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3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用畫直觀示意圖的方法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思想方法,它是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問題解決的思維素質,掌握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用列表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系統研究用畫圖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畫圖的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比較復雜的面積問題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題,主要是呈現生活情景,提供數學信息,讓學生經歷畫圖整理信息的全過程,再通過“尋求策略—解決問題—發現規律”的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畫圖整理信息的價值,并產生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因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雖有一些分析類似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但一般處于無序狀態,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規范化。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在解決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直觀示意圖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示意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②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用畫示意圖的方法整理信息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體會到畫圖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
③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學會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圖形面積增加或減少的情況,幫助理解題意,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學法: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通過學情分析,我準備用以下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探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創設情境迎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需求的支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二)、整理分析主動參與。
數學活動是學生認知的基礎,能力形成的溫床,新課標也指出,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局限于解決問題,更在于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體會到解決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三)學以致用,形成策略。
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只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體會到它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內化成自己的策略。
三、說教學程序:
鑒于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預設如下三部分展開學習。
(一)問題導入,激趣引新:
課始直接揭示課題讓學生明確本課所學的是什么。接著設計一個游戲環節:一個會變動的長方形,只要你來發令,它就會變大或變小。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學生通過游戲活動直觀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變化與它的長、寬變化有關,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嘗試,體驗策略:
1、教學例1
(1)組織學生觀察題目,怎樣能將題中的條件和問題表達得更清楚?引導學生想到畫圖的策略。
(2)教學怎樣畫圖。學生先試畫,接著教師示范畫,然后觀察所畫的圖找到這兩個長方形之間的關系,最后看圖分析數量關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
例題的關鍵是處理好讓學生想到畫圖、畫好圖、用好圖和感受畫圖的好處。充分突出畫示意圖對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作用,從而逐步形成主動運用策略的積極心向。
2、教學試一試
(1)此題是例題的一個簡單變式,即由長的增加變為寬的減少。在教學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熟悉畫示意圖的方法,體驗策略的運用過程。
(2)教師引導學生對上面兩道題進行比較,組織學生觀察、討論、找出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上的共同之處,進一步明確解決有關圖形問題時,可以用畫圖的策略。
設計意圖:
教師為學生創設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經歷兩次“畫圖整理—討論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動過程,初步體會了用畫圖的方法整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增強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三)、鞏固練習,提升策略
1、完成“想想做做”
第1題。此題與例題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要根據假定的變化情況先分別求出長方形的長和寬。這里要信任學生,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基于對解決問題策略的已有體驗,獨立解決問題。
2、完成“想想做做”
第2題。此題不再求原來長方形的面積,而是求長、寬變化后增加的面積。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正確畫出示意圖。為了較好地突破這一難點,我先讓學生將此題與剛才一題進行比較:同樣是長方形的長、寬變化,它與剛才一題有什么不同?這里突出此題是長方形的長和寬同時在變,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再來畫圖就容易多了。同時這題還有一個難點就是一題多解。要讓學生充分利用畫好的圖仔細觀察,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在此過程中注意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讓他們結合示意圖詳細說明是如何計算的。在完成上述幾道題目后,讓學生對整個的解題過程進行反思,從而再次突出畫示意圖對解決有關面積問題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感受策略的價值。
3、最后安排了判斷練習。
既是對有關面積問題的整理,也是今天所學的畫圖法的延伸。同時也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意圖:
我準備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通過層層深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以上只是我對本課教學過程的預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比較順利。但有一點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有一位學生在解決試一試這題時就出現不同的解法,可見我們老師在備課時應盡可能將會出現的問題都預想到,避免到時出現意外。其次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他們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體會“做數學的樂趣”
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九冊(蘇教版)第94頁例1、及相關練習。
2.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教學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通過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現實問題中基本數量關系的理解,增強分析問題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常常是多樣的,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策略。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對信息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有條理的一一列舉,并對有關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 。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用操作、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列舉的策略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初步的接觸,只不過是沒有加深認識。本班學生能自主探究一一列舉的策略,對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的“有序”,自己能不能有條理的解決,這時就需要其他的探究方法或老師的引導了。
三、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教法和學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現著教法,二者共處于教學過程之中,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互相轉化。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上課時用多媒體課件情境引入。教師加以敘述,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開展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的佳境。
2.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法
讓學生在例題的探究中,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學習例題之后,出示練習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練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些活動有利于養成學生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四、說教學準備。
我為學生準備了課件,每組3張表格、一捆小棒,。
五、說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板塊:
(一)激趣導入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三)鞏固策略理解,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這里首先說激趣導入:從學生熟悉的花圃著手,通過幫王大叔,激勵學生去設計方案。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去探究例一。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從生活中去引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下一步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在動手操作中激發創新的潛能,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愉悅。
1.動手操作
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小棒擺一擺,交流討論該怎么擺?從中知道圍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分工合作,邊擺邊填表一。學生在無序的排列中,從中感悟到要想圍出花圃,就必須要找出長方形的長和寬。(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學生先自主動手操作,讓學生整體感知方法的多樣化。填表是把日常生活抽象成數學問題,是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這里我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探究。)教師巡視學生操作情況,及時引導需要幫助的小組。
2.展示策略
學生操作完成后,我使用多媒體把學生匯報的結果一一列舉出來。(出示完整的表格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一一列舉”時的“有序”)。讓學生初步感悟用操作的策略容易出現重復和遺漏,為后面的有序列舉教學做好鋪墊。
3.提升策略
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環節。出示表格,讓學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這里老師只是引導,而學生才是發現這種策略的主體。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設計意圖:利用表格這一步驟既是加深對“一一列舉” 策略的理解,又是對“一一列舉”形式的優化。)
4.比一比優化策略
讓學生在操作,畫圖,列表的過程中,感受到方法是多樣化的,但是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到最合適的,達到了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發現規律
通過表格讓學生去發現規律。這里鼓勵學生多說,當學生有困難時,老師再適時引導。(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在發現新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6.拓展提升
王大叔決定建造一個新花圃。他選中了一塊長方形土地,面積正好是30平方米。還是用1米長的木條圍花圃,怎樣最節約木條呢?
讓學生自主探究,再請學生到前面匯報講解。(設計意圖:通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在自主探究進一步感知一一列舉的策略,領悟有序的重要性。)
最后是鞏固策略理解,靈活解決實際問題。(出示課件)
1.這里再次出示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網站更新,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讓學生感受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應用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抽象的問題條理化,把生活的問題數學化,真正達到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7.講解科學家歐拉的故事鼓勵學生,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在這問題中學生發現了正方形,那么就引導學生發現當周長一定時,圍出的正方形面積最大。(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全課總結
這里出示課件總結,讓學生認識到其實策略沒有好壞,關鍵在于運用。找出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學生的回憶總結,提高對有序列舉方法的深刻領會以及應用。)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評課記錄
姜堰區實驗小學三水校區 游曉暇
秦彩艷:
教者課前準備比較充分,能緊緊圍繞目標,依托教材展開教學。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教學中,能充分利用例題情境,學生通過擺一擺、圍一圍、看一看、畫一畫、說一說等有效手段,發現一一列舉策略的價值,在列舉的過程中能注意不遺漏、不重復。
曹衛琴:
游老師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始終圍繞問題展開。讓學生結合情境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不斷的變式練習,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手段,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啟發了學生思維,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似行云流水,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明顯。
閔愛芳:
這節課的教學效果留給我的思考很多,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要給予關注,及時、有效、科學地評價,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
王燕:
今天聽了游老師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感觸很深。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會用操作、畫圖和列表來解決問題,對這些策略解決問題的價值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驗和認識, 一一列舉是我們生活中解決問題時常用的策略之一,在列舉的時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對發展思維也很有價值。教者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找到適合的策略。
周健:
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列舉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游老師無論是精心的教學設計,巧妙的課堂構思,還是學生的積極配合,踴躍發言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梅:
游老師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是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在理解題意后,讓學生從已有的信息中去發現問題。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一一列舉的方法,并能主動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學中,所呈現給學生的例題:如用22根柵欄圍長方形花圃,有幾種圍法?需要首先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我們要選擇一一列舉的策略,選擇其他方法容易出現什么問題?這一點游老師做的比較到位,她通過展示了幾位同學的作業情況,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有的答案重復了,有的答案遺漏了,為了防止類似的情況發生,接著老師順其自然的提到了一一列舉法,讓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擾后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些。
譚紅海:
這節課,老師注重培養孩子靈活使用一一列舉法。使用一一列舉法書上主要是列表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但不實用。一、上課時孩子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動手操作,畫表格。二、這種方法相對來說不是最方便和最容易讓孩子接受的。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發現問題,并學會用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孫亮:
教師在例1探索后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拓展。王大叔決定建造一個新花圃。他選中了一塊長方形土地,面積正好是30平方米。還是用1米長的木條圍花圃,怎樣最節約木條呢?老師讓孩子放手自己去解決。及時搜尋各種教學資源,投影展示、交流。明確在一一列舉時遇到情況復雜的必須先分類,在有序的一一列舉。最后指導學生借助表格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小結揭示“一一列舉”。這樣學生接受起來順其自然。
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內容。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它是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問題解決的思維素質,掌握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系統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課知識,將為以后學習用列表等方法來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的實際問題奠定知識、思維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教材安排的例題,主要是呈現生活情景,提供數學信息,讓學生經歷列表整理信息的全過程,再通過“尋求策略—解決問題—發現規律”的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數據信息策略的價值,并產生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但一般處于無序狀態,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規范化。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借助生動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研究內容,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還會通過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中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對類似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的探索,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列表整理、分析數量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列式解決問題,體會列表這一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并能運用該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二、說教學程序:
鑒于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設計如下四部分展開教學。
(一)聯系生活,激趣引新:
教學一開始,通過班內學生比賽,發現課程用列表的方法呈現更加清晰、整齊,從而出示本課課題,并說明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是我們解決較復雜數學問題時的好幫手。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學生感興趣的小比賽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針對學生現有對信息的搜集和觀察能力,讓學生感知列表呈現信息的優點和便利。】
(二)合作探索,領悟內涵
1、初步感知列表
例1主要教學兩積之和的實際問題。這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用三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教材提供了兩組數據,分別是小芳家栽桃樹、杏樹和梨樹的行數,以及三種果樹每行栽的棵樹,同時提出第一個問題: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由于題目中的條件比較多,數量關系相對比較復雜,由于之前的引導,學生們很快聯想到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這些條件。潛移默化中,學生經歷了從現實情境中選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結構完整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充分感受列表整理條件的優點。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活動,經歷列表整理的全過程,一方面在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個數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學生理解表格的結構和內容,是為了積累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經驗。】
2、分析數量關系
本環節中啟發學生思考:你能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嗎?這樣在關鍵處加以點撥,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容易理解:根據題中的條件,“可以先分別算出桃樹和梨樹的棵樹”;根據題中的問題,“要求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這里讓學生自主經歷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其意義不只在于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在于這一過程中學生切實體會到:分析數量關系既可以從條件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列式解答,并進行檢驗,同時留出空白,以便于課堂上的反饋與評講。接下來,提出第二個問題:杏樹比梨樹多多少棵?放手讓學生按照解答第一題的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完成解題。
3、回顧和反思
在解決完兩個問題后,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說說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歷哪些步驟,并通過交流,總結和歸納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反思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說說自己的體會,以進一步提煉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的認識與經驗,體驗分析數量關系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這樣,已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主線,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有利于學生深刻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形成策略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實際問題的教學走出教師教題型、學生記解法的困境。
(三)鞏固練習,深化發展
【設計意圖:準備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通過層層深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1、“練一練”第一題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實際問題,同時提出“先整理題中的條件,再解答”的要求,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列表整理題中信息的方法,感受列表整理對理解數量關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識。
2、第2題以純文字的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更深刻體驗綜合運用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最后,讓學生說說在這節課上學會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說課稿02-09
《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說課稿04-16
《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06-29
《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10-23
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說課稿08-08
《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01-31
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11-16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說課稿05-21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的說課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