建帳,有使用程序和使用要求,有保管保養須知,指定專人管理。
十四、病區內謝絕物品推銷,不許隨便張貼宣傳畫。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 10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嚴格把好醫院疫情防控關卡,秦皇島軍工醫院領導班子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制定系列科學防控措施,嚴防院感事件發生,確保百姓就醫安全,現向來院就診百姓公布軍工醫院疫情防控措施,請來院就診百姓積極配合,共抗疫情。
1、醫院大門、門診、病區入口處均設有專人查看河北健康碼、行程卡、紅外線測體溫、做流行病學調查,來院人員需在入口處現場掃碼。
2、門診就診執行一室一醫一患制,就診時需再次填寫流行病學調查表。就診、交費、核酸檢測、檢查等需站在一米線位置排隊等候。
3、門診接診醫生為反復多次出入外科樓、內科樓、急診醫技樓進行檢查的患者發“院內一日通行證”,持有“院內一日通行證”的.患者及家屬無需反復出具健康碼、行程卡,可順暢在院區進行檢查,簡化就診流程,縮短就診時間。
4、門、急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患者用發熱患者轉運車將患者轉運至發熱門診。
5、發熱患者需在發熱門診隔離觀察室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進行甄別篩查,采取單人單管核酸檢測方式。如發現疑似或確診,立即上報上級單位將患者轉運至定點醫院,并采取相關疫情消殺管理措施。
6、住院患者及陪護持3日內新冠病毒核酸陰性證明入院,入院后(間隔24小時)再次進行核酸檢測,且每7天需做一次核酸檢測,發熱門診、急診和急危重癥,4小時內出核酸檢測報告。
7、各病區全部實施封閉管理,禁止探視。提倡用手機視頻、電話等方式進行。要求非必要不陪護,必要時固定一人陪護,陪護人員不允許串訪其他病房、聚集聊天。
8、陪護人員原則上不替換,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替換的,需提前上報科室護士長,新陪護人員持3日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由病區護士長監督替換。
9、患者如需到急診醫技樓、內科樓、外科樓做檢查,需出示腕帶,陪護出示陪護證或陪護腕帶。
10、夜間執行單通道管理,醫院南門晚21:00-次日6:00進行封閉管理,外科住院樓(2號樓)患者通道晚22:00-次日6:00進行封閉管理,只保留急診一個出入口。
11、醫院設立患者通道及工作人員通道,工作人員通道需刷卡通過。
12、醫院職工每周一全員免費進行核酸檢測,(包括第三方工作人員及實習生),每天早上八點前通過釘釘上報本院職工體溫情況,特殊崗位每兩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13、醫院職工(包括第三方人員及實習生)、患者及陪護均要規范佩戴口罩,醫院防控辦工作人員隨時對戴口罩情況進行檢查。
14、住院患者及陪護每天檢測體溫。
15、后勤保障部每天2次對院區環境進行全方位消殺,院感監測消殺質量,不留死角。
16、醫院提供訂餐送門服務,樓道內設有無人售貨機日常生活用品保障服務。
【病區環境的管理條例】相關文章:
環境管理條例10-24
病區季度總結02-02
病區火災應急預案演練03-03
病區自查報告08-26
醫院病區整改報告范文06-14
病區護理工作總結01-30
病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9-14
病區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的職責12-07
公司管理條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