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二)》中《有幾瓶牛奶》一課。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有幾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幾的進位加法。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進位加法,前面的相關內容有本冊教材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中的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而本課又同時是為本單元的20以內數進退為加減法及其應用、及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做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通過組織擺小棒、數小棒、說一說的教學活動,教會學生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3、通過創設“有幾瓶牛奶”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圖中搜集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三、說教法說學法
1、教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策略。
2、學法: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合作。
四、說教具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小棒模型、計數器模型
2、學具:小棒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難點:會運用“湊十法”計算進位加法。
六、說教學設計
1、進入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在開課時以談話導入新課“小朋友們知道早上喝什么最有益健康嗎?”這樣導入可以使學生能夠想到牛奶,進而再進一步創設情境,教師接著說:“老師也很喜歡喝牛奶,而且老師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圖。導入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要用教師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情境圖后,給學生幾秒鐘的時間觀察情境圖,然后提出問題“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由于有第三單元學習加減法的基礎,已經基本能夠從圖中搜集到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可以從圖中得到數學信息“左邊有9瓶牛奶,右邊有5瓶牛奶!痹谶@里,習慣培養點體現的是搜集信息習慣的培養。接著教師讓學生質疑,“你能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嗎?”體現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又有前面學習的基礎,能夠提出“一共有幾瓶牛奶?”這樣的加法問題。這時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有幾瓶牛奶。并用多媒體呈現問題。
2、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為了能讓學生順利解決問題同時幫助后進學生復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設計了簡單的復習環節,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提出“求‘一共’就是求什么?”,學生回答“求‘一共’就是求總數!,進而教師提出“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的要求,學生在10以內加減法及其解決問題的學習的基礎上列數學算式“9+5=”。為了讓學生體會加法交換律,教師追問“還可以怎樣解決?”,學生列式“5+9=”。在這里,教師希望學生能夠只列數學算式,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算法探究,但是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由于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直接口算得數,因此學生可能會直接說出9+5=14,這時教師就可以質疑:“你是怎樣算的?”但是并不需要學生在這時給出答案,而是組織活動并提出要求“請你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可以動手擺小棒,可以用多種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幫助合作,并試著講一講你是怎樣計算的,等會我們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多、最好!苯處熖岢鲞@樣要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用手中的學具進行算法多樣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學習。在這里讓學生擺小棒是為了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算式轉化成實物,在學生的腦中建立表象的加法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算式的意義。同時,為后面的“湊十法”的教學做好鋪墊。接著學生就用手中的小棒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活動,教師在這個時候巡視班級,加入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多種算法的探究達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
在匯報交流中,讓學生到黑板用小棒模型進行演示,邊講邊擺小棒,“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5根小棒……”。這樣可以讓其他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的過程,并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讓學生全神貫注的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在匯報中,學生一般都能夠首先想到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接著可能會有學生仿照這種方法“兩個兩個”的數等等。這樣的匯報只要一個,兩個就可以了,不用演示,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踴躍發言但要及時的止住學生類似的想法,以免浪費時間。教師可以說:“這些同學說的其實是一種方法,就是數小棒的方法,誰還有其他的方法?”班級中會有少數學生想到用“湊十法”計算,學生匯報時同樣到黑板演示,“先擺9根小棒,再擺5根小棒,我從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1加9等于10,再加上4根小棒就是14根小棒,所以9+5=14!睂W生匯報后,教師要進行質疑“你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中拿出1根小棒給9?”學生會回答,“因為9根小棒加上1根小棒就是10根小棒!边@時學生可能用語言解釋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幫助,告訴學生湊成10之后,剩下幾根小棒再和10相加就是十幾,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用“湊十法”,并理解“湊十法”的簡便之處。然后講解“這種先將一個加數湊成十再進行計算的計算方法叫做‘湊十法’!蓖瑫r板書。然后教師用課件邊演示邊講解“湊十法”,規范講題語言,“我想將9湊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組織學生邊擺小棒邊講題,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練習和指名匯報,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說一說的過程理解“湊十法”。
在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湊十法”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這個算式用“湊十法”還能怎樣計算?”學生在這里馬上會想到還可以將5湊成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擺小棒和說一說的活動,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練習、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匯報。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讓學生能夠用“湊十法”正確的進行計算,同時檢驗學生對于“湊十法”的理解應用程度。
為了幫助學生能夠運用“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進位加法,在這里設計了兩個小練習:
9+3=;7+9=。
要求:用“湊十法”計算。
形式:自主探究,全班匯報、交流。
回到解決問題中,針對算式9+5=,教師提問“還有其他算法嗎?”學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匯報,只要合理,就給予鼓勵。然后教師介紹第三種方法:撥計數器。教師用計數器模型演示,先在個位上撥9個珠子,再在計數器上撥5個珠子,滿十進一,向十位進一。個位上剩下4個珠子,所以9+5=14。此處的教學目的在于利用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十進制,為一年級下冊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下基礎。這部分只需要學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3、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練習第一題是“圈一圈,算一算”。設計此題目的在于鞏固“湊十法”。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師可以先演示第一小題,然后在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反饋,說算法。
練習第二題是解決問題“一共有幾條魚”。此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解決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實際問題。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先審題,說清楚圖的意思,求什么,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然后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講解算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4、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的知識點,教師展示本課學生解決的數學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能夠從算式中找到相同點“這些算式都是9加幾的算式!贝藭r教師板書副標題,《9加幾的進位加法》。之后教師提問“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可以總結計算方法。
最后,“你有什么收獲或遺憾?”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二)》中《有幾瓶牛奶》一課。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有幾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幾的進位加法。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進位加法,前面的相關內容有本冊教材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中的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而本課又同時是為本單元的20以內數進退位加減法、及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做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能力目標:通過組織擺小棒、數小棒、說一說 的教學活動,教會學生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3、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有幾瓶牛奶”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教學難點:會運用“湊十法”計算進位加法。
四、說教法說學法。
1、教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2、學法: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合作。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在開課時以談話方式導入新課,問學生早上有幾個人喝牛奶。我接著說:“小明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圖。導入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要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并試著自己提問題—“一共有幾瓶牛奶”。板書課題:有幾瓶牛奶, 并用多媒體呈現問題。
2、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第一環節,理解圖意,列出算式。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解決一共有幾瓶牛奶。學生在本冊第三單元已經學過10以內加減法,列算式可以讓學生自己完成。
第二環節,動手擺小棒?梢杂枚喾N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幫助合作,并試著講一講你是怎樣計算的。我提出這樣要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用手中的學具進行算法多樣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學習。我在這個時候巡視班級,加入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多種算法的探究達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
第三環節,匯報交流算法。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多、最好!痹趨R報中,學生一般都能夠首先想到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接著可能會有學生仿照這種方法“兩個兩個”的數等等。我可以說:“這些同學說的其實是一種方法,就是數小棒的方法,誰還有其他的方法?學生討論。
第四環節,講解湊十法。我用課件邊演示邊講解“湊十法”,規范講題語言,“我想將9湊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比缓蠼M織學生邊擺小棒邊講題,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練習和指名匯報,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說一說的過程理解“湊十法”。在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湊十法”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這個算式用“湊十法”還能怎樣計算?”學生在這里馬上會想到還可以將5湊成十,我組織學生進行擺小棒和說一說的活動,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練習、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匯報。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讓學生能夠用“湊十法”正確的進行計算,同時檢驗學生對于“湊十法”的理解應用程度。針對算式9+5=,我提問“還有其他算法嗎?”學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匯報,只要合理,就給予鼓勵。
第五環節,介紹撥計數器的方法。我用計數器模型演示,先在個位上撥9個珠子,再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滿十進一,向十位進一。個位上剩下4個珠子,所以 9+5=14。此處的教學目的在于利用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十進制,為一年級下冊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下基礎。這部分只需要學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第六環節,為了幫助學生能夠運用“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進位加法,在這里設計了兩個小練習:9+3=;6+9=。
。1)要求:用“湊十法”計算。
。2)形式:自主探究,全班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圈一圈,算一算”。設計此題目的在于鞏固“湊十法”。
(2)“看圖列示,解決問題”。目的是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教學時先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然后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算法多樣化。
。3)“登山游戲”。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
4、總結提升,復習小結。
總結本課的知識點,教師提問“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總結計算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六、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內容一目了然,重點突出。
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不僅讓孩子們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3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有幾瓶牛奶這一問題,讓學生學會“9+幾”的進位加法。
2.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3.理解湊十法的思考方法,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交往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創設計情境、引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小棒.數字卡片。
一、復習。
1.24689
∧∧∧∧∧
11()1()11()
齊答后,讓學生觀察:這些數被分成了幾和幾?
指出:這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新知識。
2.9+()=10
問:9+幾等于10?強調:9和1湊成10。
3.搶答:9+1+1=
9+1+3=
9+1+8=
9+1+5=
搶答后問:你們為什么能算得這么快?
得出:9加1得幾,10再加幾就得十幾,這種題目很好算。
4.怎樣相加才能算得快?為什么?291
小結:先算湊成10的兩個數,再加第三個數,這樣就
能很快算出結果是多少。這節課就要用這個方
法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新課
1.教學9+5=14
。1)出示有10個格的盒子:數一數里面有幾個格?能放幾瓶牛奶?老師放進9瓶,盒子外面放5瓶,要求一共有多少瓶?怎樣列算式?板書:9+5=
(2)問:你能通過怎樣移動能使我們很快算出得幾嗎?(一人說,老師演示)
A:9加5等于幾,我是通過數出來的。
B:9加5等于幾,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
教學過程
加4等于14。
C:9加5等于幾,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3)理清計算過程:(老師再演示一次移動過程)
為什么你移動一個放在格子里呢?(因為9和1湊成10)
一個從哪兒來?(把5分成1和4)
此時板書成:9+5=
這時可以怎樣算:9加1得幾?10加4得幾?所以9+5等于幾?
不看圖誰能說說計算過程?(指一兩名說)
全班跟著老師說。
同位互說。
。ㄒ驗椋9和1湊成10,把5分成1和4,9加1得10,10加4得14,所以9加5等于14。)
揭示課題:像這樣的加法算式,我們就叫它為“9加幾”
2、同學們,你們還想學9加幾?(指名回答)
3、教學9+7=16(跟老師一起擺)
。贸龇礁窦垼延懈褡雍忘S圓)
。1)數一數有幾格?格子里放了幾個黃圓?還空幾格?
。2)讓學生拿出7個綠圓,放在方格紙的右邊。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圓?怎樣列算式?板:9+7=16
B、全班齊說計算過程(因為9和1湊成10,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所以9+7=16)
(7)強調:為什么不把7分成2和5或3和4呢?(因為9和1湊成10)
。8)剛才我們一起算出了9+5、9+7討論一下,為什么都要分出1來?
。ǚ殖1的目的是要把9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了。這樣就能算得快,這種方法叫湊10法,湊10法可以把今天學的轉化為10加幾。)
4、試一試:9+3=
。í毩⑼瓿桑w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9加幾)
計算9加幾的題目要先想什么?(指著9問)(要先想9和1湊成10)
分什么?(指著5、7、3問)(分第二個加數)
都是把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要看9分出1來湊成10后,加剩下的數,這樣算比較簡便,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什么?湊十法)
教學過程
但要注意:分出1給9后剩下的幾,不要忘了加。
課間操
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有點兒累了,下面一起做課間操來輕松一下。
師:休息休息
生:輕松輕松
師:下面學習
生:更加用功
三、練一練
1、圈一圈,算一算。
。í毩⑼瓿,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2、左邊魚缸里有9條魚,右邊有8條,一共有幾條魚?
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獨立完成。
四、數學游戲“找朋友”
拿著算式9+幾,問我的朋友在哪里?
如:拿著卡片2的同學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齊說9+2=11,以此類推。
五、全課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這樣的題目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能處理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實際地動手操作,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湊十”的計算方法。
3、通過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
“有幾瓶牛奶”(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節課,是學生學習進位加法的基礎。教材共分三次活動進行:第一次活動是對生活情境的觀察、思考,提出數學問題,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動通過擺小棒(或圖形)探索“9+5”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特別是“湊十”時,可以拆5湊9,也可以拆9湊5;第三次活動通過“試一試”兩道加法算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教材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由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不同就會產生計算方法的多樣性,這樣安排,有利于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些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的經驗,并且,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會計算10以內加減法。教師在教學時應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過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多樣性。
〖教學設計〗
。ㄒ唬﹦撛O情境,激發興趣
師:今天是小花(貓)9歲的生日,好朋友們都來給她開慶祝會,他們有送蛋糕的,有送鮮花的。小狗點點提來了牛奶,以示慶賀。數一數,有幾瓶?粗」伏c點的禮物,兩手空空的小兔飛飛覺得很不好意思,她趕緊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來了,小朋友,你們數數看,她提了幾瓶牛奶?(電腦演示情境)
生:(齊)1瓶、2瓶、3瓶、4瓶、5瓶。
師:小花看著點點和飛飛提來的禮物,高興地數了起來。(畫面定格)
。ㄔu析將學生喜歡的小動物編成童話故事。借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到十分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
師:小朋友,根據畫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點點提來9瓶,飛飛提來5瓶,他們一共提來幾瓶牛奶?
生2:點點比飛飛多送幾瓶?
生3:飛飛比點點少提幾瓶?
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共同來解決“小花現在有幾瓶牛奶”這個問題,其他的問題我們先存進問題銀行,今后再取出來解決好嗎?
生:(齊)好!
。ǘ┙虒W互動活動
1、活動一。
(1)看畫面說圖意,指導學生根據畫面復述圖意。
生1:小狗點點送來9瓶牛奶,小兔飛飛送來5瓶牛奶。一共有幾瓶牛奶?
(2)根據復述的圖意,引導學生列算式。
師:你們剛才說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師:你們有什么辦法來幫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幾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學具擺一擺、說一說,或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再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ㄔu析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到學生中間去,聽取學生的不同算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師:下面我們來聽一聽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9+5=?在匯報或聽取同學們匯報時,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這兩點。
①認真仔細聽其他同學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等同學匯報完后提出來。
②匯報時如果用到小棒或圓片,最好能邊擺邊說。
生1:我是一個一個數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著9往下數5個數,10,11,12,13,14。(邊數邊掰手指計數。)
生3:我左邊擺了9個小圓片,右邊擺了5個圓片,從右邊先拿1個小圓片和左邊的9個放在一起湊成10個,10個和右邊剩下的4個合起來是14個,所以9+5=14。
生4:也可以從左邊拿5個小圓片和右邊5個小圓片湊成10個,10再和左邊剩下的4個小圓片合并,10+4=14。
師根據生的口述來板書。
。ㄔu析匯報時,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以便集體反饋中能把不同的思維方法都展現出來。)
師:比較幾種算法,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生1:我喜歡生3的方法,因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湊成10,再算10加幾得十幾。
生2:我最喜歡第2種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數。
師:小花看到你們這么喜歡幫助別人,她一定很高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花最喜歡你們的哪一種方法吧。(電腦顯示生3,生4的湊十法。)
師:這種方法你覺得好嗎?
生:(齊)好。
師:你能試著說一說嗎?(同桌學生相互說一說。)
。ㄔu析湊十法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方法,大部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能夠接受,但也要考慮到小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肯定他們逐個數數的方法,又要盡量讓他們也學會湊十法。教師可利用“這種方法你覺得好嗎?”“這種方法你喜歡嗎?”“你能試著說一說嗎?”等問題,多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們跟其他同學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理解湊十法的意義。)
2、活動二:故事延續,方法遷移。
師:剛才小朋友們幫助小花解決了問題,小動物們都很高興。小花還想請你們幫幫忙。
。1)比一比,算一算。
。娔X出示補充題:開火車)
9+1+19+1+29+1+3
9+1+79+1+89+1+9
9+1+49+1+59+1+6
。2)想一想,算一算。
9+3= 7+9=
分小組活動,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說一說或擺一擺,做好后再小組匯報交流。
。ㄔu析再次用童話故事來激發學生,對小花的請求,小朋友們都很樂意幫助,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特別是對逐個數數的同學通過練習是否掌握了湊十法。)
3、活動三。
。1)圈一圈,算一算。
師:長頸鹿哥哥送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題,要求四人小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選做一題,并把你的算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順利通過。
①學生看圖,圈一圈,獨立完成每一個小題。
、谛〗M內交流,任選一小題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組代表匯報、展示,集體交流訂正。
。ㄔu析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對學生來說有新的動力。練習時,不僅要求學生自己會做會說,還要培養小組的合作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通過實物操作來加深理解,也可以讓小組的其他同學幫助解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說一說,體現算法多樣化。)
。2)游戲活動。
“比比誰算得多”(電腦出示游戲情境圖)。
事先準備1~10的卡片,游戲時教師先組織學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①看圖,明白游戲規則。
、谝孕〗M形式做數學游戲,如9+4=,同學間相互說出算式,同時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ㄔu析對學生而言,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來組織,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游戲的方法多種多樣,通過游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練習的目的。)
(三)教學小結
師:通過學習,你會計算9加幾了嗎?想一想,你還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1、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保護并激發其學習愿望和興趣,學生回答得是否正確,語言是否完整,教師可以延緩評價,要多鼓勵。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統一規范的語言來訓練學生。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試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來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聽、說、想的能力,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活動性,達到“人人求進步、人人求發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在本堂課中,教師對課本中出現的幾種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講解。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加與減(二)》中《有幾瓶牛奶》一課。(點擊)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有幾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幾的進位加法。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進位加法,前面的相關內容有本冊教材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中的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而本課又同時是為本單元的20以內數進退位加減法、及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做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教學大綱和教材分析,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能力目標:通過組織擺小棒、數小棒、說一說的教學活動,教會學生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有幾瓶牛奶”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制訂了以下教學重、難點:)(點擊)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會運用“湊十法”計算進位加法。
四、說教法說學法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利用效率,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宗旨,
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點擊)
教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合作。
五、說教學過程
(點擊)(教學過程是教學有效性的實施途徑和保證,為了有效實施教學,我設計了如下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在開課時以談話方式導入新課,問學生早上有幾個人喝牛奶。我接著說:“小明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圖(點擊)。導入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要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并試著自己提問題—“一共有幾瓶牛奶”。板書課題:有幾瓶牛奶(板書),并用多媒體呈現問題。
2、自主探究,學習新知(點擊)
第一環節,理解圖意,列出算式。(點擊)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解決一共有幾瓶牛奶。學生在本冊第三單元已經學過10以內加減法,列算式可以讓學生自己完成。
第二環節,動手擺小棒?梢杂枚喾N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幫助合作,并試著講一講你是怎樣計算的。我提出這樣要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用手中的學具進行算法多樣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學習。我在這個時候巡視班級,加入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對多種算法的探究達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
第三環節,匯報交流算法。(點擊)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多、!痹趨R報中,學生一般都能夠首先想到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接著可能會有學生仿照這種方法“兩個兩個”的數等等。我可以說:“這些同學說的其實是一種方法,就是數小棒的方法,誰還有其他的方法?學生討論。
第四環節,講解湊十法。(點擊)我用課件邊演示邊講解“湊十法”,規范講題語言,“我想將9湊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比缓蠼M織學生邊擺小棒邊講題,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練習和指名匯報,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說一說的過程理解“湊十法”。在學生基本能夠理解“湊十法”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這個算式用“湊十法”還能怎樣計算?”學生在這里馬上會想到還可以將5湊成十,我組織學生進行擺小棒和說一說的活動,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練習、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匯報。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讓學生能夠用“湊十法”正確的進行計算,同時檢驗學生對于“湊十法”的理解應用程度。針對算式9+5=,我提問“還有其他算法嗎?”學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匯報,只要合理,就給予鼓勵。
第五環節,介紹撥計數器的方法。我用計數器模型演示,先在個位上撥9個珠子,再在個位上撥5個珠子,滿十進一,向十位進一。個位上剩下4個珠子,所以9+5=14。此處的教學目的在于利用計數器幫助學生理解十進制,為一年級下冊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打下基礎。這部分只需要學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第六環節,為了幫助學生能夠運用“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進位加法,在這里設計了兩個小練習:9+3=;6+9=。
要求:用“湊十法”計算。
形式:自主探究,全班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我設計了由易到難的三道題目。)
(1)“圈一圈,算一算”。設計此題目的在于鞏固“湊十法”。
(2)“看圖列示,解決問題”。目的是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教學時先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然后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算法多樣化。
(3)“登山游戲”。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
4、總結提升,復習小結。
總結本課的知識點,教師提問“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板書9加幾的進位加法)學生總結計算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系統的構建,為此我把板書設計如下:)我的板書內容一目了然,重點突出。
說教學效果:
(最后,我來預設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進行的,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不僅讓孩子們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棒。
教法運用:
合作探究法、創設情境
學法指導:
分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 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后,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看著箱子里的飲料,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問題? (現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學生自主思考,并與同桌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景討論
二、初學新課
(初步探究) 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學生按照書上的提示活動討論(可能出現不同的說法)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學生動手操作。 出示具體的情景圖,讓學生明確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
更直觀的認識看圖列式的方法。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 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學生在開展觀察周圍的活動時,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圖形的過程中,說一說理由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學生在說理由的過程中自然地體會到看圖列式根據一定的標準。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基本環節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四、拓展學習
(深入探究)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并把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同桌之間談談如何更快算出答案。
學生說說自己對這種題目有哪些認識。
學生能比較直觀地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五、當堂檢測
(學習診斷) 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現規律。)
學生先自己完成書本習題,在分小組討論各自完成的情況。 學生在討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課堂小結
(梳理歸納)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3 = 9 + 7=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 鞏固新知識
板書設計:
1、 完成新概念配套練習。
2、 完成書本練一練的習題。 有幾瓶牛奶(9加幾)
9 + 5 = 9 + 3 = 6 + 9 =
教學反思: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看看有幾瓶牛奶,這種實際的情景,既有感性認識的一面,又有理性認識的一面,極好的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創設情境以及游戲環節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7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有幾瓶牛奶》。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學法、教法、以及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等方面談談我的構思。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二》第三節第一課時P79頁和P80頁相關練習。
《二》、教材分析
我對本課教學背景進行深入的分析:“有幾瓶牛奶”的情景活動!坝袔灼颗D獭笔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初步進行加法的計算方法,是本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也是今后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的基礎前提,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笑笑有兩盒牛奶,一盒是9瓶,另一盒是5瓶的相關信息,主題圖中已經說明了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教材共分三次活動進行,第一次活動是根據生活情境的觀察進行思考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動,呈現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幾種思考方法,例如通過擺小棒探索“9+5”進行加法的多種方法,特別是“湊成十”時,可以拆5湊9,也可以拆9湊5,“湊成十”的方法,第三次活動通過“圈一圈,算一算”兩道加法算式,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或你喜歡方式來進行加法的算式計算,使學生練習參與面廣,有利于學好這部分的知識。
《三》、確定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簡便性。
2、能力目標: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理解和掌握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9加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與同學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直觀教學,讓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湊十法”,能夠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正確表達“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與思維過程。
二、說學情
我班有65人,經過兩個多月的常規培養和學習之后,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有合作學習的意識,近段主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言,并且通過家庭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在一定的基礎上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學習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后,我對這節課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過獨立的思考,探索,動手,互相交流的算法,體會多樣性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兒童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感知生動表象以及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求知者的面前,從而使其親自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在設計教學時,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兒童認識規律設置了“探索研究”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啟發式”教學理論為指導,采用以下教學策略,較好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采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策略。
學法:自主探索,與同桌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認識,我的教學思路是:老師的“教”體現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鼓勵探索、引導發現”;學生的“學”體現在盡量獨立的進行“擺、算、說”的嘗試。在嘗試中創造出“湊十法”在嘗試中發現9加幾的速算規律。因此,這節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嘗試、發現法”就是在嘗試中有發現的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設計
(一)、教學準備
1﹑計數器,小棒
2﹑自制課件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米奇)你們認識它嗎?
今天米奇就來到我們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
2﹑游戲。(坐碰碰車,相碰的做加法)
下面米奇請同桌的小朋友
做個湊十的游戲?
你是1,我是9,我們都是好朋友。
你是2,我是8,團結起來力量大。
你是3,我是7,我們從小愛學習。
你是4,我是6,說話老實不吹牛。
你是5,我是5,兩數湊十不馬虎。
我設計學生喜愛的游戲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表達和參與的熱情。通過“對口令”游戲復習10的組成,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湊十”法做好鋪墊。
3、自主嘗試,探索算法
(1)談話引入
(師談話,淘氣的媽媽給淘氣買了兩盒牛奶,一盒有9瓶,一盒有5瓶,可是淘氣的媽媽就要求他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瓶?數對了才能喝,這下可難住了淘氣,小朋友你能幫一幫淘氣數一數嗎?
根據媽媽的談話的情景和現實生活為出發點,用貼近學習生活情境展開探索,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感受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表達和參與的熱情。
師:淘氣不知道兩個盒子里有幾瓶牛奶,請同學們幫忙算一算,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瓶,怎樣解決?(師:到底有多少瓶牛奶呢?請自己動先腦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或借助學生學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指導,使學生的直觀感知進一步深化,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
(2)探索算法
四人小組,學習研究,交流方法
師: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嗎?下面小組長組織,先在組內商量計算的方法,再選出代表一會兒在全班交流。(學生在組內討論的時候,可以選一名或幾名代表,我深入到小組中,及時鼓勵學生,參與學生的討論。) (3)全班交流成果
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討論的情景?你能試著說一說嗎?
生1:我是用小棒一個一個的數出來的1、2、3、4······14瓶,一共14瓶。
師:這樣的方法你覺得對嗎?誰要補充?
生2:我用的是加法9+5,把9湊成10,先從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師:真了不起!這種方法你喜歡嗎?
板書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生3:我也用加法,9+5,把5湊成10,從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板書
(看小數,分大數,湊成十,加剩數)
生4:我是這樣算的把9看成10,把加的結果減去1。師:同學們真行!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5:我和大家都不一樣,是用計數器算出來的,
先在個位上拔9顆珠子,再在個位上拔5顆珠子,把個位上的10顆珠子表示在十位上,應在十位上拔1顆珠子,去掉個位上的10顆,個位上剩下4顆珠,也就是1個十和4個一,和起來是14。即是9+5=14。
(以上五種方法都可以計算9加幾,相對來說就是“9”添“1”湊成10,再用10和剩下的數相加計算起來比較簡便。在情景教學中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有著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學生不同的認知方式。
師小結: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好?說一說,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在教學中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同學們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在這里達到個性優化。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圈一圈,算一算
課本P79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說一說或擺一擺計算出得數,然后再匯報交流。(學生在圈的時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數或小數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他們通過實物操作幫助理解問題。)
(2)課本P80頁第1題,第2題。
(學生看圖理解意圖,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集中交流訂正,從小就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樣能準確檢測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果。)
本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是檢查教學目標落實情況的重要手段,這節課我為了鞏固新知,深化思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設計如上練習,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力求面向全體學生。
5、暢談收獲,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學習,你都有什么收獲?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相信你們會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努力,在成長的道路上有更大的收獲。
首先讓學生暢談收獲,然后教師總結評價,提出希望,最后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關于9加幾的問題。這一環節重在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再一次向學生滲透生活中有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的思想,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這樣,通過梳理,歸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整節課的安排善始善終。
6、數學游戲
搭積木(9加幾)
(游戲是低年級兒童最喜歡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輕輕松松學知識,這不正是我們的追求。于是此環節我設計了游戲。)
師:小淘氣知道同學們這么愛動腦筋,很愿意和大家交朋友,我們看看,他會帶領我們到哪里去呢? (出示擺一擺、算一算,小朋友們在公園游樂場的一角玩搭積木的游戲課件。)師:我們也像公園里的小朋友那樣玩一玩、做一做吧。學生爭先恐后地來玩這種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練了9+?的進位加法,并在算題的過程中練習了自己最熟練的有關加法的計算方法,達到練習和強化的目的。學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方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一擺,算一算9+?,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再次用游戲來激發學生,小朋友們都很樂意幫助,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和運用多種算法。
7、課外作業(購買食品)
師:小淘氣和大家一起逛了一會兒公園,他想請大家一起到公園的小店里吃點東西,你能幫他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嗎? (出示課件:食品的價錢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漢堡8元、巧克力7元、雞腿9元、可樂5元。) (1)幫小淘氣選擇一個雞腿和另一種食品并計算價錢。(學生選擇后練習9加幾的計算。) (2)自己任意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
(學生自主選擇進行任意兩個數的計算。) (練習題設計生動、有趣,在愉悅的氣氛中,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又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購買食品這一練習的設計,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五、板書設計:由于學生思維活躍、聰明、積極,經常出現一些意想不到之處,所以對本課的設計應根據學生的變化而變化的,讓學生從自身的認識基礎出發,主動學習。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8
一、講講我對教材的理解:
《有幾瓶牛奶》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二)的第三課時。本課教學是讓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初步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是今后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基礎。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笑笑有兩盒牛奶,一盒九瓶,一盒五瓶情景。
主題圖中已經出示了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我認為本課的主題圖給出的數學問題太直接,學生沒有思維的空間。而且情境很單一,缺乏趣味性,不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我把本課的情境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進,把整個課堂設計在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喜聞樂見的“游園”這一情境中,讓此情境貫穿課堂,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在情境中我把數學問題改為“一共有多少瓶”這一條件進行更改,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情境圖,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再根據相應的信息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1、學生在上學前,大部分已經受過較好的學前教育,對于20以內的加減法能很熟練的計算出得數,因此這節“9+5”的課,多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舊”知識,并不能引起多大的興趣。
2、學生雖然很熟練的計算出2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但是具體是怎樣得出來的,也就是計算方法卻說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這是本課應該解決的問題。
三、學生學習方式與評價方式。
1、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民主,和諧的小組中探究新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2、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展開探究的雙翅,在數學天地里翱翔;變幻評價方式,有師評價,也有課件中的語言評價。
四、談談我確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以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為標準,依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對目標制定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9加幾的進位加法,鼓勵算法的多樣化,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能力目標:
1、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以及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學習態度。
2、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9加幾進位加法的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討“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五、說說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ㄒ唬㈥P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游園”,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有幾瓶牛奶說課稿11-11
《有幾瓶牛奶》說課稿02-18
有幾瓶牛奶說課稿07-18
數學一年級上冊《有幾瓶牛奶》的說課稿10-03
《有幾瓶牛奶》說課稿范文06-12
小學數學《有幾瓶牛奶》教學說課稿08-04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06-19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11-04
《有幾瓶牛奶》說課稿(精選3篇)04-11
《有幾瓶牛奶》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