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師大版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后的教學內容,《體積與容積》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
二、說教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手、眼、腦、口并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建立有關體積和容積的正確表象,從而切實掌握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三、說學法:
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小組交流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聯系和區別。
難點:建立體積和容積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使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變得直觀,容易理解。通過直觀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別與聯系。
六、說教具
兩個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狀不同的石塊、小正方體、水。有關課件、茶葉罐,可樂瓶等容器。
七、說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出示課件烏鴉喝水動畫視頻。
師:看完了動畫片,誰能說說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為什么會上漲呢?是不是原來的水增加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間。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體所占空間有大小。
師: 我們周圍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只不過有的占的空間大,有的占的空間小。例如,課桌占的空間大,墨水瓶占得空間小;我占的空間大,粉筆頭占的空間小;教室占的空間大,黑板擦占的空間小。你能這樣的對比著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出示兩塊形狀不同的石塊,(一塊扁狀,一塊球形的')誰占的空間大呢?,(1)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
(2)指名說說看法。
師:看來,只憑觀察我們無法判斷誰占的空間大,誰占的空間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看看究竟誰占的空間大呢?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3、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演示:將兩塊石頭放入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里。
師: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生口答后,師追問:
師:水面為什么會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樣嗎?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引導生理解:兩塊石塊在量杯中都會占一定的空間。所占的空間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間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從而揭示課題: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同時出示課件)
現在你能用“體積”這個詞來分別說說課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嗎?如:課桌墨水瓶比,課桌的體積大,墨水瓶的體積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占有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經歷了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過程,感知了體積的實際含義。)
4、認識容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來裝東西。如:可樂瓶,茶葉罐,水杯,膠水瓶,
像量杯、紙箱、可樂瓶,茶葉罐這樣能裝其它東西的物體叫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多,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少?(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水杯,問:哪個水杯裝的水多?
引導學生認識:兩個杯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
師:杯子里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杯子的容積,茶葉罐裝滿茶葉,茶葉的體積就是這罐子的容積。
5、區別體積和容積。
出示:用來裝小正方體的塑料盒和正方體教具。
師:誰能指出這兩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呢?
交流中使學生明白:這兩物體體積相同,但正方體教具沒有容積。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具有容積。引導學生發現: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
出示課件:體積與容積的區別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感知“容積”和“體積”的聯系和區別,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三)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1、試一試(P42)
出示兩個相同小正方體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后用4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出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判斷它們體積的大小。
師:通過觀察,你們發現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體積的大小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同時出示課件)
2、課件出示:(第42頁“練一練”的第4題)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2)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學生先獨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學生搭出的圖形可能會不一樣,這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體積相等,形狀可能不一樣,這樣可以為下一題的練習打下基礎。)
3、說一說。(第42頁“練一練”的第1、2題)
(課件出示插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說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頁“練一練”的第3題)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是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評價體驗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北師大版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體積與容積》,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和表面積計算,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本課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將來學習體積、容積的單位和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使學生認識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掌握體積和容積的概念,理解“形狀變了,體積不變”的原理。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探索、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而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并感知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建立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依據教材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體積和容積的區別。
教學中要用到的課件、量杯、紅薯、土豆等是我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
而魔方、粉筆盒、橡皮泥等是學生要準備的學具。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根據這一理念,教學中我采用實驗操作法、主體教學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把課堂完完全全地還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我采用讓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
本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用烏鴉喝水的故事來引入新課,在學生看過烏鴉喝水的故事的影片之后,我提出兩個問題:聰明的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瓶子里的水面為什么會上升?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知原來是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間,把水擠上來了。緊接著,我又提問:教室里還有像小石子這樣占有空間的物體嗎?哪些物體所占的空間大,哪些物體所占的空間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這節課的課題:體積與容積。
這樣用學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引入,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強烈欲望,也體現出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出示差不多大小的土豆和紅薯,讓學生猜一猜哪個所占的空間大。單憑眼睛很難作出判斷,怎么辦?我把問題拋給學生,要他們先獨立思考比較的方法,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匯報意見。
接著我讓兩個學生上臺進行實驗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臺下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提建議):在兩個大小相同的量杯中放入同樣多的水,第一次讓學生觀察水面在哪里,了解兩杯水是一樣多的。然后,慢慢將兩個物體放入杯中,讓學生進行第二次觀察,同時思考兩個問題:“兩個杯子的水面發生了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 “兩個杯子現在的水面不一樣高,又說明了什么?”。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物體放入水中占了一定的空間,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樣,說明物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在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的 基礎上,揭示體積的概念: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接著,我及時提問:土豆和紅薯,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小?誰還能說說生活中什么物體體積大、什么物體體積小。并出示背投電視與液晶電視,臺式電腦與手提電腦,大哥大手機與超薄手機,它們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為什么現在的電視、電腦、手機設計越來越薄呢?
(這樣設計,學生經歷了實驗、觀察、交流合作等過程,深刻地感受到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不同物體所占的空間大小不同,理解了體積的實際意義,同時感受到生活在不斷地變化。)
接下來我又引出“碗和水杯,哪個容器裝水多?”的問題,你們能設計一個方案并在小組里動手操作進行比較嗎?
實驗方法是多樣的,如把碗裝滿水,倒入杯中,看滿還是不滿,或者把碗和杯子裝滿水,分別倒入兩個量杯中,看哪個量杯水位高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有大有小,這時我揭示容積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容器的容積。為了加深對容積的認識,我再做一個演示:倒半杯水,這時候所裝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積?為什么?那要裝多少水才是杯子的容積?
(這樣設計,使學生人人參與實驗,充分理解比較抽象的容積的概念,并且明白:容器所容納的最大容量才是容器的容積。)
為了區別體積和容積。
我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魔方和粉筆盒。讓他們比一比、說一說:它倆誰的體積大?誰的容積大?粉筆盒的體積和容積有什么不同?
(這個片段的設計,使學生會區別體積與容積的不同,并懂得了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有容積,為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為了體現數學來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了三個層次、形式多樣的練習:
一、基本練習。
這一層次有口答、選擇和判斷題。
這類題目的目的是趁熱打鐵,鞏固剛剛學習的基礎知識,加深對體積和容積概念的認識,練習的多樣化,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第二層次的練習,是動手擺長方體、小組合作疊硬幣、用橡皮泥捏不同的形體,比較它們體積的大小。
動手擺長方體,目的是使學生明白擺的小正方體多,所擺的長方體體積就大,為以后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作了良好的鋪墊;疊硬幣、捏橡皮泥的練習,是讓學生明白“形狀變了,體積不變”的原理。
第三層次:提高練習
我設計了一個趣味比較:
胖子和瘦子誰的體積大?
這道練習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開放性思維。
四、評價體驗,交流心得。
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評價自我,評價他人,促進學生養成正確評價的觀念。
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意圖是:盡量用簡單明了的文字來表達重點內容。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11-07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9-26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與容積》數學說課稿范文07-10
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5篇11-07
數學體積與容積說課稿(5篇)11-07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7-03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2-20
《體積與容積》說課稿范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