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時間:2022-12-22 18:56:37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46~48頁。

  二、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這種概念又難以建立,教材一開始就專設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已經學習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基礎上,初步來學習乘法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我班有一部分能掌握,有一部分學生不能靈活自如地掌握,對于這幾個小朋友還需花時間來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去了解算式的推導過程,從而加深對乘法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通過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解決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的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出示口算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3+3+4=②4+4+4=

 、1+3+1+5+2=④3+3+3+3=

 、1+2+3+4+2=⑥2+2+2+2+2+2=

  2、生仔細觀察,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3、觀察加數的特點,你能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嗎?說說分類的理由是什么?

  過渡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數相同的例子,這節課老師就帶大家到游樂園里找一找。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課本46頁主題圖)生觀察主題圖,并從中尋找數學信息。

  計算小飛機、小火車、過山車人數(各題明確分別有幾個幾相加)

  (1)小飛機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3+3+3+3+3=15(人)

  (2)小火車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6+6+6+6=24(人)

  (3)過山車里一共有多少人?

  生用加法列算式:2+2+2+2+2+2+2=14(人)

  由加法算式2+2+2+2+2+2+2=14中有7個2相加,延伸到有8個、9個、20個、100個2相加呢?從而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認識乘號“×”

  教授乘號的寫法和讀法以及乘號的由來。

  3、學習“7個2相加求和”的乘法算式。

  出示課件,借助課件演示7個2相加求和豎著看可以理解為7個2相加,橫著看可以理解為2個7相加,由加法算式引入到乘法算式的書寫(相同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相同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后面),從中感知相同加數的加法用乘法來計算更簡便。

  師總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改寫成乘法算式的方法。例如:2+2+2+2+2+2+2=14。

  (1)看,相同加數是幾。2

  (2)數,有幾個相同加數。7個2

  (3)乘,把相同加數和它的個數相乘。(重點)2×7

  4、乘法算式的讀法。

  5、認識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2×7=14(2叫乘數,7叫乘數,14叫積,即:乘數×乘數=積)。

  鞏固應用:例2

  6、改寫加法算式為乘法算式(課本P46頁主題圖中小飛機和小火車的總人數):3+3+3+3+3=15,6+6+6+6=24

  (三)課堂練習

  教材P48做一做。

  (四)課堂小結

  生暢談本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2

  一、教材

  1、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小節《乘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

  以往的教材特別強調被乘數和乘數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數當做被乘數,把份數當做乘數,位置不能顛倒。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無論在內容還是呈現形式上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通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并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這樣設計使數學貼近了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例1則以學生的操作活動入手,展示小朋友們用小棒擺出的作品。教材這樣設計提示教師在進行乘法的教學時要從現實生活與學生的活動入手,讓學生在現實生活與活動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從而呈現出幾個相同加數求和的情況,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建立乘法的意義于頭腦之中。

  3、教學目標: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教材,屬于基礎課,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最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本節課是學生對乘法的第一次系統了解、認識。因此,能根據求幾個幾相加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的意義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課的關鍵。

  二、學情

  乘法的意義是重要的基礎知識,是學生必須切實學好的。低年級學生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學生實際生活中,并通過拼擺活動,同數相加的算式與乘法算式對照,以及把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完成對乘法的初步認識,使概念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又可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法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教人發現真理!笨梢娊虒W方法的選擇對于學生接受知識、鍛煉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茖W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用最簡潔的方法獲得有用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要盡可能地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乘法”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

  1、情景教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早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設計了:“到大家都喜愛的奧特曼家里去做客,途經圖圖商店被攔住幫忙擺設籃球,奧特曼很為難不知道該怎么擺”這樣一個故事情景,使學生產生想幫助奧特曼的愿望,進而讓學生用動手擺一擺。我把‘到奧特曼家做客’設計為本節課的一條主線,用這一情景串起整節課的內容,一方面使教學前后呼應,形成一個整體,另一方面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采用提問引導探究式的教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稊祵W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基于以上認識,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不僅僅滿足于讓學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義,更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乘法知識的探索過程。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動,發現并認識乘法,讓他們經歷一次知識的“再創造”過程。使其成為真正的學習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向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教師不主動將結論告知學生,把學生假設于無助的地位,設計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操作實踐,更好理解知識,并在實踐中培養動手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培養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3、音樂輔助法

  輕音樂能緩解人的壓力,心情愉悅。因此,在課件中演示中配上一些輕音樂,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就能達到的學習效果。

  四、學法

  梁啟超曾說:“教師不是拿自己得到的結果教人,最要緊的是拿怎樣得到結果的方法教人!笨梢娊虒W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對比認識法

  通過對加法算式的觀察分類,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增強對“相同加數”這一知識點的掌握、認識程度。

  2、由分析到綜合的抽象、概括的方法

  通過對多個同數相加的加法算式的觀察分析,從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不同等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幾個幾相加”的表達方式。

  3、合作交流法

  由于學生生活圈子和能力的局限,經過他們自己獨立探索所得的結果未必全面、完整。因此,教師大膽放手,采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利用同桌合作、小組討論、組間交流展示自己的意見,以達到“共進”效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借助于電教媒體,利用小朋友喜愛的奧特曼邀請勇于探索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創設情境,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良好愉悅的學習心情,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自主實踐,探索新知

  1、在問題情境中,感知相同加數。

 。1)[媒體出示:奧特曼領著大家朝前走,來到圖圖商店門口被攔住了。圖圖請奧特曼幫忙把6個足球放進幾個柜臺里,奧特曼為難了:該怎么放呢?]只有數學教學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趣的,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幫助小熊在柜子里擺放足球,捕捉生活中常見的擺設問題,體味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樂趣,將學生自然地帶進求知的情境中。然后以同桌為單位分組合作,用6個小圓片代表6個足球,往長方形格子里擺,一人擺,一人寫相關的加法算式。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學會分工合作,又能達到“共進”的目的。

 。2)根據學生匯報合作情況媒體出示算式:1+5=6,2+4=6,3+3=6,1+2+3=6,2+2+2=6,1+1+1+1+1+1=6……再讓學生根據加數特點分類,思考為什么分成這樣兩組?從而引出“加數相同”這一概念[板書:加數都相同]再讓學生說說相同的加數都是哪些。[這一環節在學生觀察、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了加法有一般加法和特殊加法(即加數都相同的加法)兩類。從而增強對“相同加數”這一知識點的掌握、認識程度。為理解乘法的意義做下鋪墊。]

  2、舉例設疑,感知概括幾個幾。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像這樣加數相同的加法?這里主要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直觀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驗相同加數相加的實際問題很普遍。同時引導學生從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不同等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幾個幾相加”的表達方式。比如:鞋子是一雙一雙地數,一雙就是兩只,三雙鞋子多少只?就要把3個2相加。

  3、在困惑中創造,認識乘法意義。

 。1)遇困惑,激發創造,認識乘法[媒體出示:奧特曼計算自己手指的情景(一只手5個指頭,奧特曼有多少個手指?就要把2個5相加)]引出“如果要把全班小朋友的手指都加起來,要加多少個5,所寫的連加算式會怎樣呢?”這個問題。使學生體驗到這樣的算式真長啊,寫起來非常麻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哇!”的愿望,這時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積極開動腦筋、自主探索,并通過小組合交流,創造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利用媒體講述“三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發明創造乘法的過程”拔亂反正引出乘法并介紹乘法的寫和讀、認識乘號。[板書課題:乘法和正確的乘法算式]這樣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后才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并且通過對學生進行鼓勵評價,如“小朋友和數學家的發現是一樣的”,讓學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學家一樣探索知識,由此獲得了情感體驗。

 。2)認識乘法意義。

  學生經歷了的創造過程,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寫乘法算式)

  再讓學生將所舉生活中的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并說出各自表示的意義。這樣能鞏固和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3)讓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體會哪種寫法簡便。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系與區別。

  三、聯系生活實際,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這是本節課的練習環節。我們把這一環節設計為來到了奧特曼的家,奧特曼拿出食物招待大家與前面相照應。學生通過觀察食物的包裝說明,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這里設計的是一個變式練習,旨在讓學生學會分析、比較,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課堂總結,情知共融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最令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這一環節設計,是想通過學生的回憶,不僅反饋本課的學習情況,總結所學知識,促進知識建構,同時也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實現知情共融。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主探索的、獲得成功體驗的、主動發展的和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3

  一、學習目標的敘寫

  本節課我將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學情三方面來敘寫學習目標。

  1、基于課程標準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在《課程標準》中是這樣要求的: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基于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部分,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直接基礎,也對今后學習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乘除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學情

  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學生對乘法并不太陌生,甚至還有少部分學生能背出乘法口訣,但對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意義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關系,學生不太清楚。這就需要給學生搭建認知的`橋梁,創設具體、形象、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通過學生自己的探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知識。

  學習目標的敘寫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思考、交流,會列出同數連加算式,會把同數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能說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通過觀察,認識乘號,會正確地讀出乘法算式。

  學習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學習難點:探究乘法的意義。

  二、說評價任務

  1、通過觀察情境圖能發現信息,提出問題,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歸納為幾個幾,會用乘法算式表示,并能說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結合乘法算式,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三、說學習流程:

  為了達成學習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努力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在此學習流程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景十分必要。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認真觀察游樂園里有哪些好玩的項目。第二步:從圖中發現哪些數學信息?第三步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1、小飛機里共有多少人?

  2、小火車里共有多少人?

  3、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

  這樣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我也有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主動思考、提問題的好習慣。

  環節(二):探究新知,滲透意義。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為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為此,我分三步進行教學的:

  活動一、教學例1,感受同數連加。

  第一步:老師引導學生先解決小飛機里有多少人?的問題。

  出示課件學生再認真觀察小飛機里的數學信息獨立思考列出同數連加算式。

  教師板書:5個33+3+3+3+3=15

  教師提問幾個3相加?這里的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突出個數和相同加數。

  第二步:知識遷移,用上述方法解決小火車里共有多少人?

  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的問題。

  教師板書:

  4個6  6+6+6+6=24

  7個2  2+2+2+2+2+2+2=14

  教師提問每個算式都是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6、7、2分別表示什么?再次突出個數和相同的加數。為改寫乘法做很好的鋪墊。

  活動二、學習讀寫乘法算式。

  第一步: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小組討論、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每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加數都是相同的。教師直接說出像這樣加數相同的加法,我們就可以用乘法來計算。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第二步:引導學生分析最后一個加法算式:加數都是幾?有幾個2相加?得多少?

  學生回答,師邊板書邊總結:7個2相加就可以寫成7×2=14,或2×7=14。教師提問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教師小結加數相同的加法改乘法必須是用相同的加數和個數相乘。

  第三步:認識“×”并教學乘法算式的讀法。(教師范讀、指名讀、同桌互讀)

  第四步:知識遷移學生根據以上方法列出下面幾組乘法算式并讀出。

  環節(三)闖關比賽,鞏固新知

  第一關、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寫出乘法算式,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交流。(做一做第一題)

  第二關、看圖填一填(做一做第二題)

  第三關、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做一做第三題)

  第四關、讀一讀(練習九第四題)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新知、理解乘法意義,我將練習設計成了學生喜愛的比賽形式,淡化了“練”的痕跡,這樣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樂在活動”中。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4

  一、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對今后學習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乘除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新認知的內容,如果將抽象的概念意義湛透到形象、直觀、簡單的操作活動中,那就能幫助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了。在這種情況下,教材十分重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中具體活動情景,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通過這一學生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場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相同數量。這樣設計使數學貼近了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學生用所學的加法算出每種游樂項目的人數,從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在學生活動中由相同加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從而進一步領會乘法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

  3、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理解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四、教法和學法

  深刻體會教材編排意圖,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新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相互質疑,相互評價,最后獲取成功。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標準》提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觀察、操作、解決問題。創設的情境是為了給學生建立一種感性的認識,根據學生好玩、好動、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本節課一開始我就利用主題圖,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數,感受幾個幾相加的加法算式。

  2、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用小棒創作出美麗的作品,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計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擺出自己畫的圖形需要準備多少根小棒;第三個層次是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展開想像:“如果擺100個圖案,所寫的算式會怎么樣呢?”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會很麻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的愿望,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體會到了乘法算式的簡便之處。這樣的教學設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四個層次是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在這環節中落實乘號、乘法算式中各數字表示的意義、算式意義,感受乘法計算比加法計算簡便,突出加數相同情況下才能寫出乘法算式。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后才呈現出來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接著讓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探討寫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由學生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

  3、合理練習,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訓練。因此,在練習時我始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做一做,從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在出示游樂場圖時,引導學生觀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不是教師把問題強加于人,而是開放教學,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接著通過拍手游戲、找朋友游戲等練習,讓他們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在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4、指導總結,鞏固新知。

  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這對全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生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乘法的初步認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教材學情:

  本節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課,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學習本節課是為以后學習表內乘法打下基礎。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過加減法,也學習過找規律、分類等一些數學策略,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但對學生來說,乘法這個概念較難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含義。

  根據以上教材學情分析,遵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結合本課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如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初步體會乘法含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伙伴交流合作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含義。

  教法學法:

  目標就在前面,要突破還要在教法學法上下一番功夫。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法上,根據二年級學生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結合新課改要求,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的方法。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為本。在學法上,我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去理解和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結合教法學法,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

  我將出示課件圖片,創設情境,班級去游樂場玩,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結合舊的加法知識引出新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第二個環節:探究新知

  1、從課件回到學生身邊,由遠到近,讓學生動手用小棒擺出相同圖形,寫出加法算式。

  2、小組交流總結黑板加法算式相同點,引出乘法,教學乘號、讀寫乘法算式。

  第三個環節:鞏固提升

  我將設置第一題基礎題,第二題提升題;面向全體學生,提升鞏固新知識。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

  在此環節中,我將設置暢所欲言談收獲,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你都收獲了什么?

  第五個環節:作業布置

  在家里用小棒擺出多個相同的圖形,并畫下來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收獲和爸爸媽媽分享下。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包括課題、知識點。板書重點突出,簡潔明了,能幫助學生清晰理解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數學實驗教課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節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也就是課本47頁到48頁的內容。

  本節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課,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游樂園的主題圖,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并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個方面制訂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1、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2、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采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結合學生年齡及新課改要求,我采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方法。同時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等進行教學。

  四、學法選用:

  結合本節教材和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準備讓學生采用“觀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認知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ㄒ唬﹦撛O情境,生成問題

  (二)交流探索,解決問題

 。ㄈ╈柟虘,內化提高

 。ㄋ模┗仡櫿恚此继嵘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所以在第一環節用3分鐘,直接出示游樂園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我打算用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學生理解了乘法含義后,安排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練習那么第三環節估計要用15分鐘。剩下大約5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對乘法的認識。下面我詳細說一下每一個教學環節。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一上課我將創設這樣情景:出示課本情境圖,讓學生看看游樂園都有哪些項目?然后用觀察 —— 提問題——列算式的方法解決小飛機里一共有多少人,小火車里一共有多少人,過山車里一共有多少人。通過數一數活動和列加法算式解決問題,從中積累相同數相加的感性認識,為學習乘法作知識遷移。然后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整個過程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我們自己的需要。當學生對幾個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時,下面讓學生用算式把幾個幾相加表示出來,剛開始可以說一些短的如:5個3相加、4個6和7個2相加讓學生輕松完成,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另一種運算表示。這樣就自然地引出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才呈現出來的。教學不是在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乘法和我們的加法算式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告訴學生×叫乘 號,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里的x。想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法。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學生在上面知道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師講解7個2相加,相同加數是2,在乘號的前面寫2,相同加數的個數是7,在乘號的后面寫7,7個2想加得14,然后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7個2相加等于14,所以2×7=14,也可以寫成乘法算7×2=14。讓學生試著讀出乘法算式。葉圣陶先生曾說:“當老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手”。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可以讓學生嘗試把3+3+3+3+3=15和6+6+6+6=24讓學改寫成乘法算式,最后進行反饋矯正。接下來出示旋轉木馬圖,解決“旋轉木馬上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觀察并列算式:3+3+3+2=11,教師提問:這個算式你們為什么不寫成乘法呢?那什么樣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呢?(引導學生說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算式才能)

  到此第二環節結束,下面進入第三環節的教學: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為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四個層次的練習。第一關看誰讀得最響亮,采用個別讀、集體讀練習,盡可能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熟練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后面三關讓學生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為了加深學生對乘法理解,我將設計了第四環節的教學:及時總結,深化新知。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教師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他對乘法的認識,也許語言不是那么準確,表達不是太確切,只要孩子能正確說出他對乘法的理解,教師都要給予肯定。我的教學過程已全步結束,下面說一下板書設計。

  六、板書設計

  簡潔而又提綱領的板書不僅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精縮,而且也會使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把課題寫在主板書的最上面,它告訴了孩子們本節課的中心內容,下面是連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對照,不僅美觀,而且有層次的呈現了知識產生的過程。這樣的板書簡潔、清楚、明了。

  七、“誘思探究教學論”在本節中的具體體現:

  本節課,我運用“誘思探究教學論”和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去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創設森林運動會開幕式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中,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并讓學生觀察游樂園的圖片,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同時雙基得到落實,能力得到發展。通過學習學生不僅獲得成功的愉悅、探索的快樂,又感受到數學的妙趣、知識的價值。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課,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教材首先為學生安排了他們熟悉的反映校園環境和校園生活的情境圖,一方面使學生有親切感,更重要的是這幅圖為學生提供了素材,顯示出生活中有許多那樣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并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同時也蘊涵了相同加數的因數。教材例1的情境圖是排列有序的樹苗,問題是一共植了多少棵樹?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幫助學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和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個方面制訂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同一情境同一數學問題的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初步接觸到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學習,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決類似的生活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乘法概念的導入。通過相同加數連加和乘法在結果上的一致實現加法和乘法的對接。

  2乘法算式中乘號的認識,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難點:

  乘法概念的導入。

  三、說教法、學法。

  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新課改的要求,我采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同時注重運用觀察法、討論法等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讓學生采用觀察法、探究法、總結法、模仿法來學習。

  教具準備:依據課堂教學的需要,我制作了多媒休課件一套

  四、教學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2、情境導入,探究引新。

  3、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4、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5、及時總結,深化新知。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應用的過程。所以我打算用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學生理解了乘法含義后,安排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鞏固練習,鞏固練習要用15分鐘。剩下大約5分鐘時間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對乘法的認識。下面我詳細說一下每一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直觀的圖片非常感興趣。教育和心理學巨匠皮亞杰認為,兒童在理解乘法過程中,其數學思維發生了重要變化,教科書應該提供合乎兒童認知特點的知識和豐富的學習情境。

  因此一上課我就引入教材第一頁上的的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并抽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只要學生能將自己看到的講出來(如有小朋友在玩滾鐵環、接力賽跑等),老師都要給予鼓勵。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教師要有意識的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圖中三個小朋友提出的問題上去,并讓他們采用有利于引出乘法的方法來數數。如:圖中上面小男孩說:“每層樓有9扇窗戶,3層樓有多少扇窗戶”的問題,引導學生一層一層的數,即有1個9,2個9,3個9。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數教學樓左右兩邊樹的棵樹、蕩秋千的人數、賽跑的人數等。在這里要特別注意讓學生體驗數數的過程,充分尊重學生對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不必強求一致。無論學生是通過一個一個地數來解決問題,還是用連加計算來解決問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他們用的方法比較麻煩,并由此產生新的學習需求。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有部分學生可能會列出連加算式來解決情境圖中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乘機說明除了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別的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同樣的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引出例1的教學。

  2、情境導入,探究引新。

  建構主義認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

  出示教材第2頁例1植樹的情境圖(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問:你們怎么來解決圖畫中的問題呢?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已有的經驗,學生可能采用數數的方法算出共植了多少棵樹。數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樣的,如一棵一棵地數,兩棵兩棵地數,一行一行地數,一列一列地數等,不管學生怎么數,老師都應給予肯定。如學生沒有出現1個8,2個8,3個8……,1個4,2個4,3個4……,這兩種數法,老師應給予必要的引導和啟發。

  接著提出如何算的要求,由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并結合學生回答,教師將學生的各種算法用算式表達出來(可能會有如下情況)并板書:

  8+8+8+8=32(棵)

  4+4+4+4+4+4+4+4=32(棵)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說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啟發引導學生說出:這兩個算式都是連加法,每個算式中的加數都相同,結果相同等等。

  然問向學生提問:“這兩個算式分別表示幾個幾相加?”

  啟發學生說出:4個8相加和8個4相加。老師引導:“像這樣幾個幾相加的連加算式,在書寫上十分不方便,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方法呢?”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需要。

  在這里,教科書采取了讓學生進行接受學習的方式,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計算!辈鍟

  揭示課題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3、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這個時候,老師問4個8相加和8個4相加用乘法怎么樣表示呢?請同學們看黑板老師教乘法算式的寫法:4個8相加可以在4和8之間寫一個乘號,8個4相加,可以在8和4之間寫一個乘號,在這里,我把書本上安排的做了一個下調整,把4×8=32(棵)寫在了前面,以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

  板書:

  4×8=32(棵)

  8×4=32(棵)

  告訴學生:“×”叫做“乘號”,并板書。然后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么,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字母里的x等等。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加深理解,加深學生對乘號的記憶。

  然后引導學生比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使學生認識到從書寫形式上看,乘法比連加更簡便,同時乘法也是實際生活數學應用必須的。

  下面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法。對照乘法算式教讀:

  4×8=32讀作4乘8等于32

  8×4=32讀作8乘4等于32

  4、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老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手”。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后,為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我用幻燈片的形式出示4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讓學生填空是幾個幾相加,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并且能讀出來。最后,老師把教材第一頁的校園圖畫展示出來,作為第三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要求能用乘法計算,這樣讓學生感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真正把數學回歸于生活。

  5、及時總結,深化新知。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乘法的理解,練習之后,老師提問:孩子們,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知識,,你是怎樣理解的?教師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他對乘法的認識,也許語言不是那么準確,表達不是那么完整,只要孩子能正確說出他對乘法的理解,教師都要給予肯定。我的教學過程已全部結束,下面說一下板書設計。

  五、板書設計

  簡潔而又提綱領的板書不僅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精縮,而且也會使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把課題寫在主板書的最上面,它告訴了孩子們本節課的中心內容,下面是連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對照,不僅美觀,而且有層次的呈現了知識產生的過程。這樣的板書簡潔、明了。

  各位老師,以上所說的,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著學生和教師的靈性發揮而隨機生成的。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說課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導。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向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1、聯系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后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積極性,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2、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到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復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4、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么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么,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2十2十2=6,3+3+3+3=12,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么?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例1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采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ㄈ┓謱訉Ь,鞏固新知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游戲。

  2×6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  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導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1-29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8-27

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1

《乘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08-2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08-14

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17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6-16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2-19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10

《乘法的初步認識 》的說課稿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