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4-11-26 21:30:17 俊豪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精選11篇)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第四小節軸對稱圖形。

  2.教材的編寫意圖:

  教材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前面所學的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

  3.教學目的: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能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

  (3)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5)結合教材和連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4.教學重點: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

  5.教學難點;

  根據本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是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并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四、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五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演示導學,形成概念。

  (四)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五、說課過程:

  第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1、(出示兩幅學生作品)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哪一幅圖比較美?哪一幅圖不美?為什么?通過觀察學生發現:這幅圖不美。(教師手舉不美的圖畫)因為這幅圖的左右兩邊大小不一樣? 有沒有辦法使兩邊的圖形畫成一模一樣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新課,

  出示課題:“軸對稱圖形”。

  (通過讓學生觀察色彩鮮艷的蝴蝶圖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作好鋪墊。)

  第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電腦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特點。(P121的楓葉、蜻蜓、天平三幅圖)

  (電腦操作)通過觀察得知:這些圖形的兩側分別對應相等。

  (通過觀察,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教師進行演示操作、指導學生學習。)

  第三、演示導學、形成概念。

  1、(電腦演示)并讓學生同步進行模仿操作。先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在折好的一側畫出圖形,把它剪下,再把紙打開,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折痕兩側的圖形完全重合,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認識對稱軸。

  (教師板書概念)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電腦形象的演示,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的動手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2.(電腦出示練習)當學生了解了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后,讓學生觀察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發現這些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通過觀察判斷,進一步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第四、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1.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和找出對稱軸,(投影出示P122頁的方格圖)讓學生把學具中的圖形剪下來,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檢查學生能否運用新知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

  2、讓學生折一折之后,匯報結果。

  通過操作得知: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接著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逐個演示操作過程。重點指導折圓的對稱軸。并啟發學生說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就是本圓的直徑。

  (在操作中,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找對稱軸,運用電腦演示練習1的1一6題。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第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一、)綜合練習。

  1、游戲。全體起立,每人做一個姿勢,從正面看左右兩邊是對稱的.。再請三人上臺表演。

  2、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3、判斷:

  生活中不僅有些物體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我們所學的數字、字母和漢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1)下面的數字或字母,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2)像這樣寫法的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口 工 用 中 由 日 直 水 清 甲

  (通過這道題的練習,可以看出中國的漢字是非常美的。誰能舉例說出哪些漢字可以寫成軸對稱圖形嗎?)

  (師生共同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從而弘揚中國文化,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4、配樂剪軸對稱圖形比賽。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彩色紙用對折的方法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貼在白紙上。并把剪得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

  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圖形較美?為什么?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競賽,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節;把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軸對稱圖形的美。)

  5、觀察并說出下圖的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A與A、B與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這題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歸納小結。

  設問 :今天學了什么?

  什么叫軸對稱圖形?

  怎樣判斷軸對稱圖形?

  什么叫對稱軸?

  怎樣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新課后的總結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形成完整認識。)

  現在能把兩側大小不同的蝴蝶圖畫成一模一樣嗎?(教師拿著新課引入時的不對稱的蝴蝶圖)

  (前后呼應,解答課前疑難,目的是檢查學生活用知識的情況。)

  全課小結:這節課,我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附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如果一條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這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在編排上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指導學生感知圖形的軸對稱現象,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折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教材還在圖中出現了“對稱軸”這一名詞,但沒有給“對稱軸”下定義或作出描述,只是讓學生有所認識。

  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剛掌握的軸對稱圖形的初步知識,“做”出軸對稱圖形。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其中第3題在方格紙上提供一個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要求畫出它的另一半,使學生有機會再一次在操作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后面,還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自然界中一些對稱現象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對稱的建筑,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學情分析

  軸對稱現象是學生新接觸的一個知識點,這種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自主探求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理解對稱軸的含義,感受數學的美。

  2.能力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操作、表達、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鼓勵他們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二.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準備采用觀察發現,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物體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我先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導入,在教師與學生共同玩的過程中拉近我和學生的距離,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先通過剪出一個“愛心”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也能比較自然地揭示這節課的課題。

  接下來,出示例題中的圖片,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并且自己動手折一折,來發現這些物體是對稱的,揭示出“完全重合”這樣一個概念,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圖形的對稱性,隨后,讓學生繼續動手折紙,進一步揭示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以及讓學生初步了解對稱軸。

  然后給出一些學生知道的幾何圖形和其他圖形,即課本中的“試一試”,同樣采用小組合作,共同探討的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一定難度的圖形判斷,讓學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實,激發學生愛動腦筋,勇于探索。

  學生學習完了“試一試”,此時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已經有了不少的認識,這時,就需要一些習題和游戲來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我安排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個環節,“找一找”就是課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五題和第六題,主要是讓學生來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兩道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做一做”就是課本中的例題2,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制作出軸對稱圖形,給了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創造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數學的親切感,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猜一猜”

  是在給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的基礎上,讓學生猜出這個圖形的形狀。在這一題上是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這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認識。

  最后,我安排了一個“欣賞圖片,情感體驗”的環節,用課件展示出一系列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這些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帶來的視覺上的沖擊,感受美、欣賞美。在這節課的最后,我用一個軸對稱的漢字——“美”來進行總結,并將課題補充完整,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全課設計,力求做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始終處于好奇、好學的學習情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3

  一、說材料

  1、教材分析:《軸對稱圖形》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是大自然的結構模式之一,它廣泛存在于我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且有多種變換形式。認識軸對稱圖形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認識,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剪刀剪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感悟對稱軸,會畫對稱軸。

  能力目標:通過看一看、折一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情感目標:在認識,制作和欣賞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和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3、教學的重點是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難點是畫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教具準備:圖片、紙、剪刀。

  5、學具準備:長方形紙、剪刀。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學法:新課開始,讓學生通過比較的方式,初步感知對稱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設計剪對對稱圖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對稱圖形的熱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圖片進行直觀演示,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好地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三、說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法也是本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法。

  四、下面我就詳細地說一說說課的第四個環節——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本節課的教學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為手段,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我將安排以下五個步驟完成。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在導入新課時,我出示兩幅圖像,第一幅圖像不對稱,第二幅圖像對稱,讓學生通過觀察比一比,哪幅圖像美,為什么?學生肯定會說,第二幅圖像美,因為第二幅圖像的臉左右兩邊完全一樣,這時我巧設懸念——像第二幅圖像一樣,從中間開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的圖形在教學上稱為什么圖形呢?通過本書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會弄明白的。(這個環節我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初步感受了對稱美,讓學生說說,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對稱

  首先我出示一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物體(蜻蜓、樹葉、蝴蝶、面具)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看看這幾個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接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概括出:這幾個圖形從中間開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這種現象在數學稱為對稱,同時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物體是一種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化為頭腦中的知識,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發給每個學習小組兩種對稱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將這兩個圖形對折,然后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通過對折學生肯定會發現這兩個圖形對折后左右或上下完全重合,這時我在黑板上板書(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全)。

  (三)剪一剪、畫一畫、感悟對稱軸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孩子們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因此,在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后,我安排了學生剪一剪紙活動。在這一環節里,我先提問:同學們,通過你們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你能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接著指導學生看看教科書上是怎樣做的,然后我以教科書68頁例2剪衣服為例進行示范指導,邊示范邊告訴學生剪對稱圖形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第二步照畫好的虛線剪;第三步將對折的紙打開就成了對稱圖形,通過老師的直觀演示,學生一定能領悟出剪對稱圖形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學生可能剪出了一棵對稱的小樹,也可能剪出了一顆對稱的愛心,還可能剪出了一個對稱的.小葫蘆。我把學生的作品依依展出,讓學生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帶著知識走進實踐,通過實踐運用知識,發展思維。

  展出學生的作品后,我讓學生觀察展示的作品,并提出問題,這些圖形的中間有什么共同特點?通過觀察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這幾個圖形的中間有折痕,老師從軸對稱圖形中間的折痕引出對稱軸。(折痕——對稱軸)

  在學生認識對稱軸后,我就重點指導學生畫對稱軸,畫對稱軸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 以展出的小樹為例進行直觀演示,老師邊畫對稱軸邊告訴學生,對稱軸畫在對稱物體的中間折痕上,強調對稱軸用虛線表示,同時指導學生畫在自己的作品上畫對稱軸。

  數學來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學生認識對稱圖形后,讓學生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學生可能會說,教室里的黑板課桌是對稱的,窗戶是對稱的,家里的玩具小熊)讓學生暢所欲言,體驗學習的快樂。

  (四)實踐應用,鞏固知識。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4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是來自,我將要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希望我的展示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的說課就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解說。

  一、教材分析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結合實例,通過觀察、操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二、軸對稱現象是學生新接觸的一個知識點。學習這部分的知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根據三年級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不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較弱的具體學情,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充分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直觀演示,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豐富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過度(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再確定教學重難點,停頓)

  (為了更好的達成三維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借助多媒體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三、教學流程

  (一)探究軸對稱圖形特征

  1、 感受對稱美,激發學習情趣。

  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學生早就有一定的認識,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呢?上課伊始,我充分借助多媒體,將一幅幅學生熟悉的美麗軸對稱圖片帶入課堂,(播放教學視頻)優美音樂、精美畫面以及教師激情解說,將學生帶入了現實生活,使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美,學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時提出疑問:(播放)瞬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入本節課的研究主題:軸對稱圖形。

  探究特征

  學生在美中的提出了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本節課的重點。在此我借助多媒體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

  (1)由對稱物體到對稱圖形

  我先利用課件出示具有同樣特征的三幅實物圖,然后將實物圖描畫下來得到圖形。此時學生產生疑問,得到的平面圖形還是對稱的嗎?

  (2)探究特征

  于是學生想辦法動手折這三幅平面圖形進行驗證,然后討論交流這些平面圖形是否是對稱的?使學生初步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之后我用多媒體演示三幅平面圖的對折過程(播放),再一次讓學生深刻感知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部分能完全重合,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驗證、教師多媒體直觀演示,學生順利的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認識了對稱軸。從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點,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辨別軸對稱圖形

  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前面的學習,對于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學生已經能做出準確的判斷,但對于平行四邊形學生很容易出錯,我先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進行對折,然后借助多媒體對平行四邊形進行不同角度的對折,有效的幫助學生對完全重合有了更直觀深刻的理解,很清晰的讓學生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為什么不是軸對稱圖形。五邊形的課件演示,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使學生知道有的軸對稱圖像可以有多種對折方法。

  判斷軸對稱圖形的練習,學生先動手嘗試判斷,之后課件加以演示,很清晰很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從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并且培養了學生的驗證意識。

  激情創作

  學習到此,我利用課件播放優美音樂,為學生創造做軸對稱圖形的良好氛圍,孩子們激情創作的畫面將課堂的學習推向了高潮,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畫軸對稱圖形。

  畫,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我先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獨立嘗試,然后進行交流,之后我利用課件直觀動態的演示,歸納出找對應點和連線兩大步驟。 如果此過程只說不演示則太空洞、太抽象,而通過多媒體的演示達到了最佳效果。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的困難。

  四.總結

  讓學生帶著本節課的收獲再次欣賞課始精美圖片。然后再讓學生說出在此欣賞圖片的感受,之后我提煉性的總結,使學生將視野延伸到生活當中,更加激發學生對美的渴望和創造美的欲望!

  整個教學設計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五、教學反思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抽象的軸對稱現象變得具體,將靜態的軸對稱圖形以動態演示、驗證,從而高效的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美得情境中快樂學習!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軸對稱圖形》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既是數學概念,又是美學常用的概念。現實生活中,如在建筑、造船等行業和各種包裝的圖案中,常常可以看到對稱美。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

  2.自然界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

  3.學生是中心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好。

  4.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地開展討論,具備一定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規律的過程中,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對稱軸的含義,并能正確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它所帶來的美。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

  4、經歷與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創作的過程,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學習方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本課內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學法如下: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階段

  教師收集與軸對稱有關的各種信息,并制成課件。

  二、整個活動過程敘述。

  1、創設情景,初步感受美。

  (1)出示CAI課件伴音:同學們,正是金色五月,讓我們一起去擁抱在自然,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動畫呈現):在美麗的大自然有房子,蝴蝶、草地、嬉戲的孩子…一片迷人的景色!

  (2)自由走進美的世界。讓我們一路盡享美景;學生欣賞教者提供的圖畫。(包括動物、花、草、水果、生活用品等)

  交流感受:你有什么感受?這些圖形為什么如此美?你有什么發現?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圖形,它們的`美有著共同之處:板書軸對稱圖形。同學們想知道軸對稱圖形方面的什么知識?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共同來學習探究這方面的知識。(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再現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產生探究美的欲望)。

  2、探索軸對稱圖形美的規律。

  (1)出示小組探究目標:怎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小組討論,制定探究計劃。

  1提供蜻蜓沿對稱軸對折、重合的動態演示過程。

  2動手操作:用自己所帶的學具(樹葉、圖片、剪刀、紙片)折一折,剪一剪,自己探索。

  (2)小組分工合作,開展探究。

  (3)整理信息:小組通過分工、合作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整理探究結果。

  (4)交流研究結果,發現美的共性。各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結合實例講解。

  小結: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設計意圖: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導,將問題激勵、研究指導和小組學習三者緊密結合。給學生提供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建議,有利于學生用較短的時間開展有效的研究,促使人人都有發現,人人的發現都有價值。在自主欣賞、參考動畫的同時,也可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體現自主化,活動化,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自主參與者,自主探索者。在說到探究計劃時對于小學生不是專題研究只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在教者提供的材料學生基本能知道什么,然后通過知識遷移達到運用訓練目的。)

  3、發現、賞析各種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并說一說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如平面圖形,數字,字母,生活中的圖形…

  (2)小組確定探究主題,通過多種途徑(畫圖,寫出字母、數字,找生活中的圖形等),選擇一組作為小組的探究主題。

  (3)小組分工合作,操作圖形,找出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4)小組匯報情況。同時運用多媒體演示。

  可能有的情況:

  平面圖形中的軸對稱圖形: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有的對稱軸不止一條。

  有一條對稱軸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長方形有二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數字中的軸對稱圖形:0、3、8等。

  字母中的軸對稱圖形:B、D、E、Y、H、E、V等。

  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門窗圖片、廣告圖片等等。…(設計意圖;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讓學生去尋找、賞析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這樣,能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軸對稱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創作美麗的軸對稱作品。

  我們已經欣賞了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那你們能不能用軸對稱圖形創作一幅作品呢?先小組討論一個主題,再分工合作,可以通過剪一剪、畫一畫、貼一貼等方式。在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背景中學生完成作品,師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評價作品。(設計意圖:讓學生創作美麗的軸對稱作品,這個任務是極具挑戰性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才能。對作品的品評、欣賞,又能體驗成功的愉悅,因為這個作品里面包含著創造美的成就感,包含了對自身的肯定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體驗。同時用古典音樂作背景,培養學生的樂感,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進行欣賞美的訓練。)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直觀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能將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2、教學難點:

  (1)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四、說教法學法

  整節課,我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特點,設計了五個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對稱、感悟對稱、理解對稱、并且在欣賞的活動中體驗對稱美。

  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對稱。讓學生欣賞蜻蜓、蝴蝶、臉譜這基輔圖。并動畫演示對稱,初步對稱。

  第二個活動,設計的是動手剪剪,在剪一剪中體驗對稱圖形的特點,對對稱、對稱圖形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并知道所剪出的對稱圖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對稱軸。

  第三個活動,在學生了解了對稱及對稱圖形后,讓學生跟著圖片一起欣賞各種對稱物體、圖形。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對稱及對稱圖形在課堂上進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現實生活,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數學,同時,進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個活動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對稱軸,進一步理解對稱及對稱圖形的特點,接著,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和五角星,讓學生找對稱軸,由于可找很多條對稱軸,讓學生感悟到同一個物體有不同的對稱軸,感覺到對稱的奧妙。

  第五個活動,設計的是讓學生“找一找”,在各種圖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對稱圖形,那些不是對稱圖形?在找的同時,感悟到對稱圖形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對稱,到處都有對稱的事物。

  第六個活動,是對學生學習的課外延伸,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半邊圖案畫出另一半,成為一個完整的對稱圖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聽說同學們都喜歡畫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幅畫,和我們一起來觀察,認識一下。

  出示課件

  生:回答(蜻蜓、樹葉、蝴蝶、臉譜)

  師:誰能說說這四幅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如果我們把每幅畫對折起來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二、探究新知。

  1、用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對稱圖形。

  師:它們的左邊和右邊是不是一樣呀?

  生:回答

  師:小結。我們把這種對折后左邊和右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

  師:板書:對稱

  師: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我們教室里面有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呢?

  生:分小組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回答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其實對稱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我們的衣服、鏡子、剪子、人等。

  2、教師展示自己手剪的對稱圖形的作品。

  3、學生動手操作,剪出對稱圖形

  a小朋友想不想也得到一個這么美麗的對稱圖形呢?

  看,老師手里已經剪好了一個(出示小衣服圖形)

  b想一想它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學生回答時邊課件展示]

  c小朋友想不想親手制作出這么美麗的對稱圖形呢?請你拿出彩紙和剪刀,照著老師剛才的樣子,用你靈巧的小手,聰明的大腦制作出美麗的對稱圖形。比一比,誰剪得又快又美。[師巡視指導]

  d [貼出若干優秀作品]小朋友,我們剛才剪了那么多美麗的對稱圖形,你們知道剪對稱圖形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嗎?

  e把紙對折后就會出現一條折痕,請小朋友開動大腦,給它起個名字?(學生自由發揮)告訴學生這是對稱軸[板書]

  (三)、聯系生活,欣賞感知對稱的美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圖形是對稱的?

  2、老師收集了生活中一些對稱性的圖形,請小朋友欣賞。(課件配樂展示)

  3、對稱圖形擁有一種和諧統一的美,古代人民非常的欣賞,他們用智慧與汗水,制造出了宏偉壯麗、金碧輝煌、呈對稱的建筑物(課件配樂欣賞,伴師講解介紹,天安門、天壇、太和門望午門、妙應寺白塔、大理白塔、蘇州園林、故宮全貌。)(四)、辨認對稱圖形,畫對稱軸

  1、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課件展示書68頁:帶窗戶的房子、球拍、蟬、1、五角星、叉子)

  2、你能找出五角星、叉子、球拍、蟬這幾個圖形的對稱軸嗎?(學生在書上畫)

  3、(反饋)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課件隨之展示,重點看五角星有五條對稱軸)

  (五)知識小結: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動手剪認識了美麗的對稱圖形,大家學得非常認真仔細,可不要驕傲,老師還要帶著大家去圖形王國做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

  三、鞏固深化,實際運用

  1、折一折,畫一畫,有幾條對稱軸。(正方形、長方形)

  2、這里有一些好看的圖形,可是只有半個,你們愿意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嗎?(在答題紙上做)

  3、有趣的圖形是不是對稱的呢?(指名到前面,其他生在下面畫。)

  4、觀察圖形,在格子圖里畫出另一半。(答題紙上做,再看課件展示)

  5、 [出示一些用幾次對折的方法剪出的圖形]仿照老師的圖樣,運用這節課學習的知識,動腦筋設計出美麗的圖形,展示自己的才能。

  (學生作品自由貼到展板上。)

  四、全課總結,引導運用

  這節課我們既認識了對稱圖形,又欣賞了生活中對稱的圖樣,最棒的是小朋友動手設計出了自己的對稱圖形,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對稱圖形,它給人帶來一種和諧的美感,請小朋友不斷學習,用敏銳的眼光、智慧的大腦去發現更多更美的對稱圖形。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兒童亦然。整堂課以欣賞美為線索展開教學,本課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動畫:“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的森林美景,在優美的樂曲的渲染中,我給學生呈現了一個小故事。

  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事物。這種贏造寬松愉悅、開放式的環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觀察這些實物的特點——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從而引入對稱,逐步將實物抽象成平面圖形,通過操作實踐發現其共同特征,導入教學新授,達到串連教材的效果,讓學生在這種欣賞美的教學情景中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美、鑒賞美、領悟美,達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學效果。

  (點評: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媒介,使教材內容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生活中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認識幾何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意到圖片的顏色,在教具和課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鮮明的顏色,使學生感受到顏色的美,物體的美麗,教師創設了一個這樣美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數學的美,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身邊,體驗到在數學中美的教育。)

  二、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葉瀾教授曾在新基礎教育課題實驗中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最終要落實到個體的學習行為上,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進而內化為己有,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學會學習。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并沒有采用傳統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征,大膽地加以猜測,說出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并通過小組動手操作來驗證它們為什么是對稱的,采用對折的方法來折一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在對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通過操作發現圖形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引入“完全重合”,讓學生反復地操作體會,再配合課件的動畫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配合課件動態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為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別,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后的制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點評:實踐操作是學習數學的根本,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使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過程中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一節課下來,老師說課的時間總共不超過15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學生的了,學生說的多了,動手操作多了,參與面廣了,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動手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小組合作、發揮特效

  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經驗與收獲不盡相同,為了使學生個體的、群體的活動促進學生的整體的發展,教學中常發揮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的經驗或成果展示出來,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在本課中,有很多活動都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級學生作圖能力不強,對于正確美觀地制作出一個軸對稱圖形還有一定的難度,但由于學生學習發展的進程不同,針對一部分學生已會制作的實際情況,我組織學生展開分小組合作討論活動:怎樣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評一評小組成員中制作的軸對稱圖形,在動手操作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在引出軸對稱圖形時,也是通過小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這樣盡可能地將每個人的收獲變成學生集體的共同精神財富,

  (點評: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本堂課采用的小組合作較多,學生在活動中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課外延伸、豐富情感

  本堂課的結尾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著名的對稱建筑,配上古典的輕音樂,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古建筑又是一種藝術,滲透在數學學科中,既是學習數學的好材料,又是滲透民族文化的好題材,選擇切合教學符合兒童學習規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題材,如本課例中的背景音樂、古建筑、中國剪紙等就是在這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7

  說課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信息窗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會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并能畫出對稱軸。

  2、在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認識、欣賞和制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對稱美,培養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指出對稱軸。

  教學難點:

  掌握判斷對稱軸圖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自備一組平面圖形、剪刀、彩紙、尺子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并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觀圖激趣,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多項拓展,鞏固升華。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說課過程:

  一、觀圖激趣、導入新課。

  老師出去旅游的時候,拍了一些照片回來,一塊和同學們欣賞一下。

  (課件展示)。

  師:看到這些照片你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師: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圖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左右兩邊都一樣,象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對稱)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1、如何驗證這些圖片就是對稱圖形呢?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圖片(課本后面剪下的圖形)

  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師:誰來把你的發現說給大家聽。給大家演示一下。看看他的發現和你的一樣嗎?

  學生動手操作。

  師:對,對折后兩邊的圖案也是一模一樣的,這又是一個發現。通過看一看折一折這個活動,我們發現這些圖形對折后外邊緣能完全重合,里面的圖案也一樣,數學上我們把具有這種特征的圖形叫對稱圖

  2、探究驗證軸對稱圖形的方法。課件出示:五星紅旗。

  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圖形是對稱圖形嗎?師生共同驗證。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總結一下什么樣的才是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對對稱圖形的特征掌握的特別好,能根據它的特征正確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

  課件出示:各個國家的國旗,學生判斷哪個是對稱圖形?為什么?

  3、認識對稱軸

  師:這條線是折出來的痕跡,所以叫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板書并齊讀一遍)

  師:找一找你手中圖形的對稱軸,畫出它的`對稱軸,展示給大家看。

  強調:沿直尺畫虛線。

  師:畫對稱軸時,先怎么樣?

  生:先對折,在沿折痕畫出對稱軸。

  師:通過以上探究,同學們對對稱圖形有了明確的認識,這些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全稱叫軸對稱圖形。(板書:軸)齊讀一遍讓學生深刻的認識了折痕,折痕將對稱圖形分成了兩部分,對稱是以折痕為中心線進行的,強化了學生對折痕的認識】

  三、多項拓展,鞏固升華。

  1、通過操作得知: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接著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逐個演示操作過程。重點指導折圓的對稱軸。并啟發學生說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就是本圓的直徑。

  在操作中,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課件出示

  3、說說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看誰說的多?

  通過學生學過和熟悉的數字和漢字入手,判斷其是否是軸對稱圖形,體現對稱和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存在。師生共同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從而弘揚中國文化,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對稱的物體,有的是大自然的對稱現象,有的是人們受到對稱的啟發,創造出了許多對稱美的物體,下面讓我們到奇妙的對稱世界去感受一下。

  師:欣賞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啊?

  (感受大自然的美)

  4、剛才我們欣賞到了對稱的美,那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彩紙剪出你喜歡的對稱圖形嗎?

  (展示欣賞)

  四、課堂總結,深化主題。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了對稱世界的神奇和美麗,課后,希望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創造出更多美麗的對稱圖形,去美化我們的環境,裝扮我們的家園。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西師版第九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軸對稱圖形》。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三年級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對稱現象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許多事物為學生的認知提供了一定的感性基礎。為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建立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這兩個概念。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和創造生活的美。根據課標的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對稱軸。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審美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從過于注重概念本身轉化到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美學價值。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課件,彩色紙,幾何圖片,剪刀,尺子等是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誘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交流,并讓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創新。

  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這節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

  我先設計了一個學生喜歡的折紙游戲,我用彩色紙折了學生比較喜歡的簡單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我折的方法。讓學生說發現了什么?生邊匯報,師邊演示對折,既形象又生動地讓學生體會到軸對稱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折出對稱圖形,從而引出課題【板書】這樣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又在游戲中滲透了軸對稱圖形的內容,為新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 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蝴蝶、蜻蜓,獎杯、楓葉等圖片。首先讓學生找出里面的軸對稱圖形,說一說找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想想,這些圖形有什么規律?讓學生通過剛才的感知和操作活動初步感知平面圖形的對稱性,并能感悟和理解“對折”、“完全重合”、“折痕”等關鍵詞,有的學生歸納得出:這些圖形都要沿著中間的直線對折,圖形的兩側疊起來是完全一樣的。而我,則引導學生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概念,都要沿著直線對折,[板書] 兩側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而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畫)就是對稱軸(寫)。 通過對稱和非對稱的直觀比較,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我的適時引導。把美術圖形和數學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概括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再一次讓學生動起手來,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的幾何圖形,折一折、畫一畫,找出軸對稱圖形和它們的對稱軸,而我,則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重點指導容易判斷錯誤的平行四邊形,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折,你發現了什么,圓的對稱軸,沿著圓的任意一條直徑對折,多試幾次,你又發現了什么?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和動口歸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即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第三個環節 綜合實踐 學以致用

  為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我安排的直觀判斷題把一些學生明天大量運用的字母,數字。漢子寫在卡片上,只讓學生觀察,判斷,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特點的認識。學生判斷后我又引導學生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既弘揚了中華文化,又體現了數學課堂的德育功效。

  接著,我又讓學生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創造性地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我先讓學生獨立創造一個從正面看身體的左右兩側是軸對稱圖形的姿勢,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擺出了各種呈軸對稱圖形的姿勢。

  而后,我又大膽建議讓兩位同學或三位同學共同組成一個軸對稱圖形。并鼓勵其他同學做個小裁裁判,大膽的提出質疑。這樣做,即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大膽質疑的品質。

  最后,我開展了一個小小設計家的活動,我先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展示具有軸對稱性質的各種建筑,天安門城樓、清真寺的門樓,汕頭海灣大橋的門樓等等 , 通過信息網絡,美術鑒賞和數學教學的3科整合,教會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然后,又利用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新校門的設計,做到學以致用!

  練習的設計,從加深認識到體驗創造再到拓展參與,逐層加深,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合作意識,教學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增加了學生應用實踐的機會。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軸對稱圖形》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打好基礎。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折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會識別軸對稱圖形,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識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三、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四、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折一折、議一議、說一說、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對稱的特征。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對稱),引導學生觀察歸納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接著通過多媒體演示將這些物體抽象成平面圖形。最后通過課件演示這些圖形的對折,讓學生觀察這三幅圖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它們的形狀、大小怎樣?通過觀察,估計學生能發現圖形的左邊和右邊或上面和下面形狀大小一樣,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折一折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天安門、飛機和獎杯三個圖形,動手對折,引導觀察發現。

  2、說一說

  操作后引導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表述,抓住時機,引導理解“對折”、“重合”、“折痕”等關鍵詞,引導學生采用比較法區分“重合”與“完全重合”的區別,適時幫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知道對稱軸。

  3、辨一辨

  結合“試一試”,讓學生從學過的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中識別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判斷,操作驗證,說理由,對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展開討論,辨析,結合直角三角形和菱形,讓學生明確要針對“這個三角形”或“這個平行四邊形”進行辨別,體驗數學的嚴謹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初步思想。

  4、做一做。(創造軸對稱圖形)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制作軸對稱圖形,通過制作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兩邊能完全重合。學生制作的方法是多樣的,畫、剪、圍、拼……都可以,制作方法雖然不同,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制作對稱軸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在這里我引導學生一邊制作一邊體會,相互說說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為什么說做成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以達到制作的目的。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系,做到形式均勻,層次分明,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

  1、基礎練習:“找一找”。“想想做做”第1、2、5、6題。

  設計理念: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畫一畫”“猜一猜,連一連”。“想想做做”第3、4題。

  (四)、全課小結

  課的最后,讓學生說說收獲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

  (五)欣賞圖片,情感體驗

  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對稱。

  設計理念: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五、說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對折

  折痕——對稱軸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和簡潔性,使學生一目了然。

  六、教學反思:

  《軸對稱圖形》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能夠做到充分理解教材,大膽挖掘創造使用教材。教學過程中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采取“折一折,拼一拼,分一分,說一說”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的能力。

  一)、新授新穎,注意學生動手操作。

  在新授部分,通過出示天安門圖形、飛機圖形、獎杯圖形,讓學生動手折一折去發現對稱軸,讓學生去自己做一個軸對稱的圖形,這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且找出關鍵詞:對折和完全重合。讓學生記憶深刻。

  二)、給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把學習的權利放給了學生,從一開始的感知,到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學生運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各種軸對稱圖形。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空間下,和諧發展,真正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三)、為學生樂學創設了一種情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審美情趣。

  學習數學的過程應當成為積極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過程。本節課從導入到新授,到練習操作,學生動手“做”出軸對稱圖形,又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值得探討的問題:

  1.《軸對稱圖形》一課,就教材特點來說,很容易把課上得生動、有趣,但本節課有點欠缺,就是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對折后完全重合)強調的不夠。

  2.探究新知的教學環節有點零亂,應做適當的調整。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蜻蜓、樹葉、蝴蝶、京劇臉譜的實

  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提供了一個剪衣服的活動,再讓學生仿照書上的步驟隨便剪一剪,使學生看到,在剪的過程中,只要把一張紙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剪出來的就是軸對稱圖形,從而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本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認識、發現、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正確判斷。

  2、難點:探索某些對稱圖形的對稱性。

  二、說教法

  我先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導入,并告訴學生老師也特別喜歡玩,在教師與學生共同玩的`過程中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又揭示了課題,達到了愉教娛樂的目的。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用彩色紙撕了學生都比較喜歡的簡單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我撕的方法。讓學生說發現了什么?生邊匯報,師邊演示對折,既形象又生動地讓學生體會到對稱的含義。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撕出對稱圖形,再請學生觀察自己撕的圖形,從而發現對稱圖形的特征;同時,發現折痕引出對稱軸,并畫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這樣進一步鞏固了對稱圖形的特征,又加強了對稱軸的概念。

  在拓展部分,讓學生動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對稱軸,這部分知識是本課的難點,通過邊實踐、邊匯報,讓學生得出結論。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在鞏固練習中,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學生猜猜它是什么?進一步鞏固對稱圖形的特征。本節課一直圍繞“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展開的。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優勢,運用了豐富多彩的課堂評價語言。如:“你真勇敢,聲音再大一點就更棒了!”“你的聲音真好聽,繼續努力吧!”“你的思維真獨特,我都沒有想到!”……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感受,及時地進行調控,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學到有價值的數學,體驗不同程度的樂趣。

  三、說學法

  每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只要給她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給大家。因此,我既采取了自主、合作的方法,又運用了探索、實踐的方法來完成本節課的內容。如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提出一個要求,“干什么都要‘比著干、搶著干、爭著干’,看誰最聰明?看哪個小組最團結?小組、個人都有小小的獎勵。有了競爭機制,每個人不再是旁觀著,而是參與者。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猜一猜、玩一玩、撕一撕、折一折、說一說”等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老師的主導性。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 1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軸對稱圖形》。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說課。

  第一環節:說材料

  教材分析:《軸對稱圖形》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教材在編排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而對于“軸對稱圖形”的名稱以及“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的性質,教材中并沒有明確給出,也不要求學生掌握。

  學生通過學習軸對稱這方面的知識,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一些已學過的圖形特征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認識自然界好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的一些事物,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研究一些幾何數學問題打下基礎。鑒于以上認識,我講本課的目標設定為:

  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感悟對稱軸,會畫對稱軸。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在認識,制作和欣賞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和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教學的重點是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的難點是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圖片、紙、剪刀。

  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圓片、剪刀。

  第二環節: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認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景,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獲得知識。

  第三環節: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議一議,剪一剪,折一折,說一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軸對稱圖形對稱的特征。

  第四環節:說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本節課的教學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為手段,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五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設景激趣,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秋高氣爽,天高云淡,這樣的天氣最適合放風箏了,看這位小朋友已經開心地放起來了。讓我們也一起去放風箏吧。這時,我會出示三個這樣的風箏,請學生觀察這三只風箏怎么了?找找它們的另一半。在學生找到之后,引導學生觀察風箏的左半邊和右半邊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觀察會很快說出風箏的左半邊和右半邊是一模一樣的。

  讓學生通過觀察風箏這種對稱圖形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第二步: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對稱圖形

  在觀察了風箏之后,我出示一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物蜻蜓、樹葉、蝴蝶、面具的圖片,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看看這幾個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有了對風箏特點的歸納的基礎,在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概括出:這幾個物體從中間開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像這樣的現象在數學上稱為對稱,這些都是對稱的,同時板書課題——對稱。

  讓學生觀察物體是一種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化為頭腦中的知識,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發給每個學習小組兩種軸對稱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將這兩個圖形對折,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通過動手操作和小組交流,學生肯定會發現這兩個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這時我在黑板上板書(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并告訴同學們,如果把一個圖形對折以后兩邊完全重合了,我們就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同時在對稱后加板書:圖形。

  第三步:剪一剪、畫一畫、感悟對稱軸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孩子們是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因此,在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后,我安排了學生做一個剪一剪的活動。

  一開始我神秘的說:同學們,老師剪了一個對稱圖形,你們猜猜看是什么呢?邊說邊出示對折的圖形(拿出大蝴蝶),當學生猜出是蝴蝶時,我將它打開并貼在黑板上(板書)。并告訴學生老師還將他制作成小書簽要送給大家。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而是將小書簽作為后面認識對稱軸的學具。

  接著讓他們在小組中互相交流怎樣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再讓他們合作嘗試剪出對稱圖形,我先讓學生交流的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別人的思維方法和過程,從而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在相互爭論、補充、交流中找到恰當的方法。

  學生們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 當發現學生懂得先對折再剪時, 我請他把剪好的圖形進行展示, 并讓他說一說是怎樣剪的。如果學生能夠說出我先對折再剪就是一個對稱圖形時,我將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對其進行表揚,并送一個蝴蝶作為獎勵,讓他嘗到成功的喜悅。

  在展示說的過程中,也對那些還沒找到剪軸對稱圖形方法的同學進行了剪法上的引導。

  在展出學生的幾幅作品后,我讓學生觀察展示的作品,并提出問題:這些圖形的中間有什么共同特點?通過觀察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這幾個圖形的中間有折痕,老師從軸對稱圖形中間的折痕引出對稱軸。板書:(折痕——對稱軸)

  在學生認識對稱軸后,我就重點指導學生畫對稱軸,畫對稱軸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以剛才剪出的蝴蝶為例進行直觀演示,老師邊畫對稱軸邊告訴學生,對稱軸畫在對稱圖形中間的折痕上,強調對稱軸用虛線表示,同時指導學生畫在自己的作品上或得到的蝴蝶書簽上。

  第四步:看書質疑,解答疑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由此來了解學生在認知中的疑點,及時給予解答,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中消化理解教學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五步:實踐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請看:

  第一道題是課本第68頁的做一做,這一道題是先讓學生判斷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然后畫出他們的對稱軸。其中第二個圖形中的五星是有很多條對稱軸,學生只要能畫出其中的一條就可以了。

  第二題是課本第70頁的第二題,通過折一折找出一條到多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再利用課件進行演示。由于圓的對稱軸有很多條,我就引導學生通過有限次的操作,發現規律。

  第三題是課本第70頁的第3題,這一道題稍微有一些難度.是要求學生根據對稱的特征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第六個環節:總結運用,拓展延伸。

  首先我讓學生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實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很多,老師搜集了一些對稱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對稱圖形。 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對稱的美,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最后讓學生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學生可能會說,教室里的黑板課桌是對稱的,窗戶是對稱的,家里的玩具小熊。讓學生暢所欲言,體驗學習的快樂。

  第五環節: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傳授知識的重要載體。板書要在科學的,準確的基礎上做到精煉,既能深刻反映教學內容的本質,又能突出重點。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板書:

  對稱圖形

  對折后——左右完全重合

  折痕——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9-10

《軸對稱圖形》小學數學說課稿【精選】08-26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說課稿范文09-20

軸對稱圖形數學說課稿06-04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7-18

數學上冊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0-03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2-18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9-08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