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精選2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第95至97頁的例1、例2及“做一做”)。
2、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近期把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與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計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感愛好的素材作為計算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感到計算學習同樣是生動、有趣的,使學生在解答用小數計算的實際問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把握小數運算的基本方法。再說,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于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3、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的原則并結合學生的學情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合作交流,總結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4、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筆算方法。
(2)教學難點: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5、教學預備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課前預備了2004雅典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跳水兩幅畫面,投影儀等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我在教學時力求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盛會奧運會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愛好。讓學生提出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女子10米跳臺雙人決賽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愛好。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最佳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置買體育用品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情境,為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獎牌榜聯想數學問題,帶這問題觀看比賽,尋找其中隱含的數學信息,然后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我采取遷移、點撥、滲透、對比、反饋等多種指導方法,突出“四讓”的特色:
(1)問題讓學生提出;
(2)算理讓學生發現;
(3)疑難讓學生研討;
(4)評價讓學生參與。
以上的“四讓”,既符合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也體現了自主探究課堂教學的特色。
四、說教學程序
為達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課件出示一個整數加法算式:7680+274=
師:同學們,你們這是一道什么算式?(學生回答)
師:對,這是一道我們早已學過的整數加法算式,你們能很快列豎式計算嗎?
算出結果后,你怎樣證實你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立計算,并選其一展示。
師:同學們,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點一名學生說說算理。
【設計意圖】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復習導入為學生后面利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掃清了障礙。
師:好,在整數加減的基礎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問:同學們你們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有什么疑問嗎?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任務非常明確。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請大家看,這是2004年28屆雅典奧運會,我國跳水運動員雙人10米跳臺跳水的決賽畫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
師:也是我國體育健兒在雅典奧運會上為國爭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現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這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1、交流信息,課件出示成績統計表。
師:同學們,看了這個成績表后,你知道雙人10米跳臺跳水的金牌是怎么確定的嗎?
學生回答。
師:從決賽的各輪成績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要求學生把問題寫在預備好的紙條上)
隨后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顯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不僅培養了學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情感,滲透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開展本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自主探索、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大家提了這么多問題,哪些是用加法解決的,哪些是用減法解決的?
1、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會解決嗎?同組合作,從這些問題里先選擇一個加法問題,再選擇一個減法問題試著列豎式算一算。算完,說一說怎樣算的。開始吧。
(1)探索嘗試。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通過過程體驗,明確算理,體會計算方法的合理性。
(2)匯報交流。
①小數加法
師:先說一說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吧,說一說怎樣計算的。
53.40+58.20=111.60(分)53.40+58.20-111.60
首先要把數位對齊,再從低位加起,百分位寫0,十分位寫6,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最后對齊豎式中的小數點在結果中點上小數點。
師:他算得對嗎?誰有補充?
師:大家覺得這兩個結果有什么區別?通常情況下,計算的結果小數末尾有0都要化簡。所以要寫成111.6。誰還想說一說你們解決的加法問題?(包括用多步加法計算解決的問題,可隨著學生的發言靈活把握。)
②小數減法
師:你們又是如何解決減法問題的?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53.40-49.80=3.6(分)
53.40-49.80=3.6
首先要把小數點對齊,再從低位減起,百分位寫0,十分位4減8不夠減,就從個位退一當十再減,14-8,十分位寫6,……最后對齊豎式中的小數點在結果中點上小數點。3.60化簡后是3.6。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數點對齊”這一計算規則,不應僅憑借“小數點有沒有對齊”自己來評判豎式的正確與否,而應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經驗展開分析。結合具體數量思考,也可以從小數的意義分析,根據整數加法的經驗,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對齊著列豎式,最便于計算。還可以通過估計進行判定。在教法上,我會先讓學生立探索算法,根據出現的情況引發討論。
(3)總結算法,課件出示,全體學生讀一遍。
①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該留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說給同位聽聽。
②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總結。
列豎式時首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然后從低位加起或減起,計算加法時,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計算減法時,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當十再減。
師:你們說說小數加減法與什么加減法計算很相似?
師:我們也可以說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樣。需要留意的是要對齊豎式中的小數點,還要在結果中點上小數點。最后的結果中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
師:對,計算的結果要化簡。我貌同總結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計算中能留意這些。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數的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算法的比較歸納,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比較思想,在比較中體會數學規律既具有普遍意義,又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現形式。
(4)驗算
師:小數加減計算很輕易出錯,你有什么方法檢驗計算的結果?(假如有困難,教師再提示一下)
(5)看書置疑。
【設計意圖】通過看書,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置疑的過程實際也是整理、消化新知,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三)、設置情境,練習實踐
1、數學小醫生,看看誰的醫術高。
①21.6+5.47=76.3
②17.23+2.77=20.00
③49.7-5.7=440
21.617.2349.7+5.47+2.77-5.7=76.320.00440
2、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①12.47+8.23=
②21.566.7=
③8.24-3.56=
④41.2-15.6=
⑤30-15.8=
3、看看哪組完成又快又對。
亮亮是個非常愛運動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帶著亮亮到體育商場買東西。(課件顯示情境)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而且具有層次性。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在這個環節中,還讓學生開展了自我評價、生生互評等。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小數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課堂教學語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應具有啟發性、指導性、應用性。本節課的板書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習重點,解決知恃點,不僅粘貼學生所提問題,還板出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豎式寫法,這樣安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2
一、說課標:
《新課標》指出,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地應用。同時還指出,在學習過程中要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觀察,對比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通過去書店購書的情境創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二、說教材:
《小數加法和減法》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減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在今后的生活及進一步學習中都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據本節課的地位及要求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數學目標:
1、知士標:理解和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系。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究,比較歸納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標: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注意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算法則。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采用了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促了他們的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并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說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會自學探究,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程序:
調查分析:
在教學小數加法和減法前我對曾對班內幾位同學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發現已經有部分學生會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對于許多學生已知結論的課該如何去上?
在教學安排上,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設計了三個教學層次: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新穎的導課,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好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我采用了去書店購書的情境導入,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書,激起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想學,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搭起了現實生活與抽象數學的橋梁。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數學知識的形成有著固有的規律,邏輯性很強,不能有半點的跨越與漏洞,結合數學知識的形成特點。圍繞教學重點采用了以下步驟:
(1)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條件編一步計算題,在探討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中得出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從而突破重點。再將題目歸納成加法和減法兩類,進一步系統的學習。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讓學生討論,得出兩種方法:一種是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為單位或“元、角、分”為單位的整數來計算。提問:擺豎式時為什么分與分,角與角,元與元對齊?得出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為“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埋下了伏筆。另一種是直接用小數計算。豎式的擺法肯定也對,通過這兩個數為什么這樣擺?得出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一樣,都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加,而在小數加法中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可以做到相同數位對齊。進一步突破難點,明確計算原理后,讓學生試做另一道加法題,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比較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異同,小數加法的關鍵是什么?以便學生領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在教學小數的減法時我把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
(4)“試一試”的練習讓學生接觸得數的小數末尾有0的情況,使學生知道一般要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練習是數學學習中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對法則的應用,更好的領會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以便學生掌握知識并能熟練應用。
1、礎知識練習:練一練(口算),判斷改錯,練習二1-3
2、應用性練習:練習二4-5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新華書店嗎?其實在書店里也有許多關于數學的問題,下面就是其中之一。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小明在書店里看到了他喜歡的三本書,價格如下:
《哈里波特》《快樂數學》’筆小新》
2.58元3.15元5.79元
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提出一些一不步計算的問題嗎?
2、對比提出的問題,歸納成兩類(加法和減法)
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樂數學》一共要付多少元?
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筆小新》一共要付多少元?
一本’筆小新》比一本《哈里波特》貴多少元?
一本《哈里波特》比《快樂數學》便宜多少元?
3、教學小數加法計算法則
①出示:買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樂數學》一共要付多少元?
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算式)為什么用加法算?
②討論計算方法:
根據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知受解決嗎?(可以讓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大堂交流)
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為單位或“元、角、分”為單位的整數來計算(板書計算過程,并說出最后結果)
擺豎式時為什么分與分,角與角,元與元對齊?(相同數位對齊)
計算后再把結果轉化為元,對于這樣的算法你有何想法?(麻煩)
你能不能直接用
小數計算?怎樣擺豎式?為什么這樣擺?這和那種方法是一樣的?相同數位對齊,只要把小數里的什么對齊?(板書小數加法豎式)
第二題你會做嗎?完成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③討論:通過上面兩題的練習你覺得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數加法的關鍵是什么?
④小結: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在小數加法里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最后要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
4、教學小數減法計算法則
①第三、四題怎樣列式?5.79-3.15你會算嗎?自己試一試
②誰來提醒大家小數減法要注意些什么?
③3.15-2.58可以自己試一試
這一題與上一題有什么不同?(退位)小數退位應遵循什么規則?
④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結果的小數點要怎樣點?
⑤小結: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一樣,都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在小數減法里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作十再減;最后要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
5、剛才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你覺得小數加減法應遵循什么方法?(整數加減法)不同的是特別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
6、今天我們學的是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書上8、9頁的內容,回去后大家在仔細看一看。
7、完成“試一試”
學生可以先立完成,然后比較在結果上和前面幾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數末尾的0可以怎樣處理,為什么?
8、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三、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一練”第1題。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完成“練一練”第3題。重點交流第1、3題怎樣算
2、二第1、2、3題。
3、判斷改錯:(數位不對齊的,小數末尾0沒去的,減法做成加法的三種類型)
4、做練習二第4、5題。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3
說教材:
本節課主要通過在簡單的購物情境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加減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在今后的生活及進一步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特點以及本節課的地位和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自我探究、討論交流,讓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樂趣。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和計算法則。
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是一堂計算教學課,我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采用了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性和主動性。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2、自主探索,發現方法;
3、深化認識,實踐應用;
4、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例1的情境圖
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說說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據剛才觀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然后根據問題列出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相關問題及相應的算式
2、再讓學生根據上面的算式,討論交流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這時相機揭示課題,并板書(小數加法和減法)。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數學思想。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自主探索,發現方法
1、在教學例1的第(1)問小數加法時。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立思考,嘗試用豎式計算。然后讓學生在小組里相互說說各自是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算法,選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讓全班交流討論,重點討論為什么要小數點對齊列式計算。最終得出結論: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一樣,也要數位對齊,而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可以做到相同數位對齊。
2、在教學例1的第(2)問小數減法時。我把探究知識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解決問題,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的目的。
(設計理念:數學活動中,老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例題教學中,我力求體現由扶到放的思想,讓學生通過討論、判斷、分析等方法進行列豎式、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等學習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能力。)
3、“試一試”的練習讓學生計算后說說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計算結果化簡,著重讓學生說一說化簡的結果和依據。使學生知道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要根據小數的性質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進行化簡。
4、最后進行總結和歸納。先在小組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點嗎?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設計理念: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實現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自由總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回憶自己在進行小數計算時先做了什么(列豎式);列豎式時應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對于計算的結果,當小數末尾有0時,是怎么處理的(去掉末尾的0)。這樣,不但幫助學生總結了小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學生懂得總結、概括的一般方法。)
三、深化認識,實踐應用
練習是數學學習中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對法則的應用,更好的領會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以便學生掌握知識并能熟練應用。
1、基礎性練習:完成“練一練”第1題和第2題。
做“練一練”第1題可以直接讓學生立完成,再說一說計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24加9、9是整數加小數,也應該把小數點對齊著算。7、56減4、56的差的小數部分是0,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差應該怎樣化簡?差是多少。
做“練一練”第2題時,先讓學生通過立思考找出每道題中的錯誤,再分別改正,并組織交流。
2、應用性練習: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央視兩名青年歌手的綜合成績進行比較(相關數據的對比),看誰的表現較好!”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引導學生小結所學知識,并談談今天的學習收獲。
通過這樣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再次進行系統地整理與鞏固,突出本課的重點,構建了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認識。
縱觀整節課的設計,突出了讓學生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學習,這樣,既體現的新課程的理念,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粗淺的預設,還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簡單的小數加法、減法》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7單元的內容,本節課屬于數的運算部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包括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整數的加減運算,通過列豎式數位對齊進行運算,這些都為這節課做好了很好的知識鋪墊。這節課是小數運算的開端,為后續學習復雜的小數加減法運算奠定了基礎。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特確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情境中抽離出數學問題,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特點,體會數學探究過程中的樂趣,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小數點對齊就是數位對齊。
教學難點:
理解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算理,能夠正確列豎式計算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于把握和處理教材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說一下學情:三年級的學生己經初步認識了小數,也會計算列豎式進行整數加、減法運算,但是對于小數的加、減法的運算則比較陌生。本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善于表達,其思維水平仍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數學情境有效的建立起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之間的關系。
三、說教法學法
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過程的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慮,我將本節課的教法確定為創設情境法和自主探究法,教師通過創設購物的生活場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小數加減法問題,并自主嘗試進行求解,在此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來重點說一下教學過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學習新知。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將從激趣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課程小結和布置作業等5個環節來展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本篇課題我會通過創設情境方式導入,在教學之初,呈現文具店各種文具的價格情景圖,并且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小數加減法問題“買1個卷筆刀和1支鉛筆,一共多少錢?卷筆刀比鉛筆貴多少錢?”,從而建立與本篇課題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環節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會分兩個環節來展開:
活動1:算法多樣化
根據導入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嘗試進行計算,其中包括轉換單位后口算進行,列豎式計算等方法。教師示范書寫過程,參照整數加減法計算過程。經過計算不難得出1只卷筆刀和1支鉛筆一共1.4元,卷筆刀比鉛筆貴0.2元,另外經過整數豎式計算過程的回顧學生會對于小數加減運算過程要數位對齊有更深入的理解。學生經歷了真實情景的探究,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建立與整數加減運算之間的關系。
活動2:感受算法,理解算理
根據活動1學生的計算方法,提出問題:帶橡皮的鉛筆比不帶橡皮的鉛筆貴多少?引導學生通過列豎式筆算。這一活動環節我會更多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將全班學生每4人分一組討論計算方法,討論時間為5分鐘,討論過程中教師指導小數各數位表達意義,討論結束后由學生代表發言列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爭對小組代表的發言給予鼓勵性評價為主,不僅評價到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評價到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以上小組討論的教學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來:列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小數點對齊。進一步提問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同桌之間討論,討論結束后由學生總結:在進行小數加、減法列豎式計算時,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活動1道活動2學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去感受小數加減法運算方法和算理,在此過程中教師關注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學會思考提出有效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環節三:鞏固練習
我會圍繞本篇課題設置小數加減法運算的趣味競賽,看哪位同學計算又快又準。通過游戲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環節四:課堂小結
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我將引導學生充分表達這節課的小數加減法的算法和算理,學生紛紛表達這節課的收獲和積累到的活動經驗,經歷小結過程學生對整節課的知識得到鞏固和梳理,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環節五:分層作業
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將采用分層布置作業的形式。基礎作業:完成課件PPT展示的爭對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題目;拓展作業:學有余力的學生將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把數學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購物素材,引導學生從現實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體驗位數相同小數加、減法,主動建構新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立探求數學知識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例題以購物問題呈現,貨幣寫成以“元”為單位時,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的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四)、新知識點: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五)、德育滲透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六)、授課內容在全冊教材和某單元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等內容:
第二單元編排了“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第一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而且對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第二層次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本課是學習第一層次的第一課時,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和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
二、說教學設計
(一)導入環節
課件出示情境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育學生多看書,看好書,同時說明有很多數學問題,值得研究。
(二)新課環節
這一環節首先引導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根據圖片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能不能用已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認知的過程。又通過匯報交流,初步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1)呈現信息,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課外書的價格。
《童話故事》:6.62元《科學家的故事》:2.75元
師問學生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學生提問。
教師篩選(出示)問題,師:我們來解決“買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教師創設課外書價格的情境,貼切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主提問,根據學生編出的問題,教師及時捕捉問題,引出小數的加減法。這樣靈活地使用教材、同時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蝕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數加法:
學生比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計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發現方法。
①自主嘗試。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想想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再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組內(或與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這是個預設性的的問題,學生能通過以往的學習,來尋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筆算……引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②匯報交流。
A、估算這兩本書總價是多少元?對有估算意識的學生及時表揚還要抓住機會是加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豎式計算6.62+2.75=9.37(元)
多數學生會選擇用豎式計算,一名學生匯報,師板書。
通過學生口述計算方法,抓住時機追問,(問:寫豎式時怎樣對位?為什么要這樣對位?為什么把小數點對齊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從而解決課的重難點,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小數點對齊了,就是把相同的數位對齊了,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相加。
口述完畢一起觀察整個豎式過程:再完整敘述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抓住三點:
①小數點對齊
②最低位加起
③滿十向前進一
小數減法:解決問題“《童話故事》比《科學家的故事》貴多少元?”,列式后直接用豎式計算?學生立做。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仿照加法算理進行敘述,并加以比較總結。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法計算的知識作鋪墊,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引導總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引導概括出: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
(4)看書36頁讀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三)拓展練習:
1.用豎式計算4.37+2.93 7.54+6.84
【設計意圖】練習的目的十固算法,同時露新的認知,計算結果末尾有“0”,正確處理“0”的問題。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正確認識和掌握計算結果末尾有“0”的時候要化簡,即劃掉末尾的“0”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解決身邊的問題,體會新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解決問題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掌握新的本領。
(四)、課堂小結:
分為兩部分,先看書36頁,整理所學知識;再由學生談收獲、談體會。歸納總結是否達到知識情感的預定目標。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再來分步計算已經基本掌握。但上節課加法的學習對本課的口算減法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方法上的混淆。所以在教學時,教師還是要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充分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并且通過綜合練習與最后的總結與歸納,理清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聯系與區別,為后面的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熟練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舊知:課件呈現口算復習題。
4+53=
47+25=
24+21=
32+29=
437=
325=
5330=
6520=
指名匯報口算結果,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樣的。
(二)引入新課
1.師: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看來啊,同學們不僅對上節課所學的兩位數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對以前學習的減法也是記憶深刻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前面所學知識,既讓學生復習到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又喚醒學生對以前學習的減法知識的回顧,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和遷移的準備。同時開門見山地點明本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直接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知
師:上節課我們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某學校同學解決了購買車票的問題,全校師生都順利地坐上開往上海世博會的大巴了,我們來看看大家在車上都談論些什么?
1.課件動態呈現情境圖: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匯報發現的數學信息。
3.那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1)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敘述的完整性。同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學生提出的不同數學問題。
(2)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那我們就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吧?
(二)動手操作,形成表象
1.呈現問題:教科書P11例2的第(1)題: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1)分析解答:我們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獨立計算:學生嘗試獨立口算,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3)交流匯報: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內交流每個人的算法,而后教師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
學生在匯報方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簡單加以概括或提煉。如:方法一,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方法二,先減一位數,再減整十數;方法三,找一個整十數做中間數;方法四,相同數位相減,既列豎式計算。可能有些同學還會說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確的,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2.比較反思:
(1)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來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種方法都各有特點,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呢?
(2)如果再讓你口算一題,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口算?
3.重點呈現:
(1)我們來看看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哪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
(2)教師引領板演前第一種口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再利用課件展示第二種計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3)誰來說一說:為什么要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個數來分別減呢?因為這也是降低口算難度,同時利用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在學生經歷了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匯報交流的基礎之上,再引領學生比較反思,最后教師重點介紹一種主要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再次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三)再度探究,建構方法
1.課件呈現問題:世博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1)自主探究:學生獨立分析解答,并用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2)交流匯報: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學生匯報方法的同時,教師選擇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的方法板書,并畫出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2.觀察比較:
(1)本題與上一題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
①本題是有退位的減法,上一題不用退位。
②第一題中前三種方法都能適用于第二題,但如果要用第四種方法因為5減8不夠減,就得到十位去借1當十再減。所以就得用:158=7,5040=10,7+10=17。
(2)比較相同點:都是利用轉化與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3.反思小結:
(1)同桌議一議:經過這兩次嘗試,你最喜歡哪種口算方法呢?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哪種方法更合理?
(2)全班交流。
4.反饋練習:
(1)課件再次呈現前面學生提出的其他數學問題,師:你能從剛才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來解決嗎?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請一學生匯報結果與算法,其他學生匯報自己的對錯情況。對于出錯的學生,師生共同幫助其分析原因。
(四)鞏固練習:我是保齡球高手!
課件呈現:P11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而后集體核對,注意讓學生說出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再度探究中,通過自主選擇口算方法,比較方法、反思小結以及反饋鞏固等各個環節,逐步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從而完善對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建構。】
三、鞏固提高
(一)基本練習
1.接力賽:課件呈現:P13的練習二第6題:請四位學生來進行游戲。一組完成后,再換一組題目,換一組學生來比賽。
2.我會變:P13的第5題,教師可以制作類似的數條,也可以用課件進行動態演示。 讓學生快速說出兩個數的和與差。
3.今天我當家:課件呈現情境圖,讓學生直接把結果填在書上。完成后,集體核對正誤,教師要注意學生反饋的信息。
(二)綜合應用
我是小小計分員:P413的第7題。
(1)課件呈現第7題的左邊的情境圖,讓學生獨立解決。完成后集體核對正誤。
(2)再呈現右邊的情境圖。
①分析問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②如何列式?口算結果。
③檢查正誤: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基礎練習為主,通過兩位數的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通過多樣的練習形式,促使學生自覺形成又對又快的方法,同時,由于最后一題學生容易在審題時出現問題,所以,采取教師引導的方式,以避免學生因審題不仔細造成誤。】
四、總結歸納
(一)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二)歸納
1.引導學生整理,最后課件呈現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兩種主要方法:
①兩位數加(或減)整十數再加(或減)一位數;
①兩位數加(或減)一位數再加(或減)整十數。
2.小組討論: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根據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歸納:
(1)兩者都運用了:轉化、遷移、湊整等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
(2)加法是將其中的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加,而減是將減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減。
4.師:當然,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別的方法,但不論我們用什么方法,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與歸納,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整理歸納的能力和靈活選擇策略與方法的能力,從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為下節課的學習在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上做足準備。】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練習卡片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春天來了,天氣暖了,小草變綠了,小樹發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們正準備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題圖
二、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收集信息
師:從這幅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篩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師:根據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數學問題?
(1)獨立思考
(2)匯報交流
師:如果2個班坐一條船,我們可以怎么安排?
(3) 討論解決問題策略,老師進行及時歸納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條船;2班,3班坐一條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條船;2班,4班坐一條船
3、添加條件,確定研究主題:
(1)明確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義,最多不能超過68人。
(2)確定研究主題
師:以上3種方案是否都行呢?我們先來研究第一種方案。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能坐得下嗎?
三、探究算法,學習新知
(一)分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條船;3班、4班合坐一條船,能坐得下嗎?
1、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2)靜靜地思考,寫出得數,并把方法簡單地寫在表格里。 比一比,誰想得方法多?
(3)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4)寫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也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2、讀懂活動要求,列出各自的算式并讓學生明確自主探究的方向是: 研究 23+31=? 32+39=?有多少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3、學生獨立思考
4、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
5、分組匯報交流
6、算法的'初步優化: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經過觀察比較之后發現,以上的方法都是從十位算起,進步感知直接從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課題: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聽算練習:
2、拓展延伸:
(1)解決如果我們按班級來乘船,怎么安排比較合理?
(2)解決如果我們按人數乘船,兩條船夠嗎?
(3)你覺得哪種好?讓學生從切身感受出發選擇合適的方案
五、回顧總結
1、由老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了什么?
2、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這節課的收獲體會?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8
一、教學內容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二、教學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計算并掌握筆算方法。
2.培養在眾多方法中擇優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
難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口算。
20+10= 50-30= 13+32=
65+27=45-24=71-53=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師:通過上面的練習,可以看到同學們對已學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知識都掌握得很不錯。今天,我們就在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板書課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14頁例3。
(1)創設學習情境。
師:同學們參觀世博園,來到一個紀念品商店,老板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只要能正確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就能以優惠的價格購買“海寶”。你準備好了嗎?來聽聽這兩個問題,商店上午能賣出380個“海寶”,下午能賣出550個“海寶”,那么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3)
(2)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能給出上面兩個問題的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
師:求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也就是求380和550的和,因此列式為380+550,求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就是求550和380的差,列式為550-380。
師:我們前面學過兩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減法,那么,兩個式子能不能轉化成兩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減運算呢?說說你是如何計算的?(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匯報,老師板書)
學生給出轉化思路一:380看作38個十,550看作55個十,38+55=93,一共有93個十,所以380+550=930;55-38=17,一共有17個十,所以550-380=170。
學生給出轉化思路二:把兩個加數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數的后面添上一個0,是930;把被減數和減數0前面的部分相減,55-38=17,再在得數的后面添上一個0,是170。
師:我們在學兩位數和兩位數的減法時,回顧了列豎式計算,大家還記得怎么做的嗎?你會用列豎式求這兩個數的和嗎?(點名學生上臺板演)
(3)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筆算方法。
①加法豎式中,為什么百位上的'數字不是8?(點名學生回答)
②減法豎式中,為什么百位上是4減3?(點名學生回答)
③列豎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時,從個位算起好還是從百位算起好?(點名學生回答)
④列豎式計算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3、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相互檢查)
660490710600120920
190650
4、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例3:
38+55=93 (2)55-38=17
380+550=930(個)550-380=170(個)
教學反思
1.教學中重視引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能掌握知識和方法的遷移運用,不能只會簡單照搬。
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像380+550這類題目,但將題目改為100+550,就會出現100+550=560的錯誤情況。將新知識轉換成舊知識來學習是好的,需要讓學生注意的是兩個加數要統一,如果前面加數有兩個0不看,那么后面加數也得有兩個0不看,若其中一個加數只有一個0,那么我們只能少看一個0,減法也是一樣的。
3.重視對筆算算理和法則的講解。
學生雖然能較容易地將兩位數減兩位數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但是在算理上有些糊涂。有的學生會把“從百位上退1,是100”說成了“退1當十”,教師應該對學生講清楚筆算法則。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3.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口算。
【教學難點】
需要退位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17+41=
18+31=
54+18=
73+12=
65+11=
75+21=
48+42=
47+17=
48+37=
45-20=
35-2=
36-8=
2.談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去世博會的'事情嗎?大家把問題解決得真棒!今天,老師還想請大家再來幫幫忙。
1.課件出示第11頁情景圖:
組織學生觀察圖畫,問:
a.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
2.指名學生說出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選擇例2中的兩個問題板書出來或投影顯示;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錢?
(2)世博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錢?
3.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尋找信息,并列式。
(1)65-54=
(2)65-48=
4.怎樣口算?說說你的想法。
指名幾個學生說自己的算法,教師選擇主要的一種或兩種方法板書出來。
5.對比這兩個算式,你覺得應該注意什么?
(退位后十位的計算)
6.鞏固練習:教材第11頁做一做。
提醒學生看清運算符號,細心計算。學生獨立練習后,指名反饋,集體訂正,并選擇兩道算式說算法。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第11頁“做一做”。
請學生自己口算,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小游戲(練習二第5題)。
由兩個同學拿著寫數字的卡片,用一個方框把兩個數字卡排在一起,然后往左右兩邊拉,抽拉的過程中請全班同學把方框內的兩個數相加或相減。
3.接力賽(練習二第6題)。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得數計算并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在探究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時,讓學生充分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組進行交流,讓大家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了學生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在口算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口算速度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對于學生難度不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盡量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并引導學生認識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二)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意圖:由世博會的圖片引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尋找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一)引導發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師質疑:今天我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1)你們看看這三種方法,哪兩種方法比較相似?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兩種方法比較相似:都是將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讓它們分別與另一個兩位數相加,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法是拆分第二個加數,而第三種方法是拆分第一個加數。(在歸納時,利用課件逐步演示)
(2)那你們能看出第二種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嗎?引導學生發現:第二種方法是將兩個數現時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分別相加之后再將兩個結果相加。
4.反思小結:
(1)反思:我們看這三種口算方法,說明我們在口算這道題時,都自覺地把這兩個數或其中的一個數進行拆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不拆分我們就不能口算了嗎?讓學生發現:這樣拆分之后就把新的問題變成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難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這樣的拆分、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數學上稱之為轉化。
(2)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是先通過轉化,再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知識,進行口算。
(3)學了這些方法之后,你再來評價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觀察比較與反思小結,讓學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轉化思想的運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1)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學生是利用想豎式來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①這三種方法中,哪兩種方法可視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兩種方法)
②誰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與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第一、三兩種方法是拆分一個數,而第二種方法是拆分兩個數)
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④這道題與第一道題有不同之處嗎?讓學生發現:這題需要進位。
3.小結反思:
(1)今天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實都是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2)你覺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你就選用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經歷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以及觀察比較與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來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2.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1)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最后在組內交流匯報。
(2)集中匯報,指名說出口算的過程。并反饋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進一步掌握,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掌握所學知識。】
(二)口算比賽。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能算全快,教師巡視,注意對速度慢的學生進行指導。
(2)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饋:請全做對的同學舉手,教師給予表揚,同時對有錯的學生給予鼓勵。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做全對。
(2)全部完成后,請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正誤。對全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1)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3題的情境圖,先出現問題一:一位阿姨要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小鬧鐘,一共需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1)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3)學生敘述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或表揚。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比賽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一個錯題展示與分析環節,給學生一個必要的提醒,讓學生減少或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后再通過兩個情境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師生共同回顧:本節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轉化成若干道連續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同時點擊課件,進行演示)這種數學思想,我們以前也經常用,以后還要經常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好這把學習數學的金鑰匙!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1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2.會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口算
2.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鳥嗎?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去過鳥島嗎?在我國杭州風景秀麗的千島湖上就有一座美麗的`鳥島,每年都會有許多人乘船到鳥島去游玩
1.多媒體課件出示情境圖看,今天的天氣真好!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學生去鳥島游玩。碼頭上小朋友們興高采烈、整裝待發,在各班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前往鳥島
2.請大家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邊敘述,教師邊把主要信息板書出來。 誰能說說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
看,誰先上船了?(二(1)班和二(2)班)
(1)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嗎?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請各小組把算式寫出來,指名匯報,教師板書:23+31=
(2)怎樣口算?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學法嘗試:我這樣算:先算23+30=53,再算53+1=54;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小結:同學們利用各種方法計算,結果都是54,說明大家的算法都對。
(4)小精靈聰聰提出問題了: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誰會列式?怎樣口算?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教師板書:
方法一:32+39=71(人),先算30+30=60,再算2+9=11,最后算60+11=71
方法二:32+39=71(人),先算32+30=62,再算62+9=71
兩種算法都是71人,71人比68人多,超載了,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坐不下
現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還能不能再上乘客?按班級順序,該哪個班上船了?
2.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1)二(3)班還能上幾人?誰會解決這個問題?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學法嘗試:我這樣想:要求還能上幾人,可以用減法計算,這樣列式:68-54,我這樣算:先算60-50=10,再算8-4=4,10+4=14,還能上14人;還可以這樣算:先算68-50=18,再算18-4=14;我想還可以用豎式計算
指名匯報,并說出各自不同的算法
(2)小精靈明明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二(3)班上了14人后,還剩下多少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自主學習,指名匯報,并說出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32-14=18(人)先算32-10=22,再算22-4=18。 還可以怎樣算?(用豎式計算)
3.歸納小結,揭示課題。 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能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么多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這幾道算式,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兩位數)
對,我們今天探究的就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板書課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有多種,希望同學們今后做練習時,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學法反思: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可以用多種方法口算,還可以用筆算,數學里面的知識真多,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做一做。(教材第93頁)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評議
2.練習十九第1題。(課件出示) 小組比賽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1.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不但學會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而且還學會了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課前三分鐘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3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學會筆算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
重點難點
學生利用遷移規律探索和學習新知識,明白連續借位的數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美麗的云南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這是那里的三個旅游景點。(幻燈出示課本P22的主題圖)。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會很容易的說出: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
[設計意圖]: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放到具體情境中,一方面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愿意學習數學;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從具體情境中抽取數學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1、畫線段圖
師:(結合幻燈片)同學們,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昆明到麗江的路程517千米”,行嗎?好,那大理應該畫在哪兒呢?
[設計意圖]:一方面,通過確定大理的位置,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經歷估算的過程:另一方面,向學生滲透借助線段圖解決問題的思想。
(1)讓學生指出畫在哪兒合適。
(2)讓學生試著說出理由。(要求條理清晰)
(3)教師根據學生的推理出示完整的線段圖。
2、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看著這個線段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選擇的出示問題:“大理到麗江有多遠?”)
3、解決問題
(1)獨立列式計算(要求用豎式計算)
(2)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3)教師板書
517-318=9
(4)接下來怎么呢?
[設計意圖]:前面的'“獨立計算”作為思考的有力鋪墊,現在又將問題拋在最關鍵的地方,將理解算理的難度降到最低,加深學生印象。
引導學生有條有理的講出算理-十位上不夠減,向百位借一(師板書)
教師將板書補充完整,學生檢查自己的做法,有錯誤的改錯。
三、方法應用
師:剛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又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點--連續借位的減法(板書課題),當然很多同學在第一遍做的時候自己就做對了,真不錯!下面,請同學們繼續看屏幕(課本P23圖)
1、看著這個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生口答)
2、請同桌合作把其中的減法問題寫下來,并一一解答,完成后交換檢查。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組合作解決問題,親身體驗合作學習中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同時,抽取其中的減法問題,針對性強,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掌握連續借位減法的計算算理,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五、課堂檢測
檢測A
1、你一定能做對,不信就試試看吧!
594 643 610
-129 - 57 - 456
2、科技園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離去,下午又來了403人,這時園內有多少個游客?全天園內來了多少游客?
[設計意圖]:第1題基本計算,緊扣本節重點,第2題計算與生活聯系起來。只有兩題,目的是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認真計算去獨立思考,同時也給老師一定的時間去指導個別后進生。
檢測B
1、細心完成下面豎式計算。
821 745 867
-248 -679 -568
3、不計算,猜猜247-181的差是多少。
A 、 68 B 、366 C 、64
[設計意圖]:第1題,基本計算,緊扣本節重點;第2題,難度逐漸加大,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網絡;第3題,滲透估算,提倡巧妙的計算方法。
六、布置作業 課本25頁第4題。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二)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一)引導發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二)口算比賽。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師生共同回顧:
板書設計:簡單計算
方法一:35+30=65、65+4=69
方法二:30+30=60、5+4=9、60+9=69
方法三:30+34=64、64+5=69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小結:前者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者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談話:前面一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和不進位加法,這節課也同樣學習的是三位數加三位數,那么,兩者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實上,今天所學得內容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教學連續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你覺得它的豎式計算方法會是怎樣?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 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追問:如果是445+243,你還能用剛剛的方法進行口算嗎?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這種方法進行口算?
3、筆算。
提問:
(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繼續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十位上應該寫幾?
(3)百位上寫幾?(2+4+1=7)
4、思考: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師:可以通過驗算來檢驗得數是否正確。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驗算方法。那么,加法該如何來驗算呢?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 9 8+ 41 41 5=7 4 3
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6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的問題情境合理選擇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將三位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數或整十數進行近似計算。
2.通過估算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體會估算在生活實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建立在前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與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基礎之上的,由于學生沒有學過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精算,在本課的估算中,他們還必須將三位數估成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進行計算。又因為估算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型的創造性活動,估算的方法靈活多樣,因內容而定,因實際情況而變化,往往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三年級的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過程中,所以,本課必須加強估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有章可循,進行合理的估算。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結合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體會估算的必要性,同時重點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一是教學用不等式的性質進行估算的策略。
二是教學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估算。而這也正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
教學難點:
根據現實情境,合理選擇估算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問題引入
(一)復習舊知
1.課件呈現:P9的主題圖,這一所學校的學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誰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級的人數?請學生直接報出答案后,再說一說是怎么算的。
2.學生匯報完畢,教師點擊課件:小精靈也算了一算,這個學校的一到三年級來了221人,四到六年級來了239人。
3.點擊課件呈現本課P15的主題圖中的巨幕影院:他們參觀完了世博園,來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場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電影。
(二)引入新課
1.點擊課件,呈現P15的主題圖,出現三條數學信息。
2.引導學生閱讀與理解: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學生匯報:巨幕影院有441個座位;一到三年級有221人;四到六年級有239人;
(2)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時,教師及時給予引導與肯定,最后引出本課的問題是: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3)讓學生討論解題思路:要想解決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能不能坐得下的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引導學生發現:其實就是比較六個年級的學生人數與座位數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個年級學生的總人數,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21+239=
3.適時引導,引入新課
(1)師:我們還沒有學習過三位數加三位數,怎么辦?可能有學生說:我會算。教師要加以表揚。同時引導:因為這個問題是問能不能坐得下,并沒有讓我們去求兩者之間具體的差。也就是說,不一定非得要準確算出六個年級學生的人數,我們可以通過估算,算出六個年級學生的大概數,也能解決這個問題。
(2)師: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與上面這個問題類似的情況,其實啊,精確的計算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用大致的估算,同樣也能解決上面的問題。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之后,我們都能用今天學到的估算來解決類似的問題了!
(3)點明課題并板書:用估算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復習,既進一步鞏固學習過的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也是為接下來的估算作知識遷移的原始儲備;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明確利用估算同樣可以直接來解決問題,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學生出現先算后估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教學例4。
1.提出問題:我們要先算出六年級學生人數的大概有多少人。那這道題我們應該怎么估算呢?你們想自己試試嗎?
2.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師巡視,及時到各小組中聽聽學生們的想法。
3.學生匯報估算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巡視中了解的情況,選取有代表性的小組匯報,教師做適當引導。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種,但重點讓學生匯報以下兩種:
(1)將221看成200,239看成200,這樣算出200+200=400,雖然我們知道221+239>400,但無法確定是否大于441。
(2)將221看成220,239看成230,這樣算出220+230=450,因為450>441,所以坐不下。
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呈現出已經整理好的兩種估算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4.回顧反思
(1)小組討論:以上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引導學生發現:
①相同點是:都是將兩個數往小估,估成一個整百數或者是與之接近的整十數,然后相加得到一個新的中間數。
②不同點是:第一種估算方法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這種方法不合理;第二種方法能順利解決問題。
(2)反思:小組討論:為什么第一種估算方法不合理?
①引導學生發現:那是因為第一種估算方法將兩個數都估成整百數,與這兩個數本身的誤差比較大。而第二種方法是將這兩個數估成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誤差小。
②教師強調:所以,我們在利用估算解決問題時,并不是隨意的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能隨意的估成整百數或整十數。要根據數據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單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5.介紹其它算法:請學生匯報其它算法,如果學生沒有,教師可以補充。
(1)將221看成220,239看成240,這樣算出220+240=460。因為第一個數估小了1,而第二個數估大了1,所以估出的結果就是精確計算的結果。因為460>441,所以座位不夠。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匯報交流、比較反思,體現估算方法多樣化和估算策略的滲透。使學生明確估算時,需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和問題的情境靈活選擇估算方法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切忌生搬硬套。】
(二)反饋練習:課件呈現P15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思考,自己選擇估算策略解決問題。
2.指名匯報估算方法。
3.學生匯報完畢,教師重點講解下面的方法:
將196看成200,將226看成230,這樣算出200+230=430,因為430<441,所以坐得下。
4.比較分析:本題的估算策略與上題有區別都是將兩個數往大估:一個估成整百數,一個估成整十數。
【設計意圖:通過反饋練習,讓學生獨立嘗試選擇估算策略、運用估算方法來解決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豐富學生用估算解決問題的策略,鞏固方法。】
三、多種練習,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1)給數找家:P17練習三的第5題:課件呈現第5題,將集合圈改成小房子,學生先獨立在書上完成,而后匯報,學生直接說結果,教師點擊課件,相應的數就飛進相對應的小房子。同時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小貓抓魚:P17練習三的第6題:指名學生回答,學生要說出估算的過程。教師在課件上完成操作。
(3)我是媽媽的小幫手:P17練習三的第8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與方法,最后師生共同整理方法。
2.變式練習P17練習三的第7題。
(1)課件呈現題目: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已知飛機票是700元,動車票是218元;所求問題是:坐動車比坐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因為是求大約便宜多少錢,所以本題只需要用估算來解決就行了。
(2)學生獨立嘗試,估算解決。
(3)匯報方法: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700本身就是一個整百數,只要將218看成200,用700-200=500,所以大約便宜500元。
如果有學生說出:將218看成220,用700-220=480,所以大約便宜480元;教師對于這樣的方法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充分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地運用所學估算策略與方法來解決問題,進一步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體會估算的策略與方法是與問題的具體情境來決定的,感受靈活運用估算策略與方法的重要性。】
四、全課小結,質疑延伸
(一)師生共同小結
1.學生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你有什么收獲與體會?
(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你們對于估算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教師延伸: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利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估算策略與方法,今后還有更多的估算策略與方法:如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等,等待著我們去學習、去探索!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整理小結,再一次自主梳理本課所學知識;給學生創造質疑的機會,提出疑惑,同時,教師對學生將來的估算學習進行簡單的延伸】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7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累計30多個常用偏旁部首,能說出其名稱、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寫出偏旁部首和例字。
2、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能夠根據偏旁部首猜猜字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孩子們,這學期我們認識了很多的部首,也交了很多朋友,快到期末了,部首們想挑戰你們,看看你們還記不記得它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生:敢
師:部首們可聰明著呢,它們設置了許多的關卡,看看你們能不能闖關成功。
二、 闖關
1、第一關:說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稱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說一個部首并說說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讀讀字。(抽生匯報)(設計意圖:部首與生字相結合,生字大多數為本學期認字表中及寫字表中生字,既鞏固了部首又復習了生字)
師:你們好厲害啊!全都認識了。你還知道什么部首?
師:恭喜過關,繼續闖關。有的部首寶寶們長得可像了,你們來
2、第二關:火眼金睛 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么不同)(抽生說
出部首的名稱,再教讀部首對應的生字)(設計意圖:區別本學期所學的相似部首)
師:哇,我們又闖過一關了。部首寶寶們可喜歡交朋友了,除了你們,它們還想交更多的朋友,你能給他們找找朋友嗎?
3、第三關:找朋友(讓生寫出部首對應的漢字,可以出示相應題單,抽三名,依次展示并及時讓其他孩子補充)。(注:既然是寫一寫,就可以結合寫字表。所出部首為語文天地中應掌握及寫字表部首出現較多。設計意圖:既鞏固部首又復習生字)生匯報
4、第四關換新衣 快過年了,部首們也想穿穿新衣,看看你能給它換幾件新衣服呢?(做做部首加減法,可出示題單。請一人匯報然后再讓他出一個字考考其他同學)(注:所找練習題為語文天地中題)生匯報
5、做游戲還有些部首寶寶們也想換新衣,拿出你們的制作的卡片,在小組內拼拼字吧!(設計意圖:鞏固部首和字)
小組匯報,師出示“訟”讓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
6、第五關 捉迷藏 現在想和你們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里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里面找出它們相對應的字嗎?要求,分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 覽、舀、翔、醉,分組查字)(注:所選字為認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冊要求掌握的。設計意圖:運用部首查字)生匯報。
師:孩子們, 好朋友就應該互相幫忙,部首給你們的幫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根據部首猜一猜哦。
7、第六關 想一想 猜一猜 (設計意圖:學會運用。根據部首猜字義猜讀音)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8
教材分析: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是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編排的。這部分內容的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而且還為后面學習多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做了鋪墊。由于前面在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時,學生已經接觸了轉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課一開始時,學生就很可能想到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將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轉化成兩位數加兩位數來計算。也可能會有學生就直接利用列豎式,進行筆算。但不論學生運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說清算理,并且要注意各種算法中相應的問題。特別要重視的是進位加與退位減,要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嘗試一下其他算法,通過對照、比較選擇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算法。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擇優的意識和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感悟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題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1.師:課件直接呈現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問:同學們,你們認識她嗎?對,她就是我們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
2.課件呈現:世博園里的一個紀念品商店,商品琳瑯滿目,吉祥物海寶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1)師:你們看,同學們來到了世博園紀念品商店。這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寶最受游客的歡迎。
(2)課件出示:上午賣出380個“海寶”,下午賣出550個“海寶”。
3.提出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內容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來嗎?
(1)可能會有學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
②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
(2)分析比較:
①這兩個問題分別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會列出算式嗎?
②學生列出算式后,師:這兩道加、減法的計算與我們前面學習的加、減法有什么不同?
4.點明課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與前幾節課延續的生活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情境中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新知作準備。】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探究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問題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和算式“380+550=”。
師:剛才我們已經列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算式:對于這個算式,你會計算嗎?
(2)嘗試練習:學生獨立思考,計算380+550=;
(3)計算完成后,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算法。
(4)匯報展示
①如果學生是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就讓學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如:因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個十,550看成55個十,55個十加上38個十就是93個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學生是用豎式計算的,請學生將自己的豎式利用多媒體展示平臺進行展示,并讓其簡單地敘述自己的計算過程。特別要引導學生說出: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5)互動交流
①師:剛才同學們想到了兩種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其中第一個同學是將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得用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數來解決,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結果中別漏掉最后的0。
②那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同學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請大家在小組中討論一下: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教師從中提煉出計算法則,適時板書。
③質疑: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讓學生討論,而后師生共同概括:那是因為十位相加已經滿十了,需要向百位進1(課件閃爍進位的1),在列豎式時,我們要將十位往百位進的1寫在豎式中,千萬不能漏掉。
(6)方法小結:
①課件顯示口算方法的`過程。
②學生邊小結列豎式的計算方法,教師邊板演豎式,進行完整的示范。
③師生共同小結: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要從個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在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按步驟的演示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嘗試,讓學生自覺地將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與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探究新知,再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和教師的有意設疑,促進學生進一點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提醒學生注意筆算中加法中的進位問題。】
2.探究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算式:550-380=
(2)獨立完成計算。
(3)小組中交流算法和計算結果。
(4)全班反饋,交流方法。學生匯報一種方法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來。
如:
①因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個十,380看成38個十,55個十減去38個十就等于17個十,也就是170;
③請一位列式計算的同學板演,并讓其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④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么百位上是4減3?
(5)自主梳理筆算方法(課件分步驟出示):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減。(課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點上一個退位的點,并寫上一個字體小一點的4,同時在十位寫上字體小一點的15。)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嘗試、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退位減法,同時利用課件的動態演示,突出筆算減法中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組能全算對:P14的“做一做”。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將結果直接填在書上。
(2)集體匯報,匯報時說出自己選擇的計算方法。
(3)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評出最佳小組。
2.筆算我最棒:P16練習三的第一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在書上計算。
(2)完成后,選擇一個學生的答題結果用多媒體展示。
(3)涉及進位加或退位減時,教師做出適當的強調。
(4)同桌同學互相核對結果,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
3.桃子熟了:P16練習三的第2題。
(1)學生在答題卡上獨立完成,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解題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豎式筆算,不要忘記單位與答語。
(2)學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核對,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結果是否正確。
4.開火車:P16練習三的第3題。
(1)課件呈現題目,分步出題。可以適當增加題目,延長火車的長度。
(2)指定某名學生直接報出答案;其他同學筆算驗證。
5.保護視力:P16練習三的第4題。
(1)課件呈現第一幅圖: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導學生發現:時間是20xx年;明明寫字的姿勢不對,眼睛近視是300度等等。
②讓學生再聯系實際說一說,如何保護視力。
(2)課件呈現第二幅圖:
①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幅圖上你又獲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據這兩幅圖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③引導學生提出:明明的眼鏡度數減少了多少度?
④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讓學生獨立解答,而后集體訂正。
(3)讓學生再聯系兩幅圖,說一說自己的感想。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眼睛,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練習中對所學的計算方法加以鞏固,并適時對學生進行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課小結,比較概括
(一)學生自主梳理: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二)比較概括:筆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和筆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方法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說出(同時課件出示):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相同點是: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不同點是: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筆算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梳理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利用比較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的異同,引領學生通過反思與小結強調本課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19
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萬以內的加法(二)”。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后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
根據該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法則,能正確計算萬以內的連續進位加法。
2、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知識遷移類推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遷移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法則。
過程
(一)情景導入,提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了進修附小進行”慈善一日捐”的這樣一個情景。出示各班捐款情況統計表。
班級 301 302 303 304
捐款 78元 85元 96元 129元
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來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把學生的問題都依次寫在黑板上)
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慈善一日捐,把熟悉問題從情境中提出,一方面有效激發學生計算的欲望,同時又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計算的實際意義。學會從熟悉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利用“慈善一日捐”同時培養學生善于幫助人的良好品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解決301班和302班一共捐了多少錢?(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之后解決)
交流反饋
然后讓學生重點說一說在計算這類題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哪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以此來突破本課的重點。
在這個設計中,我運用遷移,使學生掌握新知識。因為之前學生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我采用嘗試、討論、比較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這樣充分發揮知識遷移的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解決303班和304班一共捐了多少?
讓學生先估算,再計算
反饋:著重解決百位上是原來的1加進上來的1是2。
B如果303班的捐款變成了196元,那么這題怎么解決(先估算再計算)
生總結做題時的注意點
在學生理解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后,需要通過練習加以鞏固和內化,所以讓學生計算96+129和196+129,學生會根據法則計算三位數加法。接著讓學生總結出三位數加法的要點,從而鞏固進位加法的法則,并掌握新的知識。此外標準還提出加強估算,在計算時,我還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學生解決剩下的問題,一個人列式,兩個人筆算,最后一個人說他們是怎么算的,再依次交換角色。
2、練習四第四題
在練習中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枯燥的計算練習具體趣味性、層次性、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單詞的程序性訓練,提高合作探究的群體性和有效性。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體驗。
在回顧知識的同時,對情感態度方面也進行回顧整理,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加深對教學重點的認識,促成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下面我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一是有利于指導學生觀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書設計和教學思路和諧統一,能簡明突出地呈現本課知識點,看上去一目了然。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20
說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是《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強調的內容之一。在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師以“估算”為線索,展開教學。
①在解決問題中進行估算。教師在引入主題,展會討論,鞏固練習等五一節上創設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礦泉水瓶,乘火車和乘飛機,購物,看書等。以生活化的情境為載體,以估算為內容,把解決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和估算緊緊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實在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生的思維各不相同,想出來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師在引導學生估算時鼓勵學生尋求多樣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學生獨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時,學生就想出了多種合理的估算方法,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也看出他們理解了估算,懂得運用估算。
③發展學生數學表達能力。流利的數學表達能促進更廣闊的數學思考。教師重視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估算過程。學生在表達中加深了對估算過程的印象,對估算理解也更準確。
說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能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選擇適當的算法。
②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
③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具、學具準備
第98、100頁采圖(或相應多媒體課體)。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礦泉水瓶能再利用嗎?礦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屬于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進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個月來收集礦泉水瓶的情況。(電腦展示例題5;收集礦泉水瓶情況)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據統計表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這個統計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量嗎?
學生根據統計表提供的教學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學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幾個礦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哪個問題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第三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它。
②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
師: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怎么列式?
板書:192+219=
師:不計算,估一估這兩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礦泉水瓶?
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對計算結果作出預測和解釋。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 21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知識點一級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
(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 ……
(給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
提問:口算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計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可以選擇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后板書:632-441.
(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討論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給予肯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互相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仔細觀察圖文,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梳理了哪些知識?本單元的知識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解疑答惑。
教學反思:
通過梳理知識點以及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萬以內加法和減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4-18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2-08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5-15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說課稿范文04-19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說課稿范文04-20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計劃02-12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說課稿4篇11-29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 (通用20篇)08-26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1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