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501班有學生79人,學生的學習態度、班級的學習風氣是比較好的。前任數學老師一直對行為習慣的培養很重視,因而這批同學的學習態度端正,作業書寫工整、美觀。但也有部分同學由于父母長輩過分寵愛,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學習習慣較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本班的后進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學習中懶惰思想嚴重。
2、不太會抓重點,學習方法不當,不懂得靈活運用,學習成效不高。
3、學習習慣有待改進。
4、老師采用上課提問、下課輔導、指導監督等方法提高其學習成績。
因學習方法不當,成績不顯著的著意教給其學習方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大多數同學需要家長配合。同時用“一幫一”促使其盡快把學習趕上來。本學期應加以改進,力爭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學風氣尚未形成,學優生和學困生的結對工作、強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
分數乘法、長方體(一)、分數除法、長方體(二)、分數混合運算、百分數、統計、總復習。
2、教學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含義并能正確計算。
(3)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計算。
(4)使學生認識理解物體體積概念,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掌握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5)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并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7)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并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全冊教學內容及教時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1)分數乘法;8課時
(2)長方體(一)7課時
(3)分數除法 10課時
(4)長方體(二)9課時
(5)分數混合運算 8課時
(6)百分數 11課時
(7)統計 5課時
(8)總復習 4課時
教學重點:
1.理解整數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2.理解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認識百分數的意義是重點,探索并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6.認識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
1、整數與分數的乘法的兩種意義之間的聯系。
2、把被除數的分數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被除數的幾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在本學期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1、研修計劃 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水平,不斷學習當今社會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思想,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學習貫徹“新課標”的實踐中力爭上游,搶占教學改革的制高點。繼續開展“提問反思”的小課題研究。每天上課前三分鐘仍然堅持:提問三分鐘。每周堅持完成一次“提問反思集”的作業,裝訂成冊,在班級傳閱,實現資源共享,達到互相學習、相互提升的目的。
2、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措施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通過表揚、激勵的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擬開展“優秀作業明星評比”、“每月上課之星”評比,并發送小喜報的形式,讓學生們在競賽評比和表揚中獲得進步。
3、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4、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十分明顯。因此,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課件設計,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提高教學的效率。
五、潛能生輔導計劃
1、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提優補差工作。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達到手拉手同進步的目的。
2、上課時對學困生多加注意,有針對性地提問,找到他們學習上的難點,予以解決。
3、為了做好抓好兩頭,保住中間的工作要點,努力設計讓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學手段。設計提問、設計練習、分析內容注意選擇性問題。同時明確練習題的難度的層次性,使學生有的放矢。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較好的全面的完成練習題。
4、重視差生的錯題訂正,不厭其煩的反復地幫助差生完成基礎性作業,直至學生真正弄懂為止;對差生的作業保證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強與家長的配合,幫助潛能生從態度到習慣,從上課到家庭作業的指導形成合力。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內容的增刪和變化
本冊修訂后的教材,一共有十個單元。與實驗教材相比,主要是有以下幾個調整和變化。
1.重新整合年、月、日和24時記時法的認識
24時記時法的內容原本是安排在三年級上冊進行教學。但在教材實驗過程中,不少教師反映學生解決這部分內容中“求經過時間”的實際問題有一定困難,建議適當后移。考慮到“課標20xx年版”把24時記時法安排在第一學段,所以教材修訂時將這部分內容與年、月、日的知識加以整合,集中安排在本冊教材的第五單元。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們從整體上把握常用的時間單位及其相互關系,同時也方便教師組織演示、操作以及相應的實踐活動。
2.提前安排兩步混合運算,鼓勵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課標20xx年版”把兩步混合運算的教學內容由第二學段移至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認識小括號,能進行簡單的正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為此,教材在修訂時作了相應的安排。盡管學生在此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兩步式題(含同級運算式題和乘加、乘減式題),但這些式題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逐次計算”。本冊教材安排的兩步混合運算式題涉及兩步混合運算的各種情形,自然也就涉及運算順序的各項基本規定,因此它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需要我們給予必要的關注。教材在安排這部分內容時,還第一次要求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解決相關實際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兩步混合運算的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更加宏觀地把握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引導他們把解題思路與相關運算順序的規定有機結合,從而促進數學思維能力,尤其是分析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3.按“解決問題策略”內容板塊的整體規劃,教學從問題出發進行思考的策略
從所求問題入手,根據數量關系先找出與這個問題直接相關的兩個條件,再把上述條件中的未知項作為新的問題,并繼續尋找與它直接相關的另外兩個條件……像這樣執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要的條件都能從原題中全部找到的思考方法,我們稱之為從問題出發思考的策略。與三年級上冊安排的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一樣,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體驗并掌握這一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經驗,而且有助于他們逐步加深策略體驗,不斷增強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自覺性,并為綜合運用學過的策略以及繼續學習其他策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4.后移平均數的認識,重新設計簡單數據統計活動內容
根據“課標20xx年版”的要求,第一學段的統計教學,重點應讓學生了解統計活動過程、積累初步的統計活動經驗,不要求認識正式的統計圖表,也不要求認識平均數以及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為此,教材把原來安排在三年級下冊與平均數有關的內容后移至四年級上冊,同時,引導學生基于解決問題的需要,繼續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中蘊含著信息,感受數據分析的意義和價值。與二年級上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相比,本冊教材一方面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了解并初步掌握數據的簡單匯總、排序和分組方法;另一方面,則引導他們對收集和整理的數據進行簡單分析,初步體會分析數據時不僅要關注個別數據,也要關注一組數據的方方面面,概括簡單分布情況,這樣才能從數據中獲得更多也更有價值的信息。
二、教材簡析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教材下冊共安排了九個單元,分四個領域編排教學內容。
1.“數與代數”領域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安排7個單元,包括“兩位數乘兩位數”、“千米和噸”、“解決問題的策略”、“混合運算”、“年、月、日”、“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小數的初步認識”。
2.“圖形與幾何”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即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3.“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即第九單元“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4.“綜合與實踐”領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動,包括:“算24點”和“上學時間”。第十單元是本冊教材的“整理與復習”。還增設探索“有趣的乘法計算” 專題活動。
三、各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安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適用于三位數乘兩位數,甚至三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中去。因此,在整數乘法中,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具有很強的基礎性,把它組成一個單元,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本單元安排了6個例題,具體如下:例1:兩位數乘10的口算(包括幾十乘幾十)
例2: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例3: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進位)
例4: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進位)
例5:兩位數乘幾十的筆算
例6: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建議
1.教學兩位數乘10,鼓勵學生探索算法,在交流中相互印證,從中選擇比較方便的方法。
例1教學12×10,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從這些菜椒的堆放方式得到算法的啟發。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探索算法。
2.為解決實際問題而估算,體現估算的意義;創設需要估算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
例2的編寫,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關于估算的教學思想,即估算不單是一種數學計算方式,更是有效解決問題的常用手段;教學估算不是學生被動接受怎么算,而是主動探索新算法的學習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解決怎樣的問題用到了估算,體會是如何估算的,還要體會到估算都有什么作用。
3.意義建構筆算的豎式,首先要解決分幾步乘以及每步乘的結果寫在哪里的問題,然后要解決如何進位的問題,最后形成完整的計算法則。例3和例4都是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例3著重教學豎式的結構,包括乘的步驟以及每一步乘得的結果的書寫位置;例4著重教學乘法過程中的進位,并形成計算法則。這樣安排分散了難點,有利于課堂教學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點并有效地解決難點。
4.教學兩位數和幾十相乘,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簡便的豎式怎樣寫,還要他們體會這樣寫的合理性。本單元計算兩位數乘幾十,一般采用筆算,尤其是像37×30這樣需要進位的乘法,不要求學生口算出得數。兩位數乘幾十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特殊情況,它的豎式在遵循計算法則的前提下,有特殊處理的方面。例5教學的這些乘法,使學生掌握簡便形式的筆算技巧。
5.教學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重視解題思路的形成,發展推理能力。
6.結合乘法計算,滲透乘法運算律和積的變化規律。
配合例5的“想想做做”第5題以及單元復習中的第8題、第10題、第11題都是結合乘法筆算,在滲透乘法運算律和積的變化規律。
第二單元:千米和噸
(一)教學內容
千米和噸不與其他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一起教學,是因為認識千米和噸需要相應的生活經驗支持,要在現實的情境里體驗1千米是多長、1噸是多重,要聯系萬以內數的知識進行千米和米、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低年級學生一般不具備認識千米和噸的條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級下冊教學這兩個計量單位。本單元共安排了兩個例題進行教學,分別是:
例1:認識千米
例2:認識噸
(二)教學建議
1.因地制宜,安排學生感知1千米的實際長度。
千米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盡管有些學生會聽到或看到這個長度單位,但并沒有形成1千米的長度概念。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低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千米,缺少感性認識來支持概念的形成。二是千米無法像較小的長度單位那樣,在直尺上直接感知。
2.創設學習“噸”的情境,幫助學生體會1噸有多重。
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1噸的物體很重。學生認識噸,不可能像體驗1克、1千克那樣直接拎一拎、掂一掂,也不能像感知1千米那樣直接看到,只能間接體會。
3.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千米和噸”的實際應用,并進行簡單的計算或估計。
練習三中第3、第4題都是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學生困難不大;第5題不必算出精確得數,通過估算就能解決。教材還安排了填表和測量的活動,如第8題,了解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的長度;第9題按自己走1千米所用的步數或時間,推算出從學校門口到哪里大約長1千米。這些培養學生能力的活動,切不可忽視。
第三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安排了兩道例題和一個練習,具體安排如下:
例1:初步體會從問題出發的推理過程,解決有三個已知條件的,求還剩多少的兩步計算問題。
例2:利用從問題向條件的推理,解決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兩步計算問題。
(二)教學建議
教材安排遵循“策略”的教學規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學習策略:先體會策略,再運用策略,逐步達到掌握策略的目的。教材主要安排求一共多少、還剩多少、相差多少的兩步計算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的數量關系適宜從問題出發進行推理,學生很熟悉這些數量關系,有助于他們初步學會從問題向條件推理的思考方法,從而形成思路、掌握策略。
1.首次教學從問題向條件的推理,加強對學生引領的力度,凸顯思路的特點和方法。
2.解答只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從問題想起的好處。
3.編排必要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解決問題的策略要在練習中逐漸完善和穩定。教材編排的練習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針對策略的特點而進行的專項訓練,二是應用策略解答的兩步計算問題。根據問題先說出數量關系,再說說缺少什么條件。利用“從問題想起”的策略推理分析兩步計算問題的數量關系。
第四單元:混合運算
(一)教學內容
在教學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較好地掌握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統計的兩步運算,還初步接觸了乘加、乘減的計算。本單元教學混合運算,把計算從加減或乘除的同級運算擴展到加(減)乘(除)不同級運算,要求學生體會并掌握運算順序,學會使用遞等式表示運算過程與步驟,初步運用混合運算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水平,本單元只教學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安排了三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
例1:乘法和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
例2:除法和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
例3: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材把不同級的混合運算分成了“有乘法也有加減法”和“有除法也有加減法”兩段,各安排一道例題教學,降低了認知難度,能方便教與學。
(二)教學建議
1.聯系解決實際問題,體會運算順序
運算順序是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應遵循的規定,為什么要有這樣的規定?教材讓學生結合現實的素材體會運算順序的合理性。這就是把運算順序的教學與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相結合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學運算順序的同時,教學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初步體會列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算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列出分步算式再通過“代入”,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綜合算式;另一種是根據題目的數量關系式直接列出綜合算式。逐步體會 教材突出列綜合算式要依據問題的數量關系,引導學生逐步養成先思考問題的數量關系,在列綜合算式的習慣。3.學會思辨
3.精心安排題組練習,使全單元的教學效果更好。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需要掌握多種類型計算的運算順序,有同級的、不同級的、有小括號的,如何把這些運算順序構建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結構,便于學生及時提取,正確使用呢?教材安排了一些計算題組,通過比較相同和不同之處,幫助學生熟悉并全面掌握運算順序。如p35/4盡管數據相同,數的位置相同,但是運算符號不同,運算順序也不同。相類似的安排還有p37/3、p39/3、p40/2。
第五單元:年、月、日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的計量單位中,時間單位比較抽象,難以體驗一個單位具體有多少,而且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時間單位的教學分成兩段安排。本單元是教學時間單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級教學的時、分、秒的基礎上,再來教學年、月、日的知識,以及24時記時法。全單元安排四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
例1:認識年、月、日
例2:認識平年和閏年
例3:認識24時記時法
例4:求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建議
1.安排學生在年歷上收集、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比較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數,教學平年和閏年的知識。
平年和閏年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它的二月份。教材把平年和閏年二月份的月歷作為學具,指導學生認識平年和閏年,體會有關閏年的規律。
3.聯系生活常識,利用圖形直觀表示24時記時法的原理與方法。
4.解決“求經過時間”的問題,放開思考與算法。
日常生活中常有“求經過時間”的問題,其難易程度差異很大。本單元教材通過解決比較簡單的問題,使學生懂得“經過時間”的含義,初步學會求經過時間的思考方法。例4:例題安排的是求整點與整點之間的經過時間,要求獨立思考,允許解法多樣。問題要求“《動畫劇場》從14:00開始播放,16:00結束,播放多長時間”。這個問題不是很難,教材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可能看著鐘面思考,也可能仿照例3的直條思考,然后教材指出,還可以用減法計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經過時間”的含義。其實,在鐘面上或直條上直接數出播放時間,與列式計算,其思考過程是一致的,都是從16小時里去掉14小時,只是它的表現形式不同,教學時要溝通它們的相同點。“試一試”是求非整點時刻之間的經過時間,教材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思考。用一條線段表示從8:00到9:00,再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6份,每份表示10分鐘,在8:10下面標注開始,在8:40下面標注結束,學生直接看著線段圖計算播放時間。學生可以直接數,也可以列式計算。
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在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安排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面積的含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些知識是平面圖形面積的起步知識,在以后教學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有重要的基礎作用。全單元安排七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
例1、例2:認識面積
例3:認識面積單位
例4、例5、例6: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例7: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二)教學建議
1.加強直觀感受,在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上抽象出面積的意義。
過去的小學數學教材里有“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叫作它們的面積”這句話,本單元沒有這樣寫出。而是聯系具體材料,以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自主抽象與概括。
2.教學常用的面積單位,加強操作活動,形成面積單位的初步觀念。
與面積單位的基本概念有關的知識是:什么是面積單位、有哪些面積單位、各個面積單位分別是多大、怎樣使用面積單位等。
3.通過測量,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通過計算正方形的面積,推算出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把面積單位的進率安排在本單元最后教學,可以利用正方形面積公式,通過計算推理出相關的進率。
5.適時安排關于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屬于兩類不同的量。周長和面積都存在于平面圖形上,學生容易混淆求周長和求面積的問題。所以,及時安排周長和面積的比較,幫助學生區分這兩個不同的教學內容,是教學不可疏忽的任務。(1)比較計量單位及其使用。(2)比較概念及其算法。(3)體會周長相同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面積相同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6.編排“動手做”,激發對圖形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滲透圖形的運動。
這里安排的“動手做”,分別把一個較大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成若干個較小的長方形,通過在大長方形和正方形里畫小長方形,得出最多能分成的個數。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用計算和考慮圖形的周長或面積,只要關注圖形的形狀特點,思考怎樣把小長方形“放”在大圖形里面,可以橫著放,也可以豎著放,可以思考怎樣放正好,怎樣放還會有剩余,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的基礎上編排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一個物體、一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在直觀圖形的幫助下比較兩個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能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繼續教學分數,把若干個相同的物體看成一個整體,認識整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單元一共編排5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表:
例1、例2: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例3:“求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例4: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例5:“求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建議
1.教學整體的幾分之一,創設有趣的情境,引發認知需要;借用集合圈,把若干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凸顯幾分之一的本質特征。
2.教學整體的幾分之幾,突出它與幾分之一的關系。
3.求整體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是多少,加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4.把幾厘米改寫成十分之幾分米,把幾角改寫成十分之幾元,為教學一位小數作準備。
5.編排“動手做”,開展形象思維,體驗分數1/4的意義。
第八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一)教學內容
學習小數是認數的一次重要擴展,在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時候,往往采用小數表示。本單元初步教學小數的知識,也為第二學段系統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基礎。全單元編排四道例題,具體安排如下:
例1、例2:認識小數
例3:小數的大小比較
例4: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二)教學建議
一位小數的含義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聯系實際初步體會一位小數的含義,是本單元在知識技能方面最主要的教學任務。至于比較小數的大小和計算小數加、減法,都在初步感受一位小數含義的基礎上進行,都為深入體驗一位小數的含義而安排。
1.聯系實際事例引出一位小數,初步揭示一位小數的概念。
“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是小學數學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概括性表述,學生需要在豐富的感性認識中逐漸形成這個概念。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里,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初步認識一位小數以后,例3安排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例4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都可以看做是小數意義的實際應用,也是小數概念的繼續加強。
3.精心編排練習題,加強概念,發展數感。
練習十一是全單元的綜合性練習,在扎扎實實練習有關一位小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十分重視一位小數的概念的進一步強化,以幫助學生發展數感。(1)數形結合,加強一位小數的概念。例如練習中的第1題、第3題、第5題。(2)感受數之間的關系,發展數感。例如練習的第10題。
第九單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
(一)教學內容
例1:簡單的數據匯總
例2:分析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排序和分組
(二)教學建議
1.把各個小組的數據合并,是常用的匯總方法;把數據按不同標準分類,是常用的數據整理方法。
2.分析數據、引發思考,發現并解決問題。
統計教學要體會數據里蘊含著信息,既然是“蘊含”,就需要挖掘、加工和利用數據里的信息。學生開展統計活動,不僅應得到有用的數據,還要對數據進行深入的思考,發揮數據的作用與價值
四、教學進度
全冊教材共安排53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還安排了5課時的全冊內容的整理與復習。全學期大約還有20%左右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便于教師創造性的安排教學。
周 次 | 日期 | 教 學 內 容 和 課 時 安 排 | 備 注 |
1 | 兩位數乘兩位數(4) | ||
2 | 兩位數乘兩位數(4) | ||
3 | 兩位數乘兩位數(2)有趣的乘法計算(1)機動(1) | ||
4 | 千米和噸(3)機動(1) | ||
5 | 解決問題的策略(4) | ||
6 | 混合運算(4) | ||
7 | 混合運算(1)實踐活動(1)機動(2) | ||
8 | 年月日(4) | ||
9 | 年月日(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2) | ||
10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4) | ||
11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3)機動(1) | ||
12 | 分數的初步認識(二)(4) | ||
13 | 分數的初步認識(二)(2)小數的初步認識(2) | ||
14 | 小數的初步認識(2)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二)(2) | ||
15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二)(2)實踐活動(1)機動(1) | ||
16 | 整理與復習(4) | ||
17 | 整理與復習(1)期末復習(3) | ||
18 | 期末復習、考試 |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問題背景:
根據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綱要》、實施素質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及遵義縣教育科技局的指示,我校被列為遵義縣小學減負、提質、增效的試點學校,結合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能在五年級數學中真正做到減負、提質、增效,特制定本方案。
理論依據:
1、實驗假設
讓學生從多種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感覺到快樂,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進而培養數學興趣。教師可以補充諸如觀察、制作、實驗、讀課外書這一類實踐性的作業。
2、理論依據:
六年級數學屬于新課程標準的第二段學習階段,本階段的三維目標主要有以下3個目標,其中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同屬過程與方法目標。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了解負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掌握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解簡單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了解一些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體驗圖形的簡單運動,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掌握測量。識圖和畫圖的基本方法。
3、歷數據的收集。理和分析的過程,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經整掌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簡單的計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合適的量綱)。字母和圖表描述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形成數感,發展符號意識。
2、在探索簡單圖形的性質。運動現象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與表示數據,歸納出有用的信息
4、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達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夠進行簡單的辯論。
問題解決
1、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能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能借助于數字計算器解決簡單的計算問題。
4、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5、能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經歷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情感態度
1、愿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嘗試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4、初步養成樂于思考。實事求是。勇于質疑等良好品質。
實驗目標:
1、科研目標:
讓學生從多種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感覺到快樂,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進而培養數學興趣。
2、育人目標: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工作目標:
利用數學作業優化設計,來達到減負、提質、增效。
實驗對象、方法、手段
實驗對象:六年級學生
實驗方法:實驗法
實驗手段:數據統計
實驗原則
設計階梯型題組,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精選不同層次的題目,由易到難,按照不同能要求編成題組,有針對性地設置作業,使學生的思維坡度循序漸進。
實驗內容:
六年級數學作業布置
實驗過程:
1、準備階段(20xx年5月-8月)
本階段充分了解調查學生,分析現在的作業現狀,制定有效的作業減負、提質、增效方案。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12月)
為了認真落實三維目標,切實做到減負、提質、增效,我主要圍繞作業設計來實施。
科學設計作業,重視分層教學是將減負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作業設置必須體現“鞏固和檢查、深化和提高、體驗和發展”三個功能,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不同類型、難度、時間的作業,讓學生達到通過作業發展提高的目的。學生數學作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一多”“二假”“三無效”。“一多”指作業量大,學生身陷題海不能自拔;“二假”抄襲他人作業現象嚴重;“三無效”指學生寫作業和教師判作業均疲憊不堪,卻收獲甚微。基于此,我認為小學數學作業要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需從以下方面做起:
1、作業內容精煉化
教學實踐表明: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大沖突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而實效低。數學老師往往會布置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術”,是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因素之一。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課堂效益低,作業質量差數量多,缺乏典型性。精煉作業,提高作業效應,非常關鍵!
2、作業形式多樣化
傳統數學中布置的作業均為筆答題型作業,單調的作業讓學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學生做做業的積極性,也不利于鍛煉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業形式上要注意變化,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從多種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感覺到快樂,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進而培養數學興趣。教師可以補充諸如觀察、制作、實驗、讀課外書這一類實踐性的作業。
3、作業布置層次化
素質教育具有主體性、個體性、基礎性、發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體性和發展性要求作業必須有層次性,才能適合全體學生,才能滿足知識基礎不同、
智力因素各異的每位學生的需要。
設計階梯型題組。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精選不同層次的題目,由易到難,按照不同能要求編成題組,有針對性地設置知識、方法、能力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的思維坡度循序漸進,恰到好處。如在六年級數學上冊中以《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一節為例,習題的層次作如下設計:
第一層練習題:
(1)列式計算
①一個數的38是36,這個數是多少
②多少千克的37是45千克
(2)上海大眾汽車公司上半年生產小轎車15000輛,正好完成全年任務的59,全年計劃生產小轎車多少輛?
第二層練習題:在基本熟悉解題步驟的同時,加深理解(先用線段圖表示,再解題。)
(1)列式計算
①多少噸的512是4.5噸
②多少千米的35%是70千米
(2)修路隊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48千米,占全長的45。這條路長多少千米在學生訓練時,教師及時巡視,及時反饋,加強對中、低層次學生的輔導。對低層次的學生,課后盡可能多地進行面對面輔導。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互動,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布置作業時,可布置必須完成的基礎題和選做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鞏固需求。
總結階段(20xx年1月)
通過對比本學期的成績和前幾學期的成績,對不足之處和成功之處加以總結。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培養其成為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認真培養其數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其空間觀念,并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3)班共有學生43人,五(4)班共有學生4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討能力不高。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本學期重點抓好后20%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三、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中位數數和平均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松快樂,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4、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第十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一、方程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難點:把握等式的性質,理解等式兩邊同時進行乘法或除法運算時必須考慮特殊的數字0。注意驗證。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安排:
8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二、確定位置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數對的含義,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難點:
用數對實際情境中的物體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
四、教學安排:
3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三、倍數和公因數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會求1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和10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學習和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對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會求1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和100以內兩個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難點:掌握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教學安排:
6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四、認識分數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探索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使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應用。
難點:單位“1”,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四、教學安排:
10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五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五、找規律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能根據某個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并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和思考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之一,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顧與反思探索規律過程的意識。
3、使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思考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規律的發展過程。
難點:是把圖形分別沿兩個方向平移,根據這兩個方向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六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六、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探索中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2、使學生經歷分數基本性質以及約分、通分、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探索中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
難點:
熟練、正確地進行約分和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
四、教學安排:
9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七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七、統計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和特點,能讀懂常見的復式折線統計圖,
2、使學生發展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進一步感受統計方法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能讀懂常見的復式折線統計圖,并根據要求把復式折線統計圖補畫完整。
難點:能對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簡單的判斷、推理。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八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八、分數加法和減法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知識,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分母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并能應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4、使學生在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識的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發展分析、比較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5、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經過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難點:
能運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安排:
5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九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九、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
難點:
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倒過來推想”策略合理解題步驟。
四、教學安排:
5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十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十、圓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測量和實驗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會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操作、猜想、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體會等積變形、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增強空間觀念,感受數學文化,發展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認識圓的特征,會畫指定大小的圓,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圓的周長及面積公式的推導。
四、教學安排:
10課時
第十冊數學第十一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十一、整理與復習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能正確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含義,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能正確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通分,會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并熟練地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計算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能應用上述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圖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能根據給出的數對找到相應的點。
5、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并掌握圓的特征,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并能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6、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7、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感、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8、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的整體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學習成功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安排:
5課時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二班共有學生50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討能力不高。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很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九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中有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中有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在“統計與概率”領域教學中有復式折線統計圖,其中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來教學,還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教材還編排了一些“你知道嗎”,介紹數學背景知識。
三、教學目標:
1、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2、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之間的實際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4、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5、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簡單實際問題。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并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學重點: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等。
本冊教學難點:因數和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
五、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松快樂,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4.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但有一部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知識,稍稍拐個彎就不知所措。本學期重點是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狀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在數學學習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長方體和正方體三個單元。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單式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2、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愿學、樂學。
3、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后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然后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 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 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四、學情分析
本班的個別學生思維活躍,常有獨到的見解,語言表達比較清晰。有極個別的學生自覺性太差,完不成作業,上課沒養成傾聽得習慣。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較強。這一學期應繼續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個別后進生的轉化。
五、教學措施
1.、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2、注重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加強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教五年級,共有學生63人。從去年的學習成績看,該班學生大部分學生平時在數學學習上態度較好,上課能認真聽講,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但有個別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加上學習方法有待改進,導致與班級整體脫節。針對本班的數學教學現狀,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采取以優帶差促中等趕優等的辦法,同時不忽視優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科學實驗比較感興趣,不喜歡死記硬背的知識,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的生長發育過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地表的變化及保護”、“能量的`表現形式及相互轉換”、“宇宙天體的構成及探索”、“科學探索歷程及科技未來展望”等研究內容,以學生發展為本,以相關主題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引領學生認識事物內部的變化特征及事物變化的相互聯系,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本冊教科書注意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整理,注重用聯系的觀點構建教科書整體結構。隨著學生科學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直接生活經驗在教科書中的呈現越來越淡化,相反,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逐漸豐富,這些知識經驗為進一步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了條件,并在教科書中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來。從每單元的結構分析,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并且相互關聯得更加緊密,表現出學生知識經驗縱橫交錯的“網絡化”結構特點。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
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7、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8、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游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主要學習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習的主動性遠遠不夠。當然,班上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學生,也有很多思維活躍、善于思考的學生。針對班級的實際狀況,在下學期的數學教學應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1.幫忙后進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加強課后輔導,對其作業降低要求。
2.深入調查學生的作業要求,改善作業的布置及檢查方式,增加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作業。
3.強化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把學習習慣的好壞與期末數學成績的評價相結合。
4。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課堂“數學之星”的評選,嚴格要求的同時鼓勵學生上進。
二、教學資料
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好處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好處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好處,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好處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透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取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潛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好處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好處,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明白體積和容積的好處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好處。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共X人,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學習不太認真,字體書寫比較工整,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成績:平均X分,優秀率X%,及格率X%。學生知識掌握的較好的地方有:基礎知識、概念掌握得較牢固。
不足之處:
部分學生比較粗心,運用知識不夠靈活,口算、計算掌握較好。
二、主要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 因數與倍數
因數和倍數是在整除基礎上的進一步研究,因此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關鍵是使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同時也是對整除概念的進一步鞏固。在教學設計中通過一些辨析題是學生更透徹的理解概念。在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學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四單元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一部分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地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3、第五單元 分數的加減法
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通過觀察、比較,體會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簡單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
本單元的'很多內容和習題都是可以通過操作來完成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操作思考問題,并把操作、思考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
2、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及其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折疊、尋找規律等活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通過操作活動,理解體積、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容積的計量單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 統計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統計過程。通過實例,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通過實例,理解并會計算中位數、眾數,能解釋其實際意義;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能通過報刊雜志等媒體中的數據或統計圖表獲得有效的信息。
(四) 綜合應用
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
三、重、難點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因數、倍數數的意義,會正確寫出已知數的因數和倍數百分數,能進行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四、教學實驗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提供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題材,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重視多種操作活動的安排,關注知識、方法的形成過程,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
3、引導學生經歷數學探索的全過程,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通過"綜合運用",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5、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所學內容的總結與反思,學會條理化和系統化。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的內容,是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之后,進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綜合應用,緊貼于生活,對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
二、目標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使學生體驗等量替換的數學方法,發展數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3、情感與價值: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難點:
設計測量方案
教具準備:
透明容器、不規形狀的石頭、大豆、乒乓球等。
三、學情分析
五(1)班學生他們學習認真、踏實、自覺,基礎一般,好學上進,而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生源雜,學習比較被動。對數學毫無興趣,還有部分學生年齡小,在他們身上還明顯地存在著兒童的天性,好動、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本班的實際情況,采用比較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四、教法分析
我先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創設情境,開啟他們的智慧。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然后通過動手操作,演示等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學生獨立尋找不同方法和途徑,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即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測量是我設計本節課的兩個著眼點。讓學生從測量規則物體的體積一下子過渡到不規則的圖形中,思維跨度大,具有挑戰性。怎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新知,我采取以下四個環節結束本課的教學任務:
1、創設情境,開啟智慧。
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跟語文老師學過《烏鴉喝水》這篇課文,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但瓶里的水不夠高,烏鴉一顆一顆的往瓶子里裝石子。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
教師提問:
a、烏鴉喝到水了嗎?
b、誰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析這一現象?
c、烏鴉往瓶子里裝的小石子有多少呢?我們一起來幫助烏鴉算一算好嗎?把學生帶入了動物的世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烏鴉叼來的小石子即不像長方體,又不像正方體。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出體積怎么辦呢?產生智慧的火花。
2、交流探究,分享智慧。
首先,是讓學生去猜猜石塊的體積?開發學生的思維,但,不能得到準確的數據。想一想有什么辦法求出石塊的體積呢?小組合作,制定出一種可行的測量方案。
其次,分組匯報(請同學們對各小組的匯報(試驗步驟)充分發表意見,指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辦法的建議。),其他組員有沒有補充。
3、通過課件演示學生有可能提到的方案:
方案一:
A、找一個長方體容器,里面放有一定的水,請學生觀察并記錄此時水的高度。
B、放入石塊,再次請學生量出水面的高度。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可以怎樣算?
a、計算水面升高了幾厘米,用底面積乘以高計算出升高的水的體積。
b、分別計算放入石塊前后總體之差。
質疑:為什么升高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呢?(石塊占有一定的體積,所以水面會升高)。
教師板書:上升的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二:
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并將溢出的水到入長方體的容器中算出體積。質疑:為什么會有水溢出來?(石塊占有一定的體積,所以水會溢出來)
教師板書:溢出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三:
(1)將石塊放入沒水的容器中。
(2)往容器中加水,淹沒整塊石頭。
(3)將石塊取出。教師板書:下降的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方案四:
(1)將石塊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2)容器中的水位在升高的同時又溢出。
教師板書:上升的水的體積+溢出水的體積=石塊的體積
4、學生分組實驗,測量并計算石子的體積。
五、鞏固拓展,展示智慧
a、拳王爭霸。
b、說說如何測量一粒黃豆的體積。一個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呢?
c、課后閱讀如阿基米德、曹沖稱象、撈鐵牛等的故事。
六、課堂小結、提升智慧。
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本節課是對已學過知識的綜合運用,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后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觀念的形成不僅包含對事物的新認識、新思路,而且包含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為此,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學會數學的學習方式,只有不斷學習,獲取新知識,更新觀念,才能形成新的數學認識。在八年級數學的教學中對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嚴密性、創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級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教學中對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新觀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學生情況
本班學生有23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上學期在全鎮統考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有些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幾個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于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三、教材分析
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 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 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四、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 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及模型2. 演示分數用的教具3. 其他教具教師還可以根據各部分教學內容的需要自己準備或設計制作一些教具和學具。如教學體積時制備1 m3、1 dm3模型,容納1 L、100 ml液體的量杯;教學因數與倍數時,可根據教科書上的圖制成教具等。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適用的教具。
五、課時安排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實驗教材的編者為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 圖形的變換(4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6課時)1?因數和倍數2課時左右2? 2、5、3的倍數的特征……3課時左右3?質數和合數……1課時左右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2課時)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左右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7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粉刷圍墻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1?分數的意義……4課時左右2?真分數和假分數……3課時左右3?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左右4?約分……4課時左右5?通分……4課時左右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7課時)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左右
六、統計(3課時)打電話……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復習(4課時)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4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習的主動性遠遠不夠。當然,班上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學生,也有很多思維活躍、善于思考的學生。 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在下學期的數學教學應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1.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加強課后輔導,對其作業降低要求。
2.深入調查學生的作業要求,改進作業的布置及檢查方式,增加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作業。
3.強化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把學習習慣的好壞與期末數學成績的評價相結合。
4。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多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課堂“數學之星” 的評選,嚴格要求的同時鼓勵學生上進。
二、教學內容
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 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 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 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五、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 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數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師還可以根據各部分教學內容的需要自己準備或設計制作一些教具和學具。如教學體積時制備1 m3、1 dm3模型,容納1 L、100 ml液體的量杯;教學因數與倍數時,可根據教科書上的圖制成教具等。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適用的教具。
六、課時安排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實驗教材的編者為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圖形的變換(4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6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左右
2.2、5、3的倍數的特征…………………………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1課時左右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2課時)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粉刷圍墻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
1.分數的意義...............................4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3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左右
4.約分.....................................4課時左右
5.通分.....................................4課時左右
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7課時)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左右
六、統計(3課時)
打電話.........................................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復習(4課時)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5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教五年級,共有學生27人.從去年的學習成績看,該班學生大部分學生平時在數學學習上態度較好,上課能認真聽講,平時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但是由于數學基礎較差,加上某些同學的學習方法有待改進,和班上的學習風氣不太濃,所以數學成績進步不是很明顯,該班也有一部分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平時學習比較懶惰,加上學習興趣不夠濃厚,所以數學成績比較差,針對的數學教學現狀,本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經過期末考試,本班學生的數學基礎不是太差,部分學生在數學方面有深厚的興趣,學習刻苦認真,且有一引起數學方面的尖子,同時也有部分的差生,針對的數學教學現狀,本期在的數學教學方面的工作重點是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繼續讓學生保持學生習的濃厚興趣,采取以優帶差促中等趕優等的辦法,同時不忽視優生的培養,爭取使的數學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二、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結合本冊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使學生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定。
4、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5、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6、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7、使學生學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制作簡單的統計表,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學會較復雜的求平均數方法。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及對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質數,合數,通分約分等知識理解。在正確掌握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本冊教材的教學難點是:
1,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算法及靈活應用。
2,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怎樣分解質因數。
3,對分數單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應用,使學生熟練掌握通分,約分的技巧。
4,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五、教學措施: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加深對不同統計量意義的理解,并且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丟棄塑料袋的行為會對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在本學期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1,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水平,不斷學習當今社會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思想,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學習貫徹"新課標"的實踐中力爭上游,搶占教學改革的制高點。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聯系,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通過表揚,激勵的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開展活動,讓學生們在競賽評比和表揚中獲得進步。
3,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提優補差工作。抓好班級數奧興趣小組的輔導,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達到手拉手同進步的目的。
4,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六、具體作法:
1、備課:備課嚴格依據大綱要求,靈活處理教材,做到以本為本,不脫離大綱和學生的實際,備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認真鉆研學生,做到既備教法又備學生,并能配備難度相當適當的習題。
2、上課:多學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上課思路清析,板書清楚,思維邏輯嚴密,注意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同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作業:配備難度適中和數量適當的課內課外習題,按時批改作業。
4、考試:科學命題,嚴格組考,考試后及時總結,分析試卷能提示問題的實質。
5、思想教育:認真做好優生、中等生差生的工作。使優生更優、中等生趕優,差生丟掉差的思想包袱。
6、輔導:課中和課后輔導,做到學生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有疑必釋,有惑必解。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課件設計,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提高教學的效率,是本學期我在課堂教學中的研究重點。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五年級教學計劃數學下冊答案,五年級教學計劃數學下冊10-31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0-31
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1-29
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6-12
數學下冊五年級教學計劃03-2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2-15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2-15
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1-29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2-12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1-11